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43400000002

第2章

短兵相接

“短兵相接”今天常用来比喻敌我双方,面对面地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作为典故,它最早的出处应该追溯到战国时期着名诗人屈原所着的《九歌》。他在《楚辞·九歌·国殇》中描写古代战争场面时,就使用了“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的诗句。汉朝的司马迁是最早把“短兵接”作为成语来运用的。

作为成语,它最早出自于《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故事说的是,秦末楚汉相争的初期,汉王刘邦乘楚王项羽大军在山东一带作战的有利时机,亲率五十六万大军一举攻占了楚都彭城,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徐州。项羽见自己的后方告急,立即领精兵三万从山东挥师南下,迅速包围了彭城,打得刘邦措手不及。汉军仓促迎战,被驱入谷水、泗水,死伤二十余万人。项羽的部将丁公率军穷追不舍,他是项羽手下猛将季布的舅舅,是一个很有心计,也很会带兵打仗的将军。追到彭城以西,穷途末路的刘邦不得不回头迎战,两军在战场上开始了你死我活的拼杀。古代作战使用的兵器,弓箭称为“长兵”,刀剑称为“短兵”。近身作战,弓箭无法展开,必须使用短兵器,所以叫做“短兵相接”。在生死攸关的战场上,双方自然是奋力搏击。汉军人少,又连日征战,人困马乏,形势非常危急。刘邦自知很难脱身,便勒马回头对追上来的丁公说:“你我都是英雄,何必苦苦相逼呢?”丁公听了先是一愣,随后想了想,便卖了个情面,引兵退去。刘邦这才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带着仅存的数十名残兵败将,脱身而去。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短兵相接”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刘邦、季布和丁公的结局。刘邦最终战胜了项羽,做了汉朝的开国皇帝。曾多次与刘邦交战,让刘邦颇为忿恨的季布先是被通缉,刘邦为其人头悬赏千金;后来,刘邦听取了谋士建议,为收买人心,赦免了季布,还拜他为中郎将。而丁公呢?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兵败后,他自恃救过刘邦一命,主动前来投靠。没想到刘邦不仅不感激他,反而说:“你作为项羽的部属,是不忠的。使项羽最终丢失天下的人,就是你丁公。”随后,刘邦下令将丁公推出斩首,告示三军,做人做事不要学丁公!

马革裹尸

“马革裹尸”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马援列传》。原文的意思是:大丈夫应当战死沙场,用马的皮革包裹尸首,还葬故乡。

马援是后汉时期的一个重要将领。他生在前汉末年,12岁时父母双亡。哥哥马况让他学诗,学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起色,马援便要求到边疆去放马。哥哥怕弟弟灰心,就鼓励他说:“汝大才,当晚成。”意思是你的才能很大,可能成熟得晚些。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大器晚成”。

马援果然应验了哥哥的话——“大器晚成”。王莽末年,他被任命为新城大尹,就是汉中的太守。王莽败后,隗嚣拜他为绥德将军,后来,马援与隗嚣反目成仇。刘秀大军西征时,马援受到重用。刘秀让马援与群臣共商讨伐隗嚣之计。马援顺手将一袋米倒在席上,按地形堆成山川河谷,这大概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沙盘模型。当时,刘秀高兴地大叫,敌军全在我眼中了!随后,刘秀大军便进占第一(今宁夏固原县),隗嚣军大败。建武九年,马援被拜为太中大夫,建武十一年拜为陇西太守,是刘秀帐下有名的常胜将军。

光武帝刘秀基本统一中国后,为了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极力避免战争。

建武二十年,马援班师回京后,刘秀赏赐给他一辆兵车,职务仅安排在九卿之后,封为新息侯。许多朋友都前来祝贺,其中有一个人叫孟冀,他跟马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言谈中不免有些溢美之词。谁知马援却说:“男子汉就是应该在战场上逞雄,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醉卧床上,缠绵于儿女之情!”言辞之间表明了自己立志战死疆场的雄心壮志。孟冀敬佩地连连称道,说:“将军真是壮烈之士,男子汉就应当如此!”

虽然马援在花甲之年请战出征,为国尽忠,最后病逝军中,但他的“马革裹尸”的精神却一直为人传颂,在历朝历代的将士中影响深远。

毛主席也曾在大悲大痛的时候,引用过这个典故。抗美援朝期间,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在敌机的一次空袭中光荣牺牲,金日成希望能将毛岸英烈士的遗体安葬在朝鲜。毛岸英烈士的遗体是留在朝鲜还是运回国内,当时毛主席没有立即答复,等到第二天早上,秘书发现主席的桌子上有两句诗,写的是: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主席的批示就在诗中。毛岸英烈士被安葬在了朝鲜的国土上。

兵不厌诈

此典出自《后汉书·虞诩传》:“今其众新盛,难与争锋。兵不厌权,愿宽假辔策,勿令有所拘阂而已。”

《后汉书·虞诩传》中的这段文字,就是“兵不厌诈”这个成语的由来。意思是说用兵打仗,要尽可能地多采用一些迷惑敌人的办法。不过,关于这个成语的最早文字记载,还有一处是在《韩非子·难一》中:

战阵之间在,不厌诈伪。

这两处的文字其实说的都是一个意思,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兵不厌诈”。

东汉安帝年间,由于天灾不断,兵火连年,加上贪官污吏的不法行为,内忧外患迭起,各地农民起义不时发生,少数民族问题一直困扰着开始颓败的后汉王朝。永初四年,活跃在青海一带的一支羌族反叛,切断了陇道,割断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当时临朝听政的是邓太后,她使用了镇压和安抚相结合的策略,但未能奏效;几次征讨又都不胜而还,益州、汉中太守先后被羌族所杀。不久,这支羌族部队又进攻武都,邓太后得到这个消息后,想到了当时担任朝歌长的虞诩。邓太后召虞诩进宫,改任他去当武都太守,即日从洛阳到武都赴任。

羌军得到虞诩就任武都太守的消息后,便派一支精兵到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东面),羌人准备在半路上拦截。虞诩当时只带了几千人马,见羌军是有备而来,当即下令部队停止前进,就地安营扎寨。他故意让将士们散布说羌军兵多,我们打不过。太守已向太后奏请援兵,等大军到来后,再继续进发。羌军探听到这一消息后认为,虞诩一两天内不能进军,也不可能向他们发起攻击,就分兵进攻邻县去了。虞诩见羌军中计,急忙命令军队不分昼夜火速前进,并且下令部队每天都要增加行军用的土灶数量。这时,他的部下中有人不解地问:“从前孙膑打仗时,每天减灶,为什么你倒要增灶呢?兵法上规定行军每天不过三十里,为的是要防止意外,为什么我们每天要走一百多里的路呢?”虞诩说:“敌军人数多,我们人数少,走得慢了,会被敌人追上;走得快,每天又增加灶数,敌人以为我们部队多,就不敢追了。”他又说:“从前孙膑减灶是‘见弱’,我增灶是‘示强’,彼此情况不同,对付的办法当然就不能一样了。”

这一说,大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当虞诩不过三千人的部队和羌军一万多人对阵时,虞诩下令不准使用射得很远的强驽,只用射得近的弱弓。羌军认为虞诩的部队战斗力很弱,就下令猛攻。虞诩等到羌军逼近时,下令集中强驽射击,把羌军打得大败。虞诩又派出人马,埋伏在羌军的退路上,进行袭击,最后终于打败了羌军。之后,他在辖区修筑了一百八十座营垒,赈济贫民,武都郡从此得到了安定。

虞诩带兵打仗灵活机动,“通权达变”,不为前人兵法所束缚,值得学习,但他镇压羌人起义却是应该给予批判的。虞诩一生多次沉浮。最终,他在永和初年,就是公元136年升为尚书令,不久就去世了。临死之时,他对自己镇压农民起义,杀害无辜进行了反省,受到了良心的谴责。

今天,我们讲的“兵不厌诈”这个成语,最初叫“兵不厌权”。“权”,就是权宜、权变,因时因事而变通办法,“兵不厌诈”这个成语是“从兵不厌权”演变而来的,其军事思想就是为了迷惑敌人。

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这是一首燃情千古的悲情之作。因为它是在七步之内作成的,所以叫《七步诗》。这首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南宋大文豪刘义庆所着的《世说新语》。不过,这首诗原是这样的: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据宋朝的《漫叟诗话》记载,今天我们见到的《七步诗》,是经后人修改过的。到底是谁修改的,已无从考证。当然,修改后的《七步诗》更凝练、简洁、集中。

这首诗从表面看,说的是豆子和豆萁相燃相煎,隐喻的却是兄弟手足相残。说起这首诗呀,还有一段故事呢!

这首诗的故事出自于三国时期。建安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220年的正月曹操病死洛阳后,他的儿子们便开始争夺王位。

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王后卞夫人亲生的有四个:他们是老大曹丕、老二曹彰、老三曹植、老四曹熊。由于曹熊早早就死了,因此,王位争夺基本上是在曹丕、曹彰、曹植三兄弟之间展开。而三兄弟中,最有心计和手腕的是曹丕。

曹丕虽然文才、本领都不如三弟曹植,但他贿赂了一大批重臣,曹操一死,曹丕赶紧把先王的灵柩运到自己坐镇的邺城,急着以卞王后的名义,立自己为魏王。等曹彰带着兵马从长安赶到后,为时已晚。

曹丕掌权后,最惧怕的人就是三弟曹植,因为曹植文韬武略都在自己之上,老二曹彰只不过是一介武夫。当时,前往邺城奔丧的兄弟都到了,惟独曹植没去。曹丕终于找到了杀人的借口,他立即下令猛将许褚带兵到临淄,将曹植捉到邺城,质问曹植为何不来奔丧。

曹植暗想:“你早有杀我之心,来是死,不来也是死,我又何必送上门来?”不过,他嘴里还是说:“臣罪该万死!”

卞夫人在一旁直落泪,她一向疼爱曹植,就求曹丕念在兄弟情分上,饶他一命。曹丕见母亲反对,也不敢硬来,就心生一计说:“先王在世时,你不是常炫耀自己的才华吗?限你在七步之内,吟诵一首诗出来。我和你是兄弟,就以我们兄弟为题赋诗,但诗中不准出现兄弟的字样。”

曹植战战兢兢地从地上爬起来,未到七步,诗已作成。曹丕一听,泪水夺眶而出。曹植明明是把哥哥比做豆萁,把自己比做豆子,燃萁煮豆,这不正说明哥哥要杀弟弟吗?曹丕幡然省悟:我能容得天下,如何容不下一个亲弟弟呢!当场赦免了曹植。虽然对曹植的封地进行了削减,但仍然将曹植封了个安乡侯。

《七步诗》对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皖南事变”时,周恩来总理面对蒋介石的背信弃义,愤然作下了《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一诗: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这首诗被登在当时的《新华日报》上,举国震惊,由此掀起了反对蒋介石破坏国共合作的高潮。

投鞭断流

“投鞭断流”这个典故,最早记载在《晋书·苻坚载记下》中。原文是这样的:

前秦苻坚将攻晋,太子左卫率石越以为晋有长江之险,不可伐。坚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何险之足恃?

苻坚的大意是说,我兵马众多,就算是把马鞭扔到长江里,也能把江水挡住,使之不再流动,(他们)还有什么天险可守的呢?

那么,苻坚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呢?

十六国时期,苻坚灭了前燕国,降服成汉国。太元元年,也就是公元376年又灭了前凉,并且出兵攻晋,占据襄阳,统一了北方大部,海东诸国六十二王纷纷派出使臣前来朝拜。

苻坚此时飘飘然起来。他经常大宴群臣,极尽歌舞,朝廷上下渐渐兴起豪华奢侈之风。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苻坚决心兴师讨伐东晋。

一天早朝的时候,苻坚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谁知文武百官顿时鸦雀无声。

秘书监朱彤是个见风使舵的人,忙上前奏道:“陛下威震四方,今御驾亲征,是应天顺时之举,大军所到之处,高山低头,河水让路,必然是有征无战……此举定能统一天下,建万古不朽功业!”

朱彤话音刚落,百官中走出一个人,高声奏道:“臣以为现在不能伐晋!”众人一看,原来是尚书左仆射权翼。苻坚很不高兴,就说:“你讲吧!”权翼正了正朝服,说:

“臣听说,国王无道,诸侯才共同来讨伐。如今晋国虽弱,却君臣和睦,上下同心,并且朝中还有谢安、桓冲等杰出人才,因此出兵伐晋还不是时候。”

苻坚听了这番言论,心中更是不高兴,沉默了一会儿才说:“诸卿都说说自己的想法。”

话音未落,太子左卫率石越应声奏道:“臣以为,权翼之言讲得有理。晋国不但君臣一心,而且据有长江天险,百姓也乐意为朝廷出力。出师伐晋必然凶多吉少。愿陛下保境安民,等待时机,再作打算。”

苻坚早就不耐烦了,听了太子这番话,便驳斥道:“全是庸人之谈!从前吴王夫差,吴主孙皓,他们虽有长江天堑,也未能逃脱覆灭的命运。今我带兵百万,若将马鞭投入江中,即可断其流水,(他们)还有什么天险可守?”

同类推荐
  • 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教你打棒球·垒球

    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教你打棒球·垒球

    21世纪,人类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进行身体素质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球类运动是世界上开展的最广泛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广大体育爱好者乐于观赏和参与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此类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提升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还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以及培养团队精神。
  • 快速作文一本通

    快速作文一本通

    是作者几十年来教学、科研、写作实践的总结,力求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他人成功的写作经验、自己的写作体会结合起来,从写作的整个动态过程对写作智能进行科学分解,抓住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提炼出最科学有效的写作技法。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大学生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

    本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职业类型与发展趋势;农科职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个性差异与职业;职业素质准备;现代就业观念;就业与求职方法等。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地心游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地心游记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邪煞魔神

    邪煞魔神

    一切为之无而起;世界从无开始;无,启世之前,启世与世界及世界在现在之前的过去,现在.世之有灵,世之有法,世之有力,世之有物;一切为创之.这是一个从无开始的世界.
  • 英雄联盟之王者卫冕

    英雄联盟之王者卫冕

    “记住,你是我的人,我说的话你就必须服从!”被强吻的杜少宇,虽然还在恍惚中,当此时此刻,他觉着自己必须得面对些什么了。不论是过去也好,现在也罢,都得做些什么去让自己能看到将来的曙光。“别再说些有关天才的话题了,因为天才只不过是弱者眼中的强者而已。”…………本书游戏版本,自「2015.08.11」更新之后的版本,包括将来的更新。)
  • 听仙

    听仙

    世有无情,曰水火。天道有法,曰雷电。空间有度,曰虚无。人有极限,曰仙……法则,这宇宙最公平的标准,所以,你无法想象这里的残酷。
  • EXO之星与尘

    EXO之星与尘

    ___你们是天上的星星___我是地下的尘土___我们之间始终隔着一条银河
  • 君叹

    君叹

    《老子》云:“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世界之母也”。世界本为物,入心便成相。“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故成亦败,失亦得,微亦鸿,瞬亦恒。一蚍蜉尚可撼树,一粒粟尚可填海。日照虽和,夏炎易灼;星光熹微,夜深乃照。燕雀决起而飞止榆枋,鲲鹏一跃万里骤风雨;蜉蝣一日生死,明月贯古烁今。纵观千古,哀一生之须臾;酿墨深思,妄我世之恒久。何为大何为小?何为优劣?何为高低?何为善恶?世人先思忖,后有度量,故有标准。三生有幸,能成人之榜模;永世嗟叹,从未触她玉颈。生前难及人世之欢爱,生后能及万世之主又如何?承诺终成夙愿,情愫深烙心底,亦是万世折磨。后人切记:与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 喧哗与骚动

    喧哗与骚动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对新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透视。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真实地再现了中国股市二十多年来的重大事件,对股海中吒咤风云的人物及相关事件进行了公允的评析和真实的叙述。从一种特殊的角度,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的艰苦和伟大,以及广大散户为中国股市的发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贡献。
  • 蒲生恋

    蒲生恋

    在风起云涌的九州大陆,她背负着家仇,在杀生路上步步成魔;他放下国恨,虽救人无数,却不会普渡众生。是什么,洗去了她眸中的血色,将她脚下的血花朵朵变白;是什么,开启了远古的蒲石,将这份爱意刻在洋洋深海的冥石之中。月老将红线圈在他们身上,即使人生漫漫,道路坎坷,他们也将不离不弃。
  • 美女特工队

    美女特工队

    说起这令黑道中人闻风丧胆的人物,便不得不提上一提这介于女人与男人之间的第三类人——七号特工。据传,无人知晓这七号特工究竟是何方神圣,即便有人知道,那也都已经去了阎王殿喝茶了。而这位正被无数人追查的主人公,七号特工,如今却带着儿子大摇大摆的出现在了国内。什么?你问她放着好好的杀手不做,回国内做什么?那你最好先问问她身边那一点点大的小屁孩,究竟中了什么邪,才会做出这等卖了他亲亲妈咪的损事儿吧!
  • 大荒十界

    大荒十界

    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让年少的张异生踏上了修真的道路。因缘际会之下得到的一颗珠子,竟让他突破了阻隔修真界千年的界面封锁,进入了传说中宛如修罗炼狱的海人界、令诸多修士向往不已的天人界……身怀奇珠,界面阻隔之力形同虚设,这颗珠子究竟是什么?而在诸多界面的尽头,张异生又将发现怎样的上古隐秘?《大荒十界》书友群群号:185455547PS:小猫保证每天两章稳定更新,大家可以放心阅读。写书不易,还请读者大大多多支持,推荐票、点击、评论,只要在阅读之时轻轻点击一下鼠标,就是对小猫最大的支持了,小猫在这里拜谢……
  • 都市之战无不胜

    都市之战无不胜

    林阿南从一个弱者成为了强者!他身边美女如云!强者打造经典,绝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