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93200000028

第28章 唐神策军乐寿博野行营考

■黄寿成

神策军在河北地区活动的情况,已往多着眼于神策军纠合其他听命于中央的藩镇,讨伐这一地区反抗中央的藩镇。迄今为止,虽有人对神策行营多有论述,如齐勇锋《说神策军》一文对神策军的起源、发展、布防、职能、兵力与特点做了一些探讨,何永成《唐代神策军研究——兼论神策军与中晚唐政局》论述了神策军的建制发展、组织结构和兵源职任,特别是唐长孺先生《唐书兵志笺正》对神策行营做了开创性的研究,但是均未涉及到神策军在河北地区的城镇设立神策行营的问题。余近检得几条史料,说明神策军曾一度在河北地区的若干城镇设立行营。故在此对神策军在河北地区设立行营一事略作叙述,拾遗补阙。

神策军在河北地区的城镇设立了哪几个行营?《旧唐书》卷一六《穆宗纪》说:

[长庆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夜[镇州]军乱……军人推衙将王廷凑为留后。……[二年夏四月甲子]……忻州刺史李寰守博野,王廷凑攻之不下。其李寰所领兵宜割属右神策,以寰为军使,仍以忻州军为名。

《新唐书》卷一四八《牛元翼传附傅良弼传》又说:

以良弼守乐寿,李寰守博野。[王]廷凑之叛……有诏以乐寿为左神策行营,拜良弼为都知兵马使;寰所领士隶右神策,号忻州营,亦以寰为都知兵马使。

知神策军于王廷凑叛乱之时在河北地区的乐寿、博野两县设立了两个行营,乐寿驻军隶属于左神策行营已明确。李寰所领将士隶属于右神策行营,名为忻州军,或名为忻州营,但是旧史上有唐一代再无忻州军(或称忻州营)的记载,而以博野为名的博野军却有记载,如《旧唐书》卷一七八《郑畋传》、《旧唐书》卷二〇〇下《黄巢传》、《新唐书》卷二二二中《南蛮南诏传》、《新唐书》卷二二五下《黄巢传》、《通鉴》卷第二五四僖宗广明元年条等多处,其中《新唐书·黄巢传》记黄巢死事时又有“太原博野军”的文字,据《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记载“河东节度使。治太原府,管汾、辽、沁、岚、石、忻、宪等州”。太原即是河东节度使的治所,忻州就在河东节度使辖区内,忻州的驻军忻州军(或称忻州营)即由河东节度使管辖,因此李寰所率的这支军队当是初名忻州军(或称忻州营),后易名为博野军。

那么为什么中央要在这时在河北地区设立神策行营?据《旧唐书·宪宗纪》记载,在宪宗元和年间,中央先后于元和元年平夏绥杨惠琳,平西川刘辟,二年平镇海军李琦,五年平昭义卢从史,八年平振武军,十一年平宥州,十二年平淮西吴元济,十四年平淄青李师道,将对抗中央的藩镇逐一解决,就连不易对付的魏博、成德、幽州所谓河北三镇也先后表示归附中央。但是穆宗即位后实行“销兵”政策,导致河北形势逆转,据《旧唐书》卷一六《穆宗纪》记载:

[长庆元年秋七月]甲寅,幽州监军使奏:“今月十日军乱,囚节度使张弘靖别馆;害判官韦雍、张宗元、崔仲卿、郑埙。军人取朱滔子洄为留后。”丁巳,贬张弘靖为太子宾客分司。己未,再贬弘靖为吉州刺史。朱洄自以年老,令军人立其子克融为留后。

八月甲子朔。己巳,镇州监军宋惟澄奏:七月二十八日夜军乱,节度使田弘正并家属将佐三百余口并遇害。军人推衙将王廷凑为留后。

二年春正月癸巳朔……庚子,魏博兵自溃于南宫县。戊申,魏博牙将史宪诚夺师,[节度使]田布伏剑而卒。己酉,以魏博中军先锋兵马使史宪诚检校工部尚书,兼魏州大都督府长史,充魏博节度使。

而这时中央在地处河北地区的乐寿、博野设立神策行营,是因为中央控制河北藩镇的政策失败,不得已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其用意显然是试图采取“掺沙子”的策略,让隶属于神策军的军队永久驻守在这一地区,以威慑河北藩镇,并防止幽州、魏博、成德三镇联合对抗中央。

中央为何在河北地区将神策行营设在乐寿和博野二处?当也与地理条件有关。据《旧唐书》卷三九《地理志》说:

博野,汉蠡吾县,属涿郡。后汉分置博陵县,后魏改为博野。武德五年,置蠡州,领博野、清苑,割定州之义丰三县,八年州废,三县各还本属。九年,复立蠡州,领博野、清苑二县,贞观元年,废蠡州,博野、清苑属瀛州。永泰中,属深州。

乐寿,汉乐成县,属河间国,城在今县东南十六里,后魏移县东北,近古乐寿亭,因改为乐寿,隋属河间郡。永泰中,割属深州。

《新唐书》卷三九《地理志》说:

深州饶阳郡,上。……博野,望。本隶满州。武德五年以博野、清苑、定州之义丰置蠡州,八年州废,县还故属,九年复以博野、清苑置。贞观元年州废,以博野、清苑隶瀛州。永泰中以博野来属。元和十年复隶瀛州,后又来属。乐寿,紧。本隶瀛州,大历中来属。元和十年复隶瀛州,后又来属。

案《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七《河北道》虽记有深州,记载的史事到元和年为止,但是该书成书时乐寿和博野两县隶瀛州,而现存的《元和郡县图志》恰恰是记载瀛州的卷亡佚,故此也无乐寿和博野两县的记载。另外《旧唐书》卷三九《地理志》只记载到大历年,而本文所研究的范围是元和末至长庆年间,故应以《新志》为依据。《新唐书》卷一四八《牛元翼附傅良弼传》又说:

初,瀛之博野、乐寿,介范阳、成德间,每兵交,先薄二城,故常为剧屯。

《册府元龟》卷七五九《总录部·忠》又说:

傅良弼为神策行营乐寿镇兵马使,李寰为博野镇。初王廷凑叛,良弼、寰所镇介燕赵间……

案乐寿、博野两县自元和十年隶属于瀛州,而且《新唐书》卷一四八《牛元翼附傅良弼传》记中央在乐寿、博野两县设神策行营之事前就明确说乐寿、博野两县隶属于瀛州,地处范阳幽州、镇州成德两镇之间。另外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唐河北道南部”,乐寿与冀州、沧州接壤,博野与莫州、定州、深州接壤,据《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记载,冀州、深州属成德节度使,沧州属义昌节度使,莫州属幽州节度使,定州属义武节度使。知乐寿、博野两县地处数镇接壤之处,而中央在乐寿、博野两县设神策行营的缘由就在于此,这样既可将中央的势力安插进河北地区,又可成为防止河北各镇相互勾结的障碍,并将这两个城镇作为对付王廷凑叛军的前哨据点。此外由于神策军系统的军队待遇优于其他藩镇的军队,将乐寿、博野两县的军队划归神策行营,当也是一种奖赏,以吸引更多的河北藩镇军队归顺中央。真可谓一举多得,可见中央用心良苦。

乐寿和博野两镇的将士来源,乐寿镇据《李文公集》卷一三《傅良弼碑》说:

公讳良弼,字安道,清河人也。以善弓马显仕于成德军……博野、乐寿本隶瀛州,在范阳、成德间,为要害地,每相攻以取两城。及王武俊破走朱滔,诏以博野、乐寿与成德军。其后以公为将,而镇于乐寿。

知傅良弼是出身于成德军的军人,是被王武俊派去镇守乐寿的,因此戍守乐寿的军人也是成德军的将士,也就是说在王廷凑叛时傅良弼所率防守乐寿并改隶于左神策行营的将士来源于河北三镇中的成德军。而李寰所率防守博野的将士来源,据《新唐书》卷一四八《牛元翼附傅良弼传》说:

初,瀛之博野、乐寿,介范阳、成德间,每兵交,先薄二城,故常为剧屯。德宗以王武俊破朱滔功,皆隶成德,故以良弼守乐寿,李寰守博野。

知李寰当也是出身于成德军的军人,是被王武俊派去镇守博野的,因此戍守博野的军人也是成德军的将士,也就是说在王廷凑叛时李寰所率防守博野并改隶于右神策行营的将士也来源于河北三镇中的成德军。

乐寿、博野两处的兵力数,博野的驻军据《新唐书》卷一四八《牛元翼附傅良弼传》说:

廷凑之叛,两贼交诱之,而坚壁为国固守。有诏以乐寿为左神策行营,拜良弼为都知兵马使;寰所领士隶右神策,号忻州营,亦以寰为都知兵马使。俄以良弼沂州刺史。良弼率众出,战力,乃得去。寰引兵三千趋忻州,廷凑邀之,寰斩三百级,追者不敢前。

《通鉴》卷第二四二穆宗长庆元年三月又说:

李寰帅其众三千出博野,王庭凑遣兵追之。寰与战,杀三百余人,廷凑兵乃还,余众二千犹固守博野。

可知李寰在博野所率的兵力有五千之多。而乐寿的兵力以及傅良弼后来率领突围兵力史书皆缺载,但是从乐寿、博野两县的军事地位相当来看,可推测乐寿守军人数与博野守军大致相当,当有四五千人左右。

而是时中央何以能够将这支隶属于成德镇的军队收编为神策行营?这与当时形势的需要以及成德军内部的情况不无关系。据《新唐书》卷一四八《牛元翼传》说:

牛元翼,赵州人,材果而谋。王承宗时倚其计为强雄,与傅良弼二人冠诸将。王廷凑叛,穆宗以元翼在成德,名出廷凑远甚,自深州刺史擢为深冀节度使,以携其军。

《旧唐书》卷一四二《王廷凑传》说:

王廷凑,本回鹘阿布思之种族,世隶安东都护府。曾祖曰五哥之,事李宝臣父子,王武俊养为假子,骁果善斗,武俊爱之。以军功累授左武卫将军同正……父升朝……祖父世为王氏骑将,累迁右职。廷凑沉勇寡言,雄猜有断,为王承元衙内兵马使。……长庆元年六月,魏军还镇。七月二十八日夜,廷凑乃结衙兵噪于府署,迟明,尽诛弘正与将吏家属三百人。……是月,镇州大将王位等谋杀王廷凑事泄,坐死者二千余人。

《通鉴》卷第二四二穆宗长庆元年月又说:

丁亥……成德大将王俭等五人谋杀王廷凑,事泄,并部兵三千人皆死。

案王俭与王位当是一人。这些都说明镇州成德镇内部对于王廷凑杀田弘正反叛中央未取得共识,内部矛盾很多,诸如牛元翼、傅良弼等宿将地位素出于王廷凑之右,又在外主兵,必然对王廷凑不满,而王廷凑也会对这些宿将怀有戒心。另外王俭(或名王位)试图谋杀王廷凑事件也说明即使叛军内部也不稳定。在此情况下中央对牛、傅等将领实施拉拢并将一些军队收编入神策军的措施理所当然地会取得成效。

乐寿、博野两处守军编入神策行营时的主将傅良弼、李寰,突围后的情况如何?据《旧唐书》卷一六《穆宗纪》、《旧唐书》卷一七上《敬宗纪》、《旧唐书》卷一七上《文宗纪》、《新唐书》卷一四八《牛元翼附傅良弼传》、《通鉴》卷第二四二穆宗长庆二年四月条《通鉴》卷二四三文宗大和二年九月条记载,傅良弼当由乐寿率军突围至沂州,以其所率军队为神策行营的缘故,任神策都知兵马使,又加封左神策军将军,此后离开神策军,先后任盐州刺史、夏绥银节度使、横海军节度使,在赴任途中死于陕州。李寰由博野率军突围至忻州,以其所率军队为神策行营,故任神策都知兵马使,加封左神策军将军,此后又任保义军节度使、横海军节度使,曾参与讨伐李同捷。无功,改任夏绥银节度使。

而两军突围后的情况如何?乐寿行营的军队在傅良弼率领下突围后的情况史书阙载,但是据傅良弼此后任职的情况看,当是归入神策军中。博野的忻州军据前文考知此在李寰突围至忻州后,仍有部分军队留守博野,当以博野军为名,据《旧五代史》卷一三二《世袭李茂贞传》说:

李茂贞,本姓宋,名文通,深州博野人。祖铎,父端,唐乾符中镇州有博野军,宿卫京师,屯于奉天。文通时隶本军,为市巡,累迁至队长。

说明留守博野的军队即为博野军,并且有一部分调入京师。另外《新唐书》卷一四八《牛元翼附傅良弼传》又说“群臣议[李]寰兵太重,且盗沧、景,未决而棣州平。寰内愧不自安,愿留京师,遂罢保义军、忻州营”。忻州营虽被撤销,但是这支军队仍然存在,当亦以其在河北时的原驻地博野为名,《新唐书》卷二二五下《黄巢传》中说的“太原博野军”即是这支军队。

这两支博野军的后来情况,据《新唐书》卷二二二中《南蛮南诏传》说:

[懿宗]时,帝遣东川节度使颜庆复为大度河制置、剑南应接使,兵次新都,博野将曾元裕败蛮兵,斩二千级。

《旧五代史》卷一三二《世袭李茂贞传》说:

黄巢犯阙,博野军留于凤翔,时郑畋理兵于岐下,畋遣[宋]文通(即李茂贞)以本军败尚让之众于龙尾坡,以功为神策军指挥使。

《新唐书》卷二二五下《黄巢传》说:

至巢败……杨复光献捷行在,帝诏陈许、延州、凤翔、博野军合东西神策二万人屯京师,命大明宫留守王徽卫诸门,抚定居人。

六月,时溥遣将陈景瑜与尚让追战狼虎谷,巢计蹙……巢乃自刎,不殊,[林]言因斩之,及兄存,弟邺、揆、钦、秉、万通、思厚,并杀其妻子,悉函首,将诣溥。而太原博野军杀言,与巢首俱上溥,献于行在,诏以首献于庙。

知博野军的一部分此后在京师担任宿卫,并在懿宗咸通年间参与了防御南诏内侵,僖宗西逃后在龙尾坡大败黄巢义军,围攻京城黄巢起义军以及追杀黄巢等一系列军事行动。

唐穆宗在长庆年间利用王廷凑反叛中央,镇州成德镇内部分裂的时机,在河北地区隶属成德镇的乐寿、博野二县设置神策行营,并趁机将这两县原有的成德镇军士收编入神策军,仍驻守原地,与中央平叛军队一起对付叛军。而乐寿、博野两县又地处数镇接壤之处,控制了这两县既可将中央的势力安插进河北地区,又可成为防止河北各镇相互勾结的障碍,并将这两县作为对付王廷凑叛军的前哨据点。但是由于河北地区的叛军势力过于强大,乐寿、博野两县被编入神策行营的军队大多被迫撤出河北地区,分别突围至河南道的沂州和河东道的忻州。率军突围的将领傅良弼、李寰在突围后颇受重用,即任神策都知兵马使,随后又历任数镇节度使。而此后的乐寿行营的军队情况不详,博野行营的部分军队后名为博野军,并有所表现,参与了一些军事行动。

同类推荐
  • 帝国全面战争

    帝国全面战争

    庄周梦蝶,蝶梦庄周。穿越异世,争霸帝国。18世纪的欧陆,风云迭起,这是一个破坏的时代,又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战争、战争,无时无刻的战争。碰撞、碰撞,思想的碰撞,科技的碰撞。革命、革命,革谁的命?战争与和平争相交替,科技与思想交相辉映,革命与复辟此起彼伏。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是新的时代的兴起,前进、前进,帝国将照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 中山舰

    中山舰

    本书讲述了关于中山舰的一系列事件及人物。该舰经历了护法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历史时期,围绕着它发生了如陈炯明叛变、中山舰事件等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它的身影出现在上海高昌庙海军司令部的暗杀行动中,出现在黄埔水域的炮战中,出现在长江之滨的抗日烽火中。
  • 大清帝王权谋那点事

    大清帝王权谋那点事

    历史上的皇帝的执政素质、思想品德、文化修养、个性心理各有不同,但都与国家的兴旺盛衰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历史发展的快慢、进退或兴衰,大清一朝,帝王十二,还历史以真实,增历史以趣味,放宽历史的眼界,品读历史细节,解决现实问题。
  • 锦绣大明

    锦绣大明

    锦者,锦衣卫;绣者,绣春刀;且看穿越五百年来到大明万历初年的杨震如何走上巅峰,重振河山!
  • 解说十大佛语

    解说十大佛语

    对佛门中的十大佛语从个人的视角做出了全新的诠释。
热门推荐
  • 妖之学院:星术书

    妖之学院:星术书

    奶奶说,在一百年前,初山上有一个女子,姓顾,叫顾岚。她给自己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千梦。千万的美好与期盼,都是梦而已。而她就在那场争夺《星术书》的战争中成了魔,便是万劫不复。那场战斗,她杀.死了所有人,最后也杀.死了自己。奶奶说,这是一个局,顾家之人都无法逃离的局。而布下这个局的,是命运。
  • 都市狐影

    都市狐影

    所有的一切都被静止,时间好象停顿了一样,天地之间好象只有我是活动的。我是谁。。这个问题突然出现在我的脑中。。。识海中狰牙长达几千年的记忆和胡鑫短短21年的记忆给了我答案。我曾经是胡鑫,一个人类社会伦理不容,失手杀害了自己最喜爱的妹妹,终日自责的禁忌之子。同时我又曾经是狰牙,一只空有强大的力量却为了仇恨失去成为更高层次生命机会,还落得失去肉体的狐妖。现在我是这两个可悲的生物的精神综合体,一个纯粹的精神意识,因为当我把赤裸的脚踝踩在原本应该炽热的地面上时,我根本不能感觉到疼痛和那种脚踏实地的感觉。
  • 一夜弃妃:王爷,你有毒!

    一夜弃妃:王爷,你有毒!

    亡夫头七,被迫承欢!“慕容渊,你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我不卑鄙,你怎么生的出这么卑鄙的儿子!”榻上的男人被绑的五五六六,粉雕玉琢的男娃挥舞着小皮鞭看着旁边挑眉的女人,“老大,你说这个偷看你沐浴的老男人怎么处理?”“挖眼!阉掉!”慕容渊那个汗颜,着了儿子的道不说,这女人居然还心狠的想毁掉自己下半身的幸福,看着拿着剪刀笑得贼兮兮的儿子,慕容渊挣扎起来双腿一跪,“娘子,为夫这就自罚!”
  • 操时者

    操时者

    时间守望者擅离职守,祸乱之源开启,人间重获天赋,异能觉醒。城市陷入黑暗,各个势力暗潮汹涌。猎捕神祇的计划,悄然进行中......
  • 帝天御灵

    帝天御灵

    这是一个江湖与庙堂的故事。居庙堂之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数仇磨砺,宝剑锋开,莫期少年穷,胆敢笑傲苍天问苍穹!
  • TFboys之你娶我可好

    TFboys之你娶我可好

    相爱两年,离开七年。七年可以把人一身的细胞换掉,七年后。。。机场,三小只向三女求婚“嫁给我吧。”每个人都惊呆了。三女则是冷酷的拒绝。三小只感叹:求个婚咋那么难呢。。。终于,三次之后,抱得美人归。。。然后,生孩子!!!
  • 都市之内涵王

    都市之内涵王

    徐中天,一个无所事事的宅男。意外的在一个手机视频中,得到了特种兵的身手和物体恢复的能力,但是他也同时背负上了那已经死去的特种兵的意志,报仇。为了报仇,一步步发展自己的势力,成王!
  • 理想与成功(漫漫求知路)

    理想与成功(漫漫求知路)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 豪门盛宠:圈养无赖娇妻

    豪门盛宠:圈养无赖娇妻

    少时,她个性骄纵、张扬跋扈,打架逃课无恶不作,是所有人眼中不折不扣的坏女孩。而他却是品学兼优、人人称赞的模范学生。很多年后再见到她,他已经站在金字塔顶端,她却像只被人丢弃的小猫,独自蜷缩独自舔伤。于是,他把她捡回家,好生照料看管,把她的猫爪子磨的锋利,谁惹她不高兴挠死谁。别人问,把她宠成这样无法无天真的好吗?他答:我就喜欢她到处闯了祸回来跟我撒娇耍无赖的样子!
  • 极品召唤师:王妃,手下留情

    极品召唤师:王妃,手下留情

    她容颜倾城,身怀异能,穿越异世。融合上古神物,激活神级血脉,是天赋异禀的全系召唤师,一次又一次惊艳了众人。神兽?美男?萌宠?…不好意思,那些都是她家的!随身空间?修炼秘笈?神级丹药?…对她来说也不过尔尔!欺负她?侮辱她?一个个排好队,本尊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做NozuoNodie!不过,谁来告诉她,旁边这个妖孽是谁捡来的?群:148595470^_^欢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