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72600000076

第76章 叙述:以意统材

意在笔先,是写作的一个诀窍。这意体现于文中,可以是主题及中心等,但从操作上说,则就是立意。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立意就是立言之本意,也即行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此种强调,正表明立意对材料有一种统领作用。

一、如线串珠。材料是一些片段,但可以用线索贯穿起来。

例文:朱自清《冬天》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要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是外路人,除了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他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指路子:朱自清的《冬天》,写了三个片段。三个片段有相似的背景,即时令都为冬天。第一个片段是围着小洋锅吃白水豆腐,文中将嫩而滑的白水豆腐比作反穿的白狐大衣,甚妙。一边吃着白水豆腐,一边体味到的则是父子之爱。第二个片段是写友情,即三个朋友夜游西湖。先写月之美,形成一个柔和的静境。“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再由静而动,宛如醒了一场梦。第三个片段也是写亲情,但作者已由儿子变成了父亲,要承担家庭责任了。这里写的是带着妻子儿女在台州教书,环境是偏静的,加上又是外地人,与当地接触甚少,但家里却很温暖。“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他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这里突出微笑,表明安于平静质朴的生活。从日常中感受美,并体现出内心的美好。而串起文中三个片段的,便是一条情感的线索。“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至于用天气的寒冷来反衬心中的温暖,则也点明了主旨。

二、形散神聚。材料是分散的,但立意上得凝聚起来。散文写作中所说的形散神不散,也正是这个意思。

例文:汪曾祺《白马庙》(节选)

镇上有一个卖油盐酱醋香烟火柴的杂货铺,一家猪肉案子,还有一个做饵块的作坊。我去看过工人做饵块,小枕头大的那么一坨,不知道怎么竟能蒸熟。

饵块作坊门前有一道砖桥,可以通到河南边。桥南是菜地,我们随时可以吃到刚拔起来的新鲜蔬菜。临河有一家茶馆,茶客不少。靠窗而坐,可以看见河里的船、船上的人,风景很好。

使我惊奇的是东壁粉墙上画了一壁茶花,画得满满的。墨线勾边,涂了很重的颜色,大红花,鲜绿的叶子,画得很工整,花、叶多对称,很天真可爱,这显然不是文人画。我问冲茶的堂倌:“这画是谁画的?”——“哑巴”——“他就爱画,哪样上头都画,他画又不要钱,自己贴颜色,就叫他画吧!”

过两天,我看见一个挑粪的,粪桶是新的,粪桶近桶口处画了一周遭串枝莲,墨线勾成,笔如铁线,匀匀净净。不用问,这又是那个哑巴画的。粪桶上描花,真是少见。

听说哑巴岁数不大,二十来岁。他没有跟谁学过,就是自己画。

我记得白马庙,主要就是因为这里有一个画画的哑巴。

指路子:文中作者先说自己教的中学由观音寺迁到白马庙,并在那里住了一年。住处是卡通画似的房子,即很简陋。门前有条土路,三面都是农田,上课之余看看书,也可看农人种田。又讲到小偷的光顾,教员的态度。到镇上去,有一些店铺及作坊,还有茶馆,但不期而遇的,是在茶馆里看到粉墙上画了一壁茶花。写到这里,才出现了主角,即一个会画画的哑巴。“我记得白马庙,主要就是因为这里有一个画画的哑巴。”这一句也可当做点题,但真是点到为止,并未加以发挥。汪曾祺的写作擅长于背景的点染或烘托,往往先写相关的物事,氛围出来了,人事也就生动了。不用说,这篇散文的取材是很散的,但并非没有取舍,即仍有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思意趣。作者处世讲随遇而安,这里所写的就是此种心态,但作者又认为还要自得其乐,即有兴致打量周围的一切,从中发现一些生活的情趣或美。作者除了写作外,也会画画,如此,那个画画的哑巴,与作者的情趣便不无相通之处。这情趣或美,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神,从而串起那些分散的形,包括观感的印象、场景及细节等。

三、片言居要。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片言居要,最为警醒。刘禹锡也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片言居要,表现于文中,还可将立意提炼为一句中心句或主旨句,简明扼要。

例文:丰子恺《蝌蚪》

我见这洋瓷面盆仿佛是蝌蚪的沙漠。它们不绝地游来游去,是为了找寻食物。它们的久不变成青蛙,是为了不得其生活之所。这几天晚上,附近田里蛙鼓的合奏之声,早已传达到我的床里了。这些蝌蚪倘有耳,一定也会听见它们的同类的歌声。听到了一定悲伤,每晚在这洋瓷面盆里哭泣,亦未可知!它们身上有着泥土水草一般的保护色,它们只合在有滋润的泥土,丰肥的青苔的水田里生活滋长。在那里有它们的营养物,有它们的安息所,有它们的游乐处,还有它们的大群的伴侣。现在被这些孩子们捉了来,关在这洋瓷面盆里,四周围着坚硬的洋铁,全身浸着淡薄的白水,所接触的不是同运命的受难者,便是冷酷的珐琅质。任凭它们整日急急忙忙地游来游去,终于找不到一种保护它们,慰安它们,生息它们的东西。这在它们是一片渡不尽的大沙漠。它们将以幼虫之身,默默地夭死在这洋瓷面盆里,没有成长变化,而在青草池塘中唱歌跳舞的欢乐的希望了。

这是苦闷的象征,这象征着某种生活之下的人的灵魂!

指路子:本文所写的蝌蚪,原本是孩子们捉了来养在洋瓷面盆里的,但作者却以满怀同情的笔触写到了它们的苦闷,即不得丰田水草以及自在游乐。“这是苦闷的象征,这象征着某种生活之下的人的灵魂!”由物及人,此一立意有如神来之笔,即将主旨点明为生活苦闷的象征,甚为醒目。

四、有所感悟。写作及作文都是对生活的发现,要从材料中有所感悟。对应于立意,则可适当升华或深化。

例文:冰心《笑》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地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地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地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地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指路子:文中写了三个场景。一个是眼前的景象,再引出两个回忆,则是基于相似的联想。因相似的背景都有雨有花,不同的是抱花的人,即安琪儿、小孩子及老妇人。人虽不同,却又有一样的表情,即都露着微微的笑,从而表明内心的平和宁静之美。换言之,就是内心有爱。“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这爱就是升华了的主旨,从而贯穿起三个场景。冰心的散文小品,宛如片片绿叶,生命的汁液沿着枝干流贯而上,然后在叶子与叶子之间传递。叶子间不分厚薄,彼此都一样濡染了生命的气息。那种生命的情愫,就是爱。唯有爱,才能如此广泛地流布开去。母爱、童心以及小花小草等,正是在这些物事上,表达出爱来。从取材上说,作者往往不避细小。如此,大多数的篇章,主题也是宜小不宜大。但就整个写作的意识而言,则有一种爱的思绪在支撑着。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生命就如一滴水或一片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也有它自己的使命!”“要知道:生命的象征是活动,是生长,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在《走进人民大会堂》中,冰心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走进人民大会堂,使你突然地敬虔肃穆了下来,好像一滴水投进了海洋,感到一滴水的细小,感到海洋的无边壮阔。”作者的童年在海边度过,但面对大海的壮阔,情愿是一朵浪花。浪花是动的,而叶子则是静的。一动一静,两相对照,为的是映衬出生命的不同形态。水滴与叶子,都可用以比方生命。而生命若以动静来分,则无非是往返于动静之间。或动或静,为的是动静分明。爱大海,但个人的生命则如浪花一朵;生命之树长起来,情思则分布于细小的叶片。如此,凡有抒写,都是爱心的流露。

给台子:

一、下列材料都选自课文,可适于什么话题。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节选自《触龙说赵太后》)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节选自《陈情表》)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今已亭亭如盖矣。”(节选自《项脊轩志》)

答案:亲情。

二、找出下列材料的相通之处,并加以概括。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答案:这些语句出自不同课文,但内容上都讲到对客观物事及规律的掌握,只是各有表现而已。

三、分析下面这篇高考作文的立意特点——《季节》。

季节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想当初,造物主如此旗帜鲜明地把一年涂上四种颜色:春的碧绿,夏的火红,秋的橙黄,冬的滢白。日月悬浮,乾坤流转,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滋养了天地苍生,也哺育了人类敏感的心灵和虔诚的情感。季节是一种秩序,统御着每一阵风,每一片云,每一次悸动,每一回叹息。

而我们正成为秩序的破坏者。

越来越多的烟囱向天空散播着自己的恶毒,人们把二氧化碳从禁烟之所释放出来,兴奋的狂躁,纵情的肆虐,在短短数十载光阴间席卷天下。地球开始发烧,季节隐退了身影,而我们陷入歇斯底里的热浪,茫然无所知。

季节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古人敬仰季节,因为季节教会他们一切重要而美好的生命真谛。春和景明,木欣欣以向荣,那是生之奋发;夏日炎炎,骄阳似火,那是生之热烈;秋气肃杀,回风摇蕙,那是生之蕴藉;冬雪冰封,滢然洁白,那是生之肃穆。在季节的变动周流中,人渐渐成长,渐渐感悟,然后满意地叹息一声,尘归黄土。季节是无言的老师,沉默的仲裁者和守护者。子曰:予欲无言。是啊,庇护一切,包容一切而又默许一切的季节,又何须言语呢?

但我们迫切地要求言语。人类不仅梦想着用物质重新构造世界,还憧憬着用言语填充整个世界。满天飞舞的冰箱空调广告,是人们对季节的宣战书。据说所谓成功的宣传,就是让爱斯基摩人把空调搬回家。而一切正朝着令空调制造商可喜的方向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冰川的眼泪不可遏止地往下流,让幽怨的大海更加凶暴而不近人情。季节的气息已经淡不可闻,人们纷纷躲入空调房,冬天送暖,夏天送凉,心安理得。相信不久空调制造商就会收到北极熊的订单了,那将会是商品经济一个多大的胜利呀!而季节,就在这样的胜利气氛中飘然而去。她脚步轻盈,点尘不惊。

季节的远离不仅仅使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巨大改变。我们的精神、思想,正在以令人陌生的方式远离曾经的美好。少女已不屑伤春,壮者也不满于悲秋了,在物欲至上的热流推动下,一切都是更高更快更强。快!快!快!火车要出发,飞机要起飞了!在这个人心浮动的奔腾年代,季节为我们构造的精神家园已然失衡。

季节正马不停蹄地消失,而我们做了什么,去挽留她绰约的身姿和高贵雍容的仪态?

醒醒吧,我们需要季节。

答案:本文写自然的季节,不是平铺直叙地罗列一些季节的特点,而是反其意而用之。写自然的季节正遭受着人为的破坏,从而面临着模糊及消失。行文中如此反弹,自不乏现实意义。因为环境污染及生态恶化,确乎再不宜那种盲目的乐观。为了在立意上体现出警醒来,文中开篇就说:“季节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先用一句话来提炼题意,便于集中注意及思考,免得思路过于分岔。文中思路的展开,设置了两个层次的对比。即季节原本有其秩序,而今则遭到破坏;季节美好而无言,而今迫切要求言语,却没了那种自然的美好。至于主旨句在文中还反复强调,又便于贯穿。

四、分析下列材料的内涵,力求立意上有所感悟。

材料一:草丛起了大火,蚂蚁四处逃窜,眼看蚂蚁将被大火吞噬。突然蚂蚁迅速积聚成团,开始朝不远处的溪边滚动。火焰烧死团表面的蚂蚁,但是蚁团丝毫没有减小,死的蚂蚁仍然紧紧依附,蚁团终于滚入水中,冒起一股轻烟。蚁团中间的蚂蚁得救了。

材料二: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了一半,滚落了下来,这是它第六次失败。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从原处开始,艰难地往上爬了。有两个人同时注意到这个情况,一个人说:多可敬的小蚂蚁呀!另一个人说:多愚笨的小蚂蚁呀!

材料三:秋天到了,蚂蚁忙着运粮食,储备起来准备过冬,而蟋蟀却大声地在草丛里歌唱。当冬天来临时,蚂蚁可以美美地藏在洞穴里享受自己劳动的果实,而蟋蟀却会渐渐地被冻死在野外,它们的寿命往往只有三个月。

提示:思考的方向是人可以向动物学什么?

同类推荐
  • 做最有出息的女孩

    做最有出息的女孩

    《做最有出息的女孩》一定会让你欣喜地发现,此书能够帮你找到想要的一切答案。围绕女孩的性别和心理特征,《做最有出息的女孩》深入分析并解答了她们成长过程中颇需关注的问题,涉及女孩性格的塑造、气质的修炼、习惯的培养、知识的储备、交际能力的锻炼以及青春期的教育等,涵盖女孩绚丽多彩生活的方方面面。
  • 有趣的课外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指南

    有趣的课外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指南

    《有趣的课外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指南》中的科技小实验都有一定的趣味性,且极易实施,通过这些实验能让同学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和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并且这里介绍的科技小实验所使用的用具和材料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和弃用物品,也能让你为环保出分力!作者谢芾把课堂里学到的知识与课外从事的各项活动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涉猎物理、化学、地理、数学等学科,用一个个有益的小实验,小发明创造加深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以提升所学知识的印象。
  •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在中国,大学生是个非常特殊和重要的群体,这个群体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本书作者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在总结了学者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意义,对两种精神融合的内涵、特征、标志、紧迫性与可行性、难点与支点以及保障体系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创新之处。
  • 优秀小学生的100个学习好方法

    优秀小学生的100个学习好方法

    《优秀小学生的100个学习好方法》由鲁鹏程主编,《优秀小学生的100个学习好方法》从学习能提升竞争力,预习让你领先一步,向40分钟要听课效益,把作业当考试对待,让自己“过目不忘”等12个方面,全面总结了优秀小学生应该掌握并应用的100个学习的好方法。这些方法简单、有趣、实用、有效,能帮助小学生轻松、迅速地提升学习成绩,适合小学生及有关教师学习参考。
  • 十五少年漂流记

    十五少年漂流记

    《十五少年漂流记》发生在1860年3月9日,15个8岁至15岁的学生,为了丰富暑假生活,准备乘坐“斯拉乌吉号”帆船环游新西兰。就在准备起程的那天晚上,不知道是谁悄悄解开了缆绳,船漂走了,又恰好遇到了暴风雨,结果狂风巨浪把这轻如叶子的小船抛至荒岛上。在这个荒岛上,生活条件非常艰苦,面临绝境,15个少年却不畏困难。为了生存,少年们组织起来,选举首领,全体成员紧密团结,克服困难,顽强地生活下去。其中虽有矛盾对立、冲突分裂,但最终他们齐心协力征服了险恶环境和外来入侵者,带着胜利的光荣和喜悦重返家园。
热门推荐
  • 机武至尊

    机武至尊

    他和妻子相濡以沫数十年,机缘巧合下一起穿越到未来……以念力创造无限星河,以体力毁灭无垠虚空!
  • 传世藏书-文心雕龙(下)

    传世藏书-文心雕龙(下)

    《文心雕龙[1]》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汉族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
  • 古墓新娘:千年不朽的玉面美人

    古墓新娘:千年不朽的玉面美人

    古老的长白山秘境中民间传闻此处乃是大清龙脉所在,几百年间引得无数摸金倒斗者有来无还。传闻中辽东第一美人的千年不化骨依旧容颜如鲜,四大贝勒的后人合聚圣山尔虞我诈,明争暗斗。最终谁将揭开那段沉寂了几个世纪的大清秘史夺得宝藏与那不朽美人?跟着无双的文字,带领大家揭开这尘封几个世纪的大清秘史!
  • 无敌打工仔

    无敌打工仔

    我是无敌农民工、我是超级职场白领、我要创造我的商业帝国!N市的夜晚非常的好看,这让初次来到这里的吴迪大开眼界,只见路面上到处是川流不息的车流,各种只有在电视上才见到的好车时常从身边穿过,道路两旁的商家橱窗里、门脸上都点着不断变换颜色的霓虹灯,大大小小的彩色招牌叫人目不暇接……
  • 异世之逆蝶

    异世之逆蝶

    男人,我所欲也;权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NO!NO!NO!权利和男人,我都要。**************且看小女人如何运用手中的权利玩转天下。
  • 雪女传奇

    雪女传奇

    她是上古灵石,也是拯救雪族万年之劫之人。她为了凡间男子而殉情,堕入轮回,却生生世世无法与他相见。他,即便是魔族之王,却也难逃命运的捉弄,爱情兜兜转转,又将如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古宅疑云

    古宅疑云

    黑暗是恐惧的源泉,也最容易让人产生更多莫名其妙的幻想。但是往往在黑暗中幻想的人都会害怕,因为黑暗中涌现的大多数都是奇形怪状,阴森可怖的幻想。
  • 报国殇

    报国殇

    他矗立在抗日前线,书写着中国军人不朽的抗日篇章,他用鲜血篆刻了中国军队的军魂,他保家卫国、洒血沙场,他通过对苏军特种部队的了解,创建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支特种部队,他用顽强的生命诠释着一个共产党人的信念,他是共和国的将军,他的名字————杨龙菲。
  • 龙族之王者复苏

    龙族之王者复苏

    路非明和路鸣泽在大陆游荡,让人类感到不安...屠龙行动,又开始了...
  • 嫡世无双:绝色大小姐

    嫡世无双:绝色大小姐

    第一废柴?第一丑女?她冷冷一笑,有万兽之王者傍身,上古功法信手拈来,绝顶兵器随手炼制,就连那失传丹药,对她来说也不过小菜一碟!自此,司徒大小姐的逆袭之路开了!逆袭路上,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只是某一只妖孽,你能不能不要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