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57800000024

第24章 遐思粉青以及远古

回宾馆后,开始翻阅有关泰顺的书籍,强烈吸引我的不是那座泰顺标志性的、几乎成为泰顺的旅游商标的北涧桥,而是出土的元代窖藏龙泉粉青瓷器。那些色彩清嫩、晶莹剔透的弟窑器皿,像刚烧制完成后征服了窑工、商人和收藏者的眼睛一样,现在,经历了历史的尘封、沧桑巨变后,被清理干净、整旧如新后,在一本有关泰顺考古发现的书里,依然能够魔力一般控制着我的眼睛和心。很想轻柔地抚摸那些纯色的釉质,湖水一样的波光潋滟,山泉一样的澄明通透,没有后来的粉彩那样的华艳,也早就超越了先民古拙的黯淡。

于是就想,这批珍贵的粉青,它们是谁家的珍玩,它们如何流落泰顺,它们的最后被深埋地下,是遭遇不测,还是正常的陪葬?没有人告诉我答案,书中只是一带而过,我也没有很多时间去访问泰顺的文博馆。

历史上的泰顺,虽然几乎没有遭遇过兵乱和战争,但是还是有一些改朝换代的枝蔓延伸到这里,也有外省的地方冲突波及。比如元朝军队的进入温州,泰顺的名士有以死殉国的;比如福建的矿工暴动,起事的民众和官方派遣的武装就在这里有过较量。

泰顺当地是不生产龙泉粉青的,虽然泰顺历史以来就有烧窑的行业,至今这门行业依然沿袭着,驱车上山时还经过一个冒着烟雾的民窑。所以我在这些粉青图片的引导下,开始遐思。我想像它们属于泰顺一个如胡氏大院的主人那样的名门望族、达官贵人,或许它们是这户人家的祖先由于迁居于此而带来的家族宝物,一代一代传了下来,传到某一代人手里时,由于一个特别的原因,主人将其埋藏起来加以保护;或许它们是这户人家因为外出经商,偶然看到这套美丽静谧的粉青瓷器,爱不释手而耗费巨资买下,作为珍贵的财产和收藏而代代相传。我甚至幻想它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属于一个美丽静淑的泰顺大家闺秀,因为这样的瓷器这样的色泽,似乎女孩子们更为钟爱。它们虽然贵重无比,但是却并没有被转手出售,而是一直保存着。泰顺人懂得珍惜美丽贵重的艺术品,就像他们懂得珍惜自然对他们的恩馈,所以这套粉青几乎完好无损、完美无瑕,就像经济已经很发达、旅游业已经很兴旺、自然资源也开发利用着的泰顺,山山水水、环境空气依然清纯如太初。

这套珍贵的粉青是泰顺出土文物中唯一的,泰顺最多出土的是石器和陶器。1987年11月下旬在泰顺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以及随后而至的很多考古发现,证明了建县历史不长的泰顺,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有人类繁衍生息。大量的农作生产工具是用石头加工而成的,大量的生活用器皿是用陶土制成的。从这里你可以看出这种文化上的生活传统的延续,泰顺多数的古民居村落和富豪人家遗址,建筑上都是以石头为主要材料。至今你在开车进入泰顺时,仍可以看见山体上的石壁有被开采的痕迹,而且还在被继续地开采。而泰顺至今仍在从事的窑造业,其历史也应该可以上溯到这个古老的新石器时期。

聪明的先祖们总是喜欢将住宿的地点选择依山而建,傍水而居。泰顺的山体多为石头构成,先民们也许就是在石洞里开始他们的穴居生活。山溪汇流、瀑布悬垂、泉湖丰沛,茂盛的植物、繁多的动物,天然的保护屏障,先民们的居住条件即使以现在人的标准来衡量,也是四星以上的。泰顺的先民安居乐业于此,可能从来就没有过大规模集体迁出的举动,甚至连想法也没有。相反,在有历史记载的唐代以后,为避战乱远近慕名而至举族迁徙于此的异乡人,最后的总数远远超过了泰顺的原住民。泰顺和南京一样,也是一个移民城市,而且不仅来自较近的福建等南方地区,连较远的北方也有大姓迁居进来。

唯一不同的,在南京你只可以以凭吊古迹的方式参观游览王谢故居、甘熙故居等当年豪族大院,不大能找得到这些望族的后裔;而在泰顺,诸如胡氏大院里,胡家的后人们仍然可以在祖屋里过着简朴而平静的生活,每有游客来访,他们会不以盈利的目的向外乡客人热情地介绍古宅的情况,没有炫耀或者落寞的神色,只有平和宁静坦然流泻于他们真诚的笑容之中。

这就是古老的泰顺,这就是现在的泰顺。

2006.3.28

同类推荐
  • 标志与季节

    标志与季节

    本书描述了时间在自然中发生的微妙作用,揭示出各种动植物在自然界中随季节而发生的微妙的变化,向读者展示出一幅动人的、生机盎然的自然和谐之美。同时也是一部作者寻求精神家园的朝圣记录。
  • 二月风

    二月风

    徐桂芳把10多万字的书稿,和她的名字,一并送到我的面前。要我审读,并求写序。三晋文化研究会正在编写《朔州通史》,10本,500多万字,无异于在修筑一段文化长城。我们几个人,日以继夜,尚感不及,岂敢顾左右言他?我迟疑了半晌。然而,还是接受了这道作业题。此类业余作业,几年来至少已有100家之多。回头看,确实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也深深地感谢青年朋友们,为我提供了一次又一次学习机会。
  • 包川作品选2:浅尝辄止

    包川作品选2:浅尝辄止

    本书在塑造普通人物形象时,总是将视角聚焦在小人物美好的品格和情怀上,努力地发掘他们的心灵美。善于在社会万象中采撷最具代表性的人和事,截取生活中的小片段,从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最有人情味的闪光点人手,如邻里和谐、朋友互助、母子情深等,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人们的喜怒哀乐,倾注着对人物真诚的理解和同情。
  • 揭皮

    揭皮

    当文化在中国还没被教授的讲坛和学者的理论弄糟时,我还能够感受一些它所能传达的纯粹的力量。而今当之文化在商业包装、媒介炒作、市场绑架下而尊严丧失殆尽的时候,这种力量也随之消失了。
  • 我宁愿失去全世界也不愿意失去你

    我宁愿失去全世界也不愿意失去你

    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但是有时候我们情愿为了一些东西,失去全世界,甚至是生命,因为我们执着于我们的爱。
热门推荐
  • 前世情人

    前世情人

    [花雨授权]他想娶她为妻?他们才第二次见面?更别提他跟她的养父之间的深仇大恨!莫非他提出想娶她的要求,是为了报复养父?若是折磨她,真能消消他心头的怨气,那么她愿意!慢着!他不但没有折磨她,反而对她……这……
  • 总裁的替婚前妻

    总裁的替婚前妻

    五年暗恋,三年婚姻,在她怀孕的时候,他却无情甩给她一张离婚协议书,伤痕累累带着身孕的她黯然心碎离开。那个对自己一见钟情的男子,一直默默守着她,就在她准备再次交出真心的时候,他却残酷践踏!哼,所谓真心,如今再也不屑!
  • Maurine and Other Poems

    Maurine and Other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好人生七项选择

    好人生七项选择

    人生总是充满着无数的选择,决定我们命运的往往总是这些一次次冲我们而来的选择。本书从事业、知识、友谊、财富、家庭、健康、快乐七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 赤莲之瞳

    赤莲之瞳

    他有一双赤红色的眼睛,眼中的是如黑夜那般深沉的黑色的莲花。如同恶魔般的眼睛,所带来的禁忌的魔法,他得到的除了孤独外还有什么?我的将来会是怎样?我的命运又会如何?
  •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父爱故事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父爱故事

    这套感恩书系正是我们需要的心灵“慧眼”,它像一架显微镜,于平凡的生活小故事中让我们发现爱的真谛;它是一块点金石,让我们在普通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爱的璀璨光芒;它是一台心灵的热感仪,无论多么细微或深沉的爱和善良,它都可以敏锐地帮助我们感触到。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批评中品享到关切;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轻轻的埋怨中体味到温暖和幸福;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霜雪中眺望到春天的阳光;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风雨中意想到彩虹的华美。
  • 人生自有几何悲

    人生自有几何悲

    嗯~没什么可说的,这是我写的第一篇小说,可能会有一大堆错误,而且我懒得打稿,记忆力差了点,呵呵。这篇小说写的是人生,不过是虚的,但会尽量写的真实,让大家找到同感。
  • 古代文化视野中的文心雕龙

    古代文化视野中的文心雕龙

    笔者在《文心雕龙》研究方面所作的主要工作是:首次系统考察《文心雕龙》问世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能性;差不多与王元化先生同时提出刘勰出身非士族说;结合古代士大夫人生模式,探讨刘勰悲剧及其文化意义;系统论述刘勰的“军国”情结,及其历史、社会渊源;揭示《文心雕龙》由宇宙本体论向人格本体论过渡的时代意义;借鉴系统论方法原则,从思想体系、方法体系、结构体系及其整体功能角度,探讨《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时代审美图景”概念;最早论证《文心雕龙》自身的研究方法,指出《文心雕龙》研究方法,主要源自《墨经》和玄学。
  • 镂玉扇

    镂玉扇

    一座小屋,一把扇子,一个痴情女,一个薄情郎,一段故事。
  • 绝顶星河转

    绝顶星河转

    父亲生死不知,母亲下落不明。她要去寻找,去寻找失散的父母,去查出当年的故事,当年的真相!雪山之巅,寒莲盛开,头顶星河,日月为伴,在世如莲,静心素雅,不污不垢,淡看浮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