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71400000002

第2章 父爱呵护过度,导致女儿精神崩溃

当一个父亲把管教孩子只看成是一种责任,只为了避免别人说自己不尽责时,就会失去和孩子沟通的机会。这样缺乏良好关系的教育,往往会把孩子“逼上梁山”,产生逆反心理。

欣欣是我在心理咨询中心帮助过的一个女孩。

当时她16岁,刚刚读高一。16岁的欣欣长得不漂亮,嘴里还戴着牙箍,个头比同龄女孩要矮,但是,她说话细声细语,不时羞涩地冲你看一眼,有一股乖乖小女孩的味道。

跟她一起来心理咨询中心还有她的爸爸。

同欣欣一样,她爸爸的个头也不高,四十五六岁的样子,但人很显老,穿着一件已经看不出原来是什么颜色的皮夹克。

那天来心理咨询中心的人很多,专家们都忙着,我注意到了一直待在角落里默不作声的这父女俩。

在小小的咨询间里刚刚坐下,欣欣爸爸就迫不及待地诉说起来。

我这女儿16岁了,是我从小一把屎一把尿把她带大的。本来她学习成绩还不错,可自从今年升入高一以来,成绩一直在下滑,我一个劲儿地给她补习都不成。

而且,这孩子精神上也出了点儿问题,每天放学回来,就躲进她自己的小屋里不出来。

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跟我说,她怕民工。我们那片儿正在拆迁,到处都是干活的民工,可她说,她看到民工就浑身发抖,就想赶快往家跑,可又怎么也跑不动,有一次跟两个民工擦肩而过的时候,她还吓得尿了裤子。

欣欣的爸爸说到这儿,眼睛里有些潮湿,我连忙问他:“这孩子这么怕民工,是不是因为您老跟她说要提防民工,民工都是坏人之类的话,”

“我以前是这么说的,那时她还小,我怕她不懂得提防那些干活的民工,电视上一演那些犯罪的,我就对她说:‘你看,欣欣,这都是民工干的,他们偷东西、杀人,你可要离他们远点儿,看见他们就绕着走,没事别在外面待着,赶快回家来。’这些话我都跟她说过。”

“那她当时是什么表现?”

她当时也是挺害怕的,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这孩子一直特别听我的话,所以,从来没在外边惹过麻烦,放学也是按时回家,没怎么让我操过心。

后来她上了高中,学校离家远了,我就天天去送她接她,可后来,她嫌烦就不让我去了。

我听她说,每天放学都是几个女同学一起往家走,没有什么事,也就不再去接她,但是,送我还是一直坚持着的,只不过我不让她知道。

我总是在她出门几分钟后,悄悄跟在她后边,直看到她走进学校的大门,我再放心地回来。

“那你这样做她知道吗?”

“应该是不知道吧,我没有听她说过发现我跟在后面。”

“您是做什么工作的?怎么有那么多的时间?”

我听来听去就觉得欣欣爸爸有点问题,现在的男人能够早回家就不容易了,他却整天都在围绕着女儿转。

听我问起他的职业,欣欣的爸爸有点难为情:我原先在外贸公司做翻译,前些年我们公司生意好,经常有出国的机会,我也挺忙。可现在,外贸生意不景气,公司垮了,我早就下岗了。

欣欣妈妈是商店的售货员,钱赚得比我多,但是也很忙,每天起早贪黑的。我整天在家里待着,女儿就全扔给了我。

欣欣从6岁时就跟我在一起,她的吃喝拉撒睡全由我来负责。

她从小就很听话,尤其是听我的,小的时候对我真的是百依百顺,从来不惹我生气。

可就是上了中学以后,她的性格变得有些孤僻,我再像小时候那样管她,她有时就挺不耐烦的。

由于我们家住的是平房,所以,我平时对她的安全问题就提得多了一点,凡是有民工犯罪的事儿我都会讲给她听。我的本意是想让她多长点见识,避免被别人伤害,可我没想到这反而给她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以至于现在都影响到了她的学习。

她在初中的时候,一直因为学习非常好而担任班干部和班里的团支部副书记。谁知道进入高一以后,她不但成绩下降得一塌糊涂,还由于老跟同学吵架,人缘不好,班干部也当不成了。

她现在对我这个做爸爸的意见很大,总认为是我把她的一切都搞糟了。

难过的时候她也跟我吵,认为我管她管得太多了,以至于她一点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没有。

她平时跟妈妈交流很少,她妈妈忙,每天走的时候她还没起床,晚上下班回来,她已上床睡觉了,所以,母女俩难得有在一起沟通的时间和机会。

我没想到这么长的时间我什么都没干,就是照顾女儿了,却落得女儿满心的埋怨。

我也同她妈讲,让她妈跟女儿多聊聊,沟通沟通。可她妈是个粗心的女人,她总是认为是我在小题大做,说女孩子都这样,再长大一点就好了。

现在这孩子已经开始出现幻觉。

她经常回来说,上课时男性的老师多看她两眼,她就心跳得难受,怕老师有什么意图会伤害她。

放学回家的路上她也是特别紧张,一遇上民工模样的人,她就会拼命地往家跑,有时一到家她就哭,我劝都劝不住,现在我真是让这孩子给弄得没辙了,也不能眼看这孩子就这么毁了。

所以,我听朋友说欣欣主要是心理出现了问题,我就赶紧带她到这儿来了。

我想咨询一下,这孩子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我这个当爸爸的到底什么地方做错了?

欣欣的爸爸说完长吁了一口气,仿佛把胸中的积郁都给吐了出来,但脸上的肌肉却在不停颤动,看得出这个已近知天命之年的男人在竭力控制自己的感情,毕竟,在女儿面前他还要维护自己做父亲的形象。

这就是爸爸和妈妈的不同。

尽管有时候爸爸承受的痛苦要远远大于妈妈,但是妈妈可以用眼泪来缓解内心的压力,没有人会说一个流泪的女人太脆弱,而如果一个男人当众无法控制自己的眼泪,那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将大打折扣,无形中,爸爸们要承受的压力其实远远大于妈妈们。

这也是在心理咨询中心,见到来倾诉的妈妈永远要比爸爸多的缘故。

从这一点上来看,欣欣的情况真是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了,以至于让从小把她带大的爸爸束手无措,只好求助心理咨询了。

与欣欣爸爸的初步沟通已经让我明白了欣欣今天这种状态的原因,但是,我还是希望同她谈谈,我想听听她对爸爸的看法。

“欣欣,你跟阿姨说你喜欢爸爸吗,听你爸爸说你从小就跟着他,他为你也操了那么多心,你是不是很感激他,或者你喜欢爸爸超过了喜欢妈妈?”

“欣欣,你有朋友吗,你为什么那么害怕民工,难道他们伤害过你吗?”

“欣欣,你跟同学们关系处得怎么样?平时爱跟哪些同学在一起,同学们喜欢你吗?”

看得出我的一连串问题让欣欣有些坐立不安,她的眼神是犹豫的,大脑在高速运转,而我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对一个心理防御过剩的孩子来说,有时候不停地发问会让她暂时忘记防范,情急之中说出心里话。

果然,沉默了好久,欣欣终于脱口而出:不,我一点儿也不喜欢我爸爸,我讨厌我爸爸,我今天这个样子就是他造成的。我没有同学,没有朋友,都是因为他老告诉我,外面的人都是坏的,要防备他们,所以,我处处提防着别人,可是这样我一点儿也不快乐。

我为什么怕民工?就是因为报纸上、电视上一有民工杀人犯罪的事儿,我爸就叫我赶快看,从小他就告诉我,那些在城里干活儿的民工没有一个是好的。所以,我碰上他们就会吓得发抖,生怕他们把我杀了或者拐走,时间一长,我都形成了条件反射,看到民工就想扭头跑。

在学校里我没有朋友,同学们也不喜欢我,为了让同学们跟我玩儿,我经常送她们铅笔、橡皮什么的,我想讨好她们,她们就会跟我一起玩儿了,放学也会跟我一起走。可是她们拿了我的东西,也不肯跟我一起玩儿,她们老说我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根本不配跟她们玩儿。

在班里我跟男生从来不说话,他们也骂我,说我是个‘小傻瓜’。

我回家跟我爸说这些,他就让我别理他们,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同学之间就是应该保持距离,否则会影响学习。

可他不知道我在班上被孤立是一件多么难受的事儿。身边都是同学的议论声和白眼儿,我根本没法专心学习。

成绩一下降,我心里更着急,原来在初中的时候,我是班干部,学习也是尖子,可到了高中成了班里倒数几名,连老师也不给我好脸色,我真是伤心极了,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也许我真的像我爸说的天生比较笨?

欣欣说着眼泪夺眶而出,看得出她正处在急剧的煎熬之中,16岁本来应该是少女最美的花季,可欣欣却像一只正在枯萎的玫瑰。

从初中一下子升入高中,对新的环境、新的氛围有些不太适应,这可能是许多孩子成长中都会遇到的问题。

“那么欣欣,你现在觉得让你处理不好与同学们关系的问题最大原因是什么?你想过吗?”

我想,要解决欣欣的问题只有溯本求源。

我想过,我想过无数次,我觉着就怨我爸,他从小就对我管得太多了,我出去找同学玩会儿,他就说外面有民工会伤害我,吓得我不敢出门。

遇上事他从来不让我自己处理,都是他出面给我解决。这样弄得我一点自信也没有,到现在我都不相信自己会处理好任何事。

再加上我长得也不好看,尤其是走起路来,同学们都说我像‘鸭子’,可我爸就是这样走路的,我讨厌死这姿势了,可我改不了,为了不让同学们看我的笑话,上体育课的时候我能请假就请假,实在躲不了,我也是待在角落里不想动。

同学们不跟我玩,我爸说:‘没事儿,他们不跟咱们玩,我们还不理他们呢。’

我爸带我到亲戚家去,让我跟表姐她们玩儿,可她们都已经上大学了,她们谈论的东西我根本就不懂,而且,她们一看我在跟前,就说:‘去去去,小孩子,懂什么。’

这样我再也不愿意找表姐她们玩儿了。

“那欣欣,你跟妈妈的关系怎么样,我怎么一直没有听你提起过妈妈?”

我跟妈妈挺好的,我也喜欢妈妈,可是妈妈很忙,而且,她的性格好像跟我也不一样。

我有时把自己的烦恼说给她听,她总是说:‘没什么,没什么,等你长大就都好了。’说完她就睡觉去了。

然后,我的一切还都是由爸爸来照顾。

从洗脸、洗脚到刷牙、上床,我爸爸全都跟在我身后。然后是一遍遍到我的房间,催我关灯睡觉。我要多看会儿书,我爸就开始唠叨,晚上不早睡,明天就起不来。晚上看书太晚了,会把眼睛熬坏了,一直说到我关灯他才会离开。

早晨又是我爸叫我起床,从洗脸、刷牙到让我去大便,他也是一直在我身边催着。

他知道我要是早晨起来不大便一次,便会上火感冒,所以,他每天早晨一起床便催我上厕所,可我有的时候真的是不想去厕所,他却一个劲儿地催,就为了这事我跟他吵过不知多少回了。

你说连我什么时间大便这样的事儿也要管的爸爸我能不讨厌吗,我毕竟是16岁的女孩子呀。

欣欣说着眼泪又涌了出来,而欣欣爸爸则在一边尴尬地笑着,嘴里不断解释:我那不是为你好吗?你现在读高中了,功课这么紧,万一生病落下课可就麻烦了,我不是总替你担心吗?

可你也不能管得那么多那么细,我已经长大了,您知道吗?我已经不再是个小女孩了,我也有自尊心,也想有自己的小天地,你让我一点自由都没有,什么事儿都在你的监视之下我能心情愉快吗?

你管得越多我就越没有自信,越没有自信,同学们就越瞧不起我,我就越来越没有朋友,我就更加自卑。

到底是16岁的女孩子,欣欣的逻辑思维清晰而不失理性,在某种意义上还比较切中要害,这让我想起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有的家长提起自己的孩子就一脸悲伤,“这孩子,天生就笨,没办法”。有的家长说起孩子的聪明来一脸灿烂,仿佛全世界就这一个天才让他给碰上了。

在这种极端中,我觉得有问题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恰好是生他们养他们,对他们饱含期望的父母们。

实际上,现在的孩子真正天生愚笨的没有多少,而天才也并不多,爱迪生说过,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这来自发明大师的话可谓是一句真理箴言。

生活中更多的还是各种各样的平凡孩子,成功的孩子毕竟还是少数。一心一意期待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而且,不是天才便是天生愚笨、不可调教的观点正是扼杀孩子天然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大敌。

像欣欣这种女孩子,其实她对爸爸说的天生比较笨已经有所认可,否则,她也不会愈加自卑自怜。

可她真的笨吗?

我看事实绝对不是这样的。

平心而论,这孩子个性中的确存在很多弱点,譬如说,遇事一点责任感也没有,一味怨别人,好像都是别人不好,她永远都是被委屈者;还有就是不善于主动地改变自己的环境,而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希望别人来主动帮她做一些改变;或者在努力后遇到一点挫折便马上放弃,心理的承受力几乎没有,对许多看不惯的东西以逆来顺受的心态接受,却又忍受不了内心的冲突,压抑时间一长,精神和心理状态便会出现异常,从而导致行为异常。

因行为异常她更无法被同伴接受,无法同周围的环境融洽起来,孤立感使她产生了一种关怀饥渴,继而发展到一种社交饥渴。

她渴望来自他人的关怀与友谊,渴望有朋友和融洽的氛围,可由于爸爸从小对她灌输了太多的所谓防范别人的心理暗示,又造成了她的心理防御机制过剩。

就这样,正处在青春敏感期的欣欣,终于在心理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开始出现精神状态异样的现象,这种异样具体表现在她对民工莫名其妙的恐惧上。

而溯本求源,欣欣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欣欣的爸爸。

这一点是欣欣的爸爸所没有想到过的。

我真的没想到这孩子会发展成今天这样,我真的是害怕极了,怕孩子就这么毁了。

我们家的经济条件虽然不算好,可我还是尽量满足孩子,借钱给孩子买了电脑。

我下岗以后没有再出去找工作,就是想留在家里好好照顾女儿,心想我们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能把孩子培养成材也算完成了一件大事儿,可没想到就是这样处处操心,也没换来孩子的一个好。

欣欣爸爸委屈地忍住即将掉出来的眼泪。

“可您想过没有,您处处为孩子操心却并没有一个好的结果,相反,孩子却到了今天这种地步,这是为什么?”

面对我的问题,欣欣爸爸有些尴尬地眨了眨眼睛,又偷偷去看坐在一边的女儿的脸色。

我知道他其实心里已经明白问题的症结在哪儿,只是,当父亲的自尊使他不愿意在女儿面前有所承认。

我请欣欣到对面办公室坐一会儿,告诉她我要跟她爸爸单独谈谈。

擦干眼泪的欣欣很乖地点点头,走出了咨询室,看得出倾诉了半天,她已经变得平静多了。

“我该怎么办?这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再这么下去不要说考大学,恐怕连高中能不能读下来都是问题。”

欣欣刚刚走出咨询室,欣欣的爸爸就迫不及待地说。一双眼睛焦急地盯着我,好像我一开口就会给他什么灵丹妙药似的。

我很严肃地对他说:“我想知道,欣欣爸爸,你是想要一个人格心态都很健康,精神状态正常,知道什么是快乐和幸福的女儿,还是想要一个不具备健全的人格,有可能学习成绩很好,却从来没有体验过生活快乐的女儿”。

“我当然是想要一个健康快乐的女儿,我辛辛苦苦把她拉扯大,最主要的是想让她幸福,看到她今天这个样子,我这个做爸爸的也很痛苦,我……我简直……唉,我没法说明白……”

听到我这样问他,欣欣爸爸有些急不择言。

“那好,既然您是这样想的,那我们的目标就一致了,都是为了让孩子走出这个精神痛苦的旋涡,目前,欣欣已经有了幻觉,这说明她的心理疾病已经开始有实质性的转化,这很危险,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心理治疗,再发展下去,这孩子很可能患上真正的精神疾病,到那时可能一切都晚了。”

“是呵,我已经发现了这一点儿,所以,我想无论如何要带孩子来做一些心理治疗。”

“不过。首先要进行心理治疗的还是您这个做爸爸的。”

尽管听我这样说,欣欣爸爸有些诧异地睁大了眼睛,可我还是坚持说了下去:欣欣个性中的很多弱点正是由于您这个做爸爸的引导不当造成的。譬如说你让她防范别人,包括防范民工,实际上源于你下岗以后独自在家害怕孤单的心理。

你说女儿从小由你来照顾,一切都由你来打点,你就认为你有权力让女儿除了上学便不再离开你半步,你渴望女儿一直在你身边陪伴你,你把为女儿做一切和看着女儿做一切当成了生活中的唯一乐趣,你以为女儿也会这样认为,从而接受这样的生活。

女儿小的时候,她的依赖性可以使她接受你这样的安排,可她现在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她属于年轻人,她就会渴望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生活乐趣,包括自己的生活空间。

可在这种时候,你沿用的仍是过去的那套方法,事事处处要管着她看着她,而且,你还有一个非常正当的理由,那就是你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你担心她。

不可否认你是爱女儿的,可正是你这张越收越紧的父爱的‘网’让女儿越来越难以挣脱,加上青春期的叛逆又使她渴望挣脱,渴望改变,所以,冲突会越来越激烈,压抑在这种时候极容易变成爆发的动力,于是,你发现女儿变了。

她不再像以前那样乖顺,你说什么她就相信什么,可她又没有能力去明辨是非真假。她渴望来自同学朋友的友谊,又惧怕别人会伤害她,她在渴望与抗拒中心理不断地冲突,以至于造成精神世界的困惑和心理世界的失衡。而她目前的这种情绪不稳定便是这种失衡状态下的具体体现。

由于现在的孩子在家长无以复加地满足其所有要求的环境中长大,他们对自己所应担负的责任从来没有认识。16岁的女孩欣欣便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我一直记得她哭着说她最恨的是爸爸,她讨厌爸爸时,她爸爸脸上表现出的尴尬与不知所措。

这个48岁的,经历了下岗待业,经历了生活磨难的中年男人恐怕做梦也没想到,被他视为掌上明珠的女儿,会当着他的面儿说出这种话来。

“我……我该怎么办呢,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是把一颗心掰开了揉碎了给女儿的,女儿是我生活里唯一的寄托,为了她我放弃了生活里的一切乐趣,放弃了朋友和一切社交活动,可我不明白这孩子怎么会把我当成了最恨的人?我应该是她最亲最近的人呀。”

国外有一句话叫作“家庭也伤人”,在欣欣与她爸爸的身上我切实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味。

在心理咨询中心专家帮助下,我们给女孩欣欣做了简单的心理健康测评,结果满分10分的问卷,欣欣只得了4分。这个心地善良,看上去十分柔弱的小女孩已有明显的强迫人格特征。

看到这父女俩那无法舒展的脸庞,我从心里由衷地感到,他们是那么需要帮助,这里面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爱人与被人爱都是一种需要。

只是这种情感是如此细腻、敏感、脆弱,稍不留神便会矫枉过正,引发一连串的问题。

任何事情都讲究方式方法,我想欣欣爸爸对女儿的爱当是天下为人父母者共有的一种本能,可导致了这种结果,却是在他意料之外的。

北京电台的一位女主持人曾经这样诠释中国人的家庭问题:“知识经济时代应该也是知识婚姻时代的到来,我们不能想象一切都在改变的今天,还会有什么不可能改变的东西。婚姻家庭也是一种生产关系,它当然要受身边社会的影响,因此,人们不可能再用以前的观念、以前的思维方式去把握,甚至去经营愈来愈先进的生产关系下的婚姻家庭,‘变’是唯一的出路。”

那么对于子女的教育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一种知识更新、方式方法的改革与进步?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欣欣爸爸应该是一位尽职尽责的父亲,他对女儿的关怀充满了无私,对女儿的成长倾注了所有的心血,可他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也是后来导致欣欣陷入人格病态的致命原因,他没有给女儿锻炼独立生存能力的机会,以至于孩子离开了爸爸便不知所措,面对生活的繁杂,欣欣只知道她的需要,却不懂得该如何获得,而且,在她想要而得不到的情况下,她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怨恨父亲,好像一切都与她自己无关。

而她这种个性上的弱点却是源于父亲对她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几近病态的保护,像小草被大树呵护久了,一遇上风暴便会对天空充满了抱怨,对于这股要把她连根拔起的力量,她有的只是自卑的匍匐和自怜的战栗,没有抗争,没有进取,这种无法独立生存的性格使她长一万年也成不了一棵大树,因而,她也只能是一棵常常被人们忽视和遗忘的小草。我不知道这个比喻能不能给欣欣和她爸爸一点启示,但是我还真的为欣欣爸爸开了一个解决他与女儿问题的“药方”,尽管我也是抱着一个试试看的心态,但初衷是帮助他们。

我要求欣欣爸爸改变自己与女儿的相处方式,欣欣已是一个16岁的高中生,是个大女孩了,她应该在一些事上有自己独立的选择和考虑的权利。

爸爸的责任在此时应由无时无刻的呵护与关爱变为一种成人式的沟通与交流。

给女儿空间也等于给了女儿责任,应该让欣欣意识到生活中并不全部都是爸爸的错,因为爸爸也同样给了她自己安排生活的机会。

我给欣欣爸爸提出的具体建议是:

一、回家制作一个表格,把孩子个性中的弱点一一列出,然后与孩子讨论个性弱点形成的根源,这时候父女俩的交流应该是平等的、互动式的。如果根源出在爸爸身上,爸爸一定要承担责任,进行调整,如果根源出自欣欣,她则应该想办法进行改正。这个办法主要是为了给欣欣一些心理暗示。

爸爸主动承担责任,会缓解她心中对爸爸的不满,从而降低她对爸爸能帮她解决一切的期望值,让她学会独立地处理一些问题。

而通过追究根源也会让欣欣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也是有过错的,通过这样一种认识让她建立责任感。

二、让孩子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通过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孩子体会生命的美好、情感的价值。

我听很多家长抱怨过,他们如何如何为孩子倾注了全部的情感和所有,得到的却是孩子并不珍惜的态度,他们很失望。

我想有很多时候不珍惜所拥有的是因为来得过于容易。

中国人向来以情感含蓄、保守而著称,但对于孩子,我相信没有一位父母会吝惜自己的付出,可他们忽视了孩子作为一个个体生命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与孩子有一些共同的精神追求,反而会拉近孩子跟父母的距离。

譬如欣欣爸爸说欣欣比较喜欢绘画,我就建议他与女儿共同参加美术班的学习,星期天可以带女儿去美术馆看画展,这种共同的兴趣与爱好的培养,会让这“剑拔弩张”的父女俩转移注意力,找到共同的话题。

同时,对艺术的共同探讨也会让他们发现一些更有价值的人生境界,这对孩子成长中个人修养的提高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欣欣目前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爸爸的影响。十多年来爸爸为了她放弃了朋友,放弃了许多有益处的社交活动,正是父亲的这种封闭作风导致了欣欣心理上的防御机制过剩。

欣欣交不到朋友,与同学们合不来,又一味地指责别人,认为这一切都是别人造成的,这种思维定式都是心理机制防御过剩的病态反映,要改变这种状态,首先要改变的应当是欣欣的爸爸。

我建议他多带着女儿出去走走,交交朋友,看看亲戚,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开放式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在人际往来中学会自己把握、掌握一些与人交往的能力,转变孩子过于被动的个性,这样不但有助于孩子人格上的锻炼,还会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开朗的心态。

有了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缺乏自信的孩子通常会慢慢建立起自信心,自卑感会慢慢消失,人格的养成便是一种良性的循环。

虽然欣欣的妈妈没有到心理咨询中心来,但我还是希望欣欣爸爸能够让妻子来一次,我想跟她当面谈谈。

不管怎么说,女孩子大了还是要多跟母亲交流一些的,这不仅是人之常情,更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与欣欣爸爸和欣欣再见面时已是一个月以后的一个星期天。

尽管还是在心理咨询中心的那间办公室里,欣欣显然已不同于一个月前的那个神情萎靡、沮丧的女孩子了。她的眼睛有了传神的热情,说话的声音也脆了起来,看样子她与爸爸的关系已改善了许多,因为,她爸爸的脸上也有了稍许的舒展。

这一次没等我问,欣欣爸爸就赶紧说了起来,看样子我的建议还真在这父女俩身上起了作用,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看得出欣欣爸爸面对女儿好转的情况时有些悲喜交集,他近乎虔诚地向我诉说着为了女儿他自己的转变,这让我发现,其实欣欣爸爸这个大男人在某些方面跟女儿欣欣一样天真、淳厚。

活到老,学到老,女儿已到青春期,父亲才真正开始学会怎么做个合格的爸爸,这也是现代社会给为人父母者的一个沉重的思索。

心灵思索

心理学上,如何才能做一个好父亲?

第一个关键期:孩子2岁以后。父亲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最好时机是孩子两岁以后。这时,父亲可以进入母子关系圈中。两岁的孩子单独睡已是一种促进儿童心理成长的共识。但是,大多数孩子跟母亲可以睡到很大。不夸张地说,许多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是因此而产生的。

第二个关键时期:孩子6岁时。父亲要积极参与家庭的互动和规则的建立。父亲与妻子、孩子感情好才能使家庭关系得到平衡。

第三个关键期:孩子的青春期。父亲喜欢诱导成年的男孩离家,和他一同涉难犯险,体味人生。但是现代父亲更多地扮演了非传统的角色,潜意识中怕失去唯一的孩子,怕孩子长大后与他们分离,因而甘愿听凭孩子在一片黑夜迷茫般的内心困惑中摸索着成长,最终使孩子失去了自然的同盟者和很好的领路人。

同类推荐
  • 十月怀胎专家指南(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十月怀胎专家指南(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但是宝宝的健康、聪明与否,首先在于先天遗传是否优良;其次是后天培育是否得当。只有科学的孕育、优生才能保证宝宝出生后无生理缺陷,健康快乐地成长。对于生活在新时代的知识女性,主动掌握科学的孕育知识,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 高智商孩子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高智商孩子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在孩子的知识感官中,我们需要激发他们的兴趣点,用灵活的方式给他们良好的全面引导,而且要注意早期培养。一般来讲,应对幼童进行听、说、读、记四种智力的全面培养,如果这个时期让孩子在这几方面有所突破,就会为他的成长打下最好的基础。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都是不一样的,在别人孩子身上能成功并不意味着在你的孩子身上也能成功,因此你要及时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做一个“强扭瓜秧”的人,要知道,强扭的瓜并不甜。很显然,符合个性的成功总是最好的成功,否则就不可能让成功的台阶通向顶点。找准孩子的个性,并激发他们的“天才心”,这是最精彩的成功优化方案。
  • 父母是孩子的心理医生

    父母是孩子的心理医生

    书中的多个鲜活实例,可以作为故事来读,也可以当做心理学科普入门。您百思不得其解的诸多问题,会从书中找到答案。具有操作性的对策和方法会架起您与孩子沟通的桥梁,帮助你们一起走出迷茫的低谷。
  • 三分爱七分管·养育女孩手册

    三分爱七分管·养育女孩手册

    本书是一本写给所有女孩父母的家教类图书。书中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打骂式”和“溺爱式”两种传统家庭教育误区,提出“爱与管教相结合”的科学教育理念。全书围绕尊重女孩、“富养”女孩、奖罚分明、品性打磨、气质培养等方面展开,教会父母如何将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优秀的女孩。
  • 别扣错第一颗纽扣

    别扣错第一颗纽扣

    这是一本有关于青春成长的书,在你即将迈入成年世界的时候,或者距离成年还有几年时间,这《别扣错第一颗纽扣》也许能帮你解答一些与青春有关的秘密,与长大成人有关的秘密。它并不是告诫你如何去做,而是帮助你慢慢成长,找到属于自己的路。也许以前所有的疑虑与困难都将因为此书迎刃而解……
热门推荐
  • 冷魅公主的邪魅复仇计划

    冷魅公主的邪魅复仇计划

    一切的仇恨都来源于十多年那个夜晚,Ta所做的一切,现在她们浴血归来,准备好迎接她们的恨了吗?Thegamereallystarted.游戏真正开始了......
  • Leaves From Australian Forests

    Leaves From Australian Fores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调教恶劣坏小子:现代后妈

    调教恶劣坏小子:现代后妈

    她为了每月五千块的大洋,华丽丽的把自己卖了。美名其曰总裁夫人,实际就是专职后母。小恶魔虽然难伺候,不过,这总裁不是对女人过敏吗?怎么还抱她亲她,甚至想拐她上床?这怎么行!她一没长相二没身材,被他吃光自己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不行,趁心还没沦陷她还是立刻打包走人的好!
  • 异世玄仙

    异世玄仙

    一个天才奇葩少年,不经意间来到了一个传说中的异世大陆,开始了他一生的旅途,修炼升级为了心爱的女人去完成她的梦想,终于,走到了那一步.......................
  • 乱缘谱

    乱缘谱

    收录了鱼鱼笔下大部分短篇文或番外,感谢读者大大的阅读,欢迎点评!【目录】:《谢谢你用枫叶教会了我爱》《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等待一个不知名的人》《请让我陪伴你长眠于此》《军娘》
  • 天狩之境

    天狩之境

    非是之人如何,似阿修罗道又如何。六界之大为何就没有我琉璃的栖身之所。你们逼我,所有的人都逼我,逼我堕天,逼我成魔。我不怕,因为有一个人,为我种了满山的千骨橘,等了我千年。可是你,御璟仙尊,你利用我对你的爱害死了他,你可知道他是谁!你死,只是重入轮回。他灭,却是永不再生!我好恨!好恨啊!老天!我为你献出所有,愿意为了众生放弃心中卑微的爱意,可是你为何还不放过我,放过我身边所有爱我的人,为什么要让他们一个个的在我眼前死去!既然天容不下我,我便逆天!玉跑刀再现,太渊魔神觉醒。御璟仙尊,你给我好好的看着,看我琉璃怎样带领冥、妖、魔三界的大军血洗天都,怎样让六界在我的九冥玄火中变成真正的赤炼地狱!
  • 末世之流

    末世之流

    随着文明进步人类远离自然的同时究竟失去了什么有丧尸有随身空间有强大的女主
  • 残落的雏菊

    残落的雏菊

    蒋天畅是出身贫寒的农村女孩儿,自幼丧父,母亲改嫁后,受到继父的虐待,身世悲惨。但她天生聪慧,相貌娇媚,自立自强,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好心人”的帮助,完成了高中学业。在青春的岁月里,她承担了太多的沉重,也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她感受着青春的清新与纯净,也领会着贫苦带来的艰辛与屈辱。进入大学:她揭开了”好心人“的真实身份;承受着爱人与朋友的双重背叛;面对着重病的母亲却无力就医......当现实与理想、诱惑与情感、美好与丑陋,交织碰撞,她又该何去何从。
  • 暗黑天使

    暗黑天使

    魔与淫的性格,毁灭一切的力量;死神的使者,黑暗的主人。是沉醉于花丛不问世事,还是立身而起勇于挑战;是携美同行笑傲山水,还是满腔热血征战四方。一切尽在暗黑天使。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 煮粥条议

    煮粥条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