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81600000056

第56章 六经论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均以文章知名,苏洵的文章苍劲锋锐,气势畅茂。著有《嘉□集》。

易论

圣人之道,得《礼》而信,得《易》而尊。信之而不可废,尊之而不敢废,故圣人之道所以不废者,《礼》为之明而《易》为之幽也。生民之初,无贵贱,无尊卑,无长幼,不耕而不饥,不蚕而不寒,故其民逸。民之苦劳而乐逸也,若水之走下。而圣人者,独为之君臣,而使天下贵役贱;为之父子,而使天下尊役卑;为之兄弟,而使天下长役幼。蚕而后衣,耕而后食,率天下而劳之。一圣人之力固非足以胜天下之民之众,而其所以能夺其乐而易之以其所苦,而天下之民亦遂肯弃逸而即劳,欣然戴之以为君师,而遵蹈其法制者,礼则使然也。圣人之始作礼也,其说曰:天下无贵贱,无尊卑,无长幼,是人之相杀无已也。不耕而食鸟兽之肉,不蚕而衣鸟兽之皮,是鸟兽与人相食无已也。有贵贱,有尊卑,有长幼,则人不相杀。食吾之所耕,而衣吾之所蚕,则鸟兽与人不相食。人之好生也甚于逸,而恶死也甚于劳,圣人夺其逸死而与之劳生,此虽三尺竖子知所趋避矣。故其道之所以信于天下而不可废者,《礼》为之明也。虽然,明则易达,易达则亵,亵则易废。圣人惧其道之废,而天下复于乱也,然后作《易》。观天地之象以为爻,通阴阳之变以为卦,考鬼神之情以为辞。探之茫茫,索之冥冥,童而习之,白首而不得其源。故天下视圣人如神之幽,如天之高,尊其人而其教亦随而尊。故其道之所以尊于天下而不敢废者,《易》为之幽也。

凡人之所以见信者,以其中无所不可测者也;人之所以获尊者,以其中有所不可窥者也。是以《礼》无所不可测,而《易》有所不可窥,故天下之人信圣人之道而尊之。不然,则《易》者岂圣人务为新奇秘怪以夸后世耶?圣人不因天下之至神,则无所施其教。卜筮者,天下之至神也。而卜者,听乎天而人不预焉者也;筮者,决之天而营之人者也。龟,漫而无理者也,灼荆而钻之,方功义弓,惟其所为,而人何预焉?圣人曰:是纯乎天技耳,技何所施吾教?于是取筮。夫筮之所以或为阳或为阴者,必自分而为二始。挂一,吾知其为一而挂之也;揲之以四,吾知其为四而揲之也;归奇于?吾知其为一、为二、为三、为四而归之也,人也。分而为二,吾不知其为几而分之也,天也。圣人曰:是天人参焉,道也。道有所施吾教矣。于是因而作《易》以神天下之耳目,而其道遂尊而不废。此圣人用其机权以持天下之心,而济其道于不穷也。

礼论

夫人之情,安于其所常为,无故而变其俗,则其势必不从。圣人之始作礼也,不因其势之可以危亡困辱之者以厌服其心,而徒欲使之轻去其旧,而乐就吾法,不能也。故无故而使之事君,无故而使之事父,无故而使之事兄,彼其初,非如今之人知君父兄之不事则不可也,而遂翻然以从我者,吾以耻厌服其心也。彼为吾君,彼为吾父,彼为吾兄,圣人曰:彼为吾君父兄,何以异于我?于是坐其君与其父以及其兄,而己立于其旁,且俯首屈膝于其前以为礼,而为之拜。率天下之人而使之拜其君父兄。夫无故而使之拜其君,无故而使之拜其父,无故而使之拜其兄,则天下之人将复嗤笑,以为迂怪而不从。而君父兄又不可以不得其臣子弟之拜,而徒为其君父兄。于是圣人者又有术焉以厌服其心,而使之肯拜其君父兄。然则圣人者果何术也?耻之而已。

古之圣人将欲以礼法天下之民,故先自治其身,使天下皆信其言。曰:此人也,其言如是,是必不可不如是也。故圣人曰:天下有不拜其君父兄者,吾不与之齿。而使天下之人亦曰:彼将不与我齿也,于是相率以拜其君父兄,以求齿于圣人。虽然,彼圣人者,必欲天下之拜其君父兄,何也?其微权也。彼为吾君,彼为吾父,彼为吾兄,圣人之拜不用于世,吾与之皆坐于此,皆立于此,比肩而行于此,无以异也。吾一旦而怒,奋手举梃而搏逐之可也。何则?彼其心常以为吾侪也,不见其异于吾也。圣人知人之安于逸而苦于劳,故使贵者逸而贱者劳,且又知坐之为逸,而立且拜者之为劳也,故举其君父兄坐之于上,而使之立且拜于下。明日彼将有怒作于心者,徐而自思之,必曰:此吾向之所坐而拜之,且立于其下者也。圣人固使之逸而使我劳,是贱于彼也。奋手举挺以搏逐之,吾心不安焉。刻木而为人,朝夕而拜之,他日析之以为薪,而犹且忌之。彼其始木焉,已拜之犹且不敢以为薪,故圣人以其微权而使天下尊其君父兄。而权者,又不可以告人,故先之以耻。呜呼!其事如此,然后君父兄得以安其尊而至于今。今之匹夫匹妇,莫不知拜其君父兄。乃曰:拜起坐立,礼之末也。不知圣人其始之教民拜起坐立,如此之劳也。此圣人之所虑,而作《易》以神其教也。

乐论

礼之始作也,难而易行,既行也,易而难久。天下未知君之为君,父之为父,兄之为兄,而圣人为之君父兄。天下未有以异其君父兄,而圣人为之拜起坐立。天下未肯靡然以从我拜起坐立,而圣人身先之以耻。呜呼!其亦难矣。天下恶夫死也久矣,圣人招之曰:来,吾生尔。既而其法果可以生天下之人,天下之人视其向也如此之危,而今也如此之安,则宜何从?故当其时虽难而易行。既行也,天下之人视君父兄,如头足之不待别白而后识,视拜起坐立如寝食之不待告语而后从事。虽然,百人从之,一人不从,则其势不得遽至乎死。天下之人,不知其初之无礼而死,而见其今之无礼而不至乎死也,则曰圣人欺我。故当其时虽易而难久。呜呼!圣人之所恃以胜天下之劳逸者,独有死生之说耳。死生之说不信于天下,则劳逸之说将出而胜之。劳逸之说胜,则圣人之权去矣。酒有鸩,肉有堇,然后人不敢饮食。药可以生死,然后人不敢以苦口为讳。去其鸩,彻其重,则酒肉之权固胜于药。圣人之始作礼也,其亦逆知其势之将必加此也,曰:告人以诚,而后人信之。幸今之时吾之所以告人者,其理诚然,而其事亦然,故人以为信。吾知其理,而天下之人知其事,事有不必然者,则吾之理不足以折天下之口,此告语之所不及也。告语之所不及,必有以阴驱而潜率之。于是观之天地之间,得其至神之机,而窃之以为乐。雨,吾见其所以湿万物也。日,吾见其所以燥万物也;风,吾见其所以动万物也。隐隐……而谓之雷者,彼何用也?阴凝而不散,物蹙而不遂,雨之所不能湿,日之所不能燥,风之所不能动,雷一震焉而凝者散,蹙者遂。曰雨者,曰日者,曰风者,以形用;曰雷者,以神用。用莫神于声,故圣人因声以为乐。为之君臣、父子、兄弟者,《礼》也;礼之所不及,而《乐》及焉。正声入乎耳,而人皆有事君、事父、事兄之心,则礼者固吾心之所有也,而圣人之说又何从而不信乎?

诗论

人之嗜欲,好之有甚于生,而愤憾怨怒,有不顾其死,于是礼之权又穷。礼之法曰:好色不可为也。为人臣,为人子,为人弟,不可以有怨于其君父兄也。使天下之人皆不好色,皆不怨其君父兄,夫岂不善。使人之情皆泊然而无思,和易而优柔,以从事于此,则天下固亦大治。而人之情又不能皆然,好色之心驱诸其中,是非不平之气攻诸其外,炎炎而生,不顾利害,趋死而后已。噫!礼之权止于死生,天下之事不至乎可以博生者,则人不敢触死以违吾法。今也,人之好色与人之是非不平之心勃然而发于中,以为可以博生也,而先以死自处其身,则死生之机固已去矣。死生之机去,则礼为无权。区区举无权之礼以强人之所不能,则乱益甚,而礼益败。

今吾告人曰:必无好色,必无怨而君父兄。彼将遂从吾言而忘其中心所自有之情耶?将不能也。彼既已不能纯用吾法,将遂大弃而不顾吾法。既已大弃而不顾,则人之好色与怨其君父兄之心,将遂荡然无所隔限,而易内窃妻之变与弑其君父兄之祸,必反公行于天下。圣人忧焉,曰:禁人之好色而至于淫,禁人之怨其君父兄而至于叛,患生于责人太详。好色之不绝,而怨之不禁,则彼将反不至于乱。故圣人之道,严于《礼》而通于《诗》。《礼》曰:必无好色,必无怨而君父兄。《诗》曰:好色而无至于淫,怨而君父兄而无至于叛。严以待天下之贤人,通以全天下之中人。吾观《国风》婉娈柔媚而卒守以正,好色而不至于淫者也;《小雅》悲伤诟读言,而君臣之情卒不忍去,怨而不至于叛者也。故天下观之曰:圣人固许我以好色,而不尤我之怨吾君父兄也。许我以好色,不淫可也;不尤我之怨吾君父兄,则彼虽以虐遇我,我明讥而明怨之,使天下明知之,则吾之怨亦得当焉,不叛可也。夫背圣人之法而自弃于淫叛之地者,非断不能也。断之始,生于不胜,人不自胜其忿,然后忍弃其身。故《诗》之教,不使人之情至于不胜也。夫桥之所以为安于舟者,以有桥而言也。水潦大至,桥必解而舟不至于必败。故舟者,所以济桥之所不及也。吁!礼之权穷于易达,而有《易》焉;穷于后世之不信,而有《乐》焉;穷于强人,而有《诗》焉。吁!圣人之虑事也盖详。

书论

风俗之变,圣人为之也。圣人因风俗之变而用其权。圣人之权用于当世,而风俗之变益甚,以至于不可复反。幸而又有圣人焉,承其后而维之,则天下可以复治;不幸其后无圣人,其变穷而无所复入,则已矣。昔者,吾尝欲观古之变而不可得也,于《诗》见商与周焉而不详。及今观《书》,然后见尧舜之时与三代之相变,如此之亟也,自尧而至于商,其变也皆得圣人而承之,故无忧。至于周,而天下之变穷矣。忠之变而入于质,质之变而入于文,其势便也。及夫文之变,而又欲反之于忠也,是犹欲移江河而行之山也。人之喜文而恶质与忠也,犹水之不肯避下而就高也。彼其始未尝文焉,故忠质而不辞;今吾日食之以太牢,而欲使之复茹其菽哉!

呜呼!其后无圣人,其变穷而无所复入,则已矣。周之后而无王焉,固也。其始之制其风俗也,固不容为其后者计也。而又适不值乎圣人,固也,后之无王者也。当尧之时,举天下而授之舜。舜得尧之天下,而又授之禹。方尧之未授天下于舜也,天下未尝闻有如此之事也,度其当时之民,莫不以为大怪也。然而舜与禹也,受而居之,安然若天下固其所有,而其祖宗既已为之累数十世者,未尝与其民道其所以当得天下之故也,又未尝悦之以利,而开之以丹朱、商均之不肖也。其意以为天下之民以我为当在此位也,则亦不俟乎援天以神之,誉己以固之也。汤之伐桀也,嚣嚣然数其罪而以告人,如曰彼有罪,我伐之宜也。既又惧天下之民不己悦也,则又嚣嚣然以言柔之曰:“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如曰我如是而为尔之君,尔可以许我焉尔。吁!亦既薄矣。至于武王,而又自言其先祖父皆有显功,既已受命而死,其大业不克终,今我奉承其志,举兵而东伐,而东国之士女束帛以迎我,纣之兵倒戈以纳我。吁!又甚矣。如曰吾家之当为天子久矣,如此乎民之欲我速入商也。伊尹之在商也,如周公之在周也。伊尹摄位三年而无一言以自解,周公为之纷纷乎急于自疏其非篡也。夫固由风俗之变而后用其权,权用而风俗成,吾安坐而镇之,夫孰知夫风俗之变而不复反也。

春秋论

赏罚者,天下之公也。是非者,一人之私也。位之所在,则圣人以其权为天下之公,而天下以惩以劝。道之所在,则圣人以其位为一人之私,而天下以荣以辱。

周之衰也,位不在夫子,而道在焉。夫子以其权是非天下可也。而《春秋》赏人之功,赦人之罪,去人之族,绝人之国,贬人之爵,诸侯而或书其名,大夫而或书其字,不惟其法,惟其意;不徒曰此是此非,而赏罚加焉。则夫子固曰:我可以赏罚人矣。赏罚人者,天子、诸侯事也。夫子病天下之诸侯、大夫僭天子、诸侯之事而作《春秋》,而己则为之,其何之责天下?位,公也;道,私也。私不胜公,则道不胜位。位之权得以赏罚,而道之权不过于是非。道在我矣,而不得为有位者之事,则天下皆曰:位之不可僭也如此!不然,天下其谁不曰“道在我。”则是道者,位之贼也。曰:夫子岂诚赏罚之耶,徒曰赏罚之耳,庸何伤。曰:我非君也,非吏也,执涂之人而告之曰:某为善,某为恶,可也。继之曰:某为善,吾赏之,某为恶,吾诛之,则人有不笑我者乎?夫子之赏罚何以异此。然则,何足以为夫子?何足以为《春秋》?

曰:夫子之作《春秋》也,非曰孔氏之书也,又非曰我作之也。赏罚之权不以自与也。曰此鲁之书也,鲁作之也。有善而赏之,曰鲁赏之也;有恶而罚之,曰鲁罚之也。何以知之?曰:夫子系《易》谓之《系辞》,言《孝》谓之《孝经》,皆自名之,则夫子私之也。而《春秋》者,鲁之所以名史,而夫子托焉,则夫子公之也。公之以鲁史之名,则赏罚之权固在鲁矣。《春秋》之赏罚自鲁而及于天下,天子之权也。鲁之赏罚不出境,而以天子之权与之,何也?曰:天子之权在周,夫子不得已而以与鲁也。武王之崩也,天子之位当在成王,而成王幼,周公以为天下不可以无赏罚,故不得已而摄天子之位,以赏罚天下,以存周室。周之东迁也,天子之权当在平王,而平王昏,故夫子亦曰:天下不可以无赏罚。而鲁,周公之国也,居鲁之地者,宜如周公不得已而假天子之权以赏罚天下,以尊周室,故以天子之权与之也。然则,假天子之权宜如何?曰:如齐桓、晋文可也。夫子欲鲁如齐桓、晋文,而不遂以天子之权与齐、晋者,何也?齐桓、晋文阳为尊周,而实欲富强其国。故夫子与其事而不与其心。周公心存王室,虽其子孙不能继,而夫子思周公而许其假天子之权以赏罚天下。其意曰:有周公之心,而后可以行桓、文之事,此其所以不与齐、晋而与鲁也。夫子亦知鲁君之才不足以行周公之事矣,顾其心以为今之天下无周公,故至此。是故以天子之权与其子孙,所以见思周公之意也。

吾观《春秋》之法,皆周公之法,而又详内而略外,此其意欲鲁法周公之所为,且先自治而后治人也,明矣。夫子叹“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而田常弑其君,则沐浴而请讨。然则天子之权,夫子固明以与鲁也。子贡之徒不达夫子之意,续《经》而书孔子卒。夫子既告老矣,大夫告老而卒不书,而夫子独书。夫子作《春秋》以公天下,而岂私一孔子哉!呜呼!夫子以为鲁国之书,而子贡之徒以为孔氏之书与欤!迁、固之史,有是非而无赏罚,彼亦史臣之体宜尔也。后之效夫子作《春秋》者,吾惑焉。《春秋》有天子之权。天下有君,则《春秋》不当作;天下无君,则天下之权吾不知其谁与。天下之人,乌有如周公之后之可与者?与之而不得其人,则乱,不与人而自与,则僭,不与人、不自与而无所与,则散。呜呼!后之《春秋》,乱耶,僭耶,散耶?

同类推荐
  • 男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

    男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

    读一本好书,犹如和一个优秀的人成为朋友,本书将让你和100个成功的人成为朋友。100位名人的成长经历,犹如100个锦囊妙计,在你需要的时候,一一打开,人生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开阔。
  • 心比天高——太空英雄启示录

    心比天高——太空英雄启示录

    随着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发展,世界上出现了载人宇宙飞船、航天站和航天飞机。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航天员开始到太空活动。人类在征服太空的道路上,已经并正在继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太空探险者,不仅体现出人类所做的非凡的、前所未有的、经常要冒很大风险的技术研究与开发,而且代表了整个人类的梦想和希望。本书不仅反映了这些太空探险者们充满神奇的太空生活,而且展现了他们不畏艰险、勇了献身的精神风貌。他们所建立的伟大功绩,将永远光荣地载人人类的航天史册!
  • 责任就是能力

    责任就是能力

    责任就是能力!微软、华为、联想都将责任作为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要求和标准。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吗?追求卓越的事业巅峰,责任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品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责任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
  • 从心选择——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35条忠告

    从心选择——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35条忠告

    “从心选择”、“成为最好的你自己”是李开复在个人事业上不断取得成功的秘密所在。也是他向学生耳提面命、谆谆教诲的最基本理念。面对学生中那些失败者的泣诉。李开复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命感悟给陷入人生沼泽的他们提出了忠告,令人信服地向青年学生开出了自己的药方。
  • 宽心就会开心舍得就能获得

    宽心就会开心舍得就能获得

    宽心是原谅可容之言,饶恕可容之事,包涵可容之人。宽心,是一种心理状态;心宽一点,烦恼少一些;心宽一点,快乐多一些;心宽一点,日子顺一些;心宽一点,成就多一些。宽心,更是智者的一种选择。正如有句名言说得好: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浩瀚的是人的胸怀。可以说,宽心的人,都有一颗宽容之心。
热门推荐
  • 绝世双傻:腹黑王爷呆萌妃

    绝世双傻:腹黑王爷呆萌妃

    他与她,皆是傻子。一个如天之娇女,被捧在手掌心上。一个受尽磨难,终被人抛弃。却不知,他的面具之下,是一个腹黑的狐狸。他说,他谁都不爱,只爱他的傻王妃。傻王妃恢复正常后,变成了冰山美人,他又该如何温暖她的心房?
  •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书籍,不如说这是一部用心血凝成的关于爱育的宣言。教育与爱育的最大差别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而爱育则是平等自由的。居高临下通常会带来压抑、束缚,甚至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而平等自由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
  • 欲虚

    欲虚

    这个世界所有的人,妖,神,魔都有自己的欲望,有了欲望就有了纷争,纷争太过激烈,终始世界开始动荡,动荡的世界需有人来平定,主角从此踏上这个征服者的道路。。。。
  • 逆袭之巅峰路

    逆袭之巅峰路

    都市的一个开黑车的司机无意中卷入一宗绑架案,从此生活不再平凡,不仅要躲避来自各方势力的追杀,还要为爱自己以及自己所爱的人撑起一片天。“从现在开始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的眼要这地再也埋藏不了我的心要那众人都明白我意要所有违背我的人都消失!”
  • 第一百封情书

    第一百封情书

    她叫艾悦依。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聪明伶俐,古灵精怪,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俗话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也。艾悦依也不能例外,从那天见到他的第一眼时,她心心念念的只有他。他叫蓝暮音,英俊潇洒,风度翩翩,沉静儒雅,身世显赫让人望尘莫及,可他却只为一个人默默守候。会是她吗?西出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爱情向来只是一对一的默契,到头来他们又是否两情相悦,或者只是过客匆匆呢?
  • 魅惑系列:妃洛舞Ⅱ

    魅惑系列:妃洛舞Ⅱ

    心爱的人成亲,而新娘却不是她,对于一个女人而言这是多么讽刺,多么打击的一件事情.他想要成亲是吧!她无所谓.他想要娶老婆是吧!她也没关系.好吧!那她就大方一点在他成亲的当天送上一份大礼给他好了!保证他一定会喜欢的.这古人不是都喜欢老婆越多越好吗?那就来个妻妾成群吧!没想到这么俗到不能在俗的烂戏码居然发生在了她的身上,想要成亲,那就先问问她的拳头答不答应吧!漫天飘舞的花瓣,为谁舞落了一世的寂寞.是瑶池旁佳人的泪花,还是彼此纠缠的牵挂.
  •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一书为我们展示了出自普通家庭的三代女性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生际遇中,如何以一脉相承的理想追求,来完成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是作者余德庄历时六年的倾力之作,为中国作协和重庆作协重点扶持作品。《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是一本中国女人书。书里的一家三代女人皆善良、坚强、聪颖,吴雅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女儿雷吟是加拿大的数学天才。书中记载了她们的奋斗历程,在战争动乱、家庭变动中她们始终以自身的奋斗来抗击外界的纷乱。而书中的历史背景和呈现出的价值观,皆有我们及长辈所走过的历史痕迹。
  • 无情杀手要拒嫁

    无情杀手要拒嫁

    一朝穿越,她竟成了婴儿?刚出生却遭母亲抛弃?被收养没想家人惨遭灭门?不会这么悲催吧!她逃过一劫,上山训练,成为天下第二杀手,却因为不滥杀无辜,终与组织反目成仇!美若天仙的她,无意惹桃花,偏偏美男就爱缠上她,哎,没这么倒霉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梅满天下

    梅满天下

    幽幽庭院深,萧萧寒风吹,漫漫梅花落,处处如雪堆。梅花不只是花,是傲雪凌霜之志气,是香远益清之涵养,而留空白之处,乃是永远不自满的谦冲。
  • 石田法薰禅师语录

    石田法薰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