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32200000012

第12章 经解诸序及书后(1)

经解总序

经之有解,自汉儒始。故《戴礼》著经解之篇。于时分门讲授,曰《易》有某家;《诗》、《书》、《三礼》有某家;《春秋》有某家者。某,宗师大儒也。传其说者,谓之受某氏学,则终身守其说,不敢变。党同觝异,更废迭兴。虽其持论互有得失,要其渊源皆自圣门,诸弟子流分派别,各尊所闻,无敢私创一说者,盖其慎也。

东汉之初,颇杂谶纬;然明、章之世,天子留意经学,宣阐大义。诸儒林立,仍各专一家。今谱系之列于《儒林传》者可考而知也。自唐太宗命诸儒删取诸说为《正义》,由是专家之学渐废,而其书亦鲜有存矣。至宋二程、朱子出,始刊落群言,覃心阐发皆圣人之微言奥旨。当时如临川、眉山、象山、龙川、东莱、永嘉、夹漈诸公,其说虽微有不同,然无有各名一家如汉氏者。逮宋末元初,学者尤知尊朱子。理义愈明,讲贯愈熟。其终身研求于是者,各随所得以立言,要其归趋,无非发明先儒之精蕴,以羽卫圣经。斯固后世学者之所宜取衷也。惜乎其书流传日久,十不存一二。

余向属友人秦对岩、朱竹坨购诸藏书之家。间有所得,雕版既漫漶断阙,不可卒读;钞本讹谬尤多,其间完善无讹者又十不得一二。间以启于座主徐先生,先生乃尽出其藏本示余小子,曰:“是吾三十年心力所择取而校定者。”余且喜且愕,求之先生,钞得一百四十种。自《子夏易传》外,唐人之书仅二三种,其余皆宋、元诸儒所撰述,而明人所著间存一二。请捐赀经始与同志雕版行世。先生喜曰:“是吾志也。”遂略叙作者大意于各卷之首,而复述其雕刻之意如此。

注:《戴礼》分为《大戴礼》八十五篇,为戴德所著;《小戴礼》四十九篇,为戴圣所著,二人为叔侄关系。《儒林传》指的是《后汉书?儒林传》,《正义》指的是《五经正义》。

《子夏易传》序

汉《艺文志》:《易》十三家,无所谓《子夏传》者。《隋唐志》始有《卜夏传》二卷,云已残缺。今书十一卷,首尾完具,盖后人之书,托言卜商者也。案:古《易》上、下二篇惟文、周之彖、爻;而孔子所系之辞则别名曰《传》,谓之《十翼》,各自为书,不相联属。今本彖、爻之下即系以孔子之《传》,如今所行王弼本,其非古《易》也明矣。

陈氏谓李鼎祚、陆德明所引用皆不见是书,则亦岂隋、唐所载之旧哉。《崇文总目》虽疑之,而未能确指为何人。晁景迂始以为唐?张弧作。弧尝著《易?王道小疏》,或即此书,未可知也。唐人经解存于世者:于《易》,惟李鼎祚之《集解》;《诗》,成伯玙之《指说》;《春秋》,陆淳之《纂例》、《辨疑》、《微旨》三数种。若长孙无忌之《要义》,则约《正义》而为之者。其他未见也。然则是书虽近而不笃,又岂可使无传也哉。弧尝官试大理评事,别有《素履子》三卷,见道家。

注:汉《艺文志》指的是《汉书?艺文志》。《指说》即《毛诗指说》。《纂例》《辨疑》《微旨》分别为《春秋集传纂例》《春秋集传辨疑》《春秋微旨》。

三衢刘氏《〈易〉数钩隐图》序

三衢刘氏《易解》,晁氏《读书志》(注:参考下文,此处似少一‘载’字。)一十五卷,《崇文书目》载《新注》十一卷,今之存者《易数钩隐图》三卷及《遗论九事》一卷而已。刘氏之《易》传于范谔昌。谔昌自谓其学出于李处约、许坚,二子实本于种放者也。其为图采摭天地奇偶之数成之,释其义于下,凡五十有五。李觏删之,止存其三,以为彼五十二皆疣赘,穿凿破碎,鲜可信用。

然当庆历初,吴秘献之于朝,有诏优奖,当其时田况序其书。秘之《通神》、黄黎献之《略例》、《隐诀》、徐庸之《〈易〉缊》,皆本刘氏。逮鲜于侁稍辨其非,其后论《易》者交攻之,而以九为《河图》,十为《洛书》,宋之群儒恒主其说。自蔡元定之论出,朱子取之,于是人不敢异议。然朱子之言曰:“安在《图》之不可为《书》,《书》之不可为《图》?”朱子盖未尝胶执己见也。然则刘氏之书固宜并存焉而不可废者已。

注:《隐诀》指的是《室中记师隐诀》,《通神》指的是《周易神通》,皆载入《宋史?艺文志》中。

同州王氏《易学》序

王氏湜《易学》一卷,《文献通考》载其名,又述晁氏之论,称湜为同州人,而不言生于何世。考书中语,约略在南渡前。其自为之序曰:“予平生喜《易》,晚得邵康节‘易学’,喜不自禁,昼夜覃思,未尝暂舍。”又曰:“愚于《观物篇》之所得,既推其所不疑,又存其所可疑,不敢轻其去取故也。”绎其辞,盖研精邵子之学而不欲自异者矣。西山蔡氏以十为《河图》,九为《洛书》,称系邵子之说。然邵子第言:“圆者《河图》之数,方者《洛书》之文。”以数之体言之,则奇为圆,而偶为方也。今王氏之学一本邵子,而主《河图》九数。又魏华父论精通“邵学”者数朱子发,亦以九为《图》而十为《书》。予未能阐《图》、《书》之奥义也,序其端,以见昔人所以说“邵易”者如此。

注:《观物篇》指的是宋朝邵雍所著的《观物内篇解》和《观物外篇》,这两本均载入《宋史?艺文志》中。《河图》和《洛书》只是数学的一个分支,通常又称幻方或魔方。汉代孔安国曾云:“《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洛书》者,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其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

朱氏《汉上〈易传〉并〈易图〉丛说》序

荆门朱子发以赵元镇之荐,入论《易》殿中,称帝意,除祠部员外郎。及迁秘书少监,告词敷以“否”、“泰”之义。其后以起居郎兼资善堂赞读,则申以山下出泉为喻。集传之作,命尚方给纸札。而林鯈上所著《易说》,有诏俾其详问。当时学《易》之醇深莫有远过之者,故其告词多以《易》为喻。受知于主,不可谓不遇矣。书成日,表上于朝,自言:“由政和迄绍兴十有八年,造次不舍,上采汉、魏、吴、晋,下逮有唐及今,包括异同,补苴罅漏。”盖若是其勤且博也。

元?袁学士伯长谓:“《易》以辞象变占为主,王辅嗣出,一切理喻,汉学几于绝熄。尧夫、子发始申言之,后八百年而始兴者也。”所以推崇子发者亦至矣乎!今则罕有刊其书以行者,可慨已。高宗之告词曰:“朕惟《否》、《泰》二卦论君子小人消长之理甚明。或谓消长系乎时数,此大不然。上下交而志同,于时为‘泰’,故君子以其汇征;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于时为‘否’,故君子以俭德避难而已。”观其幸学讲《泰卦》;张魏公入朝,则书《否》、《泰》二卦赐焉;未尝不审于阴阳消长、君子小人进退之机而反复绎。顾卒退元镇,俾小人得进,何欤?善乎魏公之言曰:“‘否’、‘泰’之理,起于人君一心之微。一念之正,其画为阳,‘泰’自是而起矣;一念之不正,其画为阴,‘否’自是而起矣。”子发之传亦云:“时已‘泰’矣,苟轻人才,忽远事,植朋党,好恶不中,不足厌服人心,天下复入于‘否’。”又云:“天地反复之际,小人必因君子有危惧之心,乘隙而动。”皆切中南渡君臣之病者。吾故表而著之,书以为序。

《〈周易〉义海撮要》序

宋?熙宁间,蜀人房审权集汉郑康成以下至王介甫《易》说凡百家,择取专明人事者编为百卷,曰《〈周易〉义海》。至绍兴中,江都李衡删其重叠冗琐,又益以伊川、东坡、《汉上〈易传〉》,为《撮要》十卷,而以群儒杂论附焉。自汉以来,说经者惟《易》义最多:隋《经籍志》凡六十九部,《唐志》增至八十八部,《宋志》则二百一十三部。然今之传者盖罕矣。唐?李鼎祚合三十五家《易》说为《集解》,遗文坠简,借之得见指归。而《义海》一编克能表章百家之说,惜乎全书之不可复睹也。

衡,字彦平,宣和末入辟雍,乾道中官秘阁修撰,寻除侍御史,改起居郎。时张说以外戚为节度使,给事中莫济不书勅,翰林周必大不草制,衡与右正言王希吕相继论奏,同时去国。士子为《四贤诗》以纪之。其后徙昆山,聚书万卷,号所居曰:“乐庵”。其为学以《论语》为本,盖有得于洛人赵孝孙之说。孝孙之父受业于伊川者也。李氏《集解》一刻于明?宗正灌甫,再刻于海盐胡氏,三刻于常熟毛氏。而是编未有刊行者,乃勘其舛误而镂诸版。

注:《唐志》即《新唐书?艺文志》。

赵氏复斋《易说》序

严陵赵子钦,宋宗室子,仕为宁海军节度推官,当时目为复斋先生者也。《易说》六卷,朱子寓书,嘉其用意精密。而门人喻仲可传之,郡守许兴裔刊之。兴裔谓其体察也精,推研也审,深窥爻象之变。仲可称其师则曰:“探赜钩深,简严精切,他人千百言不能该者,约以数语,盖卓然可传者也。”子钦尝著《广杂学辨》,朱子每语学者,以为近世未有。至《士冠礼》、《昏礼》、《馈食图》,朱子见而作《通解》。及先生之殁,朱子哭之恸,曰:“赵丈为人,今岂易得!”当日荐先生于朝者,彭忠肃龟年、薛文节叔似、孙献简逢吉。而其平生交最契者,赵忠定汝愚、吕忠公祖俭。观其友,可以信先生之为人;诵其友之言,可以证先生之学术。虽其论《易》间与朱子不同,然可云笃志于道者已。

谷水林氏《易裨传》序

朱子门人《易》义有成书者,瓜山潘氏、盘涧董氏、谷水林氏。潘之《集义》、董之《师训》,予皆未之见,所见者林之《裨传》三篇而已。其言曰:“〈易〉之道变通不穷,得其一端,皆足以为说。”是亦善《易》者之言也。独怪鄱阳董季真会通经传,集诸家《易》义,从游朱子者凡七十五人,而林氏顾不与焉,盖有不可解者。迨元至正间,嘉兴路总管刘贞、教授陈泰始刊之于郡学,而曩之雕本今又不可得矣,乃复镂板以广其传焉。林氏名至,字德久,淳熙中以太学上舍释褐,官秘书省。潘氏名柄,字谦之。董氏名铢,字叔重。

吴氏《易图说》序

《古易》一册,附以《易图说》三卷,宋?河南吴仁杰斗南父著。《易》上下二篇,盖伏羲所画之卦、文王所演之彖、周公所系之爻辞而已。孔子《十翼》本自为书,后人欲便学者习读,始分附彖、象传于各卦爻之下,而古初之经遂乱而不可识。宋之吕微仲、晁以道、吕伯恭及睢阳王氏、九江周氏,咸有所更定,亦人各不同。

仁杰则以为:《易》上下经而外,孔子之传卦象者当曰《彖传》,传大象者当曰《象传》,传爻辞者当曰《系辞传》;而今之《系辞》二篇当总名《说卦》,即汉?河内女子所献三篇也。故析为《彖传》、《象传》各一篇,《系辞传》上、下二篇,《说卦》上、中、下三篇,《文言》、《序卦》、《杂卦》各一篇,凡十篇,而《古易》复完。又以卦必有变,极其变,则每卦可为六十四。爻之动者则占对卦,爻之不动者则占覆卦。对卦亦谓之变卦,变者用九六,不变者用七八。又言:“伏羲所画之即乾字,即坤字,他卦皆然,不必更著卦名。”与所论乾坤用九用六之义最精详,具于所订《古易》之后。而《易图说》者则演之为图,以明其旨者也。是二书固相辅而行者与?仁杰《古易》本十二卷,今本止举其略,而集诸家所订于后。考张昶《吴中人物志》:仁杰有《集古易》,盖此书也。仁杰本昆山人,其称河南者,举其郡望。登淳熙进士,累官国子学录。尝讲学朱子之门。他所著,如《乐舞新书》、《盐石新论》、《两汉刊误补遗》、《离骚草木虫鱼疏》,世多有存者。

《〈周易〉启蒙通释》序

《〈周易〉启蒙通释》二卷,宋?婺源梅里胡方平著。方平字师鲁,世所称玉斋先生,而双湖胡一桂庭芳父也。朱子之为《启蒙》,盖发明象数,为读《本义》者设。玉斋之《通释》,则因《启蒙》以发明《本义》者也。其言曰:“《本义》阐象数、理义之原,示开物、成务之教。象非卦不立,数非蓍不行。象,出于图书而形于卦画,则上足以演太极,而《易》非沦于无体;数,衍于蓍策而达于变占,则下足以济生人之事,而《易》非荒于无用。《易》之要领孰大于是?明乎此,则《本义》一书如指诸掌也。”盖其沉潜反复,研精《易》旨者二十余年,始成是书。故其见之精卓若此。其生平,《易》学本于介轩董梦程,复师毅斋沈贵瑶,二君皆饶之德兴人。介轩故受《易》于勉斋黄干,又为盘涧董铢之犹子,宜其渊源有自来也。是书新安旧有椠本,今已不可得。此本为元?建阳刘泾所梓,有泾及熊禾去非序。泾字楫之,云庄文简公爚后人。

《〈周易〉玩辞》序

宋?江陵项平甫先生,光、宁两朝以直谏著声。庆元中坐党籍罢官,杜门著书,为《〈周易〉玩辞》十六卷,发挥卦爻,抉摘精蕴。其意以为:辞者象之疏也;“玩辞”者读《易》之法也;不玩其辞而知其象,不知其象而能观变玩占,以尽人合天者,未有也。其言苞举天人,兼该理数学者探索之不尽。其书盛行于宋季。迨元?大德中,淮西廉访佥事干玉伦徒尝刻于齐安,而马贵与、虞伯生为之序。数百年来传本渐稀,近得善本于吾师东海先生,因重校而梓之。

古今言《易》者奚啻数百家,然自注疏外惟程、朱《传义》为世所传习。平甫自言读程三十年,而又尝问学于朱子,与之往复辨论,故其书独得理要。陈直斋谓:“《程传》一于言理,尽略象数,而此书未尝偏废。程氏于小象颇欠发明,而此书爻象尤贯通。”又谓其“遍考诸家,断以己意,诚精且博。”不其然哉?吴草庐为学得力于《易》,自注疏、程、朱外,惟取是书及蔡节斋《训解》。则是书之宜辅《传义》而行也审矣,可不急为传之乎?干玉伦徒者北庭人,虞伯生称其好古博雅,学道爱人,其人可想见。于以见有元一代缙绅士大夫通经慕古,宋世之风规未尝坠也。

东谷郑先生《易翼传》序

《易》之教失,而为卜筮之书,以流于阴阳占验之术。王辅嗣曰:“互犹不足,遂及卦变;变又不足,推致五行;一失其原,巧愈弥甚。”故其注《易》,专务明理。自谓有得于言象之表。然其失也,祖述老庄,谓有从无出,理寓于无。《易》以垂教,本备于有,是知有无之截然为两,而不知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之原无二致也。于是心迹始判,学术事功纷然驳杂矣。或者不安于浅近,而徒索之于无。其弊也,不至糟粕诗书,土苴仁义不止。

程氏有忧之作为《易传》,一以玩辞为主。其言曰:“得于辞不达其意者有矣;未有不得于辞而能通其意者也。”故不涉于象数,象与占在其中矣;不落于有无,性命幽明之理著,事物情尽,而开物成务之道备矣。朱子谓其用意精密,道理平正;尚疑其举三百八十四爻尽属之于人身,于作《易》之意有所未尽,且其间义理多伊川所自发,与经文隔膜,所以读者难于贯穿。而程子亦自云:“成书旋复修补,期于七十,其书始出。”又曰:“吾于此书,止说得七分,后人更须自体究。”其不敢自信如此。此东谷郑氏舜举《翼传》之所以作也。舜举自序其所得于伊川者由体用显微之旨,而于其中犹不能以无疑。疑斯辨,辨斯明。凡伊川之隐而未发者莫不尝其窾綮,尽其节目,融会贯通而出之,然后确乎其有以自得也。夫明经者必博观众家之说,折衷其是,以定一宗,故其理可明,而异说不得以惑。则是书之作虽不足以尽《易》,其有功于《易》也多矣,况于程氏之书也哉。予故特梓之,以广其传。

《〈三易〉备遗》序

《周礼》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杜子春注曰:“《连山》伏羲,《归藏》黄帝,合《周易》为三代之书。

《连山》首艮,夏用之;《归藏》首坤,商用之;《周易》首乾,周用之。孔子叹杞、宋无征,于杞得夏时,于宋得坤乾。”康成注以“《夏时》为夏四时之书,其存者有《小正》;坤乾,商阴阳之书,其存者有《归藏》。”考班固《艺文志》,《归藏》不著于录,康成何从得之?毋亦张霸《古文尚书》之流乎?《隋志》有薛贞注《归藏》十三卷,至唐已亡,别有司马膺注。又有《连山》十卷。宋《崇文总目》独存《归藏》,《初经》、《齐毋》、《本蓍》三篇间见诸书所引,颇类诸子百氏之语。

同类推荐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册)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册)

    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读名家名作就是大师的心灵在晤谈。一滴水里蕴藏着浩瀚的大海,短小的文章中孕育着博大的智慧。
  • 柔石作品集(一)

    柔石作品集(一)

    在烟一块似的衰柳底下,有一位三十岁的男子,颓然地坐着;似醉了,痴了一般。他正在回忆,回忆他几年来为爱神所搬弄得失败了的过去。他的额上流着血,有几条一寸多长的破裂了的皮,在眉的上面,斜向的划着,这时已一半凝结着黑痕,几滴血还从眼边流到两颊。这显然是被人用器物打坏的。可是他并不怎样注意他自己的受伤,好似孩子被母亲打了一顿一样,转眼就没有这一回事了。夜色冷酷的紧密的包围着他,使他全身发起颤抖来,好象要充军他到极荒鄙的边疆上去,这时,公文罪状上,都盖上了远配的印章。他朦胧的两眼望着湖上,湖水是没有一丝漪涟的笑波,只是套上一副黑色而可怕的假面,威吓他逼他就道。
  •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石评梅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石评梅作品集

    深夜梦回的枕上,我常闻到一种飘浮的清香,不是冷艳的梅香,不是清馨的兰香,不是金炉里的檀香,更不是野外雨后的草香。不知它来自何处,去至何方?它们伴着皎月游云而来,随着冷风凄雨而来,无可比拟,凄迷辗转之中,认它为一缕愁丝,认它为几束恋感,是这般悲壮而缠绵。世界既这般空寂,何必追求物象的因果。
  • 至真清吟

    至真清吟

    王喜平编著的《至真清吟(上中下)/中国新锐作家当代文学典藏》讲述了两个美丽而又命运多舛的残花少女扬子与李安,有缘相识于古城西安。杨子为报答救命恩人郭三而寻职时,险落青春职场,蹂躏在即,幸被李安急智救出。二人因此屡遭追杀,一生九死,性命难保。二人辗转别乡,以求活命。于是向西而来,然而为摆脱歹徒追踪,却是急不择路,这才来到虚构城市定宁,权且避难。因为命运坎坷,二人无度以救助残花少女为目的,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旅。无数风雨,无数磨砺,终在备受人家关爱之后,二人事业大成,心遂所愿,尘埃落定。其中,无不透视着人间的善恶,无不折射着社会的现象,进而感化人们抑恶扬善,择善而从。
热门推荐
  • 侠道神机

    侠道神机

    修仙究竟修的是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修的是性格,主角从桀骜不驯—受尽挫折—自卑自怜—领悟智慧—外谦内坚;齐家齐的是感情,主角从情窦初开—懵懂无知—坚定追逐—情比金坚;治国治的是民心,主角从家仇国恨—看破权势—领袖风采—四大皆空;平天下平的是罪孽,主角从仙道翘楚—魔道嗜生—三界皆恶—万法从善。如此修仙,方能从心智,行为,仙法,道行多方面修成正果。且看没落家族后裔如何在修仙途中一步步领悟万法真理。
  • 任务就是成长的机会(Mbook随身读)

    任务就是成长的机会(Mbook随身读)

    《Mbook随身读·任务就是成长的机会》为你指引人生的前进方向,助你超越险阻,走向成功;帮你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使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皆能左右逢源,无往不利;助你解析人生的困惑谜团,让你澄心静志,超然洒脱;帮你提升职业理念,更好地规划个人发展。
  • 世非事

    世非事

    从一场爆炸中存活下来,经历人世间的冷淡,最终走向独自的生活
  • 皇权祸国

    皇权祸国

    尽管皇帝制度十分荒唐,十分无理,但它在中华大地上盘踞日久,已经成为大家头脑中难于清除的千年病毒。天下一乱,就会有各式各样的人做起“皇帝梦”来。有识之士做“皇帝梦”,是希望夺得大权施展抱负,救国救民;亡命之徒做“皇帝梦”,是希望获取私利、子女玉帛,荣华富贵。因此这个“皇帝梦”就为雅俗所共赏。更有些伪君子,野心家,表里不一,口是心非,嘴里说的是功名事业,心里想的是子女玉帛,流风所及,做“皇帝梦”者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1912年清帝退位之后,皇帝之名是没有了,但是皇帝之实──皇帝思想、皇帝作风──却长期徘徊在这一片古老的大地上,威胁着我们的心灵。
  • 梦回午夜桃花醉

    梦回午夜桃花醉

    跨越时间空间相遇了,然而有情与无情像两把刀插在心上,折磨的他死去又活来。活在权谋之中,又脱离在权谋之外。在大千世界里寻找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 屠灵学院

    屠灵学院

    天地之间真的有灵吗?灵是什么?虚幻?缥缈?鬼魂?外星人?还是其他?......少年图灵与妹妹的一次经历揭开了灵的序幕,也正式揭开了灵的序幕,少年图灵改名为屠灵!
  • 豪门契约:诱拐小娇妻

    豪门契约:诱拐小娇妻

    叶伊:“傅云卿,送你一盒大宝。”傅云卿:“为什么?”叶伊:“因为大宝,天天贱!”叶伊一觉醒来睡了自己的大boss,不是说总裁大人都是高冷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吗?为什么她惹上的这只,即闷骚又毒舌呢。迷迷糊糊中签了丧权辱国的卖身契。从此。“叶伊,给我把衣服洗了。”“叶伊,咖啡不加糖。”“叶伊,按摩。”“叶伊,过来亲一个。”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啊呸,傅云卿,老娘不伺候了。”傅云卿嘴角一扬,长臂一勾,将叶伊压倒身下。“那换我来伺候你。”婚后。叶伊:“傅云卿,人家老公都那么浪漫,你怎么不学着点。”傅云卿邪魅一笑:“那我们就来浪漫一次。你浪一点,我慢一点。”叶伊:“唔…”傅云卿,你个禽兽!
  • 无限之吕布

    无限之吕布

    常言道:人中吕布,马中赤菟!英雄盖世的吕奉先却遗恨白门楼下。天意垂怜,在一千八百年后,吕布漂泊的孤魂,竟在一个路边倒毙的青年身上夺舍重生。这时,一条突如其来的短信却将他引入了未知的时空旅途。“想明白生命的意义吗?想真正的……活着吗?”
  • 都市异种之梦游之城

    都市异种之梦游之城

    张梁得知身世之后被圈禁在梦游之城。已经脱胎换骨,可惜实力形如草芥。梦游之城是一座监牢,同时也是张梁炼狱一般的试炼场,在提升能力与保存性命之间唯有苦苦的挣扎。另外,异种的传说并没有终结,等待着张梁的是另一个事实,而再次见到异种……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登天梯!一步进退天堂地狱!“我只是一个浮萍无依的浪荡子,但是我会飞出这灰蒙蒙的天空尽情遨游!”
  • 弃舟国度

    弃舟国度

    来自地球的遗弃支脉,在蛮兽侵略的星球上苟延残喘,科技不再延续,奴隶的体制回归,只剩下力量代表尊严。一个脖颈印着黑圈的男孩,背着永不动弹的襁褓,载着平等社会的理念,为了守护,为了复仇,为了未来,开始向帝国的至高者逐步攀爬。弃舟走下的虽是遗民,却依旧存在回归家园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