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36400000001

第1章 候鸟离家月(秋季第一月)(1)

9月21日——10月20日太阳进入天秤宫

一年12个月的阳光组诗

9月,树叶儿纷纷落下来,天空的白云也变得忧伤了,秋风呼呼地刮着。就这样,秋季的第一个月来了。

跟春天一样,秋天也有自己的工作时间安排,但是,它们的顺序却恰恰相反,秋天的工作是以相反的步骤进行的。秋天的树叶慢慢开始变颜色了,从黄到红,最后变成褐色的了。因为得到的阳光越来越少,它们也开始枯萎了,碧绿的颜色也慢慢褪去。原本牢牢生长在树枝上的叶柄,现在也变得脆弱无力了。有的时候,没有一丝风,那些树叶也会自己离开树枝,飘飘荡荡地落在地面了——你看,这里有一片金黄的桦树叶儿在悄悄地飘向地面,那里又有一片红艳艳的白杨树叶儿在半空中游荡,它们就这样纷纷地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

清晨,当你睁开朦胧的睡眼,就会惊奇地发现,草地上铺上了一层白霜,于是,你在日记里写到:“秋天到了!”从那一天开始,准确地说是从那一夜开始,秋天开始了。通常,第一次霜降都是在黎明到来以前。当然,秋天才刚刚开始,尽管有很多树叶开始飘落,但是,那些呼呼作响的秋风,还没有把森林那条漂亮的绿色裙子染成黄褐色。

雨燕已经离开我们了。家燕也在和其他候鸟准备集合出发,到晚上的时候,它们就悄悄地开始了新的旅程。天空变得空旷无声了,河水也变得越来越冰凉了,我们也不再喜欢去河里游泳了……

突然,又出现了晴朗、温和的好天气,连续好几天都是这样,这仿佛是夏季在挥别那一瞬间的回眸。蛛丝在空中飘荡着,一根根都泛着银光。田野里也出现了一抹清新的新绿,嫩绿的芽儿在阳光下,迎风闪耀。

“夏婆婆回来了!”村里的人们都开心地笑了,他们喜悦地看着那一片生机盎然的秋波农作物。

森林里的动植物也开始为漫长的严冬做准备了。正在孕育的那些小生命都安全地藏了起来,它们躲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享受着关怀备至的呵护,期待着来年的新生。

兔妈妈们似乎不甘心就这样进入秋天,它们又生下了一窝小兔子!人们称这些兔子是“落叶兔”。这时候,一些柄很细的蘑菇也长出来了。夏季是真的过去了。

这是候鸟离家的月份。

和春天一样,森林通讯员又给我们发来了电报,这些电报在随时向我们汇报森林中的奇闻轶事。候鸟像春天一样,又开始了大规模的搬家旅程,不过,这一次它们是从北方往南方搬。

就这样,秋天正式开始了。

森林记事

森林里的电报(一)

那些穿着五颜六色的漂亮衣裳的鸟儿都飞走了。它们是在半夜的时候离开的,所以它们出发时的状况我们没有看到。

那些鸟儿选择夜间飞行,是因为夜间比白天安全。游隼、老鹰等凶猛的禽类早就从丛林里飞出来了,它们在半路上等候着那些迁徙的鸟儿!令人欣慰的是,那些猛禽在夜间拿这些迁徙的鸟儿没有办法,因为它们不像迁徙的鸟儿那样,能在黑夜里分辨出前进的方向。

那些迁徙的野鸭、潜水鸭、大雁、鹬(yù)等等,成群结队地飞行在海上的长途航线之中,它们依旧会在春天飞过的地方歇息。

森林里的叶子在慢慢变黄,兔妈妈又生下了六只小兔子,这是今年最后一批新生儿,我们都叫它们“落叶兔”。

在海湾内的淤泥岸上,有十字形的小脚印,星星点点。我们在岸边搭上了一个小棚子,打算暗中观察一下,看看到底是谁那么淘气,留下来那么多小点点。

告别之声

白桦树上的叶子已经掉落得差不多了。椋鸟巢孤单地随着光秃秃的树干左右摇晃,它的主人早就已经抛弃了这座小房子。

忽然,有两只椋鸟飞了过来。雌鸟一钻进巢里就开始忙活了。雄鸟停靠在枝头,它不时地四处张望……接着就开始引吭高歌了!不过,声音不是很高,样子看起来十分的怡然自得。

雄鸟的歌刚唱完,雌鸟就从巢里钻出来了。雌鸟又匆匆忙忙地朝鸟群中飞去,雄鸟也跟着飞了过去。不在今天,就在明天——它们要远行了。

就在今年夏天,他们还在这所小房子里孵化出了自己的几只小鸟,现在,它们要跟自己的老房子说再见了。

这是它们的老家,它们不会忘记,明年春天它们还会回到这里。

晶莹的清晨

9月15日,秋高气爽。跟往常一样,天微微亮我就跑到了花园里。

在室外,我抬头就能看见高旷的天空,空气里飘荡着一丝丝的凉意。乔木、灌木、还有草丛里,都挂满了银色的蜘蛛网,一只只小蜘蛛就匍匐在那一张张小网之间。

在两棵小云杉的树枝之间,一只小蜘蛛结了一张漂亮的银色小网。晨露落在这张网上,就像玻璃似的,仿佛一触摸就能使它破碎。而蜘蛛缩成一个小球的样子,纹丝不动,好像僵硬了一般。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苍蝇还没有飞出来,所以它干脆就睡觉,还是因为它太冷了,被冻僵了,或者被冻死了?

我用小指头轻轻地碰了一下小蜘蛛。它抵挡不了,如同一粒小石子一样掉在了地上。我看到它落地之后,立马张开了爪子,一溜烟地爬走了。

真是一个狡猾的小家伙!

我关心的是,它还会回到这张网上来吗?它还能找到这张属于它的网吗?或者干脆就重新结一张网?要是那样的话,是不是又得付出很多心血啊——它要来回地跑来跑去,打结吐丝,编织一个新网,这真的不是一个小工程!

露珠儿挂在细细的青草尖上,像极了长长睫毛下的泪珠儿。它们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闪烁着,放出喜悦的光辉。

道路边上的几朵野菊花,耷拉着它们的裙子——花瓣,期待着阳光能带给它们温暖。

空气里弥漫着丝丝的凉意,但是非常纯净,一切就像是在玻璃的世界之中,那些绚丽夺目的树叶,还有那些被蜘蛛网和露珠儿蒙盖着的闪烁着银辉的青草,包括那些夏天里你看不到的湛蓝的小河,一切的一切,都美得令人陶醉。硬要说有什么丑陋的地方,那就是蒲公英,它的冠毛杂乱地粘在一起了,浑身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还有一只可怜的飞蛾,它的脑袋残破不堪,应该是被鸟儿啄的。回想在夏天的时候,蒲公英是多么的神气啊,它头顶着千千万万张小降落伞,微风一吹,威武极了!夏天的灰蛾曾经也十分可爱,全身毛茸茸,脑袋光溜溜,给人感觉干净清爽。

真是些可怜的小家伙,我忍不住把灰蛾放在蒲公英身上,久久地把它们放在手心,好让已经升到森林上空的阳光能帮它们驱除湿冷。经过阳光的照耀,原本湿漉漉的蒲公英和灰蛾慢慢地恢复了活力。蒲公英头顶上的小降落伞变干了,显露出了原本白色、轻盈的身躯,微风拂过,它们轻轻地飘向了天空;灰蛾的翅膀也变干了,整个身躯从内部开始变得饱满、有活力,它又恢复了毛茸茸、青颜色的样子。这两个可怜的小家伙恢复了它们原本漂亮的面目了。

就在附近,我好像听到了黑琴鸡的咕噜声。

我朝旁边的灌木丛走去,试图在灌木丛后边,看看它在秋天是怎样表演春天的那些歌舞的。

可是就在我试图再靠近一些的时候,黑琴鸡突然“嗖”的一下从我的脚下飞走了,我被它的振翅声吓了一跳。

原来,它就在我的脚下。我还以为它在离我很远的地方呢!

忽然,一阵吹喇叭似的鹤鸣声从远处传来——原来是一群鹤正从森林的上空飞过。

它们正在离开我们……

森林通讯员维利里卡

水中旅行

草儿仿佛有气无力地低着头,就要枯萎死去。

秧鸡是出了名的飞毛腿,此时的它们也开始了搬家的旅程。

矶凫和潜水鸭正在海上长途的飞行路线上。它们不会一直都用翅膀,有时也会潜入水底去捕鱼,就这样,它们边游边飞,游过了水湾与湖泊。

它们的身子灵巧极了,稍微一低头,再用像桨一样的脚蹼用力一划,就能够轻易地钻到很深的水底。它们完全不用像野鸭那样,得先在水面上做好抬头挺胸的姿势,然后才能使劲地往水里扎。而矶凫和潜水鸭在水底犹如在家里一样来去自如,它们游得相当快,甚至可以赶上鱼的速度,那些猛禽即使是在水下也拿它们没有办法。

当然,比起飞得快的猛禽,它们飞翔的本领还差了很多。实际上,它们也没必要冒着危险飞到天空中去。只要能游泳,它们就尽量游着进行它们的长途旅行。

林中勇士的决斗

黄昏时分,一阵阵低沉嘶哑的吼叫声从森林里传了出来。林中勇士——公麋(mí)鹿——从密林深处走了出来,它们长着锐利的犄角,身材高大威猛。

那一阵阵的低吼声仿佛是从他们的胸腔中迸发出来的,这是它们用来向敌人挑战的讯号。

在空地上,勇士们相遇了。它们奋力地用蹄子刨着地,左右摇晃着它们那笨重的犄角,一副势不可挡的样子。它们的双眼布满了血丝,它们低着头,彼此凶猛地向对方扑去,大犄角在拼命地撞击着,钩缠着,发出了劈裂声和嘎嘎的声音。它们就这样来回用庞大的身躯使出了浑身解数向对方猛撞过去,企图将对方的脖子扭断。

它们时而分开,时而猛冲上前,谁也不肯认输,只见它们一会儿前身向下倾斜,一会儿蹬直了后腿,作出用犄角猛撞的姿势。

它们硕大的犄角在撞击的时候,发出了轰隆隆的声音,响彻整个森林。人们称呼这种公麋鹿为犁角兽,那是因为它们的犄角非常宽阔、硕大,就像一把犁一样。

一些战败的公麋鹿会慌忙地逃走,还有一些则因为受到了致命的撞击,无力逃走,于是它只能任凭战胜的公麋鹿用锋利的蹄子把它踢死。

接下来,巨大的吼声又在森林里响起来了,那是犁角兽胜利的“号角”声。

在森林的深处,有一只没有犄角的母麋鹿在等待着这位胜利的勇士,战胜的公麋鹿成了这一带的主人。它拒绝任何一只公麋鹿踏进它的领土,哪怕是一只年幼的小麋鹿,只要被它发现,它就会把它们撵走。

战胜的公麋鹿又发出它那嘶哑的吼声,如惊天动地的雷声般震撼着整个森林。

最后一些果酱

沼泽地里的那些越橘熟了,它们是长在泥炭的草墩上的,那些浆果一直垂到了长满了青苔的土墩上,在很远处就可以看见浆果了,但却看不见长浆果的是什么,走进了才知道还有一些细的像线一样的茎蔓延在青苔的“垫子”上,茎的两边长着些很小却很硬的叶子。

这就是那些越橘的样子了。

尼·巴布罗娃

候鸟出发

有一批长着翅膀的旅客会在每个夜晚整装出发,它们慢慢地,很闲情地在空中飞着,中途休息的时间很长——和春天回来的样子截然不同,看来它们很不乐意离开自己故乡。

出发的顺序和春天正好相反,那些颜色鲜艳的鸟都是最先飞走,而春天最先来的燕雀、百灵、鸥鸟却是最后才飞走。有些鸟是由年轻的开路。而燕雀是雌的比雄的先飞走。那些强壮的,健硕的鸟通常会在故乡停留得久一些。

大部分鸟儿是直接飞到南方,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地中海和非洲一些国家。向东飞的鸟儿越过乌拉尔、西伯利亚,最终到达印度;还有一些鸟儿甚至会飞到美洲去。一飞就至少是几千公里的路程。

等待秋风的帮忙

乔木、灌木和草儿都在忙着准备安置自己的种子。

槭(qì)树枝上的翅果已经成熟了,果壳也裂开了,只差秋风帮助它们撒播出去。

草儿也在期待秋风的到来:它那长长的茎上顶着干燥的花朵露出一丝丝纤细的灰色绒毛;比草儿更高一些的香蒲,脑袋上也顶着褐色的小“棉帽”;山柳菊枝头上的小球,毛茸茸的,只要天气晴朗,秋风一吹,它们就会随着风儿撒播出去。

其他的草儿,它们的种子都会拖着长长的细毛,长短不一样,形状也不一样,普通的,羽毛状的都有。

收割完庄稼的稻田里、路边和水沟边,长满了各式各样的野花杂草,它们期待的不是秋风,而是四条腿的动物和两条腿的人。比方说,带刺的牛蒡的花盘,里面装满了有菱形的种子;金银花的果实是黑色的、三角形的,它们喜欢戳在路人的袜子上;猪秧秧的果实带着钩刺,最喜欢钩住人的衣服到处漫游,非得用上毛绒刷才能把它摘下来。

尼·巴布罗娃

森林里的蘑菇

整个森林现在都是光秃秃、湿漉漉的,还散发出烂叶子的味道,但密集在树墩上的洋口蘑,看着使人很欣慰:有的长在树干上,泥土上偶尔也会长出来一些,它们似乎是在离群索居。

只要你看上一眼,你就会觉得很开心,一会儿工夫就能采上一篮,而且还是专挑好的采呢,真是叫人痛快。

漂亮的小洋口蘑,戴上了一个紧紧的帽子,就像小孩子的小圆帽,脖子上还戴着一条白白的小围巾。没过几天,帽子的边缘就会往上翘,于是原来的小圆帽就会变成一顶小礼帽了;围巾也变成一条领子了。

洋口蘑的帽子布满了小鳞片。帽子的颜色很难确定,但却是一种叫人看了很惬意的淡褐色,洋口蘑的帽子下面菌褶颜色是不一样的,小洋口蘑是白色的,老洋口蘑是淡黄色的。

你发现了吗?在老菌帽盖到小菌帽的时候,小菌帽的表面就像施了一层粉一样。你一定会感到惊讶:“它们不会是长霉了吧?”不过,你很快就会记起来:“那是孢子啊!”没错,那就是老菌帽下面撒下来的孢子。

你要想吃洋口蘑,就必须了解它们的所有特征。人们通常都会把毒菌误认为是洋口蘑。毒菌也会像洋口蘑一样,生长在树墩上。但是,毒菌的菌帽下是不会有领子的,也不会有鳞片;菌帽的颜色非常鲜艳,黄的,粉红的;帽褶的颜色要么是黄色的,要么是浅绿色的;而孢子是墨黑色的。

尼·巴布罗娃

森林里的电报(二)

在埋伏的地方,我们看到了谜底,那些在海湾的泥岸上的十字形脚印和小点点原来是滨鹬留下来的。

淤泥堆积而成的海湾是它们的驿站,它们在这里落脚、休息和寻找食物。它们尽情地迈开自己的大长腿,悠闲地踱着步子,在这片潮湿的淤泥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三趾叉开的脚印。它们还时常把长长的嘴巴插进淤泥里,啄出肥肥的小虫子当早餐,于是嘴巴啄过的地方,也会留下一个个小点点。

我们捉住了一只鹤,我把它安置在我们家的房顶上,整个夏天它都在那里生活。我还在它的脚上戴上了一个非常轻巧的铝制金属环——并且刻上了“莫斯科,鸟类研究会,A组第195号”的字符。之后,我们把它放走了,让它戴着我们的环飞走了。假如有人在它过冬的地方捉住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我们这里的鹤是在什么地方过冬。

森林里的所有树叶都已经变换了颜色,并且开始脱落。

森林报特约通讯员

城市新闻

强盗的袭击

大白天,我们也能在列宁格勒的伊萨耶夫斯基广场上看到一出“强盗”的袭击。

一群鸽子在广场上飞了起来。突然,一只大隼(sǔn)迅速地从伊萨耶夫斯基教堂的圆屋顶上飞了过来,它直接扑向了鸽子群中的一只鸽子,就在那一瞬间,空中扬起了一大堆的绒毛。

人们眼巴巴地看着大隼啄死了那只被扑住的鸽子,然后用爪子抓住那只鸽子,吃力地飞回了教堂的圆顶上;那群受惊的鸽子都飞到了一栋大房子的屋顶上,躲藏了起来,它们害怕极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编写前后历时7年,数易其稿,以新中国1949——1999为期50年的军旅文学发展历程为考察对象,以62万字的篇幅,全面梳理了半个世纪以来军旅文学的历史,深刻总结了军旅文学发展进程中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以系统的理论规范和宏阔的学术视野将诸如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理论批评、戏剧、电影、电视剧等不同文体的创作悉数纳入研究范围,以客观的批评品格和敏锐的审美视角将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的作家、作品和独具艺术特色却被长期忽略的作家作品一并纳入研究的范畴。
  • 深寒

    深寒

    《深寒》是晓雁的文集。细细读来,总觉得她的笔和人一样,总有一种实在、真切、端正和认真,让人想起“淡然和敛衽”。这样一个人,写小说,必是写得精审如绣;写散文,定是细密如花。这么多年,晓雁那些安静、淡雅的文字,一如阙阙美妙的诗词,抚爱、滋养着异乡的脚步和心灵。从亲人、亲戚、朋友、乡亲、自己着手,铺展出西海固山村城市既丰饶又残破,既可爱又可悲的心灵景观。
  • 白居易集

    白居易集

    《读张籍古乐府》约作于元和九年(814)前后。张籍(768?~830?)字文昌,祖籍吴郡(郡治江苏苏州),后徙和州(今安徽和县)。贞元十五年进士,授太常寺太祝,历官秘书郎、国子博士,后升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官终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因家境困苦、官职低微,了解下层疾苦,故其诗多写当时社会现实。长于乐府,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有《张司业诗集》传世。同“元白”、李绅、王建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反映民生疾苦,白居易对其乐府诗评价很高。多相互赠和之作。“乐府”本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职掌搜集整理民间及文人诗歌,配以乐谱,供朝廷祭祀或宴会唱奏。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萧红散文集:我有着青春的时候

    萧红散文集:我有着青春的时候

    有人形容萧红,她不是烟花,却比烟花更寂寞,她不是海棠,却比海棠花更为苦恋断肠。萧红,这个东北女子,犹如一朵生长在冰天雪地里的海棠花,孤傲冰洁在那个零落纷扰的三十年代,是一抹凄艳亮丽的红。卧听着海涛声音的她,短暂生命里是如何承受这寂寞长途的呢?从她的文字里,或许可以找到零星解答。书中基本涵盖了萧红的所有散文,其中《商市街》相当于她与萧军同居时期的日记,而书信《致萧军》中更是袒露萧红热恋时的情态,更有她描写家乡生活和悼念祖父的散文,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萧红。
热门推荐
  • 御令

    御令

    小时所在山村惨遭屠杀,从此他的命运发生转折,走上了一条不用寻常的道路。闯莫迪,拜五峰,入七宫,搅三域,灭罗宗最后大仇得报,却奈何不了天意弄人,得知自己身世......
  • TFBOYS之为你倾心

    TFBOYS之为你倾心

    “我知道我只是年少轻狂,你可以等等我吗?等我长大了可以正大光明的喜欢你。”“小凯,你还太小了,这些话还是以后再说吧。”夏倾看着眼前青涩的少年,狠下心说道。她走了,不再看他。可那抹瘦小的身影依然直立在原地,心里暗暗下了决心,我会让你改变对我的看法,我会长大的,到时候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保护你了。
  • 伊洛斯皇家贵族学院

    伊洛斯皇家贵族学院

    五位让学院所有女人为之痴迷的伊洛斯四少四位让学院所有男生为之倾倒的伊洛斯公主会在这个校园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浠辰哥哥,你是不是永远都不会离开我?寒,请不要这么忧伤,我会一直在你的身边。
  • 萌萌小妻:俘获boss真心

    萌萌小妻:俘获boss真心

    一次酒吧奇遇拴住了两个男人的心,单纯的千金小姐从此落入情网
  • 雷霆弓神

    雷霆弓神

    这是一个叫做天涯大陆的地方,这里强者如云,高手数不胜数,在这乱世中,看段天穹如何脚踏云霄,仰望众生,在磨练中取得荣誉与爱情。
  • 残生梦

    残生梦

    这数一个平凡人,抱着不平凡梦想,提着希望前行,最终陷入绝望的故事。要是某一天某一个人穿越过去,请告诉他,他做的并不是毫无意义。
  • 非相

    非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废材逆袭,玩转世界

    废材逆袭,玩转世界

    她21世纪的普通的高中生,和父母暑假旅游因一场车祸双亲离她而去,母亲用最后一点力气把她救了出去,她伤心欲绝,异常的星象让她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根本没有的大陆,在这充满灵力的大陆,她一个废材,看她怎么玩转界。
  • 都市大财子

    都市大财子

    李小猛,身怀奇技。得罪了杀手组织而避难出走,与世隔绝九年后重返花花都市。家道中落,一切重头。扬起铁拳,微笑着掀起腥风血雨,统一黑道,成为地下武道组织的龙头,走上巨富之路。他,够狠够奸够义气!他的女人们,有胸有臀有文化!继《傲世枭雄》,《龙霸都市》后的第三本长篇,热血依然!(买断作品,敬请收藏)
  • 生命中不该忘记的101件事

    生命中不该忘记的101件事

    历史有不断重演的惯性,我们今天的处境,也许和从前经历过的遭遇十分雷同。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和人物都改变了,但那些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却总给我们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们不经意恍然大悟:有些道理我们已听过千回百回,但却总是记不住。经验固然可以增长知识,却不一定能减少犯错的次数。了解哪些情况应当避免,哪些原则应该恪守,是我们开创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当我们开始运用这些知识或者道理,并从中受惠以后,这些知识道理,便会成为我们永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