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82100000012

第12章 王翦平楚

司败唐骄千生万死地保着负刍杀出秦军的铁壁合围,回到郢都,负刍气急败坏地进入楚宫,得知太子并无大恙,然后蒙头昏睡,直待一觉睡到日落偏西,才起身进膳,然后命人把昌平君传来道:“王兄,你知道战事吗?”

昌平君点头道:“唐骄先到我府中,都说了。”

负刍突然问道:“你和项燕很有交情,可是你知道他近来的现状吗?”

昌平君道:“颇知道些。大王问他做甚?”

负刍道:“寡人当初不该解了他的兵权,今日若有他,还不至于败。秦人怕他,寡人还请他为上柱国。只是项城已被秦军阻住,谁可以去密召他呢?”

昌平君道:“项上柱国归里不久,臣即密派人把他请回郢都,如今在臣府中隐藏。他听说我六十万大军覆灭消息后,痛哭不止。”

负刍道:“你立刻传布他,封他为上柱国。张简、陈羡的五万大军归他管辖。一切战秦人的事,唯他做主,寡人不再免他的职。叫他放心好了。”说完便写了封诏,递给昌平君道:“王兄,寡人要休息几日,只把此事托于你。”

昌平君拜辞了负刍,捧诏出宫,回府去了。

张简、陈羡听说六十万大军都惨败于王翦之手,说交兵权,一百个乐意。只是项燕心中为难,他向昌平君道:“王兄,如今,我倾国之军尽灭,再整军威,我之力量比秦之力量如井泉之比湖河。若有一百个项燕分赴楚国各地,或可重兴国威。这个上柱国,我也难再接受。”

昌平君忽地给项燕跪在地下叩头道:“上柱国,楚国之运,势如垒卵。但是看在你我知遇之情,尽人事而凭天命吧!我与上柱国败则同败,死则同死吧!上柱国,天若不亡楚,或者还有一线希望。”

项燕拉起昌平君道:“项燕也不是什么上柱国,但同楚国命运同休。”

项燕接受封敕后,立即约同昌平君、张简、陈羡去见负刍。项燕逼着负刍把三天来的战事细说一遍,后一天还不知,只可盼消息。项燕听完道:“大王,依臣之见,我王立即随臣舍去郢都,带五万大军西去郧国城,集结楚西各地之壮丁、军队,南联蛮粤之众,可进可退,王翦再能,岂奈我何?”

负刍点点头道:“就依上柱国之策,只是要听一听靳毁二十万军的后果。”

项燕道:“逃军不断回来说,非败不可。”

负刍道:“若如此,三天后离郢向郧。”

全军尽毁的消息传来,项燕又拜见负刍道:“大王可带后宫人等,刻下出郢都西去,为臣保驾。路上恐还有秦军围截,但可拼死杀过。不要迟慢。”

负刍却推辞不走,命项燕先守城。

项燕只好退下,布置防守。项燕又把逃回郢都的三万多军重新连夜整编,共有八万多军。可幸的是,两天过去了,王翦之军也没来包围郢都,又有败逃回的士卒报说:“秦军一方打扫战场,一方向北退去。声言并不围我郢都,只歼灭我主力便可。”第三日,预燕派出的侦者,回来也是如此说:“秦军皆退向我平与地区,连淮南城也没占领。”项燕心中纳闷,想了好久,霍然明白:“这依然是王翦的金钩钓鱼之计”!于是又去催负刍道:“大王虽得王翦之军退到平与的消息也要立刻离开郢都!”

负刍道:“寡人正欲和你商议,不能再去郧国城了。秦人已退,我为何还要搬迁?”

项燕道:“王翦乃秦之顶门户之宿将,作战百分拿稳,非李信之辈可比。他今不来围郢都,是因大王早已回郢都,或料到,不待他军到郢都,大王即走向他郡,如此一来,王翦只得郢都空城。而难得大王。设若大王驱向他郡,召集兵民,依险而守,胜败也难料。他是故纵大王在郢都,待我再一次召集有生力量,他可聚歼之,如此一来,秦军既免去驰驱之劳,又可坐得胜机。此乃金钩钓鱼之计,大王三思之!”

负刍想了半天道:“在郢都召集兵民,不也可以和他一战吗?”

项燕道:“郢都无险可守,又且战乱频仍,兵民大惧兵祸,战之于我不利。”

负刍道:“且守郢都,他若动兵来,我走之未晚。”

项燕不敢再强负刍所难,只好下去整军,便一方请负刍之诏,到旧吴、越二地征集兵役、粮草。

王翦果如项燕所料,尽歼楚军六十万后,并不夺取郢都,下令收拾了战场,舍弃淮阳城,引军北去平与地带驻扎,又命秦军还如以前苦练军战。秦军此战也损失了二十多万人,但不消两个月,已被韩、魏、赵发来的兵役补足,粮草更为充足。秦军中将士也有问王翦“为何不攻郢都”的,王翦笑道:“楚,地广人众,我围郢都,负刍便去他郡据险以守,号召兵民再战,于我不利。今后令他不出郢都,楚国兵源还流向此处,我在平与,进攻容易,退守不难,再胜他一次,楚即亡矣!”

蒙恬问王翦:“负刍若已走向他方呢?”

王翦道:“负刍若向他方,我也不穷追,只取楚北、楚东大片河山,待机再战可耳!”

不日,秦侦者报:“负刍还在郢都,又起用项燕。”

王翦沉吟良久,向蒙恬、蒙毅道:“我只不逼他,他也就不离郢都了。只是重新起用项燕,当于我军不利。但是,负刍刚愎成性,何能深信项燕?如今,楚灯已半明不灭,项燕不能将六十万众,也难胜我。”

二蒙听了点头称是。

王翦又问二蒙:“这次大战,发现楚将骁悍难治者有几?”

蒙毅道:“其他楚将,即多骁悍难制,都不为楚王重用,只是唐骄,于百万军中出入如走顺坡之路,不亚于赵国的赵长戈、颜破败之流。这次负刍逃命,即他破围保护而成功的。”

王翦道:“时刻关注此人,可收则收矣,不可收则伤矣,不可掉以轻心。”

王蒙等将都应了。

王翦又把这次大战详写了捷报,报到咸阳。二十多天后,秦王政来诏,对六十万众,大加犒赏,又对伤亡者作出优恤的条款,付之诸郡、县施行;又褒赏、晋级了有功的将士。使秦军将士欢欣鼓舞,很少有怨声出口者。秦王政来诏中又说:“王大将军所请田园、美宅、建造事,寡人尽依所求而施行,大将军勿念于心,只望收灭楚邦,寡人与大将军畅怀共乐!”

王翦哈哈大笑。

王翦自秦王政二十三年四月大得全胜,恒不出兵,直到二十三年底。此时郢都城中楚王负刍又集大军三十万,项燕自觉力量还弱,便不断地向楚西地区要兵、要粮,楚国百姓备受兵役、赋税之苦,怨声载道。

负刍五年初,因淮阳地当拒秦前哨,项燕派兵五万,令司败唐骄将之。唐骄在前次大战中立了高功,本应晋爵升级,可惜负刍想到了也不做。昌平君曾多次地请示负刍给唐骄以高官,负刍道:“他若做了高官,再逢秦军,作战便不出力。你去说,叫唐骄等着,待项上柱国年老归田时,他可接替。”

可是唐骄为人忠而直,从不计较负刍之言行,一心为国却无二。项燕也曾替唐骄向负刍请官,皆被负刍拒绝,项燕只是长叹而已。

唐骄主淮阳五万军的消息传到王翦军中,王翦听了笑道:“这一次该叫唐骄受我网罗或使他命归乌有了!”

王翦决计之后,便和蒙恬、蒙毅密议好,由蒙恬、蒙毅带一万军取淮阳,李信亦从之。王翦的主计是:“多事收罗,少事伤亡。此人若为我用,天子必喜。”

蒙恬、蒙毅提军杀到淮阳城北,只扎营,不围城,似作观望之势。唐骄闻得秦军来攻,只一万军,一时不解秦军所计。但又不敢贸然统军出战,恐中王翦的诱敌之计。他给郢都报去了消息,等待项燕的指令。秦军徒扎了三日也不战,项燕已给唐骄来书道:“恐是诱军,司败相宜而行之,但不能统大军与之野战。”

正于此时,蒙恬、蒙毅派使给唐骄来书道:

将军乃鹰扬之将,前次淮阳冲围,我将士皆惮将军之威。今次我不出大军,只派一偏师于城下,欲求将军出城,斗将以较高下。我军中大将蒙毅曾与将军合战数次皆未胜。今蒙恬率兵乞与将军一战。蒙恬拜上。

唐骄看罢来书,心中掂量不定。他想:不出战呢,蒙毅以为我畏他,传名不美,与我军心不利;出战呢,又恐他是诱敌,或城中有奸细为乱。报给项上柱国做主,已是来不及,因来书等待批复。想了好久,批复来书道:“三日后会战蒙将军!”遂即派人飞马到郢都给项燕报信,以待回示。次日送书人从郢都回来,项燕来书道:“城中托裨将军斗无书掌军,无失,若杀蒙毅,以懈秦威可也。”唐骄心中有底,便整备五千精良军校,四千步军,一千马军,三天后,待出战。伊时,二蒙又来书道:“愿君一如所约,只一将斗一将,如有辅佐者,为败矣!”唐骄回批道:“楚人有言:‘百言百当,不如择趋而审行也。’望二大将重在克践!”

两阵上都擂起三通战鼓,配以呜呜的号角声,三军大哗,天摇地动。

这日,两军对垒开战。唐骄策马上阵先开话道:“来者可是蒙毅将军吗?”

蒙毅一笑道:“唐将军,半载前于刀矛阵里,我们交过手,吃你武艺通天,竟保着楚王走了。”

唐骄大横着长槊道:“蒙将军,秦楚两国原有旧好,又是亲戚。何事秦王非吞并他人以足自己的悍志?我此阵若胜将军,你可回致秦王,修好罢兵,各治其国如何?”

蒙毅又一笑道:“我们为将的,只知忠于君王,斗武沙场。国事巍巍,非你我扛抬得起。将军若胜了我一人,我可全军退去。此约有如恒日在天。”

唐骄问道:“将军把何处军队退去?”

蒙毅道:“即六十万大军。”

唐骄笑着问他:“如此重大军事,你敢决吗?”

蒙毅道:“我奉王大将军之命,羡慕你的为人,早已在帷幄中决好,请将军勿疑。”

唐骄点头道:“好,只望将军不会矜其能丧厥功,便好了!”

说罢,两将拼死以战,至天黑,大战了三百余回合,仍未分出胜负。于是,双方鸣金收兵,约定明日再战。

次日清晨,双方又出昨日的兵将,唐骄、蒙毅复出沙场,交手狠斗。

忽然淮阳城上一片鸣锣报警声,唐骄与蒙毅只又交马一合,心中慌乱,跳马出核心,翻身就走,直往城上瞧看,未暇顾及蒙毅。蒙毅乘机以下绳将唐骄套住,擒将回去。

与此同时,一队飞彪秦军从淮阳城南驰入二蒙的营中,他们已将楚王负刍俘入秦营。

原来王翦在军中派二蒙去战唐骄,并不是主要的大策,他是怕走秘,故意向帐上其他将领声张。在二蒙去战唐骄时,他把俘住未杀的四个精明楚卒,放出来,嘱以手段,许他们“成功后,在秦国为将,不难致哉”等语,又付给那四人一封书简,四个人谎称俘虏逃回营中,回到了郢都打通楚宫的关节儿,见到了负刍,把声称王翦写给秦王的密书呈上。负刍拆开密信一看,其中主要言语是:唐骄欲密降我国,我割给他楚北七十城,自为楚北王。王翦给唐骄的来书附后。负刍又看了王翦给唐骄的密书,其意说得和唐骄之书恰当。

负刍看罢来信,未生丝毫疑心,又轻信王翦统秦国六十万大军,一反手便可为秦之主之言。于是连夜带了一百将士,向淮阳城而去,准备将唐骄革职,然后与王翦决一死战,以雪前耻。然而尚在中途,便被王翦的伏兵俘虏。

王翦既擒了负刍,又俘得唐骄,大兵仍不进淮阳,只引之北去老营。以后,过了三日,王翦升帐,令人推出负刍,命他坐下,王翦问他:“楚王,你既被我擒住,应给你两条路。一条路,你不降秦,我把你立刻斩首,首级以木匣盛之,传至咸阳。一条路,你立刻降秦,明日我派军便把你送到咸阳,养你于一处佳山美水的地方,可以老死。你快为你自己一决!”

作为一国之主的负刍,苟且偷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只是事情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负刍被押至咸阳后,便投入牢房,后病死牢中,落得个客死他国的悲惨境地。

至于唐骄,誓死不降,只答应不再与秦交战,愿隐身为民。王翦惜他一世英才,破例放了他。

负刍、唐骄被秦军俘去的消息报到郢都上柱国项燕那里,项燕一时失措,难以自持。先前,项燕命令诸将不许声张此事,但是也终于瞒不住,消息传开,郢人震动,惶惶不安。项燕同张简、陈羡等重要楚臣到楚宫中求见靳姬。

靳姬十分明达,主动推荐昌平君为王同时自愿携子隐退。

靳姬和太子离开郢都后,项燕等楚臣便草草地举行典礼,立昌平君为楚王。

秦王政二十四年初,王翦获住了唐骄、负刍,其年三月,楚上柱国项燕以“秦之大军压我境界,我不予击败之,王翦只待我夏天到来,全国、全军皆无粮之时,一举手,使我荆楚便成齑粉”为根由,将郢都城中二十五万军分出十万给张简率领守郢都,自带十五万进驻淮阳,合起淮阳五万军,共是二十九万之数。淮阳的大军又分出十万给陈羡率领为前锋,前驻平与城东,和王翦作对峙之状。项燕自统十万军倚住淮阳,前援陈羡。

项燕几次密奏给昌平君:“张简、陈羡心数太险,不可大用,应祛官。”昌平君未置可否。这次进攻秦军,昌平君以为张、陈二人忠于自己,又发给他二人兵权,项燕奏谏不听,只说“楚将之中多是新人,又多是年轻人,论资排辈,也轮不到他们将军”。又且“唐骄年少受提拔,终被秦人虏去,放归,又不知去向,如今还是起用张简、陈羡吧!”此间,王翦早已派间谍潜入楚,奉张简、陈羡以重金,并许以高官。张、陈二人赓即起誓发愿,要为秦民,只是待机而动。后陈羡所带十万楚军,开到平与之东,投降王翦。不降者三万人,被杀。

王翦把缴械的七万多楚军,尽编成队伍,发向郑城,尔后分散到赵、韩、魏三地为民,不准其归国。三日后,王翦亲提六十万大军扑向淮阳。尔后,王翦又把全军分成十二重围困住淮阳,飞鸟也难越过。

项燕得到“陈羡引军深入秦垒中投降”的消息,心中痛苦万分。正在分拨不下之际,王翦提大军困住淮阳城,他便下了必死之心,紧意守城,只图鱼死网破而已。

王翦布好重围,便下令攻城。第一阵攻城指挥官便是那个败在项燕手下的裨将军李信。他亲提秦军五万雄悍的步卒,大打开手,奖喻分明,罪罚立治。他又亲冒石矢,攻在前锋,为万将之首。城上的项燕也指挥得当,对于秦军是毫不畏惧。

稍后,蒙恬带五万军替下李信的军队,又是一阵又一阵的猛扑。楚军石矢打尽,项燕尽令百姓拆毁屋、墙的根基石,往城上运。箭射尽了,只收秦军射到城上的箭支回射。

当天午夜,蒙毅所带五万秦军,替下蒙恬的攻城之军,狼嚎虎吼,人继人,队继队,往城上攻爬。

秦军自白日进攻以来,每当爬上城头,均一次又一次地被楚军击败。及攻至天明,秦军共损伤二万多人,城上楚军亦伤亡八千多。

天明之时,李信终于率军攻破淮阳城北门,由于北城已破,随即连锁反应到南城、西城、东城,楚军慌张无措,尽被秦军将校攻上那三面。队队拥城而下的楚军将校,霎时便淹没在一片乌云似的人海中。

淮阳四城门皆破,秦军、秦车、秦马,呼喊、轧碾、鸣嘶,如开天滚雷般拥入。

楚上柱国项燕,人成血人,马成血马,以他的千钧之力,率一千楚将,从城之东门冲突出来。

蒙毅向蒙恬道:“项燕不除,终为秦国大患。兄长,当下令穷追。”于是,蒙恬下达了穷追项燕的命令,秦军万马齐发,向东奔腾而去。蒙恬下令后,便命人回报给王翦。

项燕冲出秦军层层大阵后,回首看时,身后还有二十八个楚国将校相随,只好马奔郢都。郢都与淮南相比,略偏东北方向,相距七十多里。项燕一行惨败者,只放马半个时辰,便到郢都西南城门,马到置夏门城壕之外,往城上一看,都大吃一惊!

果然不出上柱国项燕所料,守城的张简,早已换上了黑旗一杆,投了秦军。

项燕看罢城上的情景,率领二十八人,急急绕城往东北逃去。回首看来路时,秦国的追兵遮天盖地,尘头如云朵翻动冒起,马蹄擂地之声,震动得田径旁的野树也战栗不止。

秦大将军王翦既得淮阳之地,兵不歇脚,马不离鞍,统军便冲入楚国的郢都。秦军有二十多万进入郢都城内,王翦命强兵护住楚宫,查点楚宫中的财产,登记于簿上,准备运人咸阳。

王翦既得楚都,随即占领后世名为安徽的所有属地,到此,楚国那盏祝融之灯算是燃尽了最后一点豆火,灭了。王翦向咸阳大报捷书,派使发向咸阳后,随即兵分十路,分道又取后世名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江西、福建、江苏、浙江等楚国的领地和属国。王翦亲自将一军取江苏、浙江等地,即秦时的吴、越两国旧属。到秦王政二十五年四月,楚国尽被王翦平之。

王翦立下了秦吞灭六国,谁也难与之比肩的巍巍如山的高功!

同类推荐
  • 维基大战前传1:阿桑奇和他的黑客战友

    维基大战前传1:阿桑奇和他的黑客战友

    本书是朱利安·阿桑奇唯一的作品,甚至可称为“半部自传”,也是一部见证互联网改变人类历史的伟大作品。在书中,阿桑奇自述了当年以“阿桑奇”为网名,与地球上第一批天才黑客们在一起,先后成功占领了美国宇航局、美国国防部、加拿大北电网络等诸多领域的世界之巅,甚至发起“国际颠覆运动”,令地球为之晃动的传奇故事。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不得不四处流亡,去躲避哪怕是一个小小警探的追踪。阿桑奇今天的逃亡与面对法庭时的大无畏可以说再现了书中“战斗史”,人们可以从中找到他为何要以一己之力去挑战美国的原因,更可以深入思考为什么天才的人和天才的政府不能和谐相处?自从“维基解密”网站红遍全球后,世界上各大媒体都对他的传奇经历进行了报道,而这些报道的所有细节均来自于本书。在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关于阿桑奇和他的黑客战友们更多的精彩人生。
  • 心安是归处

    心安是归处

    本书讲述了刘绍棠和杨广芹,非常时期的一段非常情感故事。刘绍棠和杨广芹,一个是大乱还乡的著名作家,一个是善良淳朴的农村少女,在“文革”时期的非常岁月,在他们共同的家乡——大运河畔儒林村,发生了他们人生中一段刻骨铭心的邂逅。
  • 齐白石从木匠到画家的故事

    齐白石从木匠到画家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中国将帅传(全二册)

    中国将帅传(全二册)

    我们脚下的锦绣河山,并非自古皆然,与生俱来。国土的形成过程,与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是一致的,与之相伴的主题始终是征服、被征服,入侵、反入侵。试想,如果没有白起、乐毅、王翦、韩信等人的赫赫战功,当时的中华大地,该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如果没有李广、卫青、霍去病、郭子仪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哪里有辉煌的汉疆和唐土?《中国将帅传》精选了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将帅,通过介绍将帅的生平,展现了他们在治军方面的见识作为、在运筹决胜方面的深谋远虑,他们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战争经验,创下的彪炳史册的不朽业绩。
  • 民国底气:腹有诗书气自华

    民国底气:腹有诗书气自华

    此书取材民国之世,那时风起云涌,诸多往事,颇令人慨叹唏嘘。作为该段历史的创造者,民国文人无不挺身而出,欲图扭转危局。章太炎、黄侃、辜鸿铭等,狂狷桀骜,却皆胸怀天下,勇担重任;傅斯年、张君劢等以学术文章名扬天下,亦臧否人物,指点江山;蒋廷黻、翁文灏等更是难耐参政救时之热诚,入主中枢,尽职尽责;蒋梦麟、罗家伦作为民国教育界之佼佼者,执掌名校,功绩炳彪……本书甄选这十几位民国学人,性情各异,志趣相殊,但其所同者,乃胸怀天下的赤子之心,乃真学识、真风骨、真性情,即所谓“底气”。作者通过轻松平实的言语叙述其生平轶事,却给读者展现出了民国文人的名士风范与卓绝气度。
热门推荐
  • 主角就是我

    主角就是我

    一次意外的车祸,幕逸不仅没死,还获得了传说中的主角光环,从此成为了一种名为“主角”的生物。主角,那是万千生灵中最最特殊的生物,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有神奇的主角光环。遇上美女时,暧昧光环会提升彼此的关系;遇上敌人时,弱智光环会降低对手的智商;缺少金钱时,幸运光环又会带给主角财富。
  • 无叶教

    无叶教

    江湖恩怨,江湖了?当真正的爱了,才知道就算是身败名裂,就算是被你嫌弃,就算是被你误会,这生中第一个想的,念的,想保护的还是你。就算被全天下的人唾弃,还是这样爱你爱的这么义无反顾,也许是傻,也许是痴,这一切的一切,只是起因只为了一个赌,一个我想保护你的赌注。不是我没有骨气,只是每次面对你的时候,所有的解释我都说不出口。我也怕所有的事情明了之后,就此断了我与你的联系。就算是这样不堪的关系也好,我还能找借口看着你,看着你一步步称霸武林,一步步成为天下第一。
  • 异世界的断章

    异世界的断章

    世界的延续,生命的离合在无数的时间中,我走过了无数的人生,自己到底为何物,自己是否可以称作‘我’。当发现的时候变成了一个‘我’。去发现自己的真理,去探寻自己的渴望我幻想着,我渴望着如果下一次开始新的旅程的话,去往不一样的新世界。而这一次我新的断章即将开始
  • 一池春水

    一池春水

    试错婚爱错郎,她成了他抹不去的耻辱,受尽百般欺凌。同母同父不同命,他只想父亲正眼看他一回,哪怕是气极而视,于是斗胆掳走孪兄的新婚妻子,却不想那只是个试婚的小丫鬟......乱世里,山寂寂风淅淅,吹皱一池春水......
  • 武极之无限分身

    武极之无限分身

    人族定鼎江山百万年后,被驱逐于蛮荒之地的亿万妖兽,再度蠢蠢欲动,企图重新席卷天下。第五次人兽大战一触即发,却有一个来自异世界的少年,重生于此,身怀超能异术的他,又该怎么代领人族,守护住此方文明……大千世界,我有百万分身。三十万去修炼,三十万去炼丹,三十万去布阵……至于剩下的,全都去泡妞!且看废材乞丐,如何逆天成皇!
  • GLASSES

    GLASS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惑乱天下:楚鄞王妃

    惑乱天下:楚鄞王妃

    她是灵族圣女,也是北狄公主,传言将她卷入纷争“得灵族圣女的天下”。四国鼎立,万世纷争,战争不断,政权交替,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的境地。他一朝王爷,清影素衣,一身月华,虽有储君之位,却不问世事。在天下爱恨情仇的背后,却有着一个巨大的阴谋,最后,是复灵族王朝?还是与归人并肩看世繁华?
  • 有女天降:阿爹请爱我

    有女天降:阿爹请爱我

    她双魂共生,前世今生纠葛不断。他以为给了她最好的一切,却不知她情愿破釜沉舟、倾尽岁月与人世兵戎相见,只望他回眸,那墨黑的瞳孔中仍有一丝情愫。却不知她情愿牺牲所有,踏遍心酸苦海,算尽人心,只为达成他之所愿,不择手段。那年忘忧桥下衣衫褴褛,看他犹如神祗。我说我犯了世间最大的错。只是,阿爹,你可懂?
  • 玄尘大陆

    玄尘大陆

    无边的玄尘大陆,大大小小的宗族派别在此林立,千古血脉传承于世,通天武学流传至今,在这片大陆,人们以强者为尊,以力量为目的,不断修炼。一位堕落的少年为保护这片大陆与自己所爱的人踏上了艰苦的修炼之路。别离易,相见难,何处锁雕鞍?春将去,人未还,这其间,殃及杀愁眉泪眼。
  • 盛宠娘子

    盛宠娘子

    她在临死之际,才看清了身边男人和妹妹的真面目,她后悔了。重生后,她发誓要做霸气御姐,既然躲不过,她就准备三十六般兵器,把庶妹姨娘渣男打的落花流水,看见她就绕道走。“喂,师兄,你别绕道啊,我不会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