登陆注册
15221600000012

第12章 弘一法师在各地讲法汇集(7)

佛法在印度古代时,小乘有各种部执,大乘虽亦分“空”“有”二派,但未别立许多门户。吾国自东汉以后,除将印度所传来之佛法精神完全承受外,并加以融化光大,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伟大悠远基础上,更开展中国佛法之许多特色。至隋唐时,便渐成就大小乘各宗分立之势。今且举十宗而略述之。

一.律宗又名南山宗

唐终南山道宣律师所立。依法华、涅经义,而释通小乘律,立圆宗戒体正属出家人所学,亦明在家五戒、八戒义。

唐时盛,南宋后衰,今渐兴。

二.俱舍宗

依俱舍论而立。分别小乘名相甚精,为小乘之相宗。欲学大乘法相宗者固应先学此论,即学他宗者亦应以此为根底,不可以其为小乘而轻忽之也。

陈隋唐时盛弘,后衰。

三.成实宗依成实论而立。为小乘之空宗,微似大乘。六朝时盛,后衰,唐以后殆罕有学者。

以上二宗,即依二部论典而形成,并由印度传至中土。虽号称宗,然实不过二部论典之传持授受而已。

以上二宗属小乘,以下七宗皆是大乘,律宗则介于大小之间。

四.三论宗(又名性宗,又名空宗)

三论者,即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是三部论皆依般若经而造。姚秦时,龟兹国鸠摩罗什三藏法师来此土弘传。

唐初犹盛,以后衰。

五.法相宗(又名慈恩宗,又名有宗)

此宗所依之经论,为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唐玄奘法师盛弘此宗。又糅合印度十大论师所著之唯识三十颂之解释而编纂成唯识论十卷,为此宗著名之典籍。此宗最要,无论学何宗者皆应先学此以为根底也。唐中叶后衰微,近复兴,学者甚盛。

以上二宗,印度古代有之,即所谓“空”“有”二派也。六.天台宗(又名法华宗)六朝时此土所立,以法华经为正依。至隋智者大师时极盛。其教义,较前二宗为玄妙。隋唐时盛,至今不衰。七.华严宗(又名贤首宗)唐初此土所立,以华严经为依。至唐贤首国师时而盛,至清凉国师时而大备。此宗最为广博,在一切经法中称为教海。

宋以后衰,今殆罕有学者,至可惜也。

八.禅宗

梁武帝时,由印度达摩尊者传至此土。斯宗虽不立文字,直明实相之理体。而有时却假用文字上之教化方便,以弘教法。如金刚、楞伽二经,即是此宗常所依用者也。

唐宋时甚盛,今衰。

九.密宗(又名真言宗)

唐玄宗时,由印度善无畏三藏、金刚智三藏先后传入此土。斯宗以《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三部为正所依。

元后即衰,近年再兴,甚盛。

在大乘各宗中,此宗之教法最为高深,修持最为真切。常人未尝穷研,辄轻肆毁谤,至堪痛叹。余于十数年前,惟阅密宗仪轨,亦尝轻致疑议。以后阅大日经疏,乃知密宗教义之高深,因痛自忏悔。愿诸君不可先阅仪轨,应先习经教,则可无诸疑惑矣。

十.净土宗

始于晋慧远大师,依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而立。三根普被,甚为简易,极契末法时机。明季时,此宗大盛。至于近世,尤为兴盛,超出各宗之上。

以上略说十宗大概已竟。大半是摘取近人之说以叙述之。就此十宗中,有小乘、大乘之别。而大乘之中,复有种种不同。吾人于此,万不可固执成见,而妄生分别。因佛法本来平等无二,无有可说,即佛法之名称亦不可得。于不可得之中而建立种种差别佛法者,乃是随顺世间众生以方便建立。因众生习染有浅深,觉悟有先后。而佛法亦依之有种种差别,以适应之。譬如世间患病者,其病症千差万别,须有多种药品以适应之,其价值亦低昂不等。不得仅尊其贵价者,而废其他廉价者。所谓药无贵贱,愈病者良。佛法亦尔,无论大小权实渐顿显密,能契机者,即是无上妙法也。故法门虽多,吾人宜各择其与自己根机相契合者而研习之,斯为善矣。

戊寅十月八日在安海金墩宗祠讲

佛法宗派大概,前已略说。或谓高深教义,难解难行,非利根上智不能承受。若我辈常人欲学习佛法者,未知有何法门,能使人人易解,人人易行,毫无困难,速获实益耶?

案佛法宽广,有浅有深。故古代诸师,皆判“教相”以区别之。依唐圭峰禅师所撰华严原人论中,判立五教:

一.人天教二.小乘教三.大乘法相教四.大乘破相教五.一乘显性教以此五教,分别浅深。若我辈常人易解易行者,惟有“人天教”也。其他四教,义理高深,甚难了解。即能了解,亦难实行。

故欲普及社会,又可补助世法,以挽救世道人心,应以“人天教”最为合宜也。

人天教由何而立耶?

常人醉生梦死,谓富贵贫贱吉凶祸福皆由命定,不解因果报应。或有解因果报应者,亦惟知今生之现报而已。若如是者,现生有恶人富而善人贫,恶人寿而善人夭,恶人多子孙而善人绝嗣,是何故欤?因是佛为此辈人,说三世业报,善恶因果,即是人天教也。今就三世业报及善恶因果分为二章详述之。

一.三世业报

三世业报者,现报、生报、后报也。

(一)现报:今生作善恶,今生受报。

(二)生报:今生作善恶,次一生受报。

(三)后报:今生作善恶,次二、三生乃至未来多生受报。由是而观,则恶人富、善人贫等,决不足怪。吾人惟应力行善业,即使今生不获良好之果报,来生再来生等必能得之。万勿因行善而反遇逆境,遂妄谓行善无有果报也。

二.善恶因果

善恶因果者,恶业、善业、不动业此三者是其因,果报有六,即六道也。

恶业善业,其数甚多,约而言之,各有十种,如下所述。不动业者,即修习上品十善,复能深修禅定也。今复举恶业、善业别述如下:恶业有十种。

(一)杀生

(二)偷盗

(三)邪淫

(四)妄言

(五)两舌

(六)恶口

(七)绮语

(八)悭贪

(九)嗔恚

(十)邪见造恶业者,因其造业重轻,而堕地狱、畜生、鬼道之中。受报既尽,幸生人中,犹有余报。今依华严经所载者,录之如下。若诸“论”中,尚列外境多种,今不别录。

(1)杀生——短命、多病。

(2)偷盗——贫穷、其财不得自在。

(3)邪淫——妻不贞良、不得随意眷属。

(4)妄言——多被诽谤、为他所诳。

(5)两舌——眷属乖离、亲族弊恶。

(6)恶口——常闻恶声、言多诤讼。

(7)绮语——言无人受、语不明了。

(8)悭贪——心不知足、多欲无厌。

(9)嗔恚——常被他人求其长短、恒被于他之所恼害。

(10)邪见——生邪见家、其心谄曲。善业有十种。下列不杀生等,止恶即名为善。复依此而起十种行善,即救护生命等也。

(一)不杀生:救护生命

(二)不偷盗:给施资财

(三)不邪淫:遵修梵行

(四)不妄言:说诚实言

(五)不两舌:和合彼此

(六)不恶口:善言安慰

(七)不绮语:作利益语

(八)不悭贪:常怀舍心

(九)不嗔恚:恒生慈悯

(十)不邪见:正信因果

造善业者,因其造业轻重而生于阿修罗人道欲界天中。所感之余报,与上所列恶业之余报相反。如不杀生则长寿无病等类推可知。

由是观之,吾人欲得诸事顺遂,身心安乐之果报者,应先力修善业,以种善因。若惟一心求好果报,而决不肯种少许善因,是为大误。譬如农夫,欲得米谷,而不种田,人皆知其为愚也。

故吾人欲诸事顺遂,身心安乐者,须努力培植善因。将来或迟或早,必得良好之果报。古人云:“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即是此意也。

以上所说,乃人天教之大义。惟修人天教者,虽较易行,然报限人天,非是出世。故古今诸大善知识,尽力提倡“净土法门”,即前所说之佛法宗派大概中之“净土宗”。令无论习何教者,皆兼学此“净土法门”,即能获得最大之利益。“净土法门”虽随宜判为“一乘圆教”,但深者见深,浅者见浅,即惟修人天教者亦可兼学,所谓“三根普被”也。在此讲说三日已竟。以此功德,惟愿世界安宁,众生欢乐,佛日增辉。

关于净土宗

净土法门大意

今日在本寺演讲,适值念佛会期。故为说修净土宗者应注意的几项。

修净土宗者,第一须发大菩提心。无量寿经中所说三辈往生者,皆须发无上菩提之心。观无量寿佛经亦云,欲生彼国者,应发菩提心。

由是观之,惟求自利者,不能往生。因与佛心不相应,佛以大悲心为体故。

常人谓净土宗惟是送死法门(临终乃有用)。岂知净土宗以大菩提心为主。常应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众生之宏愿。

修净土宗者,应常常发代众生受苦心。愿以一肩负担一切众生,代其受苦。所谓一切众生者,非限一县一省,乃至全世界。若依佛经说,如此世界之形,更有不可说不可说许多之世界,有如此之多故。凡此一切世界之众生,所造种种恶业应受种种之苦,我愿以一人一肩之力完全负担。决不畏其多苦,请旁人分任。因最初发誓愿,决定愿以一人之力救护一切故。

譬如日。不以世界多故,多日出现。但一日出,悉能普照一切众生。今以一人之力,负担一切众生,亦如是。

以上但云以一人能救一切,是横说。若就竖说,所经之时间,非一日数日数月数年。乃经不可说不可说久远年代,尽于未来,决不厌倦。因我愿于三恶道中,以身为抵押品,赎出一切恶道众生。众生之罪未尽,我决不离恶道,誓愿代其受苦。故虽经过极长久之时间,亦决不起一念悔心,一念怯心,一念厌心。我应生十分大欢喜心,以一身承当此利生之事业也。以上讲应发大菩提心境。

至于读诵大乘,亦是观经所说。修净土法门者,固应诵阿弥陀经,常念佛名。然亦可以读诵普贤行愿品,回向往生。因经中最胜者,华严经。华严经之大旨,不出普贤行愿品第四十卷之外。此经中说,诵此普贤愿王者,能获种种利益,临命终时,此愿不离,引导往生极乐世界,乃至成佛。故修净土法门者,常读诵此普贤行愿品,最为适宜也。

至于作慈善事业,乃是人类所应为者。专修念佛之人,往往废弃世缘,懒作慈善事业,实有未可。因现生能作种种慈善事业,亦可为生西之资粮也。

劝大家应发大菩提心。

否则他人将谓净土法门是消极的、就以上所说复劝常读行愿品,可以助发增长大菩提心。厌世的、至于作慈善事业尤要。

送死的。因既为佛徒,即应努力作利益社会种种之事业,乃若发心者,自无此能令他人了解佛教是救世的、积极的。不起误会、讥评。

关于净土宗修持法,于诸书皆详载,无须赘陈。故惟述应注意者数事,以备诸君参考。

净宗问辩

古德撰述,每设问答,遣除惑疑,翼赞净土,厥功伟矣。宋代而后,迄于清初,禅宗最盛,其所致疑多原于此。今则禅宗渐衰,未劳攻破。而复别有疑义,盛传当时。若不商榷,或致诖乱。故于万寿讲次,别述所见,冀息时疑。匪日好辩,亦以就正有道耳。

问:当代弘扬净土宗者,恒谓专持一句弥陀,不须复学经律论等,如是排斥教理,偏赞持名,岂非主张太过耶?

答:上根之人,虽有终身专持一句圣号者,而决不应排斥教理。若在常人,持名之外,须于经律论等随力兼学,岂可废弃。且如灵芝疏主,虽撰义疏盛赞持名,然其自行亦复深研律藏,旁通天台法相等,其明证矣。

问:有谓净土宗人,率多抛弃世缘,其信然欤?

答:若修禅定或止观或密咒等,须谢绝世缘,入山静习。净土法门则异于是。无人不可学,无处不可学,士农工商各安其业,皆可随分修其净土。又于人事善利群众公益一切功德,悉应尽力集积,以为生西资粮,何可云抛弃耶!

问:前云修净业者不应排斥教理抛弃世缘,未审出何经论?答:经论广明,未能具陈,今略举之。观无量寿佛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无量寿经云:“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殖诸德本,至心回向,欢喜信乐,修菩萨行。”大宝积经发胜志乐会云:“佛告弥勒菩萨言:‘菩萨发十种心。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者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著心。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者不著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十者于诸如来,合离诸相,起随念心。若人于此十种心中,随成一心,乐欲往生极乐世界,若不得生,无有是处。’”

问:菩萨应常处娑婆,代诸众生受苦。何故求生西方?

答:灵芝疏主初出家时,亦尝坚持此见,轻谤净业。后遭重病,色力痿赢,神识迷茫,莫知趣向。既而病瘥,顿觉前非,悲泣感伤,深自克责,以初心菩萨未得无生法忍。志虽洪大,力不堪任也。大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无有是处。譬如婴儿不得离母。又如弱羽只可传枝。未证无生法忍者,要须常不离佛也。

问:法相宗学者欲见弥勒菩萨,必须求生兜率耶?答:不尽然也。弥勒菩萨乃法身大士,尘尘刹刹同时等遍。兜率内院有弥勒,极乐世界亦有弥勒,故法相宗学者不妨求生西方。且生西方已,并见弥陀及诸大菩萨,岂不更胜?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又阿弥陀经云:“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祗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据上所引经文,求生西方最为殊胜也。故慈恩教主窥基大师曾撰阿弥陀经通赞三卷及疏一卷,普劝众生同归极乐,遗范具在,的可依承。”

问:兜率近而易生,极乐远过十万亿佛土,若欲往生不綦难欤?答: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灵芝弥陀义疏云:“十万亿佛土,凡情疑远,弹指可到。十方净秽同一心故,心念迅速不思议故。由是观之,无足虑也。”问:闻密宗学者云,若惟修净土法门,念念求生西方,即渐渐减短寿命,终至夭亡。故修净业者,必须兼学密宗长寿法,相辅而行,乃可无虑。其说确乎?

答:自古以来,专修净土之人,多享大年,且有因念佛而延寿者。前说似难信也。又既已发心求生西方,即不须顾虑今生寿命长短,若顾虑者必难往生。人世长寿不过百年,西方则无量无边阿僧祗劫。智者权衡其间,当知所轻重矣。

问:有谓弥陀法门,专属送死之教,若药师法门,生能消灾延寿,死则往生东方净刹,岂不更善?

答:弥陀法门,于现生何尝无有利益,具如经论广明,今且述余所亲闻事实四则证之,以息其疑。

一.瞽目重明。嘉兴范古农友人戴君,曾卒业于上海南洋中学,忽而双目失明,忧郁不乐。古农乃劝彼念阿弥陀佛,并介绍居住平湖报本寺,日夜一心专念。如是年余,双目重明如故。此事古农为余言者。

二.沉屙顿愈。海盐徐蔚如旅居京师,屡患痔疾,经久不愈。曾因事远出,乘人力车磨擦颠簸,归寓之后,痔乃大发,痛彻心髓,经七昼夜不能睡眠,病已垂危。因忆华严十回向品代众生受苦文,依之发愿。后即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不久遂能安眠,醒后痔疾顿愈,迄今已十数年,未曾再发。此事蔚如尝与印光法师言之。余复致书询问,彼言确有其事也。

三.冤鬼不侵。释显真,又字西归。在家时历任县长,杀戮土匪甚多。出家不久,即住宁波慈溪五磊寺,每夜梦见土匪多人,血肉狼藉,凶暴愤怒,执持枪械,向其索命。遂大恐惧,发勇猛心,专念阿弥陀佛,日夜不息,乃至梦中亦能持念。梦见土匪,即念佛号以劝化之。自是梦中土匪渐能和驯,数月以后,不复见矣。余与显真同住最久,常为余言其往事,且叹念佛功德之不可思议也。

同类推荐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金刚经·心经·坛经

    金刚经·心经·坛经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 竺法护传略

    竺法护传略

    《竺法护传略》作者把竺法护对中华文化的巨大贡献,彰显于世,目的在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大愿说药师法门(下册)

    大愿说药师法门(下册)

    大愿说药师法门(上册)分为药师法门的特质;身光破暗愿(开晓事业愿);魔外归正愿(回邪归正愿);解脱忧苦愿(从缚得脱愿);药师法门是当代最契理契机之法门;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初愿所祈

    初愿所祈

    陈雪怡的生活起居全权由管家克洛诺斯负责,然而却经常为这座冰山的不近人情发愁;另一方面,作为新上任的学生会副主席,陈雪怡却不能将学生会主席兼心上人林雨哲所交的任务处理得面面俱到,烦恼不已。适应新职务期间的一个雨天打破了三人间的平衡——克洛诺斯开始有了和陈雪怡跨越主仆关系的意向,林雨哲则开始有意识地接近自己。在情感摇晃不定的同时,二人却突然消失……
  • 神域邪皇

    神域邪皇

    神域大陆,高手如云,宗门林立——叶天生活在最底层的一个家族的少爷,且看他如何觉醒血脉,一步步踏上人生巅峰。
  • 神偷天下:怪盗也逍遥

    神偷天下:怪盗也逍遥

    现代社会的神偷穿越到了天凌大陆的小村庄被村民所救。为报恩情,小贼重操旧业。某贼:为富不仁鱼肉百姓的老爷们,看小爷偷得你一无所有家徒四壁,让你赤贫如洗欲哭无泪!某王:大胆的小贼,赶紧把你从本王这里偷的东西交出来!某贼:你还是个王爷,咋这么小气?小爷不就偷了你两千两银票?某王:本王要的不是钱!某贼:天地良心,别胡乱诬赖贼啊!小爷除了从你那里偷了两千两银票,还偷过其他东西?某王:你偷了本王的心!某皇帝:小贼快到朕的碗里来!某太子:放开那个小贼,让本宫来!某山大王:谁敢动本大王的压寨夫人?想要安静做个怪盗,咋就这么难?俏小贼,不仅偷得了金银珍宝,还会偷走你的心哦!各位看官小心了,今夜,有贼来袭!
  • 末日旱魃

    末日旱魃

    偶得旱魃之力,于木在布满丧尸和怪物的世界中求生。
  • 追妻成瘾,情难弃

    追妻成瘾,情难弃

    乔薇,陵城的一枚普普通通的大学生,父亲身患抑郁症,有一个智力有问题的姐姐,全家靠着年纪五十多岁的母亲苦苦支撑勉强维持生活。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女强人,可以没有男人,不结婚,绝对不可以没有工作……身为陵城萧氏家族的接班人,萧陌然二十多年的生活,都是按照公司接班人的标准严格制定,爷爷对他学习和生活甚为严厉,没有童年。意外情况下发现父亲和母亲结婚前对待前妻的不忠行为更让他对婚姻失望之极。一次意外,她成了萧陌然新闻里的女主角,他陷入父母逼婚和桃色丑闻的双重打击中,她陷入绯闻女主角的“光辉”形象中。为了自救,他们开始了漫长的假夫妻生活,也开始了长期的互相折磨的噩梦当中!
  • 瑶台待凤归

    瑶台待凤归

    千娇万宠小郡主穿越成绝户女,从此以后,生活更精彩——保住家产,选个好嗣子,回京查明死亡真相,小郡主叹气,真累啊。幸好,在这糟心的人生中,有个人总是站在自己身边,从没离开过。
  • 银月冰莲

    银月冰莲

    精灵大陆共分三大精灵家族,分别是梦幻精灵族,星夜精灵族与风林精灵族。精灵2343年七月十六日,梦幻精灵族遭风林精灵族奇袭导致全军覆没,唯有梦幻精灵族族长星凌天的两个女儿星凌雪与蝶恋血活了下来,两人从此便潜藏在星夜精灵族寻找报仇的机会。宿命的对决,创造与毁灭,光明与黑暗,亲情与使命,精灵三大家族的纷争,外来者的突然介入,大陆局势的转变,两朵莲花的降临,一切尽在《银月冰莲》!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三)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三)

    本丛书精选各类散文、随笔等,内容细腻,感人肺腑。如果你把你在各学科领域中所知晓的东西,完全告诉一个在这些方面一无所知的人,他因为得到了全新的知识,故绝不会说:“这有什么新鲜!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吗?我老早就知道了!”之类的话。
  • 春天的五班

    春天的五班

    我在五班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在五班的命运如何
  • 网游之榜上有名

    网游之榜上有名

    网游之最强职业的简介:林萧,二十五岁,一分钟前还是某大公司月薪四千的职员。一系列的巧合,林萧决定靠网游《亚特兰提斯》维生。多年之后,再入网游,以另一个身份建立自己的势力。不过,想要称霸,哪有那么容易?得罪了系统管理员就让你吃不了也兜不走。玩家名?给你个霸气的;职业?扔硬币帮你决定好了。在得到了听到会骂娘的名字和职业后,林萧照样玩下去,还要玩到全服最强。臣服吧,你们这些蝼蚁。看我左手天书,右手神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