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02600000010

第10章 属于荷马和歌德的海伦

同一个海伦,分别被荷马和歌德看见。也就先后为他们所有。荷马的海伦是属于未来的,悬赏着任何可能取得胜利的英雄。而歌德的海伦,则属于回忆,就像镜中的幻象,必须借助特殊的魔术才能兑现。与前者对心灵的永恒感召相比,后者更令人惆怅,标志着古典时代的结束。所谓的恢复,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歌德终将失去自己的海伦,而把它归还给白发苍苍的荷马。

荷马是否亲眼目睹过海伦的美貌,无法考证。但按道理说是不大可能的,因为他是个盲诗人。这并不妨碍他塑造出这位迄今为止全人类最美的女性,海伦的身上简直留有荷马的指纹。还能找到比他最称职的证人吗?围绕着一个女性而展开的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乃至更具永久性的荷马史诗,是对海伦最确切的见证。你会怀疑,正是海伦的美丽构成荷马进行漫长的创作的原始动力,她也曾经如此这般地推动人类有史记载的最古老的战争。美啊,在诱惑了战神之后又俘虏了诗神,成为其不知疲倦的代言人。继荷马之后,歌德无疑也是一个“光荣的俘虏”。海伦对歌德的影响甚至更为博大:“当歌德再次以一种更具考古意味的精神来处理古老的传说,重新恢复了海伦在传说中的位置时,他把她从一种只不过是女性美的象征转变成了一种一切美的象征,特别是最高的美,即希腊之美的象征。”(桑塔亚纳语)也就是说,歌德不仅看见了早已消融在神话里的海伦本人,还看见了她所置身其中的整个环境:充满力与美的碰撞的古希腊。海伦与古希腊,很难说谁构成谁的一部分,因为前者实际上已成为后者的化身。至少在歌德心目中是这样的。

必须说明:歌德是借助浮士德的眼睛看见海伦的,就像盲诗人荷马借助的是想像。为了能在有生之年见到海伦,他也必须竭尽全力创造出一个浮士德,并使之拥有超凡的视力。歌德还是成功了。“浮士德带着他在浪漫主义恢复中得到的两点东西出现了;他已经吃了青春药,并在镜中看到了海伦的形象。此后他爱上了理想之美,他变得年轻了,可以在他看到的第一个女人身上找到理想之美。”(桑塔亚纳语)在看见海伦的那一瞬间,歌德变成了浮士德,或者说,浮士德成了歌德的替身。不仅如此,浮士德后来还跟海伦结婚了,并且生了一个天才的儿子,以满足歌德的愿望。再离奇的情节,也有着内在的合理性。有人读到这一段时发过感慨:“如果我们的热情像浮士德的一样充满激情、不屈不挠,我们就会实际地劝说死亡之母放弃海伦,以便让我们可以娶她,在凡人中有对这无与伦比的象征性的海伦的无限要求,它甚至可以感动死者的守护人,使之怜悯下泪。”海伦啊海伦,古希腊文明的新娘,在嫁给同时代的荷马之后又嫁给迟到的歌德,这是一个任何年代里的诗人都会爱上、都想娶走的女人。她是所有诗人的共同愿望与最高理想。“被觊觎的海伦”,已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竞争的象征。这只充满诱惑的金苹果已由战神的掌心传递到诗神的手上,鼓舞着前仆后继的索取者。

还有人认为,海伦对于浮士德而言,如同维纳斯对于汤豪泽(德国诗人,后来成为一个民间传说中的英雄),一位比其他令人销魂的女性更令人销魂的女性,是凡人的最高的范例。在所有女人中,惟独海伦的美貌是不朽的。这使她向神的境界靠近了一步,成为人间的维纳斯。其中有一个奥秘:海伦因为荷马、因为歌德而永褒青春,确切地说,因为诗歌而不朽。她随时都在等待着下一个诗人。被神化了的海伦,既是古典主义的坐标,又是浪漫主义的源泉。同一个海伦,衔接了两个时代。

歌德从29岁就开始进入到《浮士德》的世界,直到82岁才完成这部巨著,可以说在用毕生精力设计着浮士德与海伦那伟大的结合。长寿的歌德,一生中爱过不计其数的女人,直到晚年还曾经因旧日情人的女儿而动心。难道他真的像浮士德那样吃了青春药?我宁愿相信他是严肃的:越过无数的女人而寻找那惟一的女人。这种锲而不舍的寻觅注定将以失败告终。歌德营造的皆是泡沫爱情。当然,也可以换一个角度理解:正因为远处有一个抽象的海伦,任何具体的女人(哪怕她再美)都无法使歌德永久地驻足。海伦那非凡的生命力恰恰表现在:能使任何有生命的女人逊色。海伦,女人中的女人,女人之外的女人。永恒的爱情只可能属于海伦。对于歌德而言,在现实中不断幻灭的爱情理想,也只能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实现了,于是他安排了浮士德与海伦的婚姻。虽然如此,他自己仍然像幸运的新郎一样激动。仿佛身临其境地回到了憧憬已久的古希腊的洞房。诗歌才是真正的魔术,可以使时光倒流、美人复活。

桑塔亚纳认为海伦代表着“人类美学教育”,可以指望在绝对美的腿上躺过的浮士德会理解它的本性:“一位真正配得上海伦并理解海伦的浮士德会给她建筑一座海伦城;他自己会变成一位人中之王,一位事业上的诗人,即优秀后代与明智法律的缔造者。据柏拉图说,这类人与仅仅是文学上的诗人荷马及其他人形成鲜明的对照。因为使得浪漫的古典主义者们迷恋,同时也激励了古代诗人自己的精神与肉体之美,并非懒散与感伤的产物,也非物质与被迫活动的产物;它是一种有条不紊的战争、宗教、体育以及从容不迫自我节制的产物。”歌德就像他笔下人物浮士德一样,苦苦寻求的是完美。而这种完美似乎只有海伦才具备。歌德看见镜中的海伦,不仅被唤起了爱情,而且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对完美的信心。他也意识到自己正在向荷马靠拢,并且极有可能超越。海伦拉近了他们彼此的距离,时间的、空间的乃至属于身份与地位的。海伦的裁判,使歌德有勇气向老去的荷马挑战。或者说,他以洋洋洒洒的《浮士德》续接荷马史诗。

海伦还是消失了,只留下了面纱与斗篷。浮士德只好乘坐海伦的斗篷化作的云彩返回德国故乡。歌德本人也仿佛刚刚结束了古希腊的旅行。在他眼中,古希腊历史、文学和雕塑,似乎都是海伦的遗物。他真不舍得离开这个包罗万象的女人。《浮士德》是歌德对海伦所患的一次单相思。他对古希腊的相思病,也是很深的。

“美啊,请停留片刻!”在海伦面前,谁不会如此感叹呢?只可惜我们已很难看见海伦了。我们既不具备浮士德的视力,又不具备荷马的想像力。海伦离我们越来越远,直至成为一个彻底的幻梦。

其实在荷马之后、歌德之前,还曾有一位诗人看见过海伦。只不过他至死都不知道她就是海伦。他按照自己的习惯把她叫做贝亚特里齐。他与贝亚特里齐的见面,也只有屈指可数的两次,中间还相隔着九年。因为在第二次路遇之后不久,这位有着惊人魅力的美女就死了。然而这位诗人却害了一辈子的相思病:“若是万物之主肯赐我多活几年,我愿意用从来对于一切女性都不曾用过的话去说她。并且在我尽了人事以后,我的灵魂要是能去拜见我的淑女的荣光,就是说,能去拜见那位在显赫地对着永远被祝福的上帝尊容的贝亚特里齐的荣光,就是大慈大悲的神所赏给我的无上恩惠了。”跟荷马、歌德一样,他也写了一部长诗来怀念自己心目中的绝代佳人。他因之而相信天堂的存在,并且希望那位美女会在天堂守候着自己。

我不说这位诗人是谁你也该知道了。他叫但丁。《神曲》里的但丁,比浮士德更早地跟海伦的化身会合了。

很多年以前,读过中国诗人潞潞写的一首叫《希腊》的诗,至今仍记得那朴素的开头:“我爱希腊,希腊有海伦。”这同样也是我的感情:因为有海伦,古希腊便是鲜活的,血肉丰满的,甚至可以说是性感的。我们只能隔着希腊的古装去爱海伦了。海伦真的住到深不可测的镜子里去了。然而这个幻影式的女人,最能唤起诗人的激情,乃至征服的欲望。正如荷马是人类的第一诗人,他所歌颂的海伦也是文学史里第一个女主人公,第一个著名的女性。在她之后,才出现了贝亚特里齐、朱丽叶、卡门、安娜·卡列尼娜、茶花女,以及《巴黎圣母院》里的艾丝梅娜达、《悲惨世界》里的珂赛特。在我眼前,海伦是这一系列经典女人的总和,或者,至少是她们光荣的先驱。而她们身上有着海伦的影子。所有的女人都是同一个女人。同一个海伦,有着无数的化身。荷马乃至歌德的伟大之处在于:不仅有勇气将海伦占为己有,而且能够通过语法的魔术增添其美感,使她成为绝无仅有的完美无缺的女人,成为女人的最高标准。他们对海伦的爱情是富于创造性的。是他们共同创造了海伦。荷马对海伦的爱是父性的、仁慈的;歌德的爱则是疯狂的、冲动的。老荷马更像是海伦的父亲,歌德才是海伦的情人。

维纳斯尚且留下一尊断臂的雕塑,海伦的肖像却完全失传了,这反而使我们能够通过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文字描述去尽情想像。每一位读者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海伦。德国作家莱辛在《拉奥孔》一书里说:“荷马故意避免对物体美作细节的描绘,从他的诗里我们只偶尔听到说海伦的胳膊白、头发美之类的话。尽管如此,正是荷马才会使我们对海伦的美获得一种远远超过艺术所能引起的认识。”因为荷马让海伦出现在被战火烧得焦头烂额、满腹牢骚的特洛伊国元老们的会议场,这些尊贵的老人看见海伦就忘掉了埋怨,彼此私语:“没有人会责备特洛伊人和希腊人为这个女人进行了长久的痛苦的战争,她真像一位不朽的女神啊!”于是莱辛感叹道:能叫冷心肠的老年人承认为战争,流了许多血和泪是值得的,有什么比这段叙述还能引起更生动的美的意象呢?可见即使在荷马史诗里,海伦也蒙着一层淡淡的面纱,像云里雾里的神秘形体。但你千万不要仅仅把她当作一个花瓶式的女人,她是荷马史诗里惟一的月亮,众多角逐的英雄皆是环绕其周围的卫星。故事的线头一直攥在海伦的手里。而到了歌德的时代,海伦更像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恩赐之物,甚至连她遗弃的斗篷,都足以构成超越一切凡俗的法宝。当然也可以认为:是走出书斋的浮士德使快要被遗忘的海伦获得了新生,她将再次成为人类诗歌的王后。她亦将再次帮助一个诗人建立传世的功勋。《浮士德》里的海伦,比荷马史诗里的海伦更多了几分神意,也更多了几分母性,她的结局就是追随夭折的儿子欧福里翁而去。即使这样,海伦的容貌仍然是一个难解的谜,会使再强健的语言大师也感到无力。

同类推荐
  • 唐诗宋词元曲(第八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八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我愿生命从容

    我愿生命从容

    这是一本关于生活修养的随笔集。她用区别于世俗日常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跟随作者的角度你竟发现心境开阔起来。有时候,我们总想快进时间,看看最终的结果是不是值得,而没有耐心体味生而为人可以享受的生活滋味。在这本书中,作者选择忘记自身,出离地观察世界。鸽子、明信片、玩具,17世纪的女画家都可以是她。笔下的她,让我们唏嘘不同的人生起伏,对照失意得意时的忘形失态,抖落掉束缚自己的患得患失。人有时远离既定的轨道,是为了更好地找到自己。我们日常的行为,多是出于期待,而不是无造作的真诚。对生活缺乏真诚时,我们会变得软弱,成为自己与别人期待的牺牲品。从容地投入生活,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身姿挺拔。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1鲁迅2叶紫3周文4卢隐5刘云若5萧红6林微因7许地山8徐志摩9朱自清10穆时英11鲁彦12闻一多13郁达夫14邱东平15蒋光慈16洪灵菲17朱湘18石评梅19刘半农20戴望舒21梁遇春22胡也频23周韬奋
  • 诗以载道

    诗以载道

    《诗以载道》收录了作者近年来所写的古诗体诗和自由体诗共337首,其中古诗体诗107首,分为明心篇、故乡篇、纵览篇等三个部分;自由体诗230首,分为启示篇、陶冶篇、梦回篇、触发篇等四个部分。
  • 心灵的原色

    心灵的原色

    这是90后作家许书熠第一部文集,体裁涵盖古诗词、诗歌、散文、剧本、小说,其中既有古诗词,又有现代诗歌、剧本,展现出极其全面的文学才华,从多角度展现出当代90后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学追求。
热门推荐
  • 誓言触动了谁的心弦

    誓言触动了谁的心弦

    一部青春校园里的浪漫故事,在那一个夏季,我们的偶遇碰撞出一段感人的朦胧的恋情。
  • 易烊千玺我该如何爱你

    易烊千玺我该如何爱你

    你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明明就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一件一件发生在我的身上。易烊千玺,爱你真的很累,很累……但,我不后悔。
  • 迟了二十年的爱

    迟了二十年的爱

    所有人都看过他呼风唤雨的魄力,而在他的心累得撑不下去时,只有我清楚地了解。可是,我们的年龄相差了二十年,整整二十年。是命运的捉弄,还是前世没有做好的报应?我知道因为与他的关系,我在世人的眼里有多么的不堪。独自承受这一切,我也会累。那么多的人在我生活里进进出出,只为让我离开他,只为害怕我得到那巨额的财产。可是,有谁知道,我只是想陪着那颗在我出生那天的二十年前就已经历经沧桑的那个人,那颗心。他已经四十五岁了,风雨人生,他已经支离破碎地挺了这么多年。在剩下的时间里,能否让我陪着他静静地度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人界QD

    天人界QD

    万年前,‘烈阳武圣’焚日与‘幽冥天女’玄月率领众人类强者同赴第17次涅槃之战。然而,在战争即将结束之时,玄月却不知所踪。为了寻找恋人踪迹,焚日踏足三界六道,寻遍九天十地,苦修万年顺利迈入天人界,但却从天道那里得知玄月已在世俗界轮回。回想过往曾经,为了再次与恋人相聚,焚日毅然决定放弃万年修为,打开天人界通往世俗界的通道,以凡人姿态转世。……修古武、炼斗气、悟异能、领神通、夺造化、扩势力,历经九世轮回,终于换来了今生的第十世!
  •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政府与新闻传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政府“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运用传媒提高政府部门执政形象、引导舆论的“新闻执政”理念不仅是西方现代政府的共识,同时也是我国各级政府努力的方向。本书介绍了境外主流媒体、驻华新闻机构及其涉华报道的主要特点,在分析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的各种策略。适读对象:各级政府对外宣传管理人员,国际关系、新闻传播等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及广大师生。
  • 神奇宝贝小枫传

    神奇宝贝小枫传

    高中生小枫在街上玩口袋妖怪游戏的时候,被闪电击中,醒来后发现变成了大木博士的孙子,当然不是小茂,是比小茂早出生1分钟的哥哥大木枫,小枫发现穿越而来的自己竟然有系统!在关心系统后,系统感动的给了小枫一次免费选择的机会,小枫选择了神奇宝贝梦幻!本小说纯属属于无敌文。只有小枫虐人的分!什么?女主角?嘿嘿.你懂哒.新手作家第一作品希望支持
  • 快乐心灵的动人故事

    快乐心灵的动人故事

    故事是青少年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当青少年朋友们面对失败、遭受挫折和感到失望时,本书会给他们力量;当青少年朋友们迷茫和失落之际,本书会给他们慰藉。一个个短小平凡的故事,简单的语言,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一个智慧的人必然是一个善于从平凡的事情中、从简单的语言中领悟大道理、发现大智慧的人。
  • 点击财富

    点击财富

    当代社会如滚滚洪流,竞争激烈,追求卓越,渴望成功是每一个人寻求自我提升的最高境界。胸怀鸿志,不断激励自我,踏寻一条成功的捷径,是每一位成功人士的最终慨言。如何追求卓越,如何走向成功,成功者必备有哪些身心基础与准备,正是本套《成功励志经典》编撰的初衷。成功学历来被人们视为抽象、玄奥的学问,本套丛书从社会礼仪、为人处世、心志心理、感悟与人生等诸多方面的阐述中归纳出最有实用性、最有指导价值,且带有规律性的方法、定律和成功范例。本套丛书涵盖了人类取得成功的所有主、客观因素,分析成功规律性的原理,使成功学这种看似玄秘深奥的学问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
  • 重生在91

    重生在91

    21世纪的景天灵魂与着91年十四岁的柳元灵魂融合,重生出新的柳元!柳元,父亲钢铁厂员工,母亲因一车祸卧病在床两年不得治,家里穷得已靠拾菜过活。面对如此生活,新生的柳元又该如何!
  • 一诺的一诺

    一诺的一诺

    肩负如山使命,他如何自处?生逢萧条乱世,他如何应对?面对妖魔横行,他如何担当?诸国联手侵扰,他如何化解?有情遇上无情,他如何蜕变?顺天还是入魔,他作何选择?生为男儿,一诺千金。为那一诺,他走出避世桃园,寻找解厄机缘;为那一诺,他历尽千难万险,匡扶江湖正义;为那一诺,他抛开羁身执念,谱写济世豪歌;为那一诺,他痴心百劫、生死无悔;为那一诺,他化身为魔、孑然独行;为那一诺,他逆势而动、与天下敌;为那一诺,他无恐无惧、一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