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26600000008

第8章 【书信卷】(8)

前寄来之碑帖等,余已赠与泉州某师。又《新字典》及铅字样本并未书写之红方格纸,亦乞悉赠与余。致为感谢。余近来精神衰颓,远不如去秋晤谈时之形状。质平前属撰之《歌集》,亦屡构思,竟不能成一章。止可食言而中止耳。余年老矣,屡为食言之事。日夜自思,殊为抱愧,然亦无可如何耳。务乞多多原谅。致感致感。已写之三十张奉上,乞收入。

演音上旧四月十二日

一九二九年,温州,丰子恺

子恺居士慧览:今日午前挂号寄上一函及画稿一包,想已收到?顷又做成白话诗数首,写录于左(下):

(一)《倘使羊识字》倘使羊识字,泪珠落如雨。口虽不能言,心中暗叫苦!因前配之古诗,不贴切。故今改做。

(二)《残废的美》好花经摧折,曾无几日香。憔悴剩残姿,明朝弃道旁。

(三)《喜庆的代价》喜气溢门楣,如何惨杀戮。唯欲家人欢,哪管畜生哭!

原配一诗,专指庆寿而言,此则指喜事而言。故拟与原诗并存。共二首。或者仅用此一首,而将旧选者删去。因旧选者其意虽佳,而诗笔殊拙笨也。

(四)《悬梁》日暖春风和,策杖游郊园。双鸭泛清波,群鱼戏碧川。为念世途险,欢乐何足言!明朝落网罟,系颈陈市廛。思彼刀砧苦,不觉悲泪潸。

案此原画,意味太简单,拟乞重画一幅。题名日《今日与明朝》。将诗中双鸭泛清波,群鱼戏碧川之景,补入。与系颈陈市廛,相对照,共为一幅。则今日欢乐与明朝悲惨相对照,似较有意味。此虽是陈腐之老套头,令亦不妨采用也。俟画就时,乞与其他之画稿同时寄下。

再者:画稿中《母之羽》一幅,虽有意味,但画法似未能完全表明其意,终觉美中不足。倘仁者能再画一幅,较此为优者,则更善矣。如未能者,仍用此幅亦可。

前所编之画集次序,犹多未安之处。俟将来暇时,仍拟略为更动,俾臻完善。

演音上八月廿二日此函写就将发,又得李居士书。彼谓画集出版后,拟赠送日本各处。朽意以为若赠送日本各处者,则此画集更须大加整顿。非再需半年以上之力,不能编纂完美。否则恐贻笑邻邦,殊未可也。但李居士急欲出版,有迫不及待之势。朽意以为如仅赠送国内之人阅览,则现在所编辑者,可以用得。若欲赠送日本各处,非再画十数页,重新编辑不可。此事乞与李居士酌之。

再者,前画之《修罗》一幅(即已经删去者),现在朽人思维,此画甚佳,不忍割爱,拟仍旧选人。与前画之《肉》一幅,接连编入。其标题,则谓为《修罗一》《修罗二》。(即以《肉》为《修罗一》,以原题《修罗》者为《修罗二》。)再将《失足》一幅删去。争集仍旧共计二十四幅。

附呈两纸,乞仁者阅览后,于便中面交李居士。稍迟亦无妨也。

廿三晨

一九二九年冬,厦门,致夏丐尊

丐尊居土:来厦门后,居太平岩。拟暂不往泉州,因开元寺有军队多人驻扎也。《临古法书序文》写就,附以奉览。此书出版之后,余不欲受领版税(即分取售得之资)。因身为沙门,若受此财,于心不安。倘书店愿有以酬报者,乞于每版印刷时,赠余印本若干册,当为之分赠结缘,是固余所欢喜仰望者也。将来字模制就,印佛书时,亦乞依此法。每次赠余原书若干册。此意便中乞与章居士谈之,并乞代为致候。字模之字,决定用时路之体。(不固执己见。)其形大致如下。(将来再加练习,可较此为佳。)世间如梦非,字与字之间,皆有适宜之空白。将来排版之时,可以不必另加铅条隔之。惟双行小注,仍宜加铅条间隔耳。(或以四小字占一大字之地位,圈点免去。此事俟将来再详酌。)是间气候甚暖。日间仅着布小衫一件,早晚则着两三件。老病之体,甚为安适。附一纸及汇票,乞交子恺。

演音上

一九三〇年正月初七,南安

尔来患神经衰弱甚剧。今年拟即在此静养,不再他往。晚晴山房若无人居住,恐致朽坏。如惟净师能来住,甚善。否则,或请弘祥师,或他人,入内住之。此事乞仁者斟酌为祷。信笺附挂号寄上,乞收入。铜模之字,俟病愈后再执笔。岁晚移居泉州山中。以后惠函,乞寄福建泉州洪濑雪峰寺弘一收。

子恺居士乞致候。

演音正月初七

一九三〇年正月晦日,泉州

惠书,昨晚诵悉。是间近来大兵云集,各大寺院皆住满。以前所云在此静修之事,恐难成就。且俟下月再酌定可也。弘祥师之事,今由余详思,似须余亲往商量,决定可否,乃为稳妥。倘余于春暖之时返浙者,即拟亲往杭州一行也。旅费已不足,拟请仁等为集十五元汇下存贮。倘于春暖返浙,即以此费充之。万一仍居闽地者,当存贮此费,以备他日旅行用也。惠复乞寄福建泉州城内承天寺转交弘一收。汇款之时,亦依此地址书写。以后乞勿再寄洪濑。因彼处不稳妥,或致遗失也。不具。子恺居士乞代致候。

演音正月晦日

一九三〇年二月十一日,泉州

前邮信片,想已收到。拙书集出版之时,乞检三十册寄福建泉州承天寺性愿法师收。再检三十册寄温州大南门外庆福寺因弘法师收。并乞挂号,致为感谢。模字,拟于二三日后即动手书写。先写七百字寄上。俟命工镌刻时,再继续书写他字。附闻。

演音二月十一日

一九三〇年旧二月,泉州

惠书并施金,悉收到,感谢无尽!拟于旧三月初旬动身,先致温州。(由福州往,不过上海。)俟下半年,再致白马湖。因质平属撰歌词,须在温州撰著。彼寺中经书齐备,可资检阅也。以后惠书,乞寄温州庆福寺弘一收。谨复。

演音旧二月望日

一九三〇年旧四月廿八日,温州,致夏丐尊

丐尊居士:顷诵尊函,并金二十元,感谢无尽。余近来衰病之由,未曾详告仁者。今略记之如下:去秋往厦门后,身体甚健。今年正月(旧历,以下同),在承天寺居住之时,寺中驻兵五百余人。距余居室数丈之处,练习放枪并学吹喇叭,及其他体操唱歌等。有种种之声音,惊恐扰乱,昼夜不宁。而余则竭力忍耐,致三月中旬,乃动身归来。轮舟之中,又与兵士二百余人同乘(由彼等封船)。种种逼迫,种种污秽,殆非言语可以形容。共同乘二昼夜,乃致福州。余虽强自支持,但脑神经已受重伤。故致温州,身心已疲劳万分。遂即致疾,致今犹未十分痊愈。

庆福寺中,在余归来之前数日,亦驻有兵士,致今未退。楼窗前二丈之外,亦驻有多数之兵。虽亦有放枪喧哗等事,但较在福建时则胜多多矣。所谓“秋荼之甘,或云如荠”也。余自念此种逆恼之境,为生平所未经历者。定是宿世恶业所感,有此苦报。故余虽身心备受诸苦,而道念颇有增进。佛说八苦为八师,洵精确之定论也。余自经种种摧折,于世间诸事绝少兴味。不久即正式闭关,不再与世人往来矣。(以上之事,乞与子恺一谈。他人之处,无须提及为要。)以后通信,唯有仁者及子恺、质平等。其他如厦门、杭州等处,皆致函诀别,尽此形寿不再晤面及通信等。以后他人如向仁者或子恺询问余之踪迹者,乞以“虽存如殁”四字笞之,并告以万勿访问及通信等。质平处,余亦为彼写经等,以塞其责,并致书谢罪。现在诸事皆已结束。惟有徐蔚如编校《华严疏钞》,属余参订,须随时通信。返山房之事,尚须斟酌,俟后奉达(临动身时当通知)。山房之中,乞勿添制纱窗。因余向来不喜此物。山房地较高,蚊不多也。余现在无大病。惟身心衰弱。又手颤、眼花、神昏,臂痛不易举,凡此皆衰老之相耳。甚愿早生西方。谨复,不具一一。

马居士石图章一包,前存子恺处。乞托彼便中交去,并向马居士致诀别之意。今后不再通信及晤面矣。

演音旧四月廿八日

一九三〇年新历五月廿九日,温州,致夏丐尊

丐尊居士:前寄写经,续寄一函,想悉收到。余拟于新历六月五日(星期四)到宁波(三日自温动身)。在北门白衣寺暂住二三日。乞仁等十六日(星期五)或七日(星期六)自上海搭轮船来为盼。仁等到宁波时,乞坐人力车,致北门白衣寺(车力约二角余)。到白衣寺,乞问慧性师。倘云不知,乞问念佛堂内出尘老和尚,由彼二人,可以引导与余晤谈也。有应商酌之事,统俟面谈。乞仁者先去信,托尊府人到山房洒扫。又如有寄与弘一之信,乞代收,云云。《临古法书》出版后,乞更改寄处如下:(前纸作废。)福建泉州承天寺性愿法师三十册,厦门南普陀大醒法师二十册,温州大南门庆福寺因弘法师二十册,天津河东山西会馆南李晋章居士二十册,白马湖弘一十册。共百册。种种费神,致为感谢。附一纸,乞交丰居士。

演音新历五月廿九日

一九三〇年六月十日,上虞白马湖

书悉。自惭凉德,本无可传。拟自记旧事数则,或足以资他人改过迁善之一助尔。稍迟当写奉,不宣。

演音六月十日

一九三〇年闰(六)月十一日,上虞白马湖,致性愿法师性愿法师慈鉴:

惠书,敬悉一一。兹寄上《四分律表记》一册(此书仅存二册,不能多寄)。《五戒相经笺要》(补释以下为拙辑)、拙辑《有部抄》等各一册(此二书存者尚多,如需者可以续寄)。拙书数幅,乞随意赠送。用宿墨写者,裱时须十分注意(最易抹污)。

《安心头陀像赞》,乞赠与同学中喜乐者。李某临古墨迹印本,已印好,不久即可寄上三十册,乞赠尊社教职员、同学师各一册外,所余者乞赠:

开元寺副寺师一册,苏、周、叶、黄居士各一册,图书馆一册,觉斌、广洽二师各一册。

此次考试平均成绩最优者,及品行最优者三人之名,乞于便中示知。上海李圆净居士近编印《终津梁》(临终助念等事),甚为切要,再嘱彼于出版后寄奉座下及周居士若干册,想不久即可寄上(样稿已印出)。率复,不具一一。顺颂法安!和尚及广心法师并同学诸师,乞为致候。因即有工人出外,托彼带此信,故潦草书之,乞鉴谅!前借用座下之夹袄一件,乞即惠赐后学,恕不奉还。未知可否?

后学音和南闰月十一日

一九三〇年,上虞白马湖,致夏丐尊

返山房后,诸承照料,感谢无尽。子渊及尊府送来烧饼甚多,乞仁者勿再买饼干,亦勿买罐头。闭门用功之广告,拟即日贴于门外(不俟七月六日)。但此是对外方人。若仁等则非此限也。白衣寺安心头陀,今日来山房。声泪俱下,约余往甬。泥水工人,昨日已做工一日。凼天气阴雨无定,嘱彼暂止。以后如有出家人在家人等,向尊处或子恺处,询问余之消息。乞告以不晤客、不通信等。

音上一九三○

《佛教大辞典》太笨重,现在亦不披阅,乞仍存沪上。倘他日子恺往嘉兴时,乞彼于便中,带交“第二中学蔡丐因收”。但不必急急也。又白。

一九三〇年,上虞横塘镇法界寺,致夏丐尊

丐尊居士:移居之事,诸承护念,感谢无尽!居此已数日,致为安适。气候与普陀相似。蚊蝇等甚稀,用功最为相宜。居此山中,与闭关无以异也。以后出家在家诸师友,有询问余之踪迹者,乞告以云游他方,谢客用功,未能通讯及晤谈云云。附一纸,便中乞交丰居士。不具。

演音本寺有工人一名,每日致余处送饭、送开水及其他杂事,甚为精勤。每月似应以资酬谢,与赠送寺中伙食费同时交去。每月应付寺中之伙食费及工人费,拟请由山房存款利息内支付。因余居彼居此,无以异也。前存泉州行李三件,拟托彼觅便人带致上海,送存江南银行。乞仁者为写一凭信,寄致余处,转为寄去。信函写:外行李三件,送交宁波路(乞写极详细之地址)江南银行某人收云云。信内,乞写托其收下觅便带致白马湖夏寓。宁波路之地址,能绘一图尤善。因外乡之人,不易寻觅也。附白。

一九三〇年,上虞法界寺,致夏丐尊

丐尊居士:

两奉惠书,具悉一一。诸承慈念,感谢无既。兹奉上钞票洋十八元,乞便中托人到邮局,以十七元五角汇往南京。汇票上写法,汇款人:上海兆丰路口开明书店夏丐尊。收款人:南京延龄巷马路金陵刻经处。所余之五角,即作为汇费及挂号信费等可也。附信一件,未封口,乞托人将汇票装入代为封口寄去为祷!种种费神,感激无尽!不具。

演音疏

一九三〇年闰(六)月,上虞法界寺,致夏丐尊

丐尊居士:南京经书已寄到,乞勿念。居法界月余,甚安。与闭关无以异也。以后倘有出家在家之人,向仁者询问余之近状者。乞告以隐遁用功,不再晤面及通信,(现住之处勿告彼)云云。他日仁者返白马湖时,乞惠临一谈,为祷!

音上闰月十日

一九三〇年闰六月,上虞白马湖,致刘质平

质平居士:惠书诵悉。余甚愿为书写,惟前寄之纸。不甚合宜。乞于他日往沪时,购奏本纸,照此大小裁好寄下,共计一百八十余张。除前寄上若干张外,尚缺多少,乞照裁之。并乞示知其数目。尊宅戒杀,甚善甚善。此纸为开明新印者,名曰护生信笺。不宣。

音上闰(六)月十日

如无奏本纸,乞购夹贡宣纸(俗称),又名玉版宣(上海称),购四尺者,照裁为宜(此纸海宁亦有)。来函谓于阳历八月十一、二号即往上海,开学何太早耶?他日仁者来宁时,乞购科学糊精(即是洋式浆糊)一盒,惠施带下,致感!

一九三〇年旧七月八日,致夏丐尊

丐尊居士:惠书,前已诵悉。又由尊宅送到书籍及惠施诸物,致用感谢。宿疾已渐愈。质平前日来此,二宿而去。佩弦居士及尊眷属书三幅,已写就。俟后面呈。《临古法书》承为代寄,甚感。谨复,不具。

演音旧七月八日倘有向尊处询问余之踪迹者,乞答以遁居他方,未能见客及通信。现住之地及寺名,乞勿告知。

一九三〇年九月十二日,上虞白马湖

前复函想已收到。前存开明发行所之《五戒相经》及《有部毗柰耶》,并存尊处之吴梦非居士由南京请来佛经等,皆乞托人于阴历九月二十日以前带致白马湖,为祷!

音上九月十二日

一九三〇年九月廿四日,慈溪金仙寺,致刘质平

质平居士:前承远送,致为感谢。致绍兴后,又患伤风,近乃痊愈。前日致金仙寺,闻将讲经,拟即在此暂住听经。以后惠函,乞寄“宁波慈北鸣鹤场金仙寺弘一收”。但第四中学诸教员及其他诸出家人处,乞暂勿通知。倘有询问者,乞仅云:“近在宁绍各地”,无须告知地名及寺名也。此达不具。

演音九月廿四日

再乞仁者暇时,往“北火车站宝山路口佛学书局”购请下记之书,以惠施朽人,致为感谢。

(一)《一切经音义》一部,一元二角六分。

(二)地藏菩萨像,大张一张四分,不着色彩的。

(三)北京版《僦网经菩萨戒本》,同本一册,三角二分。

(四)又目录三册。以上各书,乞付邮寄下。

一九三〇年十月初八,镇海伏龙寺,致丐因居士

丐因居士慧鉴:昨惠书,并《华严疏钞》,欢慰无尽。是书为亡友嘉兴陆无病医士旧藏者。士精通义解,勤修净业,命终之时,正念现前,念佛而逝。前年嗣子以是惠施于余。卷头标写品名卷数,是其遗墨,弥可珍贵。谨复,并致谢意。

演音疏十月初八

一九三〇年十月十四日,温州,致稣典居士

稣典居士丈室:

曩者,游方会稽,荷承远送,感谢!寇乱未宁,钱塘之行不果。仍附番舶,归卧永宁,掩室庆福。小暇当写佛名,及以警语,迟致岁晚,必可邮达二桥西河尊斋。此不委悉。

昙防疏十月十四日

一九三〇年十一月一日,镇海,致刘质平

质平居士文席:

承寄蚊帐,已收到,感谢无尽。附寄上拙书一包,计八十六件,今年寄上之总数,乞便中核计示知。大约尚有月余,乃他往也。谨复,不具。

音启十一月一日佚生居士来笺,井寿居士启文,附奉览。寿居士曾任杭州法政学校教师十年,今任杭州中国银行职务,附白。

以后惠书,暂寄宁波镇海北乡龙山西门外周大有号转交伏龙寺,邮局民局皆通。又《海潮音》第十一卷第三期《法海丛谈》内第五页以下,有《法味》长文一篇,内载余前年致厦门时之琐事。仁者如愿阅览,亦可向佛学书局购买一册。

《清凉歌注释》,已托芝峰法师撰。近日每日服“百龄机”三丸,甚好。附白。

同类推荐
  • 静心·舍得·放下之放下

    静心·舍得·放下之放下

    印光法师振兴佛教净土宗,居功至伟。不争名夺利,不任住持,不收出家弟子,不搞社会交往,终生默默修行弘法。法师一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他如一株擎天巨树,以深厚的根基广化穷山瘠土为乐土福地,以广袤的浓荫庇护众生,度无尽众生脱尽烦恼、永得安乐。
  • 宗教与民族问题研究论集

    宗教与民族问题研究论集

    民族、宗教问题很敏感,民族、宗教工作很重要,民族、宗教关系很重大,一句话,民族、宗教无小事。
  •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本书为族群伦理探讨,此单元有八篇精彩论述,大师提出对族群、宗教之间、人生、家庭、青少年教育,乃至对杀生以及生命教育的看法。大师的开示,均针对人们的现实困境与心灵需求提出建设性的见解,并给与疗愈,继而启发人之善言、善心、善行。
  • 禅意人生

    禅意人生

    本书的内容性质,是以禅法的观念及禅修的方法,通过深入的体验及简明的介绍,推广到人间的现实生活中来,以期使得不论年龄性别、职业层次、教育程度的社会大众,都能分享得到挥法的利益。若能定时禅修者,本书中提供了基本的撵坐方法;若是忙碌异常的人士,也不妨试著用本书中介绍的禅修观念,调整自我,消融自我。
  • 道法自然老子对人生的8种帮助

    道法自然老子对人生的8种帮助

    老子是一位不喜言论的思想家,然而他说出来的每句话都字字珠玑——短短八十一章的《道德经》蕴含了老子智慧的精华,也是关于人类生存智慧的哲学之纲,其中具有统领意义可称之谓纲中之纲的是“道法自然”思想。“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在老子的视野里,“道”是宇宙万物的创生源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为万物之母,化生了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不仅化生万物,而且又是宇宙万物遵循的共同法则。
热门推荐
  • 后宫之嫡女重生

    后宫之嫡女重生

    云氏嫡女云曦儿一朝入宫深似海,她前世只是个没有心机的贵嫔,再来一次!她要成为宠冠后宫的君后!再也不要做窝囊废贵嫔了!
  • 妖女斗鬼王

    妖女斗鬼王

    她谋略过人、懂鸟语、曾是一代叱咤风云的女皇、他是冷面腹黑、骁勇善战的齐国四皇子一个被世人视为’妖女‘,一个被世人称为’鬼才‘,妖与鬼之间的争斗到底是谁负谁胜呢?前世之仇、今世之情、恩恩怨怨、有情无情、她将何去何从……
  • 玄神九世传

    玄神九世传

    她是上古玄神,天地之子,她的灵魂是宇宙唯一的九幽仙魂,她的体质是宇宙第一的九幽仙体。因此她成为世上最为强大的人,只是强大到极致,注定孤独,于是,她选择了历经九世,体味人间疾苦,感受人生百态,寻心中所爱。
  • 追寻另一个自己

    追寻另一个自己

    富家女但是坏脾气的全慧琳转学第一天结识两个好朋友并因意外认识三个美男,得到了爱情,却要因为种种原因而分手,一起站上了舞台后却发现自己还爱着对方,最后终于永远的在一起。
  • 剑藏

    剑藏

    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不是他人搅道心,自心无道怨他人。都市繁华,人心迷茫,这是一个抱剑而生的武人追求长生的故事。剑藏?剑中的宝藏?
  • 绝恋Ⅳ五岁小新娘

    绝恋Ⅳ五岁小新娘

    一个天生弱智的女孩二十四岁时被莫名的力量拉入另一个世界。又累又饿的她蹲坐在了一个小胡同口上,忍不住哭了起来……她每天都坐在亭子里等候父母接她回去。她的天真无邪干净透明,让他由心疼到牵挂到心动,甚至连她天生的弱智,也不能影响动摇他……爱情本就不是一条顺利的路……
  • 探案日记

    探案日记

    一切的凶杀案都会有真相,但是.真相永远会对我微笑.
  • 异能重生:天才商女

    异能重生:天才商女

    前世,她被至亲之人伤害,只有他陪在身边,却落得她与心爱之人二人一同惨死。今生,重生归来,带着异能,这次她势必要让那些伤害她的人得到代价,更要守护她想守护的人。不管是那从不曾养育她的父母,还是那异能组织,这次她一定要站在最上面让他们后悔伤害过她。
  • 爱如尘埃

    爱如尘埃

    一场车祸,他为了她陷入昏迷,她为了救他,觉醒了前世的记忆,原来他们已经错过了三世,这一次,无论如何,她要嫁给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笔尖上的童话

    笔尖上的童话

    我与你的遇见,是在一个初夏。我们的故事,是笔尖上的童话。你总是说故事还没开始就结束了,我总是想如果没有开始大概就不会有分离,易烊千玺,还记得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