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29600000011

第11章 香自苦寒来(6)

1918年,高士其考取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3岁的高士其,怀着强烈的求知欲,跋涉1000多公里,来到北京。这千里之行,使高士其看到了旧中国的现实:贫穷、落后、多灾、多难……高士其心里想:赶快到美国学会新科学,用新科学来拯救苦难的祖国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

一进学校,高士其便天天处于紧张的学习之中。1925年,高士其终于毕业了。毕业时,高士其的学习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他最喜欢化学,抱着“化学救国”的愿望,被保送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化学系学习。

高士其在威斯康星大学学习了一年,成绩超卓,于1926年夏转入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四年学习。

1927年暑假以后,高士其成为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的研究生,读医学博士的功课。第二年,他被芝加哥大学聘请为细菌学系试验室助理。起初,高士其研究的课题是“食物毒细菌”。高士其对于科学,富有献身精神。他为了研究食物毒细菌对人体究竟是怎样危害的,竟然亲自吞食了一种“BAertrycke”的病菌菌液。吞食以后,他做了仔细的记录。他的老师和同学都为他担心,同时又被他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所感动。

1928年暑假后,高士其回到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开始研究脑炎病毒。一天,高士其在实验室打破了一只装有甲型脑炎病毒的瓶子,解剖患有甲型脑炎的豚鼠时,又不慎割破了手指。于是,甲型脑炎病毒钻进了高士其的身体。

一天晚上,高士基正在图书馆里看书,忽然眼睛不听使唤了。他以为是眼病,到眼科大夫那儿去检查,查不出病因来。后来,不仅眼病经常发作,而且每到下午,便昏昏欲睡。他的左耳变得听不清声音,有点聋了,脖子有点发硬,转头也很困难,就连手也有点发抖,脚也不大灵便了。他赶紧到校医院检查,一位神经科大夫经过诊断,认定他确实得了脑炎。他给高士其开了一张病情报告单,劝他马上停学,回国休养。

然而,高士其对困难的回答是战斗,对战斗的回答是胜利。他以惊人的毅力,继续学习。

1930年,高士其终于在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读完全部医学博士课程,回到了阔别五年的祖国。

高士其来到了北京,来到了母校——清华园。老师和老同学看到高士其学成归国,都感到高兴。可是一看他病成这个样子,又都感到惋惜。有一位老同学劝高士其还是到美国养病为好,在国内那样落后的医疗条件下,是医不好病的。但高士其已把自己的病置之度外。祖国在病中,人民在病中,高士其此时所想的,是急于把自己学到的一点知识贡献给祖国、贡献给人民。

高士其在南京中央医院找到一份工作。高士其看不惯这班“商人加官僚”式的医生,看不惯“商店加衙门”式的医院,与之格格不入,便愤然辞职。高士其失业了。这时,曾在美国结为至交的李公朴伸出了热情的手。他邀高士其到家里休养,并请高士其翻译一些文章,编点儿童读物。

1935年,高士其在李公朴创办的“读书生活社”认识了艾思奇。艾思奇借给他《共产党宣言》及其他一些进步书籍。在进步力量的影响下,高士其不仅明白了一些革命道理,而且找到了科学小品文作为他沟通人民与科学及与反动派斗争的武器。尽管他身患重病,握笔困难,但仍决心拿起笔来战斗。应李公朴与艾思奇之约,他开始为《读书生活》写科学小品文,由《细菌的衣食住行》、《我们的抗敌英雄》到《虎烈拉》,高士其把政治、文学、科学熔于一炉,写出了别具一格的科学小品文。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他写了近百篇科学小品,出版了四本科学小品集。高士其以惊人的毅力,在科学文艺土地上,吃力地耕耘着,培育出鲜艳的花朵。

1937年8月,高士其踏上了奔向延安的旅途。经过三个多月的跋涉,他终于来到日夜向往的延安。在延安,党的关怀温暖着高士其的心。尤其是受到毛主席接见以后,他的心情分外激动,他决心发奋工作,为革命献出自己的一切力量。

解放了,高士其以更顽强的毅力坚持创作,从1949年到1965年中,共创作了大约60多万字的科学小品和科普论文以及两千多行诗。17年中,他着述了《生命的起源》、《自然科学通俗化问题》,“青年向科学进军”等十几本书。

1976年以后,年逾古稀的高士其同志全身瘫痪,讲话困难,行动不便,然而他却以超人的精力忙碌着,把全部生命献给了科普事业。

志向是学习的老师,才干是学习的徒弟。

自学成才

王力是中国着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

王力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庭里。当他出生时,家境已经衰落了。他勉强读完小学,由于家境的日益变化,不得不辍学了。那一年,他才14岁。

王力失学以后,就在父亲开的小杂货铺里打杂,扫地、挑水、记账、擦柜台、卸货物、什么都干。忙活一天,腰酸腿疼,他真想爬上床去美美地睡一觉。可是,他并没有那样做。他想起了小学的国文老师曾夸奖他的文章做得不错,他不甘心终止自己的学习,就忍着一天的劳累,伏在灯下,阅读家里残留的古诗文。经过这样的自学,他的诗文和书法提高很快。

那时候,在他的家乡,逢年过节文人们要聚在一起,进行对联比赛,王力居然勇登赛场,而且常常出奇制胜,压倒那些飘着胡须的秀才学士,夺魁中彩。这一来,王力的名字就闻名乡里了。一位姓李的乡绅欣赏这位少年的才华,便聘请他当了私塾先生。

王力在姓李的乡绅家里,每天给孩子上完课后,便翻开自己带来的古诗文,细细阅读起来。一天,他看书看得疲劳了,便合上书本,到院里走走。他无意中发现,在主人家一间破旧的仓库里,杂乱无章地堆满了书。他便走了进去,随手捡起一册,掸掸上面的尘土,读了起来。他竟读得入了迷,连晚饭也忘记吃了。

从这天起,他每天教完课,就钻进这间仓库,像一名寻珍探宝的勇士一样,如饥似渴地翻阅着这堆书刊。他的求知精神,使主人深受感动。主人对他说:“那些书刊,还是先父在世时从广州广雅书院带回来的,放在那里也没人看,既然你那么喜欢,就挑一些拿回去读吧!”这真是喜从天降,王力高兴得连声向主人道谢。第二天,他真的从中挑选了一部分,满满装了14箱,搬回自己的寓所攻读起来。

这14箱书,内容广泛,种类庞杂,大大开阔了王力的视野、丰富了他的头脑,对他后来能在学业上得到深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力边教书,边自学,不久被学校聘为高小教员。这时,同他一起教书的一位老教师鼓励他说:“平心而论,根据你的才智,做高小教员也委屈了你,你应该去上大学呀!”老教师的鼓励,触动了王力好学上进的心,在同事们的资助下,凑足了路费,告别家乡,奔赴上海,进一步深造去了。

在上海,王力经过一年的认真准备,考进了北京的清华研究院。他虽然没读过中学,但是考试成绩很不错,在全部考生中名列第24位。这一年,王力24岁,正是他失学之后的第十个年头。

当时的清华研究院,师资力量雄厚,人才济济,着名学者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教授都在这里任教。经过10年艰辛自学的王力,非常珍视这个学习机会。他坐在教室里,全神贯注地听着教授们讲课,细心琢磨着他们的教学方法,决心聚众家所长,在学业上有所创造。

王国维教授讲课说理透彻,创见甚多,每次讲课完毕,还公开向学生申明,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尚未弄懂,需要继续研究。赵元任教授治学严谨,一丝不苟,通晓祖国各地的方言,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些,都给王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力有自学的基础,又得到名师的指教,成绩进步很快。他从清华研究院毕业时,写了一篇题为《中国古文法》的论文,梁启超教授细细审读论文后,批了八个大字:“卓绝千古,推倒一时”。

王力在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所做的贡献是杰出的。他的语言学着作甚多,直到80高龄之后,仍在继续从事研究和写作。

活着不过七尺之躯,死了唯有一口棺木,只有做一番事业才可以流芳千古。

同类推荐
  •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信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信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信者,人言也。言无反覆、诚实不欺,是为信。
  • 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

    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

    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变成了钢筋水泥的都市里默默奋斗的年轻人,普普通通地在社会中努力挣扎、载浮载沉的平凡人。我们为一些公认的目标:成功,拼命奋斗。开始变得压力很大,内心压抑,有很多精神上的困惑,拼命追赶的困惑,遇到挫折的困惑,自己真正想要的什么的困惑。越来越疲惫,越来越不快乐。社会不仅需要功名利禄,还是需要一些其他的东西的,而我们的舆论、标准却忽视了。越是浮躁的社会,我们越是需要培养一些品质。坚守我们真正想要追求的,找到自己内心的节奏,让心慢下来,在浮躁现实中从容的生活。
  • 教育学生珍惜理解的感恩故事

    教育学生珍惜理解的感恩故事

    常怀感恩之心,它会告诉你尘世的温情、人间的善良、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它会告诉你什么是真善美;它也会告诉你幸福来自于人的内心。翻开本书,走进一个个真实的感恩故事,体会故事中蕴含的温暖恩情,感受心灵的荡涤和净化。
  • 13种智慧玩转职场

    13种智慧玩转职场

    本书向大家展示了职场上的成功的各种智慧。包括:适度忍让、巧妙批评、勇于自贬、大度宽容、谦虚谨慎、巧妙求人、巧妙说话、谨慎交际、聪明竞争等13个方面内容。
  • 沟通的艺术

    沟通的艺术

    在《沟通的艺术(白金版)》中,编者介绍了十多种沟通艺术,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包括:求人办事当中的沟通艺术;谈判当中的沟通艺术;职场当中的沟通艺术;打电话时的沟通艺术;谈恋爱的沟通艺术;美满婚姻的沟通艺术;以及与朋友之间的沟通艺术;与陌生人之间的沟通艺术;亲子之间的沟通艺术等等。《沟通的艺术(白金版)》的作者是马银春。
热门推荐
  • 人际心理误区你怎样跨越

    人际心理误区你怎样跨越

    本书阐述了社会人际心理、家庭人际心理、校园人际心理、职场人际心理、两性人际心理、异常人际心理等内容。
  • 古墓之你好,王子

    古墓之你好,王子

    她,平凡的考古系学生,却是大名鼎鼎的洛阳铲传人,在爷爷的培养下她渐渐成为一个身怀绝技,了解五行八卦的,遇事冷静的女人。一次,在西藏发现的神秘古墓引发了陈可心一连串的意外,与自己有着相似面庞的墓主。就在这么多疑问堆积下的古墓里,可心不小心走失了,莫名其妙的被人口贩子卖到了古代的美索布达米娅,成为巴比伦的侧妃。
  • 影帝很傲娇:宠妻无下限

    影帝很傲娇:宠妻无下限

    她对他执着十一年,本以为再无可能,老天却像是跟她开了个玩笑,居然能天天看见他,且能近距离接触,直到某一天她发现他居然和自己进行了负距离的接触,后知后觉的发现某些人早已预谋已久。小片段:记者:“薄影帝,据说你家妻最近有喜,你有什么看法。”薄盛:“又一个情敌出现,有待观察。”记者:“薄影帝,想问下你妻子看见你和其她女人的吻戏和床戏时,你要怎么办。”薄盛:“我只吻过一个人,那就是我妻子,这个问题不成立。”记者:“薄影帝据说你为你妻子建造了半座城池,你觉得值吗?”薄盛:“只能说,半座城池不及她的一分一毫,”完事过后对工作人员说道:“现在是连狗都放进来了?”吼完就帅气的留下个背影回家陪媳妇去了。
  • 沙漏青春无痕岁月

    沙漏青春无痕岁月

    青春很美好,却如同昙花一现,沙漏可以倒回去,可一些事情早已物是人非,当想要紧紧握住的时候,还能否紧紧握住
  • 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

    [花雨授权]倾国倾城,貌美绝伦——谁说一定是形容女子的词?眼前这位货真价实是个男人!她跟踪他也只是——为了解救他不被那些女人生吞活剥啊,怎么知道竟然双双跌下敌人暗设的秘道!要是不多吃点“豆腐”,岂不是愧对父老乡亲?
  • 不懂事的青春

    不懂事的青春

    十六岁的年龄,是青春羞涩的雨季。总喜欢揣怀着那颗不安分的好奇心去探究那原本禁止的事物,任它肆无忌惮呢的躁动着,当友情的发展成为了嫉妒与憎恨的桥梁,当爱情的发展成为了姐妹破碎的重要因素,到底该若何化解才能拾起那破碎一地的曾经。
  • 冰落凤翔

    冰落凤翔

    一女穿越成乞丐!买噶的,这该如何是好?于是她开始了她艰难的乞讨生活!可是上天对她实在不薄!结拜好兄弟,竟然身份显赫!卷入宫廷,更没想到美男们众多,还对她如此倾心!果然穿越后的人在古代都是香饽饽!
  • 爱所以离开

    爱所以离开

    一个不相信爱情的女孩,却遭遇了意外的爱情,在友情与爱情之间做着两难的选择,却没想到,自己会遭遇那样的不幸,之后,她的人生被改写了……
  • 生命中不易察觉的谬误

    生命中不易察觉的谬误

    本书从生活与事业两个方面来阐述生命中不易察觉的谬误。内容分:世情中的谬误、人际中的谬误、生活中的谬误、职场中的谬误。
  • 危险关系:路少玩心跳

    危险关系:路少玩心跳

    第一次见,她刚大学毕业,眼眸清澈见底,却被他抓到酒店,莫名其妙丢了第一次,从女孩蜕变成女人;第二次见,她淡妆轻抹,职业套装把身材勾勒的前凸后翘,他丢给她一纸协议,年薪200万,做他的情人;她以为他们就是简单的雇主和情人的关系,却没想到,向来冷漠的男人会霸道强势的为她撑起一片晴天,她以为拥有了最美好的幸福,但现实却给了她狠狠一耳光。路向南冷漠又嘲讽:“林筱薇,离开我,就别再回来。”“我知道。”四年后……商业聚会上,她看到了曾经烙印在骨髓里的男人,携着他的娇妻温情脉脉。刚转身,他却把她抵在了墙上:“不是说不回来了吗?”她笑着看他:“现在的我,有资格和你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