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76800000027

第27章 乡村小人物记

明旺子

他由人领着来我村做工,估摸已人趋中年。他穿着暗蓝色外衣,一米六许的身板,面色黝黑,脸宽腰粗,显得敦壮有力。他帮人干活是赚口饭吃,同时也可获得一点廉价工钱。

每当村民反复问他几多岁时,他总是痴痴地憨笑着,嘴角淌着涎水。沉思片刻,他忽而竖起两个指头。“二十”,人们问到?他默不作声,转眼又变更为三个指头,一会又竖起四个指头,引得人们哄堂大笑,他也捡着人家的笑声讪讪地咧开了嘴。

说起明旺子,四里八乡几乎尽人皆知。每当幼童哭耍赖地时,大人便会唬吓到:“哎呀,明旺子来喽,明旺子来啦,快把她抱走噢……”怯懦的小孩便会立马止住哭闹,惶然四顾;赖皮的顽童则会刨地蹬足,哭滚得更加厉害。

明旺子出生在闽赣交界的芒冬坑,家中兄妹甚多。取名明旺,想必双亲对他是寄予望想的。光从“明旺”这两字来看,便意为前程光明,人丁兴旺。未曾想他却是先天弱智。

他显然是说不清自己的年岁。他胡子拉茬,面相混浊,胡子里常夹挂着涎水和粥汤,宛如草丛里亮眼的露珠。他说话时嗓门粗大,每每唾沫横飞,一不当心,则喷到你的面上。

一些后生好恶作剧,常逗明旺子说,把你的胡子烧掉,便可以讨到老婆了。明旺子听后支支吾吾,将信将疑。后生于是点着打火机,欲将他碍事的胡子烧短些。当火苗趋近,胡子立马缩残,霎时,屋里头飘起一股浓烈的毛发焦臭味。明旺子下巴被火苗灼痛,惊疼怪叫,立马躲闪。众人笑得前俯后仰,明旺子瞪大眼晴,气得嘟嘟噜噜骂骂咧咧。

明旺子干活需得由人带领,如果放任自流,他是做不成事的。你叮嘱他在田地锄草,虽然不会把庄稼误锄,但他很会偷懒。每锄一小会,他便坐在田埂上东张西望,抑或顺着田边哼哼叽叽,四处遛跶。

明旺子饭量大得出奇。吃饭时,人们便让明旺子独自在另外小桌上吃。他面相混浊,浑身冒着怪味,若同桌进餐,让人反胃。你别看明旺子傻不拉叽,却也喜好女色,对女人兴趣特浓。每当田边有女人经过,若被他瞅见,他准要停下手中的活计,直愣愣地盯着人瞧,直到她的背影消逝在转角处。那副淌着涎水的贪相,简直像一只馋猫。他话音里常拖带着浑重的第四声。他一个劲地向一旁干活的主人打听:“这……这是哪家的姑……姑娘哩?”一会他又自言自语:“大乳菇,大屁股,大肚腹……”

明旺子不经意间常问些极荒唐幼稚的问题,着衣服时常扣错扣子,他于是成了村里大人小孩的开心果。夏日炎炎,惊雷滚滚,有时雨天无法做工,明旺子便得闲下来。看到我在桌前看书,他坐在屋里闲极无聊,顺手拈起凳边一本陈旧的党政机关刊物。一会,他用手指指着文章,一行行念将过去,他煞有介事的念诵着——让我狂笑难抑,几乎笑掉大牙。

他哪是念书哩,他胡乱念的内容分明与文章风马牛不相及。他诵读的是闽赣交界四里八乡他所熟知的地名:“江西省、福建省、伍家坊,杨家坊、安远社、下柏昌、上柏昌、河龙排、高田、长甫、朱家庄……”真叹服他还有如此记忆力,竟能默诵出这么多的地名。见我狂笑不止,他也乐了,仿佛得到了奖赏般,眉开眼笑,于是翻来复去地念得更加带劲了。

明旺子认不到钱,把五元钱说成打机关枪的(老款五元有两个解放军持枪的头像);把一元钱说成驮耙子的(大锅饭时集体驮着耙子外出劳作);二元钱说成开拖拉机的(一辆拖拉机正冒着袅袅青烟)。他印象中似乎只认得五角一角的小票。人们给他工钱时,他知道说要“打枪子”的,他把“枪”说成浑重的第三声。他说要大张的,不要小张的。村民若多给他几张一角五角的小票时,他便会满心地不欢喜,咕噜着转起嘴筒,眉头紧蹙。他那时帮人做工每天二元,若帮人收割稻谷则加些。村民付给他工钱时,也会当着其他村民的面,以示公证无欺。明旺子便用灰色的帕巾将钱里一层外一层细细包裹,宝物般别在贴身裤头里。他认不得钱,不懂去村中小店买食物。他的钱多般是拿回去交给家人,毕竟他多半时间还得靠家人养活。

在人们的带领下,明旺子干活还是挺卖劲的。挑泥时一担一担,毫不费力,双脚迈着鸭子般的八字步,稳稳当当。平素他帮村民砍柴、驮树、割禾、挑猪牛栏粪等活计。村民建新房时要拓挖地盘,将数十米高的山土靠人工铲得与坪场相仿,明旺子于是有得事做了。他数月半年不间断地帮人挖土挑土,挑砖搬石,驮杉木驮支杆,挑泥浆帮人建盖新房。当村民的新房终于盖好了,他又得轮换到另一家去做工。他终年流浪在四里八乡,无依无靠,有时甚至朝不保夕……

有时深夜,睡在闲置厢房里的明旺子,半夜常会糊话连篇,有时甚至起床游荡,似乎在喝斥着什么,大人小孩听了甚是惶恐。

他帮村民栽烟种地,种豆浇肥等细腻活计他是不能胜任的。种豆时,人们用木锤打豆窝。打过坑窝的田埂原本就窄小,经他一双粗硕的大脚板踏过,田埂将会一块块崩踏。他站在稻田里耘田也不适宜,眼拙脚笨,不时误把栽好的禾苗踩进淤泥里。

他不会耕牛耙田,不会夯田埂等活儿。像这类难度稍高的活计若想教他做,那无异于强人所难。说他傻,有时却并不会傻,当我在外村遇见他在帮人干活时,他便对别人说我是老屋组某某家的小儿子,还能说出我的名字来。

明旺子在村中这家做几天,那家做半月,每每一呆便是半载一年。逢阴雨连绵,他也闲不住,便去村里四处游荡。没事做时,他偶尔抽空回趟老家,等天晴后再上来做工。

在我家做工时,经常母亲打好水,让他提去洗澡,他转身门外,一小会便进得屋来。原来他只是象征性地胡乱洗了一下脚,他一心惦念着桌上的菜食,迫不及待的要上前去吃。母亲便佯装生气,说他浪费了热水,不讲点卫生,一转身便被他倒掉了。明旺子听后只是嘿嘿嘿地傻笑着。

有时,明旺子一年半载没来村里了,人们闲时便常会提起他,不知他去到哪个乡村做工了,亦不知他是否仍健康地活着。

一次,明旺子从二十多里远的老家上来,不可思议的是,他竟背来一块十多斤重赤红色的磨刀石,送给我家磨刀用。这石块是他在老家小河边放牛时看到的,就想起要背给我家用。这让父亲很是感动,想不到他竟然还有这份心,这么远竟背块石头上来。他很认真地说,栋子(父亲)家的磨刀石很不好使。

春去秋来,历经风雨洗礼,田野稻浪起伏,洋溢着一片丰收的喜悦。半年多了,却迟迟不见明旺子来村里做工。人们于是辗转打探,终于得知明旺子已去到一家庙庵吃斋干活去了。咦,寺庙终年不见荤腥,明旺子能耐得住清素吗?人们四下嘀咕,匪夷所思。

后来,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明旺子杀人了,被派出所拷进了“班房”。他在庙庵里用菜刀活活地砍死了一位六七十岁的老斋公。他又木又凶,据说是持刀从后头向那老者头部猛砍数刀,相当残忍。他杀人的动机十分荒谬,据说是为了争风吃醋,嫌疑那位老斋公与厨房做饭的老斋婆相好,夺他所爱……

一时,圩日上沸沸扬扬,人们争相传论着明旺子在庙里头杀人的残暴行径。人们指责、哀叹、惊悚……在民风淳朴的乡村,尤其是寺庙静地,发生此等伤风败俗的恶事,四里八乡一片哗然。

忽一日,明旺了一头齐茬茬的短发,蓦然出现在村中小路上。人们纷纷向他打探杀人的经由。原来他经过公安部法医抽血化验,确诊为精神病患者,被关押数月后,便“有罪”释放了。

之后他常说在班房里被手拷锁着,十分害怕,每当谈及坐班房一事,他的双眼便布满恐惧。从牢里放出后,明旺子仍旧色心不死。中秋节,四八宾朋纷至沓来我村“过漾”,路上行来络绎不绝,明旺子也在村中游荡。自命案发生后,人们对他已不再那么亲近和答理了,心中多少还是对他有些提防。午饭后,几位闽省的亲戚在坪场向游荡的明旺子问话,他讪笑着应答。冷不丁,他竟突然一把将女客拦腰环抱。女客大骇,惊惶挣脱,羞愤难当,一边气极败坏地数落明旺子的不是:“你这死明旺子,你再敢这样,我叫派出所叼你去坐班房……”

这之后,人们常有意无意地戏弄他,动不动就吓明旺子:派出所人来铐你啦。每当有乡干部从远处晃过,或有汽车驶过,他双眼便布满惊惶,警惕地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直到他们远去,方才安下心来做事。后生们仍喜好拿他开玩笑,嬉笑着,不时说要给他介绍姑娘。明旺子似乎知道此事无望,于是微叹两声,愠怒地咕噜着:不跟你们讲那些冇头打贴的事。他生气地将嘴筒转起,说:“我坐过班房,杀过人,讨不到老婆喽……”他似乎对此再也不抱任何希望和念想了。

尽管他不答不理,人们仍热衷于拿他取笑:“明旺子,给你介绍个老姑娘哦,好漂亮的哩,十个乳菇(乳房),四只脚骨,大肚腹,只是嘴巴子有点尖,脾气有点暴躁……”后生们故意把乳菇二字拖得又重又长。见后生们忍俊不禁,一脸坏笑,明旺子一会儿似乎顿悟了过来。他气咻咻地说:“你去讨啊,尽会讲这些冇头打贴的事。把你大姐老妹嫁给我做老婆哩,跟你老婆睡哩……”人们一惊,没料到却被这臭明旺子将了一军。

高田镇有一位油漆师傅姓陈,他走村串乡四处行艺。在村里行艺时曾谑说要帮明旺子介绍一位残疾姑娘。明旺子一直念念不忘,他时常向众人打探陈的音讯。一年半载过后,便说他是个骗子,还说介绍姑娘给他,人影都不见了。他嘴巴嘟嚷着,有种被戏弄后的恼怒感。

早饭期间,村里开铁武林的一位司机也在主家吃饭,闲谈时他问及明旺子坐班房一事,不料明旺子却突然冒出一句:“你坐过班房吗?”司机大骇,开车人是最忌讳这些了,气得他呸了呸:“这个死明旺子,什么东西不好问,偏偏问这个。”

过节过漾时,明旺子游荡在村民家门前,主人便会用大碗盛饭菜给明旺子吃。有时吃完后,明旺子却并不领情,悻悻地说着人家的不是。说人们尽会拿些骨头给他吃,若把他吭(卡喉)死了,叼你们去坐班房……人们听后笑作一团。

转眼离乡己十余载,多年未见明旺子了,不知如今他过得怎样,是否仍懵懵懂懂地苟活在这苍茫而又无奈的尘世。

今年中秋村里“过漾”时,听说明旺子又上来我村了……得知他仍活着,心底不由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愫,不知是欣慰,还是心酸。想必他也该年过五旬了吧。

哑表哥

大姨妈家在闽省羊坑偏远的大山里,姨妈是外公领养的长女,嫁去如此偏远的深山老林,让人匪夷所思,也许是媒妁之言,也许是命中注定。

姨父去世得早,记忆中姨父性情温和,勤劳朴实。姨妈生有数个女儿,唯独最后生下一个寄于厚望的传宗接代的儿子。可命运偏偏爱捉弄人,表哥是个又聋又哑的弱智儿,姨父母痛心疾首。对于重男轻女观念极重的偏远山乡,这无异于晴天霹雳。

寻医问药,辗转奔波,多方诊治无果后,姨父母只得另做打算,于是他们抱养了一个儿子,后来有位表姐亦招婿上门,无形中消解了姨父母老有所养的后顾之忧。

随着年岁渐长,十多岁的哑表哥仍是口水当当,青涕滴翠,面色污浊,一副萎靡不振大脑尚未开发的混沌模样。

姨妈家距我村二十多里山路,那崎岖陡长的石阶坡径,林荫蔽日,古木参天,一路翻山过坳,穿梭在林荫深处,可以感受一派旷古的幽凉。

由于山路遥远,小时我很少去姨妈家,有时几年方去一回,对于这位表哥,印象并不深。到他家时,他可能去村里玩耍了,只是偶尔遇见过他。他怯怯地低着头,一声不吭地挪到灶前,默默地帮姨妈拗柴烧火,有时还会“呜呜哒哒”地向姨妈咕噜几句,似乎是在问询我们的来历。

姨妈大声地吩咐他做事,一边比手划脚,他木木地端详着,大致还是能领悟对方所要表达的含义。

转眼表哥表姐们均已成家,各起家业,姨父也先于姨妈撒手人寰,丢下一双孤儿寡母,自此,姨妈的日子过得愈发艰难了。姨妈那的村民一般去几十里远的安远乡赶圩,偶尔也会来靠我村这边的河龙赶圩。圩日当天,她便会起个大早,早饭后,挑起昨夜摞好的一捆捆晒干的野生凉茶,还有一蛇皮袋五花八门的土特产,和哑表哥一道,步履蹒跚,消消停停,穿越翻爬在陡长的林间石径,途经我村,再去到闽省圩市上卖。返家时,她便换回些生活日用。

有时姨妈返家经过我村,她便会绕步到我家歇脚,瞅瞅天色尚早,她便坐下来吃茶吃饭。她从布袋里搜出些果点,热情地散给我们吃。若表哥带在身边,她几乎很少来我家,她是怕给人添麻烦。姨妈她很拘礼,母亲炒了香喷喷的韭菜煎蛋,她总是一个劲地将母亲塞在她碗中的菜夹给我,母亲又夹给她,推来让去。

姨妈种了点田,说是种田,其实都是儿女帮她耕地插秧种好的,她只是负责锄草看水而已。没事时,她便颤巍巍地领着傻儿子幽幽地进山打柴,两人都扛不了多少柴禾,不过日积月累,墙角边的柴禾便渐渐多了起来。盛夏大山长菇时,姨妈也会带着表哥进山摘菇,有时还能摘到一些珍贵的真红菇。

我和父亲去过姨妈家对面大山里挖竹笋。那回我们没有带饭,挖完笋后便去姨妈家吃饭。因为我少得去,姨妈见到亲人,十分欣喜。她非常热情,欢喜地在灶台忙碌着,一会又在里屋搜搜拱拱,为我们张罗饭食。

岁月催人老,姨妈身体每况愈下,圆短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褶,沉抑的心病长年纠缠着她,使她愁眉难展。她常哀戚的说,哪天如果自己死了,这个哑子该咋办啊?讨食又不会说话,做活又没有力气,赚不到食,到时真会被饿死……

后来姨妈做不动事了,便靠身边的儿女每月供给勉强度日。若不是哑表哥拖连,姨妈早就跟儿女一起生活,享清福了。

一直以来,人们不断地给姨妈出主意:赶圩时把哑子送到街上,或送到更远的县城里,让他自生自灭……你看你,自己都垂垂老矣,自身难保,你难道还能永远顾得了他。姨妈听后,嗨出一声长叹:“谁让我上辈子欠他的啊,他也是我心头掉下的一块肉啊……”

那回圩日,姨妈真的不慎将哑表哥给弄丢了,她寻遍街头巷尾,直到散圩,仍没望到哑表哥的人影。

归途中,哀伤的姨妈逢人便问,走到我村时,姨妈心焦焦地来到我家,再三叮嘱父母要帮她多打听哑表哥的下落。她面色哀戚,沉重地说:“若寻不到他,他肯定会饿死在乡野的。”

天色渐晚,还有十多里山路要赶,姨妈喝了口水便心急火燎地走了。望着她空寂失魂,苍茫矮小的身影,不由深深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

人们背后都说,这样一个沉重累赘,丢了就丢了,还找个啥哩,这不正好么,真是自找麻烦。

回家后,姨妈每天反反复复地念叨着要寻表哥:“他不会讲话,又不懂讨食,真的要饿死在乡村山野了。”姨妈涕泪横流的哀泣。于是表姐表哥们纷纷外出找寻,前往四里八乡辗转探问。数天后,终于在某村打听到哑表哥的下落,看到他时,他正饿得哇哇哒哒地迭声怪叫。

可怜的老姨妈,尽管自己朝不保夕,但她仍坚定地要找寻丢失的无用儿子。她常哀戚地瘪着嘴,向众人倾诉,那毕竟是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骨肉啊,咋能见死不救,于心何忍。她幽幽地说,只要她活着一天,就必须照养好他一天……

菊女

腊月底,寒气凛冽,呼啸的朔风粗暴地推搡着门窗,见缝便钻,村庄飘荡着浓浓的香甜,家家户户忙着制作过年的煎圆和黄米果。黄米果由大禾米制成,将浸过碱水的大禾米放入偌大的饭甑里蒸,熟透后端到石臼里用木棰掷打。大人小孩在大簸箩里手工制作黄米里,偌大果团接近尾声时,父母总会特意制上两块略小的黄米果,不消说,那是留给菊女的,她每年这时都会来村子讨黄果。她一家挨一家的讨去,总是被冻得瑟瑟发抖。

菊女是闽省一位弱智的妇人,长得极矮小,萎琐,神经兮,她时常穿着别人施与的又长又大的宽衣,衣角齐膝,样子甚是滑稽。她说话时瘪脸瘪嘴,吱唔半天方吐出一句话来:“有……有……有芒果吗(黄果)。”她说话相当吃力,有时使半天劲方能瘪出一句话来。菊女的老公是一位哑巴,幸而他老公还能与常人配合,谋得个轿夫子的营生。每回他与搭档一道抬送完新娘子,总能获得一些酬金和各类馈赠品,如鸡鸭、猪肉、红鸡蛋,还有菜食糕果等等。

菊女走路拖拖拎拎,了无生气,她手中随时拄着一根棍子,以防那些狗崽们汪汪狂吠和呲牙咧嘴地追根刨底。闽赣交界的四里八乡,只要逢人家做酒,那些叫花子们犹如八仙过海,个个神通。她(他)们风风火火地从四面八方赶趟而来,每每先于宾客抵达酒筵现场。人们不由暗暗惊叹这些乞食们嗅觉的灵敏。

这些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乞食者,散落在主人坪前酒席周边的角落,好心的食客们便不断将桌上多余的菜食倒给她(他)们吃。有时,看到人们怜悯地多施与菊女猪肉菜食,其他叫花子便会嫉妒不已,时常暗下低吼,威吓菊女离远点。菊女反应迟钝,面对他人的喝斥,怯怯地,象征性地往后挪挪了身子,眉头紧蹙,嘴里不由一阵咕咕哝哝。

菊女将乞得的菜食细细地倒在一个圆形盆盒里,各色菜食混在一盆,汇成大锅菜。糯米糍粑粘粘搭搭,她便会另外装在一个小红胶袋中。这些菜食她拿回去给他老公和儿子吃,其他汤汤水水不便于携带的菜食便当下享用。

说起菊女的儿子,左邻右舍甚是疼爱,时常帮她抱着逗着四下里玩,乡邻们在生活中处处接济照应可怜的菊女。后来菊女的儿子上学了,是在村里和学校的照顾下免费就读的,据说他的成绩还不错,智商与常人无异。这或许是给可怜的菊女和村民们最大的慰藉。

虽然菊女是弱智的癫婆,卑微委琐,但她却是一位称职的母亲。她乞得的那些上好的精料,如五花肉、肉丸、鱼丸、鸡鸭块等,她都小心翼翼地倒进深盆里,哼哼叽叽地咕哝着,说留回家给儿子吃。她常痴痴地抱着儿子,笑意憨憨,咿咿哦哦地吟着别人听不懂的残缺乐章,儿子在她温暖的摇篮里渐渐长大。

菊女自家种有菜园田地,只是他和老公都很矮小和弱智,像她们那样子,在田地是侍弄不出什么成果来的,仅能勉强混个温饱罢了。

据说她儿子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后来又跟村民外出务工。想必如今他也该成家立业了吧。

菊女也怕那个明旺子。每当两人在路上碰头时,菊女便会怯怯地赶紧避开,她嘤嘤嗡嗡地跟人说,那个明旺子常会追撵她。

有些村民,因幼童头疼脑热,反复折腾,经年未得好转,于是暗自寻思,虔诚地去拜问菩萨。菩萨说要认一位叫花子做近亲(即契爹契母),叫花子名贱命贱,认做至亲,儿女将更好带养。于是便有村民让自家儿子象征性地认菊女做契妈,菊女于是意外的多了个挂名儿子。其实,依她那微弱的智商,并不晓得干儿子是个啥概念,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罢了。之后,每逢年节,干儿子家人都会给菊女送肉送礼,这于菊女而言,无疑是一件莫大的喜事。

寒冷漫长的冬季,凄迷灰蒙的霜雪笼罩着苍茫起伏的群山,乡村泞泥土路上那些苦于奔命的乞食者冻得瑟瑟,这些游荡在社会边缘的低微人物,弱弱地挣扎在生存的温饱线上。不知道,每年漫天飞舞的大雪于她(他)们又意味着什么……

第二章 乡村行艺人

同类推荐
  • 巴山寻根

    巴山寻根

    叙述基层干部的忠诚和奉献,他们的困惑和苦恼;农民群众对党的感恩拥戴,他们的忧虑和期盼;巴山自然风光,土家族的人文风情,每一篇都具有赤诚的情味、浓郁的土味和较高的品味。
  • 南洋国商(上)

    南洋国商(上)

    清末明初,风云际会,华夏之国却在风云中飘摇不定。站在历史的乱潮之中,尹正纲——这位“猪仔”的后代,该何去何从?丛林、土著、会党、奸商、恶霸……一个个生死难关。爱情、亲情、友情,成了他一飞冲天之前最好的磨炼。于是,勾心斗角的商战之中,他杀伐决断、运筹帷幄,于那一段沉郁暗淡的历史中,留下光彩绝伦的一笔。本书通过爱国华商尹正纲的传奇经历,再现了继闯关东、走西口之后,被称为规模最为壮观、生存环境最为恶劣、对当今国际政治格局影响最大的“下南洋”的这段历史,讲述了下南洋的一代人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坎坷之路,也充分展示其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 时间漏洞

    时间漏洞

    本书为小说集,收录的作品包括:2007年的快乐情事、河套轶事、床、四季平安、时间漏洞、两岔、蓝绸子。
  • 第二百零七根骨头

    第二百零七根骨头

    透过《回族当代文学典藏丛书:第二百零七根骨头》,我们看到了一个承载着坚韧、清洁、挺拔与希望的博大、宽厚的精神载体,看到了记录时代、紧贴大地、挖掘普通人内心世界的民间情怀,此乃源于回族作家对生活的丰厚积累和深刻洞察。这些作品,是对回族优秀文明及其精神信仰之依赖与传承,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某种浮躁之风的抵阻。因为昨天的文化自觉,回族作家开始了对自我的审视与书写;因为今天这些作品的呈现,使我们对未来的回族文学充满更多的文化自信与美学期待。
  • 穿军装的爱情

    穿军装的爱情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个金戈铁马的爱情故事,一部网络点击率上百万的军旅爱情小说……
热门推荐
  • 许我一生一世一双人

    许我一生一世一双人

    初恋很难忘,但往往令人最为受伤的亦同样是初恋。本想不再谈情的叶馨,但是在遇到苏恒志这样一个体贴而又成功的男人时;她却犹豫了,即使不去触摸,那伤疤还是在那里,还是隐隐作痛。但他对她的好,她又岂会毫无察觉。这样的温情脉脉,即使是铁石心肠也都会有柔软的那一刻,更何况是个大活人。曾经的痛,始终还是被苏恒志给止住了。但当他们好事将成的时候,苏恒志青梅竹马的前女友却出现了。那么,此后,叶馨又会是在哪个位置?他们会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吗?
  • 神约旧书

    神约旧书

    一个架空世界,在6真神创造的‘兰迪特’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战争,这些战争都是由一个幕后‘神秘人’操作,然而他还有着更为惊人的计划。。。
  • 无限传说之无限世界

    无限传说之无限世界

    一次意外一名少年穿越来到了一个异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许多莫名其妙的东西。
  • 史上最强中医

    史上最强中医

    医生会武术,谁也挡不住。当中医衰败、西医昌盛之时。秦枫,为了一纸婚约来到燕京。征服冰山美女,推倒性感尤物,调戏富家千金,授业邻家女孩——人太出众往往都是遭人妒忌的,于是,一个个阴谋诡计浮出水面。“什么?你说中医不是华夏的?让我扎一针就好。”“什么?你说功夫也不是华夏的?这个简单,让我揍一顿就好。”沉沦百年的中医能否登上世界殿堂?且看少年如何力挽狂澜,用手中银针、心中信仰,成就医代枭雄!
  • 邪帝宠妻:赖上嗜血魔妃

    邪帝宠妻:赖上嗜血魔妃

    她,25世纪是华夏最神秘种族——血族的王。一朝回归,什么?废物?花痴?给姑奶奶睁大你们的钛合金狗眼看看,逆天体质,逆天功法,身后一票神兽认老大,脚踩渣男,手打白莲花,玩爆恶毒姨娘,活的风生水起。不料一天,某人一不小心吸了某帝君的血,从此上天入地身后跟着一个腹黑无下限的宠妻狂魔。喂喂喂,不就是吸了你点血吗?不过,有这个男人在身边也不是不好!最起码,她杀人,他放火。她打人,他弄残。她遍地花开,他挨个掐断。直到某男忍无可忍"女人,我们今晚洞房!!!"
  • 渡灵人之血瞳密宗

    渡灵人之血瞳密宗

    世间有两种人,一种为活人做事,另一种替活人为死人办差。然而,阴间却没有专门为死人办差的。日积月累,渡灵人就为此而生。关于渡灵人的来历,各有不同。他们有的是活人,有的是死人。不过,到了这一代却是个例外。俗话说凡是例外必然有妖,而我就是这个不幸的人。我是个僵尸,双瞳血红。作为渡灵人,不管你是谁,只要你有麻烦,我就会出现。我就是现代的蝙蝠侠,蜘蛛侠。
  • 爱得守护

    爱得守护

    没有人一出生就是会爱会珍惜的,每个人在学会爱学会珍惜这条道路上都是会经历些什么的才会学会爱。且看看一个懵懂的女孩如何在一个会包容她的男人的呵护下成长为一个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去守护的女孩吧!
  • 神魔传说之冰雪圣歌

    神魔传说之冰雪圣歌

    神需要感情吗?我不知道。但我想他们是渴望着感情的。前世作为杀手大盗,白神从来没有体会过真正的的感情,天道不放弃她,给了她一次重生的机会,让她穿越到了一片洪荒大地,在这里,强者为尊,她为什么而来?她来完成自己的使命!一切的真情,一切的美好愿望,她将在这里实现!作为凌耀帝国唯一的公主,她有着疼爱他的父母与哥哥,还收获了前世想都不敢想的爱情,谁说公主只能娇惯着?她神念心,必要纵横这片天地!渣女渣男,都不过是我成神之路上的垫脚石罢了!装乖卖萌,谁不会呀,想吃我的豆腐,你还嫩着呢!竞技场上,某公主如是说道。
  • 花千骨之爱恨一条线

    花千骨之爱恨一条线

    花千骨再变妖神,和杀阡陌一起管理七杀殿,琉夏和竹染续前缘,白子画发狂,摩严离奇死亡,笙萧默和幽若结婚,五仙重聚,糖宝,落十一驻守异朽阁,东方彧卿轮回,敬请期待《花千骨之爱恨一条线吧》
  • 邪魅校草vs拽丫头

    邪魅校草vs拽丫头

    他是艾丽斯学院迷倒众生的冷酷王子,她是没人要的灰姑娘,他和她同处一所学校,他们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请拭目以待吧;欢迎加入紫妍霜书友群314486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