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93200000007

第7章 牛致功教授与隋唐史研究

■王双怀

牛致功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在历史教学和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作为牛先生的学生,我对此感到自豪和骄傲。据我所知,牛致功先生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历史的。50多年来,先后出版学术著作13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这些论著涉及中国古代史、中国史学史等诸多领域,其中隋唐史方面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

一对隋唐史学史的研究

在隋唐史领域,牛先生的重点之一是隋唐史学史。牛先生对史学史非常重视。早在20世纪60年代,他就研究过中国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的若干问题,并发表过《怎样认识班固的历史观》(《文史哲》1965年第1期)等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他又从研究史学名著《资治通鉴》入手,对隋唐时期的史学家和史学著作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牛先生认为,大史学家司马光所撰写的《资治通鉴》对研究隋唐史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他用多年时间对《通鉴》进行了独到的研究。1980年发表了《从司马光对唐朝几个问题的评论〈通鉴〉的中心思想》(《陕西师大学报》1980年第3期)。1986年撰写了《〈资治通鉴〉与隋唐史研究》(《史学集刊》1986年第3期)。1989年出版了《唐代的史学与〈通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大唐创业起居注》是牛先生研究的另一部重要史籍,通过研究,发表了《温大雅与〈大唐创业起居注〉》(《史学史研究》1983年第1期)、《关于〈大唐创业起居注〉中的几个问题》(中国唐史学会编《唐史研究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此外,牛先生还对《贞观政要》等史料进行了研究,发表了《试论〈贞观政要〉的中心思想》(《唐研究》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等论文。这些论著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从一个重要的侧面推动了隋唐史研究的发展。

隋唐时期史学的繁荣是与当时史学家的努力分不开的。但以往学者对隋唐时期的史学家很少进行探讨。牛先生认为这是一个薄弱环节,故在这方面用力甚勤。先后发表了《有功于唐代史学的韦述》(《史学史研究》1986年第2期)、《许敬宗对唐代史学的功过》(《史学月刊》1987年第3期)、《柳芳及其史学》(史念海编《唐史论丛》第2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魏徵的史学地位》(《史学月刊》1988年第2期)、《刘知几的修史主张》(史念海主编《唐史论丛》第4辑,三秦出版社,1988)、《刘肃与〈大唐新语〉》(《史学月刊》1989年第5期)、《试论〈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史料价值》(《人文杂志》1993年第2期)、《魏徵的史学观》(《法门寺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等。除对隋唐史学家进行个案研究外,还对他们进行整体研究,撰写并发表了《唐代的史学与政治》(史念海主编《唐史论丛》第1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唐初史学家的民族观》(《人文杂志》1988年第4期)、《唐代的史学与佛教》(《首届国际法门寺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墓志研究与史学的发展》(《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1辑,三秦出版社,2004)。最近,牛先生又在三秦出版社出版了《唐代史学与墓志研究》一书。这些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隋唐史学史的内容。

二对隋唐政治史的研究

牛先生研究的另一个重点是隋唐时期的政治。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就开始对唐代前期的政治问题进行研究。90年代后,围绕着唐代政治史诸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大抵主要集中在李渊建唐、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安史之乱等方面。

关于唐朝的建立,旧史往往强调李世民的作用,有些史书甚至说唐朝的建立主要是李世民的功劳。但专门记载建唐历史的《大唐创业起居注》却有不同的记载。20世纪90年代初,牛先生率先从研究《大唐创业起居注》入手,对隋唐易代之际的历史进行了深入探讨,发表了《从太原留守到建唐称帝的李渊》(《陕西师大学报》1981年第3期)、《温大雅与〈大唐创业起居注〉》(《史学史研究》1983年第1期)、《关于〈大唐创业起居注〉中的几个问题》(刊中国唐史学会所编《唐史研究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在此基础上,出版了《李渊建唐史略》一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对史学界长期流传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批驳,认为李渊绝不是碌碌无为的昏庸之辈,而是有智有勇,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从太原起兵、攻克长安到建立唐朝,都发挥了主要作用。此书一出版,就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好评。正因为如此,90年代末,发表了《李渊的历史地位》(刊《史念海先生八十寿辰学术文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人民出版社在组织出版“中国历代帝王传记”时,特邀牛先生撰写唐高祖。牛先生又用一年多时间,对唐高祖李渊的生平事迹进行了新的审视,写成了中国帝王研究的一部力作——《唐高祖传》(人民出版社,1998)。这部著作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唐高祖的最高成就。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末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其直接后果是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被杀,唐高祖被迫退位,秦王李世民晋升太子,进而登上皇帝宝座,成为唐朝历史上的第二代皇帝。唐太宗即位后,为了证明自己当政的合理性,进行了一系列篡改历史的活动。牛致功先生认为,由于唐太宗篡改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玄武门之变的真相。因而他撰写了《“玄武门之变”与唐高祖让位析》(《人文杂志》1980年第6期)、《关于范祖禹对“玄武门之变”的评论》(刊《唐史论丛》第3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试论玄武门之变的参加者》(《中华文史论丛》第6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等与玄武门之变相关的论文,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唐太宗虽然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当上皇帝的,但他在位期间以亡隋为戒,用人纳谏,励精图治,促成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使唐王朝真正稳定下来,步入发展一途。关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古今学者多有肯定,但很少有人进行具体探讨。牛先生在以贞观年间的社会状况为背景,对唐太宗和他的谋臣猛将进行了多角度的宏观研究。20世纪80年代,他先后发表了《唐太宗处理阶级关系的思想》(《史学月刊》1981年第6期)、《也谈唐太宗纳谏》(《人文杂志》1982年第3期)、《房杜何以堪称良相》(《中国古代史论丛》第2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文德皇后与唐太宗政权》(《史学月刊》1984年第6期)、《唐高祖与贞观之治》(《学术界》1988年第6期)等论文。90年代以后,继续研究这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把新出土的墓志与历史文献结合起来,发表了《关于尉迟敬德墓志中的几个问题》(《碑林集刊》第4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等文章。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唐太宗的魅力和贞观之治的实态。唐太宗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实践家,而且是一位在理论方面颇有建树的理论家。以唐太宗为首的统治者充分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从而促成了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特点主要是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尽管唐太宗及其贞观之治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为唐朝的强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唐太宗去世后,在唐高宗当政时期,武则天逐渐登上政治舞台,并且扮演了重要角色。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之一,关于她的是非功过,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曾几度掀起武则天热。在这种情况下,牛先生也加入了对武则天的讨论,他反对对武则天进行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主张首先弄清与武则天有关的重大问题,然后实事求是,对武则进行综合评价。为此,他并撰写了《武则天与洛阳》(《人文杂志》1986年第2期)、《铁血皇后武则天》(刊《后妃传》,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刘濬夫妇怎样反对武则天称帝——读刘濬墓志》(刊《碑林集刊》第7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薛元超与武则天——读薛元超墓志铭》(刊《武则天与咸阳》,三秦出版社,2001)及《武则天称帝的真相》(刊《武则天与嵩山》,中华书局,2003)等。这些论文,都是武则天研究的重要成果。受武则天研究者和学界的重视。

唐玄宗统治的开元天宝时期,是唐王朝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太平盛世。然而,就在这个太平盛世,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发生看似偶然事件,实际上并非一朝一夕之故。它与玄宗君臣的腐败有关,与安禄山、史思明等人政治动向也有密切的关系。过去学者在研究安史之乱时,从唐廷方面论述的较多,从叛军方面入手者甚少。牛先生认为,安史之乱是唐代历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研究这一事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这种观点出发,他又潜心对安史之乱进行了全面研究。在此基础上,写成了《安禄山史思明评传》(三秦出版社,2000)。在这部著作中,他以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乱为主线,不但详细论述了安史之乱的经过,深入分析了安史之乱的前因后果,而且还认真总结了安史之乱的经验教训,认为唐玄宗居安忘危,导致身败名裂,国破家散;安禄山之徒,趋玄宗居安忘危举兵造反,取得了很大胜利,但他们没有吸取唐玄宗的教训,结果重蹈覆辙,也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他还尖锐地指出:如果说政治上的居安忘危可以导致腐败,使最高统治者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甚至醉生梦死的话,那么,军事上的居安忘危必然丧失抗御强敌、保卫自己的能力。这些观点均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充分说明牛先生对安史之乱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此外,牛先生还对唐代政治上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过宏观研究。如20世纪80年代末,他撰写了《唐代的学士》(《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1期)一文,对唐代的学士制度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后来,又发表了《隋唐时期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唐史论丛》第3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首次采用比较的方法,站在世界历史的视角,从社会制度、经济状况和文化生活诸方面分析了隋唐王朝,认为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三对隋唐文化史的研究

牛先生对隋唐文化也有独到的研究。隋唐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30多年教学和研究的过程中,牛先生越来越对隋唐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长期研究隋唐史学史之外,还对隋唐文化的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

大概是由于热爱隋唐史学史的缘故,牛先生对隋唐文化很有感情,早就进行过探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赵文润教授主编《隋唐文化史》,约请牛先生为该书撰写序言,牛先生欣然命笔,撰写了长篇论文《隋唐文化的特点》。经过深入细致的比较分析,认为隋唐文化具有四个重要的特点:反映了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历史背景;反映了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内容;带有佛教文化的色彩;体现了开放的社会风气。这些观点在当时是很新颖的,现在已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可。显然,不对隋唐文化进行系统研究,就不可能得出如此科学的结论。

如果说牛先生对隋唐文化特点的论述是宏观的,那么,他对武宗灭佛等问题的研究就是具体的了。武宗灭佛又称“会昌法难”,是唐代佛教史上的大事。关于武宗灭佛的经过及后果,学术界基本上形成了统一的认识,但对于灭佛的原因,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牛先生在研究日本高僧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时候发现了一些新的资料,并撰写了《圆仁目睹的唐武宗灭佛》([台]《历史月刊》1993年第4期)。后来,他又是专门撰写了《试论唐武宗灭佛的原因》([台]《中国文化月刊》1997年6月号)。此外,牛先生还写过《唐人的“离婚”刍议》(《学术界》1994年第2期)、《魏徵何以不视〈七德舞〉》(《史学月刊》1994年第4期)、《唐太宗心目中的王羲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和《圆仁笔下的“茶”》(《农业考古》2004年第2期)。这些论文探讨的都是具体问题,以小见大,饶有趣味,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牛先生利用唐代碑石、墓志资料研究隋唐历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隋唐碑石、墓志存世者甚多,是十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改革开放以来,《千唐志斋藏志》、《唐代墓志汇编》、《全唐文补遗》、《全唐文新编》等大型史料书相继问世,为隋唐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但遗憾的是,这些资料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先生是认真阅读过这些资料的专家之一,他在阅读这些文献时,常常有新的发现。他利用墓志、碑石所撰写论文已有十几篇之多,并集结出版了《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一书(三秦出版社,2002)。其中《唐俭与李渊建唐——读唐俭墓志铭》([台]《历史月刊》1999年第6期)、《关于唐与突厥在渭水便桥议和罢兵的问题——读执失善光墓志铭》(《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等论文都是高水平之作,受到有关学者的称赞。

四简短结语

上面简略地论述了牛先生在隋唐史研究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事实上,牛先生视野开阔,治学严谨,笔耕不辍,既有细致入微的大作,也有高屋建瓴的弘论,对学术的贡献远远不止这些。比如,他曾参加《中国通史·隋唐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中国改革通史·隋唐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陕西通史·隋唐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和《资治通鉴新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的编写工作,还与杨希义教授合著过“二十五史新编”中的《唐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这些著作或获得国家图书奖,或获得省级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都在学术界有良好的影响。至于他所撰写的论文还有很多,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

牛先生既是著作等身的学者,也是桃李盈门的良师。数十年来,他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教书育人方面,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学识渊博,平易近人,对工作一丝不苟,对学生关怀备至。我有幸在先生门下受业,常常被先生的道德文章感动。时值先生八十华诞,衷心祝愿先生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同类推荐
  • 墨家天下策

    墨家天下策

    这是一部以墨家精神为指引的铁血小说。乱世争霸,何为霸术。墨家为何在春秋战国兴盛一时,又迅速走向没落。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一个墨者,在每一个地方,践行自己的信仰!天下初新,从墨者始!
  •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黄仁宇先生以“大历史观”为其思想核心的作品,让大众愿意去接受,使得了解历史不再被视为畏途,不再是几个历史学家书斋中“玩物”。黄仁宇先生对于中国“国民历史性格”的发展是功不可没的,他是一个真正的“平民学者”。
  • 杨虎城与西安事变

    杨虎城与西安事变

    本书还原了西安事变的本来面目,记述了杨虎城将军为了促进团结抗日实现民主首倡“兵谏”捉蒋而因之丧失军队,惨遭杀戮的悲壮人生,披露了关于西安事变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 諰,东周春秋

    諰,东周春秋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春秋时代的国际风云绝不逊色于当今世界;王夫之说:“史乃述往以为来者师也,经世之大略。”春秋各国内政外交对当下的启示意义不可小觑;阿克顿说:“历史是彷徨者的向导。”春秋的故事绝对可以帮我们看懂这个世界。化用恩格斯的话说:“不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
  • 明末之铁血辽东

    明末之铁血辽东

    茫茫黑土地,漫漫大辽河,数不尽的英雄人物,道不尽的悲欢离合,婉如一首长鸣歌。萨尔浒一战,大明王朝十几万大军因何惨败给人马不足八万的的后金;努尔哈赤是亡于炮伤还是死于顽疾;洪承畴是贪生怕死还是慧眼识人屈膝降清;这一切的一切尽在明亡清兴之三大战役。
热门推荐
  • 榴花不见簪秋雪

    榴花不见簪秋雪

    被盗墓者转换的凤凰于飞,和麒麟墓。半路出来的血婴在……刚刚醒来就要被强奸,花瓶还是花瓶,砸两下身上的色狼就晕了。每个人的命运似乎都指向了一个未知的秘密,命运之轮重新开启。而曾经的那个他——已经不在了,她更不会爱上任何一个人!……“姐姐,嘤嘤要和奶奶~”“乖,现在不是要喝的时候。”百月影无语了,你丫的没有看见你姐姐我正在努力翻云覆雨吗?送你一个字“姐姐~”“滚!”“……”
  • 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

    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

    李娟编著的这本《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分为自我篇、爱情篇、婚姻篇、职场篇和育儿篇,涵盖了自我调适、人际交往、教育子女等多个方面,在介绍心理学知识的同时还引用了诸多实例,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生活样本,从《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中,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体会到心理学知识如何巧妙地应用于生活中,由此更轻松地面对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宠爱自己的心。
  • 红颜宫乱:春色暮

    红颜宫乱:春色暮

    本文由花雨授权她明明也是公主,身世显赫,却在一日之间,天地逆转,被削籍夺姓,越靖王独女采薇郡主李向魂从此没于史册,取之以贱婢卑位苏忆晚终身守陵,尊贵身份一去不再。昔日堂上金枝叶,帝王御前解语花,却一朝,忽剌剌似大风尽,落英成泥碾作灰。昨日,也不过是成王败寇。今日,她回来了,她回来夺回一切。虎父焉有犬子,傲王绝无弱女。曾经在宫中那段受人羞辱的日子,教她领会权力地位的魔力,天地间,唯有权力才是一切。曾经的那一个秀雅少年,是她心有所属。成为皇后,承欢君王,与那少年却渐行渐远,甚至横剑冷对。只为心中信念,她步步为营。皇宫岁月,硝烟战场。她为了皇权,与另一个他比肩而战,保护他的孩子、爱人,同时也抓获了他的心,从此以为爱情与皇权共存,却在她的血脉诞生后,一切却又天翻地覆。以为是敌人的人,一直站在自己的身边,以为是爱人的人,却对自己机关算尽。繁华尽落冷暖遍尝,她的胭脂红妆,为谁装扮。宫廷里的爱情,也是那一眼烟色的春日暮,留住了谁?
  • 秋燕起舞天下和

    秋燕起舞天下和

    不要说对不起。我永远会记住你,不论是下辈子,下下辈子,不论你在哪里,我都会找到你,和你在一起。
  • 我和我的千年女鬼老婆

    我和我的千年女鬼老婆

    我就一送快递的,被一个女鬼缠上,学道术,除恶鬼,斩群妖,封地魔,这是他的传奇
  • 当外星女学霸遇上地球男学霸

    当外星女学霸遇上地球男学霸

    学霸的形象是怎样的?满身书卷气,戴着一副黑色眼镜框,整天把自己埋在书本里的就是学霸?不。一个来自外星的女学霸,思维异于常人,身世背景却成谜团。一个拥有完美外表的男学霸,大众心中的男神,老师口中的好学生,平行线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交集……他又如何才能打开她小世界的门?
  • 长征

    长征

    长征,又称为二万五千里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开始,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两年,转战十一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 毒医转世:野蛮小狂妃

    毒医转世:野蛮小狂妃

    冷月姬弄死了一直纠缠男朋友的小婊子,没想到那小婊子才是男朋友的真爱,于是,冷月姬悲剧了~~没想到冷月姬转世了,一朝涅磐重生,冷月姬决定要闯荡出一番事业,于是……(本文没事就撒狗粮,虐渣渣,爆笑爽文~~绝对1V1。)
  • 城市狩猎

    城市狩猎

    《圣经》上说人有七宗罪,骄傲、嫉妒、愤怒、怠慢、贪婪、饕餮、淫欲。当这些罪恶被这座浮躁的城市掩盖之后,人们活在浮躁和罪恶之中。一群生活在城市之中的鲜为人知的罪兽,就像是地狱使者一般出现了。它们再不是神话,再不是鬼魅,而就活生生地生活在我们的身边。荒废的老屋、破旧的楼房、潮湿的下水道、阴暗的地铁隧道,这些都是他们的栖息地。
  •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龙将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龙将

    龙将,爱之深痛之切。基于龙将,升华龙将。仅此作送给那些一起走过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