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58700000015

第15章 李鸿章传·濮兰德(8)

1897年以后,铁路建设的问题与欧洲列强对中国的政治期望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铁路修建对中国的自主企业非常有吸引力。此外,全国各省当局和士绅们提出的地方自治的要求让这个问题变得迅速复杂化起来。所以毫不奇怪的是,李鸿章在这方面的活动被限制在天津到山海关的建设上(在一段时期里,这条铁路有可能是全世界这类企业中最有利可图的),他对这个企业的财务表现出了热切的兴趣。对于其他铁路路线,他说自己坚决把铁路当成最好的工具,用于开发国家的经济资源。早在1889年,他就已经说服了皇太后,让她相信建设国家铁路是合理的。但他对铁路事业的兴趣超出了他自己的总督管辖权限,所以不足以让他全身心地去对付皇帝的顾问和反动势力。

最后,我们还要考察一个敏感的问题,即李鸿章种植和贩卖鸦片的官方记录。在这个事情上,他和大多数的同僚相比,其作为不算坏也不算好。对于英国进行鸦片贸易的不道德行为,李鸿章利用他中国式的圆滑派头和雄辩加以解说,在这方面他很引人注目。

为了压制鸦片贸易而采取的措施是不切实际的,而且常常令人生疑,因为那些赞同这些措施的人总是被迫把压制行为寄希望于中国官僚,而这些中国官员却从印度贸易的禁止令中看到了有利可图的远大前景。

于是在1881年,我们可以看到李鸿章给禁止鸦片贸易协会的秘书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在西方世界广泛传播),他在信中写道,他希望该协会支持“中国努力摆脱鸦片奴役”的状况。他很不情愿地承认说,尽管法律和法令三番五次地禁止种植鸦片,但是罂粟仍然在中国的一些地方偷偷摸摸地种植。《泰晤士报》的记者G.E.莫里森博士在1894年的中国之旅中详细地描述了这种情况,他观察到从他离开湖北直到缅甸边境,他都能够看到罂粟。他还说中国最大的罂粟种植者就是李鸿章家族!李鸿章公开宣扬自己的德行但却在背地里大肆谋利,这完全是遵行了他所在的阶级的古老传统。李鸿章的养子李经方“爵士”在担任驻外大臣时,同样滔滔不绝地谈到了中国即将摆脱鸦片的祸害,但同时,罂粟在他安徽老家的院子里茂盛地生长着(他自称是为了“药用”)。

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李鸿章经营鸦片就像经营大米和是其他大宗商品一样。作为一个中国官员,他毫无疑问希望鸦片贸易被废除,但在反对鸦片方面,李鸿章既不是一个先驱,也是不独立的思想者。他只是一个中国官员,他的这些行为是受到阶级偏见和个人利益影响的。

担任外交官:与法国、日本的关系

现在我们来考察一下李鸿章在外交领域的事业,考察他在三十年里处理国家对外关系时参与的各种外交活动--也就是说,这三十年是从1870年他在天津担任总督开始算起,一直到他1901年去世为止的。他获得的国际声望(我已经说过,他在国际上的名气远大于国内的名气)毫无疑问是由于他在外交方面的卓越成就超过了他在行政管理和军队组织方面的成就。在这三十年里,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他,他是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出类拔萃的文字斗士、通向北京外交大道的保卫者、中国的主要苦水倾倒者以及中国战败后,周期性地承受的苦痛和赔款的缓解者。

在上一章里,我们谈到了李鸿章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那份著名的奏折,我们可以发现他在此后的生涯里对奏折中表明的基本原则都始终不变地坚守着。智慧让李鸿章明白必须采取小心谨慎的和解政策才能应对那些外来的物质力量,而这些力量在迄今为止的中国哲学中还从未梦想过,勇气让李鸿章坦然面对着这种必要性,而这一切都归因于李鸿章对慈禧太后有着明显的影响力,后者不断地给予他支持和保护。

就国内政策来说,李鸿章和慈禧一样,仍然忠实于几千年来一贯有效的治国原则和传统,因为这些治国之道有效地维护了专制君主政府和该民族传统的权威性。在对外政策方面,他努力寻找一条中庸之道,既能保留那些原则和传统,又能让中国快速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这就是李鸿章外交的主旨和不断受到鼓舞的灵感。虽然他的这些主旨受到了野心和贪婪的污染,但他在这方面的努力仍然毫无疑问是遵照自己的想法的,仍然是充满勇气和爱国之心的。

李鸿章不喜欢也不崇拜欧洲文明或西式文明。相反的是,所有有关生活和写作的记载都显现出,当他小心谨慎地建议和洋夷和解时,他自始至终都相信中国社会和政治传统在伦理上的优越性。

1900年,义和团向慈禧太后建议“把洋人赶到海里”,尽管这个建议几乎没有成功的希望,但慈禧还是冒险采纳了;李鸿章知道这是行不通的做法,于是致力于另一个政策,即缓解西方的冲击力并在东西方之间建立一种临时解决办法的政策,具体措施就是通过机会主义的拖延政策和长久以来的权宜之计--以夷制夷。如果这种政策能够成功,那么很显然就要按照西方的科学原则将中国的陆军和海军防御同时进行重组。

李鸿章以不屈不挠的精力面对着这个毫无希望的任务(之所以说它没有希望,是因为实际上他是单枪匹马地在行动)。多年以来,他一直寻求结束这样一种反常的局面,即中国单方面地认为自己无比优越而实际上却是毫无防御之力。密吉先生公正地观察到,李鸿章是这样努力地结束这个局面的:

“一方面削弱中国政府自古以来的荒谬的自傲,另一方面提高自身的物质力量,让中国能够和平、自信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这个目的,他自己成为了一个合适的轴承,中外之间的关系可以围绕着这个轴承安稳地旋转。但是在这个国际交往的真实想法中,还没有什么证据证明他的同胞中有什么人会同情他,他的孤胆奋斗自然不适合对这种思想产生效果。”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当李鸿章名声大噪且获得武昌总督这个高位时,外国人对他的看法(主要是来自于他与戈登及阿思本上校之间的交往的记载),认为他是一个非常能干却又十分“狡猾”的官僚。对李鸿章性格的评价,可以参见阿思本上校在1867年做的记载(中国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军而从英国购买了一支炮船舰队,后者是该舰队的指挥官)。毫无疑问,这个评价代表了那个时期在依照条约而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中的欧洲人对李鸿章的一般看法。尽管这种看法的某些方面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有所修改,但它坚定地代表了英国外交的观点(比如巴夏礼爵士在1883年所持的观点,麦克唐纳德爵士在1900年的观点)。所以阿思本上校的观点(见1864年国会文件,中国卷,第二号)具有长久的参考价值,值得我们的关注:

“李抚台是一个能干的中国人,他跟所有的中国官僚一样不讲道德原则。他打算剥夺我的权力,之后利用我,把我踢到一边,就像他对军中所有的欧洲指挥官一样。他是受过教育的文官,不是一个军人,但他却管着陆军和海军的事务,尽管他对此没有一点军事知识……他已经得到了优秀军官戈登少校提供的服务,戈登好像是为李抚台而不是为皇家军队提供服务的……李抚台开始剥夺他的权力,从两方面影响他的行动:一是剥夺他采取任何决定性措施的手段;二是给许多欧洲其他人提供相同的职位,以便让他们互相作对。戈登少校计划攻打苏州,要求给他配备100个欧洲士兵。李抚台同意了,却说这100个士兵只能供他使用1个月的时间。戈登拒绝和他达成这一的协议,觉得抚台这样的做法不公平也很愚蠢。抚台羞辱了他,质疑他和太平军交战的愿望,并提议突击的部队应该由他雇佣的所有欧洲军官组成,而这样一来,中国人便可以踏着他们的尸体向着胜利前进了。

布朗将军是我国在华的军事指挥官,也是抚台的下级,他告诉我,抚台不听从他的忠告和意见,还有意地避开和其商讨。当布朗将军想要和他见面时,他以公事繁忙为借口故意不见。既然这样,我作为一个下属,怎么会指望所有的中国官员听从我的建议呢?”

密吉先生一直是李总督忠实而又满怀同情的辩护者,在李鸿章去世后,他在文章里对李鸿章的政策做了一个介绍,让人留下了很不一般的印象。虽说密吉先生和李鸿章之间有私交,也有职务上的往来,但他对这位总督的目的和方法的认识,从整体上来说似乎比阿思本上校在生气的情况下写出的看法更为公允些。密吉先生这样写道:

“李鸿章已经成为拐弯抹角、阴险狡诈、诡计多端之徒的代表,但实际上,如果我们从大方向去考察他的职业,那么他的核心目标似乎是十分简单的。他是一个领航员,职责就是避免让轮船触礁。为了这个目的,他必须照顾船长、安抚船员,避免和其他船只碰撞。他扮演的角色确实是个卑微的角色,而且还要时常被羞辱。

机会的把握,对潮流、风向和水流的研究,注意那些不遵守规则的船只的活动,都是维持安全的必要条件。为了安全,经常要做出牺牲,货物要舍弃,航向要调整。有时这些局面可以用金钱来改善,但从本质来说,安全是通过体面或不体面的让步买来的。于是日本在1874年获得赔款后被打发好了。又有一次,即1885年,为了避免一场完全不可能发生的战争,中国允许日本共同控制朝鲜,这对实力薄弱的一方来说是关键性的安排。大约在同一时期,通过割让东京,中国买到了与法国的和平。在1894年,他可能会舍弃中国在朝鲜的利益……但是这些让步尽管买来了和平,却让中国一步步走向衰弱,从逻辑上说导致了按照俄国的要求,割让了满洲。”

从以上这个角度看,作为一个外交官,李鸿章政策的基本动机不论是在什么时候都是尽可能地维护和平,如果外国人的既定目标或本国人的愚蠢行为就是把战争强加到他的头上时,他的基本动机就是尽量快速地和敌人达成和谈。对于李鸿章在处理外交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密吉先生的评价是较为公允的,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密吉先生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李鸿章在履行作为领航员的责任时常常表现出一种焦虑,这种焦虑出自于船上货物的个人利益。此外,对于密吉先生的观点和李鸿章不惜一切代价保持和平的理念,一些现场的观察家强烈地表达了反驳意见。这些意见就是在1894年促使日本对中国开战的朝鲜事件中说李鸿章不仅是决策人,也是个赞同者。在我们考察李鸿章与日本的关系时,这个问题还会在适当的地方加以讨论。在此要说的是,英国学者争辩的双方都各执一词,但都拿不出有力的证据,因为这些证据在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被毁掉了。

李鸿章的国际外交生涯,可以说是在他1870年6月出任直隶总督和北洋通商大臣的时候开始的。那年他从湖广总督的位子上调过来,调离的直接原因是清政府担心法国会因在天津发生的严重动乱而对华宣战。法国领事馆和教堂在这次动乱中被焚毁,法国领事和16名法国修女也被杀害。

李鸿章得到了赫德先生(时任大清帝国海关总税务司)的绝妙指点,从崇厚和曾国藩那里接手了与法国当局的地方谈判,三个月后,成功处理了法国政府的要求。李鸿章的工作得到了很大的便利,那是因为他知道法国当时没有用武力向中国所要赔款的可能性。他灵活而又巧妙地借着他对法国的了解,成功地摆脱了困境。谈判顺利完成了,这挽回了中国政府将要丢失的面子,也挽救了对那场动乱负有主要责任的中国官员的性命。

在官员的人格尊严遇到危机的关键时刻,李鸿章像在其他场合一样,对此立场坚定,毫不动摇。由于他的这种态度以及这次残杀的极度野蛮,在香港、上海和其他根据条约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里的欧洲人社区中,大众对李鸿章十分不满。但是他在这次问题中的成功解决赢得了京城各派人士的欢迎,他与法国公使罗什乔特进行谈判的方式给外交使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确实,有关各方都明白,如果法国代表没有明智地把谈判从京城转移到李鸿章的衙门的话,问题就不可能达到圆满的解决,因为那个时候的总理衙门是十分无知、无能而又高傲自大的做派。

在这次危机中,李鸿章表现出了出类拔萃的才干,这也形成了一个奇妙格局,这个格局让欧洲的外交官在多年里都无法摆脱。根据条约的常规,合理的程序一般都在京城的外事部门进行谈判,但最终要由天津的李鸿章总督做出决定,而且还要不断地被迫寻求这位天津总督的非官方介入,以期尽早结束在京城的耻辱僵局。这样产生的反常局面非常适合总理衙门,因为这样一来,衙门里面贪图安逸的官员们可以在任何时候把令人厌恶的公使交给李鸿章处理,如果处理结果不合他们的意思,他们又可以否决他的非官方谈判。这种做法也非常适合李鸿章,因为这会不断地增加这位李总督的威严和新利益,会带给他两样他所钟爱的东西--权力和能够抓住得到朝廷任命的机会。

在困境中,对中国的统治者来说,用迂回啰嗦的陈述来避免明确表态的做法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马嘎尔尼与埃尔金使节团已经证实了这一点。但在被迫签订《天津条约》之后,他们在与欧洲外交官处理事务时,需要更微妙的方法,才能胜过东印度公司时代已经用过的方法。

作为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被授予了可以在洋人就任何问题提交给总理衙门受理之前就进行初级审理和行使地方性的权威,所以总理衙门在对任何事情做出最后决定时都会和李鸿章商议。同时,由于他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才成为总理衙门的官员,所以即使他的建议十分真诚,也不一定会被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们所采纳。

京城将李鸿章的地位用作无限期的拖延。能干的公使(比如巴夏礼)认为李鸿章这样的职位是让人无法忍受的。很多外交官因为遇到了这种东方特有的逃避手段,而把拳头“砸到羽毛做成的床上”,最后弄得筋疲力尽,甚至名声败坏。还有一些外交官寻求最小的抵抗力,则与天津总督衙门进行非官方和间接的来往。所以日积月累,外交事务越来越多地落到了李鸿章手中,他会将谈判进行到一个火候,在此总理衙门能与相关的公使团达成有利的协议。

同类推荐
  • 你应该知道的世界文学名家100人

    你应该知道的世界文学名家100人

    《你应该知道的世界文学名家100人》精选最具代表性的100位世界文学大师,通过翔实的生平介绍,精辟的写作特点分析,生动的代表作解读,呈现世界文学大师独特的精神面貌及其代表作熠熠生辉的艺术魅力,便于轻松掌握广博的文学知识。
  •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

    贺欣欣编著的《海伦·凯勒》内容介绍:海伦·凯勒在年幼时失聪失明成了个聋哑人,然而却奇迹般地走完了一生。她的一生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在全世界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海伦·凯勒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接受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到处奔走,建立起一家家慈善机构,终身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她的温柔与果敢征服了她同一时代的人,并让这首生命的昂扬赞歌一直谱写下去,影响了一代义一代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一起来翻阅《海伦·凯勒》吧!
  • 原来慈禧

    原来慈禧

    她的一生充满传奇,从受宠贵人到独揽大权的皇太后,可谓至尊红颜。她的一生充满痛苦,少年丧父。青年丧夫,中年丧子,历经人生低谷。慈禧,一个没落王朝的主政者,她的形象被谎言,传说所遮盖,历史渐渐模糊。何为真?何为假?真实的慈禧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本书作者张研教授对慈禧的身世谜团、宫中遭遇,政治生涯以及个人生活起居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写,披露了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细节,并提出言之有据的独到观点;同治死于天花、梅毒并发症;戊戌变法中慈禧并非完全反对变法;修建颐和园动用的海军资金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多等等。作者还以一种文学化的细腻笔触勾勒了慈禧感性的一面。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多面化的慈禧。
  • 申纪兰的故事

    申纪兰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下放干部,我插队西沟,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村庄,我有幸认识了李顺达等数位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劳动英雄,申纪兰同志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历史上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我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决心好好写一写,宣传申纪兰精神。
  • 齐白石从木匠到画家的故事

    齐白石从木匠到画家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热门推荐
  • 西游之万里征途

    西游之万里征途

    已经修改,请关注新书:魔改狂人已经修改,请关注新书:魔改狂人已经修改,请关注新书:魔改狂人
  • 星破夜(风华乱想系列之一)

    星破夜(风华乱想系列之一)

    他们终于回到了星部,他想他们不会再分离,他要将她调来破军府,不做他的属下,而是所属……永远的所属。连星部里也显得那么诡异,眨眼之间她就被调开了,再见之时已是许久之后……他的绿波要嫁给别人,他却无能为力?选他有能力保护她了呵,但他拿什么来动摇她意志坚定的心?芽她不再是他的“绿”了吗?可他永远都是爱她的“小初”啊……
  • 神话大战

    神话大战

    内部已经进化为智能机械的地球环系人突然遭到狼族人的来袭,而带领入侵地球环系的竟然是在地球曾经被囚禁的火狼。一直想寻父母的火狼被狼大帝利用,偶然知晓九物神兽能帮助自己,经历过法能和魔道洗礼的火狼是否会找到父母?会不会在进攻地球?单纯的狼朵朵公主、善良的虹影公主会左右抉择火狼的决定吗?敬请期待,一部糅合奇幻、科幻、魔法、网游的魔幻题材大作。
  • 盗墓向北

    盗墓向北

    路向北的爸爸希望他可以人如其名,可以一直积极向上、勇往直前。可是作为“专业盗墓者”,这点子是不是向来有点背?
  •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1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1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等。
  • 上清佩符文诀

    上清佩符文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特战

    特战

    天资卓绝,实力强悍,却难逃嫉妒。叛徒,自然要将他钉在耻辱柱上,受万人唾骂,奸细,定然要将他暴露在阳光下,再无法翻身,兄弟,无论相隔多远,即使失去音信,也依然不离不弃。红颜,哪怕多年不见,任由历经艰险,也依旧陪在身边。一场筹谋已久的逆袭,一段历经艰险的神话,为你一一呈现!
  • 让细节成全你

    让细节成全你

    围绕着如何做到让细节成全你,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从细节处入手,争取做最好的自己。要想以正面的形象示人,始终使自己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就要在各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是时下颇受年轻人青睐的口号,但要达到这一目标绝非易事,而细节上的进步显然是可以给你加分的途径。从细节处着手,你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二是从细节处把关,为拓展人际交往铺平道路。
  • 大学生的人格维度与心理健康研究

    大学生的人格维度与心理健康研究

    作者在广泛参考国内外及港澳台专家关于心理健康标准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开放式问卷,大量搜集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健康的看法,据此制定出评判大学生人格特征的词汇表,让大学生自己作评价,最后作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出心理健康大学生的人格维度。另外,作者在深入研究心理健康大学生人格维度的基础上,还系统而详细地探讨了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大学生的孤独感与恋爱、大学生的焦虑与社会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生社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校园流行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价值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网上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朋辈心理咨询、大学生与强迫症、大学生与职业认同等问题。
  • 落难千金:千金归来遇到爱

    落难千金:千金归来遇到爱

    她顾南挽本是名门望族顾家的真正千金,在她10岁生日时,外公病重,母亲因不明原因离世,父亲当天带了一个女人和女孩回家,哥哥不知去向。一夜之间她心中美满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从此遭到冷落。在她18岁时,遇到了20岁的他,他18岁,便成立于属于自己的集团,20岁成为国际经济领导人,军事领导人。外界传闻他性情冷漠,不近女色,做事果断,风雷独行。但是在顾南挽的感知中,外界传闻有假!“挽挽,你不乖喔。”某男把顾南挽堵在墙上,某女欲哭无泪”哼~我要把妈咪嫁给隔壁叔叔“某萌宝生气地看着面前的某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