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26600000004

第4章 【书信卷】(4)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初三日,温州,致丐因居士

丐因居士丈室:顷诵书,并承惠施毫笔四管,谢谢。《华严经疏科文》十卷,未有刻本。日本《续藏经》第八套第一册、二册,有此科文。他日希仁者致戒珠寺检阅。疏、钞、科三者如鼎足,不可阙一。杨居士刻经疏,每不刻科文,厌其繁琐,盖未尝详细研审也。(钞中虽略举科目,然或存或略,意谓读疏者必对阅科文,故不一一具出也。)今屏去科文而读疏钞,必致茫无头绪。北京徐居士刻经,悉依杨居士之成规,亦不刻科。所刻《南山律宗》三大部,为近百册之巨著,亦悉删其科文,朽人尝致书苦劝,彼竞固执旧见未肯变易,可痛慨也。

昙防白十二月初三日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十六日,温州,致李圣章

圣章居士:

省书,所论甚是,斯事未果行。今岁初夏大病已来,血亏之症,较前弥剧(寒暑在五十度以下,即寒不可耐,幸是间气候殊燠)。神经衰弱症,始自弱冠之岁,比年亦复增剧。俟此次撰述事讫(明正可了),即一意念佛,不复为劳心之业矣。承爱念,率复,不次。

昙防白答嘉平十六日比年所撰文字十数首,小暇当写以奉览,聊志遗念。尔后将捐弃笔墨,无再浪费精神矣。

一九二五年正月廿五日,温州,致李圣章

李圣章居士:近将迁徙他所,俟决定后,即以奉闻。今后乞暂勿来函,匆卒不具。

县畴正月廿五日

一九二五年正月廿八日,温州,致李圣章

圣章居士:昨邮一片,计达慧览。近以迁徙事,预计颇有所须,希仁者斟酌资助为感。来书乞寄温州南门内谢池里周孟由居士收下,转交朽人手收。汇款由邮局为善。填写汇票单时,其第五项[兑付局名(或其支局)]之一项,乞填写“温州南门内铁井栏支局”十字。率以奉陈,殊未宜悉。

昙防疏

正月廿八日

一九二五年二月十五日,温州,致李圣章

圣章居士:顷诵惠书,并承施金三十圆,感谢无尽。是中拟以八圆为添换农被等费,以二十二元为行旅之资及旅中所需也。此数已可敷用,他日万一尚有他种要需,再当奉闻。附近作《往生传》致慧览,率以答白,不具一一。

昙防疏二月十五日

一九二五年三月廿二日,温州,致李圣章

李圣章居士:本意他适,庆福寺主谆留往彼附属山中兰若试住。拟于下月二日徙居,如可安隐,则久居彼处,否则仍他适也。今后通函,由庆福寺转交。

昙防略白三月廿二日

一九二五年闰四月廿二日,温州

前承询已得菩萨戒之人,转变余生,忘失本念而破重戒者,为失戒否?今检羯磨文,释云:无作戒体,一发之后(无作释义,见《梵网经玄义》第三十五六页),永为佛种,纵令转生忘失,然既无退心犯重二缘,当知戒体仍在。文准此义而推之,应失戒也。(或退菩提心,或犯重,有一即失戒。)宋已前律宗诸宗诸师之著述,未有只字言及持咒者,后世律学衰灭,而《毗尼日用》之书乃出。时人不察,竟以是为律学之纲维,何异执瓦砾为珠玉也!逮及我灵峰大师,穷研律学,深谙时弊,力斥用偈咒者为非律学,并谓正法渐衰,末运不振,实基于此。其说甚当。无如当时学者,皆昧于律学,固守旧见,仍复以讹传讹。迄于今日,此风不息,是致可为痛心者也!灵峰之文,前曾呈奉仁者,乞为因弘略言其义。今值讲授《毗尼日用》之时,再检奉览。希与因弘详言之,俾他日不致随波逐流,为世俗知见所淆惑也。又沙弥戒法中一则,亦同此义,并以奉览。

演音乙丑闰四月廿二日

前日获手书,回环披诵,致为欣慰。承询我执之义,略述如下:

所谓我执者,即《圆觉》所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是也。《识论》卷一,言之甚详。请披寻《唯识心要》卷一第十七页致廿八页止。廿八页中灵峰述辞,致为精确,幸详味之。又依《大乘止观》中所云:“若断我执,须分别性中,止行成就。”请检《大乘心观释要》卷五第五六七页阅之。而《占察义疏》卷六第十七十八页灵峰疏文,即依《大乘止观》会合。希彼此互参研寻,最易了解。此外,如《灵峰宗论》第二册中,亦常常言之。并望披览。

窃谓吾人办道,能伏我执,已甚不易,何况断除。故莲池大师云:“当今之世,未有能证初果者。夫初果,仅能断见惑,已不可得,遑论其他。”彻悟禅师云:“但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况思惑乎?”故竖出三界,甚难甚难。若持名念佛,横出三界,校之竖出者,不亦省力乎?藕益大师亦云:“无始妄认有己,何尝实有已哉。或未顿悟,亦不必作意求悟。但专持净戒,求生净土,功深力到,现前当来,必悟无己之体。悟无己,即见佛,即成佛矣。”又云:“倘不能真心信人,亦不必别起疑情。更不必错了承当。只深信持戒念佛,自然蓦地信去。”由是观之,吾人专修净业者,不必如彼样教中人,专恃己力,作意求破我执。若一心念佛,获证三昧,我执自尔消除。较彼掸教中人专恃己力竖出三界者,其难易,奚啻天渊耶!(若现身三昧未成,生品不高,当来见佛闻法时,见惑即断。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有云:“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诫言如此,所宜深信。)但众生根器不一,有宜一门深入者,有应兼修他行者,所宜各自量度,未可妄效他人。随分随力,因病下药,庶乎其不差耳。余比来久疏教典,未暇一一检寻详委奉答。姑即所见,略述如是。

数日前得本月初五日书,即复一片,邮寄西门,想不得达。顷乃获诵六月杪书,欣悉一一。所论甚是,致可感佩!大乘之人,须发菩提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依是自利利他。直致成佛,圆满菩提,乃可谓大乘人。致发心之后,处众处独,皆无不可。《天目中峰和尚语录》中。曾详言之。录其文如下:

“或问古人得旨之后,或孤峰独宿,或垂手人廛,或兼擅化权,或单提正令,或子筹盈室,或不遇一人,或泯绝无闻,或声喧宇宙,或亲婴世难,或身染沉疴,虽同少室之门,而各蹈世间之路者,何也?幻曰,言乎同者,同悟达磨,直指之真实自心也。言乎异者,异于各禀三世之幻缘业也。以报观之,非乐寂而孤峰独宿也,非爱闹而人廛垂手也。擅化权而非涉异也,提正令而非专门也。虽弟子满门,非苟台也。虽形影相吊,非绝物也。其毕世无闻,非尚隐也。其声喧宇宙,非构显也。致若荣枯祸福,一本乎报缘。以金刚正眼视之,特不翅飞埃过目耳,安能动其爱憎取舍之念哉?所以龙门谓报缘虚幻,岂可强为?演祖谓‘万般存此道,一味信前缘’,苟不有致理鉴之,则不能无惑于世相之浮沉也。《华严普贤行愿品》卷二十二善财童子,参德生童子,有德童女,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童子童女乃广赞亲近善知识之利益。善财童子又问,云何能于诸善知识法之中,速得圆满,速得清净,得不退失?答:须持菩萨戒及别解脱戒。若圆满头陀功德,能使二戒悉得清净,不失善法。继乃广赞十二头陀之行。’”

其圆满阿兰若一段,请仁者检阅之。夫位近等觉,尚须乐于独处,住阿兰若。何可谓山居办道者为小乘人?近来屡闻世人有此谬论,可痛慨也。致语小乘之人,决不说法利他者,亦非通论。小乘律本关(拣别之说)法有十条。(拣别如法不如法)又佛称弟子声闻众中,能教化有情令得圣果者,推迦留陀夷第一。律中具载彼度生之事有十三事,此外关于说法度生之事,小乘律中,屡屡见之。(比丘每日须入城市乞食。施者如请说法,随缘教化。)兹不具引。小乘所以异于大乘者,在发心趣偏真之涅耳,岂有他哉!永嘉禅师谓上乘之人,行上而修中下,二乘何咎而欲不修,宁知见爱尚存,去上乘而甚远。三受之状固然,称位乃俦菩萨。大乘之所不修,而复讥于小学。(以上摘录原文。在《永嘉集》第七章。又《万善同归集》亦引此文。)吾人既归信佛法,皆应发大乘心,而随分随力,专学大乘。或兼学三乘,皆无不可。不必执定已之所修为是,而强人必从。以根器各异,缘业不同,万难强令一致也。

一九二五年五月七日,温州,致李圣章

李圣章居士:尔有友人约偕往普陀,附挂号寄写稿并书籍一包,希收入。今后居所确定后,再以奉闻。

昙防白五月七日

一九二五年六月廿九日,温州,致海翔居士

海翔居士:昨日诵来书,惊悉旻飞居士谢世,不胜悲叹!临命终时,虽无显明生西之相,然神志清明,默念佛号,并梦见亡母及金银索,或已为极乐世界人矣。朽人于昨晚延请本寺僧众念阿弥陀佛“普佛”一堂。昨适为一七日,因缘遇台之巧,诚不可思议。明午“斋僧”。朽人自今日始诵《僦网经·菩萨戒本》四十九日(日诵一卷),并于秋凉后,写小幅阿弥陀名号四十八页,邮致尊邑,分赠道侣。以是功德回向亡友曼飞,若未生西方者愿早往生,若已生者,愿增高位,聊以答复临终垂念之深情耳!令弟于弥留时,谆劝仁者学佛,实为最要之语。彼与仁者相处三十余年,亲爱之情,逾于寻常骨肉,故弥留时,谆谆以斯言相勖励,以作最后警策,真不啻一字一血。唯愿仁者痛念死别之赠,永久服膺而弗失。自今以后,笃信佛法,精进修持(虽商业多忙,亦可觅暇念佛,每口应有定课)。将来娑婆缘尽,往生西方,与母弟永为莲邦之净侣,何幸如之!仁者应于每日觅暇,为彼念佛,多步皆可。又须命彼妻子及诸眷每日尽力念佛,则亡者必获莫大之利益,如此即是真尽孝友之道。备述拙见,并奉慧览,殊未宣悉。

昙防疏答六月二十九日

一九二五年八月九日,温州,致海翔居士

海翔居士慧鉴:初六日获诵来书,俱悉一一。于昨日敬延本寺僧众念佛一日,并乞老和尚主法,随众念佛。(老和尚为中兴本寺者,久不随众念佛,今特慈悲,允为主法,致可感激。)朽人亦列末座。并鸣洪钟及斋僧众。(其愿文为朽人手撰,别录奉览。)先回向法界众生者,因缘广大普遍之愿,则亡者所获之利益大矣。仁者治丧,一切办法极善。朽人前本拟撰法铭,今欲改撰志铭传文,题只崔孝子传。专记其一生之孝行,以劝亲念佛,得生净土,为大孝之大孝,并列佛经及莲池大师法语为证。(法语别录一则奉览。)致其他事迹,悉皆删略,专举其孝行一端,以为后世之模范。俟脱稿后,当写一幅,以备刻石,竖于纪念室中。佛号四十八页已写竟。(附挂号,付邮奉上,希保存,有暇时,乞阅。)并寄上《印光法师文钞》一部,希于暇时披览。于目录中,以朱圈记之。凡应先阅者,作套圈“◎”,以事务多忙之人为台宜。其次阅者作单“○”,其深文奥义或可以后阅者,则不记。乞披寻第一册中卷首之目录,即可一目了然。又《佛学撮要》《净业指南》《了凡四训》各一册,并乞检收。略复不具。

附:原文一则、法语一则:

昙畴疏答八月九日

中华民国安徽省芜湖县弟子崔祥鹍,虔诚稽首十方三世三宝之前。今以亡弟祥鸿法名演默字曼飞,逝世将及七七之辰。敬舍资财,延请浙江省永嘉县庆福禅寺僧众念诵阿弥陀佛名号一日,并鸣钟及斋僧众。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惟愿众生悉离苦趣,厚植善根,普发觉心,勤修净业,早生极乐,同证菩提。并愿亡弟祥鸿若未生西者,早生西方,若已生西方者,增高品位,速成佛道,广度众生。又愿弟子祥鸿业障消除,道念增长,现世永离众苦,临终决定生西,普与含灵,齐成正觉。恭维三宝,证盟摄受。

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中载出世间大孝二则。兹先录一则奉览:

“人子于父母,服劳奉养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以显之,大孝也;劝以念佛法门,俾得生净土,大孝之大孝也。予生也晚,甫闻佛法,而风木之悲已致,痛极终天,虽欲追之,未由也已。奉告诸人,父母在堂,早劝念佛;父母亡日,课佛三年,孝了欲报劬劳之恩,不可不知此。”

一九二五年十月廿三日,温州,致李圣章

圣章居士丈室:五月往普陀,参礼印光法师,六月返温。八月将如钱塘,抵海门,乃知变乱复作,因留滞上虞、绍兴者月余。本月初旬归卧永宁,仍止庆福(城下寮)。居上虞、绍兴时,与同学旧侣晤谈者甚众,为写佛号六百余叶,普结善缘,亦希有之胜行也。老友丐尊曾撰序《子恺漫画集》文,刊入《文学周报》,略记朽人近状,附邮以奉慧览。义佛号数叶,亦并邮呈,此未委具。

昙防疏十月廿三日

一九二六年二月五日,杭州,致申父居士

申父居士丈室:昨承枉谈,致用欣慰!装订《华严经》事,今详细思维,如不重切者,则装订之时亦甚困难。因此经共二十七册,原来刀切偏斜者,以前数册为甚,以后渐渐端正。致后数册,大致不差。故装订时,裁剪书面(即书皮子)及衬纸(每册前后之白纸),须逐册比量,甚为费事。又此书原来刀切偏斜之处,朽人曾详细审视,非是直线,乃是曲线。下方向上而曲,上方亦向上而曲。此等之处,如装订时,欲使书面及前后之衬纸一一与原书之形吻合,非用剪刀剪之不可。若以刀裁,即成直线,与原书之形未能合也。以是之故,此书若不重切,则装订之时,极为困难,且不易得美满之结果。今思有二种办法。其一,为冒险重切。其二,则不重切。即将原书旧有之书皮翻转,裱贴黄纸一层,俟干时用剪刀依旧书皮之大小剪之(其曲线处仍其旧式),即以此装订。(但册数之先后次序,不可紊乱。例如第一册之书皮,仍订入第一册等。因此书全部前后样式稍参差也。)致于前后衬入之白纸,则只可省去。因此向纸,若一一剪成曲线之形,极为不易,必致参差不齐也(若依第一种办法,冒险重切者,则仍每册前后衬白纸四页)。若冒险重切者,订书处如不能切,或向昭庆经房,请彼处切之如何(原书即系昭庆经房自切者)。诸乞仁者酌之。再者,昨云签条黑边外留白纸约二分者。指另印夹宣纸之签条而言。若橘黄色之签,因外衬白纸,固不须太阔也。叨在旧友,又以装订经典为胜上之功德,故琐缕陈诸仁者,不厌繁细。诸希鉴谅致幸。新昌膀字,宜以佛经句为宜,乞商之。此未宣具。

胜臂疏二月五日

一九二六年三月,杭州,致申父居士

申父居士丈室:惠书敬悉,近日劳倦,尚未加墨。仁者暇时,希枉谈。

胜髻疏

三月廿三日

一九二六年,杭州,致申父居士

申甫居士丈室:昨晤马居士,说及墓志铭事,欣然许诺,不胜忭跃。仁者近日有暇,希先致马居士宅陈述谢忱。事略能早日集录,一并带去尤善。

昙防白

一九二六年三月廿二日,杭州,致丐因居士

丐因居士:初六日来杭,寓招贤寺。数日以来,与诸师友有时晤谈。自廿五日(立夏日)始,方便掩室,不见宾客。疏钞二十九册,印一方,乞收入。开示录三册,乞仁者受一册,其二转贻孙、李二居士。疏钞已阅竞者,便中托妥实之友人(由绍来杭之人甚多,故可不须付邮。)带致杭州,送呈招贤寺(里西湖新新旅馆旁)住持弘伞法师(或弘伞法师出外者,乞交副寺师代收,须掣取收条乃妥。)转交朽人。《往生论注》尚未由温州转到。谨达,不具一一。孙居士乞代致意,附一笺乞交李居士。

昙防疏三月廿二日

一九二六年四月初九,杭州,致刘质平

质平居士丈室:曩承过谈,欢慰无尽。来杭月余,旧友大半已晤谈。自十三日始,谢客习静。以后有访问者,皆暂缓晤面。弘伞师谆留居此间,一时恐未能他适。仁者如须佛号赠人,希以时告知,即可写奉,不具。

昙防疏四月初九

一九二六年五月,杭州,致涵翁老居士

同类推荐
  • 当代人间佛教思潮

    当代人间佛教思潮

    本书包括:绪论、现代思潮与东亚佛教的“人间化”、当代中国佛教思潮、人间佛教的诞生与太虚思想、人间佛教的崛起与印顺思想等11章内容。
  •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千手观音传奇

    千手观音传奇

    对于观世音菩萨,世人皆知其号,却鲜知其身世故事。相传在远古的东方,有一个喜怒无常、暴戾凶残的婆袈国妙庄王,他听信了城隍老爷之计,在御花园向天讨子,许下大愿。谁知,愿大生灾,竟惹出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来。为救人间生灵,慈航道人投胎下凡,成为妙庄王的三公主,取名“妙善”。三妙善自幼聪明俏丽,从小念经修行。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三妙善为国解难,智斗金仙国王子,妙庄王却淫威逼嫁。从此,三妙善人生道路崎岖坎坷,九死一生,受尽磨难。她一生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终成正果。三妙善是如何使盗贼改恶从善?如何使十月百花齐放?如何使炒熟的菜籽发芽?如何把热茶同时送到五百位尼姑手上?如何身上会长出千百只手?传奇故事引。
  • 六祖惠能

    六祖惠能

    菩提无树,明镜非台。惠能以白丁之身,彻悟万法皆空。承继禅宗衣钵,开枝散叶,独创南禅法门,又锐意革新,将佛禅义理撷其精要,去其冗繁,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使这一外来宗教彻底中国化和平民化。《六祖坛经》曾被列入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十本哲学著作之中,而惠能本人被称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与孔子、老子并列为东方三圣。
  • 六祖坛经讲话

    六祖坛经讲话

    《六祖坛经》原典凡两万余字,以禅宗六祖惠能的生平活动为序,述其形迹、说法及与弟子的机锋对答,共分十品。主旨在宣称人皆白性清净、本有佛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主张自悟自修、无念无住;力倡顿悟说。是禅宗最主要的思想依据;对人们对佛学的诸多困惑予以坚定明确的开释。
热门推荐
  • 尸语薄

    尸语薄

    灵魂,尸体,道术,诡异。一个能沟通灵魂的男人,一个外表柔软,内心强悍的女人,两人联合起来用自己的能力来生活,他们遭遇到了一系列诡异的故事。
  • 生命之蓝

    生命之蓝

    肖川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父亲的心里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所以他们必须经常的搬家,一直到他20岁生日的时候,家里发生了很多惊心动魄的事。在未婚妻的帮助下,他终于知道了他的身世,之后他开始了他一生中最疯狂的搜寻。在经历了众多的爱恨情仇之后才知道,这只是一个局,故事才刚刚开始......繁华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感人的,虚伪的,执着的,绝望的,默默守候的故事......
  • 青春那么远

    青春那么远

    本作品属于校园青春文学行列,小说以杜语轩、关越涛、魏莫言、易兰等一群即将大学毕业的男男女女为角色,就大学生在毕业前夕的学习生活状况,以及这些青年男女在面临就业压力、真正步入社会前的内心的徘徊和迷茫进行了描写。故事围绕大学生活即将在就业与深造的抉择与奋斗中画上句号之际,青年男女在人生十字路口处,面临就业和深造、爱情和事业,如何抉择、如何取舍,在经历过共同的彷徨与奋斗后,最终做出各自的选择。
  • 到最热的地方避暑

    到最热的地方避暑

    本书是《禅门公案三百则》第二部,从浩瀚的禅门典籍中精挑细选出最具代表性、最精彩动人的公案。为了引导读者深入这些公案,每一则都有妥切的“白话新唱”、慧眼独具的“分析与鉴赏”,公案中出现的术语也适时注释。
  • 冷宫弃后:炮灰逆袭帝王宠

    冷宫弃后:炮灰逆袭帝王宠

    她很逗比、她很痴情、她很有财、她很能打、她很有爱、她很义气、她很....她就是—段墨溪他很冷酷、他很专一、他很有权、他很霸道、他很狂热、他很呆萌、他很....他就是—柏侯越
  • 灰色都市

    灰色都市

    非爽文。《罪恶都市》本是一款所有人翘首以盼的开放式游戏,当游戏服务器同步开启时,进入游戏的人们却发现这款游戏开放得毫无边际:没有职业,没有公会,没有国战,甚至,没有任务。而游戏开篇却给了玩家们一个重要规则:屠戮伙伴可以获得高额经验值,亲密度越高,经验越丰厚。在几乎全无规则的世界中,这个游戏一开始便陷入了几乎失控的混乱。如何去寻找,传说中的终极?共犯!寻找自己的共犯一起,踏上无尽的黑暗之路。你的身后,是你最坚实的依靠,同时,也是你最忌惮的威胁。走吧,行走吧,在这灰色的城市里!
  • 异都之王

    异都之王

    这里百花齐放,咕,应该是百宝齐放,家族恩情,天下无双,花都之王,霸绝环宇!
  • 赚钱机器

    赚钱机器

    为什么那么多人陷入了金钱设下的陷阱,终其一生都在为金钱而努力找作,即使发现自己无法赚到更多钱时也无法自拔?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创业,却进入了另一时间陷阱中,终其一生赚取金钱,当发现自己失去了真正的自由时也无法脱身?为什么那么多人掉进了债务陷阱、被财务危机穷追不舍?为什么那么多人的财富无法有效增加?因为学错比不学更可怕,太多人正在学习一套“贫穷教育”。
  • 邻家竹马入坑来!

    邻家竹马入坑来!

    原名《我的竹马是个绕指柔》什么是竹马?竹马就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一种生物,可霸气可暖男可邪魅,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专宠你一人。他和她是青梅竹马,同为高智商,从小他就在她不知不觉中为她挡桃花,本来俩人平静的关系却在高一的时候掀开序幕。他是清冷如仙傲娇,宠她的竹马。她是漂亮清逸,唯被他宠爱的小青梅。纯美唯爱的青春校园爱情,他愿用一生保护她,她愿一生只为他。爱情面前谁对谁错?孰是孰非?在你爱上他的那一刻心里自有估断。
  • 暴君佳人

    暴君佳人

    他,冷酷狠毒;她,典雅温婉。20岁的她资质非凡,早已成为英国首席设计师,正当前途一片光明之时,莫名其妙的到了异界......他是廉国万人之上的王爷,阴冷而决绝,世人在他眼中不过是草芥,低贱如粪土;他遇到她,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更不可思议的是,她成了他的王妃,一个三岁孩子的妈咪,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