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02700000006

第6章  “为人生”与新世纪鲁迅研究的新的可能

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鲁迅曾经有过一个著名的表述:“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在启蒙派、社会派的鲁迅研究者看来,这正是理解鲁迅全部文学活动的基础,是他自觉理解和接受现代文学的社会性使命的明确表述。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传统的鲁迅研究将这一表述发挥到了极致,作为鲁迅这面新文学运动的大旗区别于其他形形色色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流派的重要标志。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先锋派与学院派以及海外汉学界的鲁迅研究的日益“红火”,这一表述却被目为了“文学功利性”追求的典型,人们不仅较多地谈论着其中的局限性,而且也怀疑了它所传达的鲁迅思想的准确性。于是,在鲁迅研究进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似乎很难听到有多少人在理直气壮地重申“为人生”了,无论是出于对于鲁迅的轻蔑还是维护。

然而,“为人生”就真的那么简单,它竟然就是这样的充满了破绽,以至于可以为我们这些在新的“艺术精神”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新锐如此简明地窥破“历史局限”,或者,它就真的那么“随意”,那么漫不经心地为鲁迅一用,而其实又与鲁迅那复杂的思想没有什么深刻的联系,为了“维护”鲁迅的深刻、复杂与伟大,我们还是淡化“为人生”为佳?

在我看来,这些新的意见恰恰才是对于历史的最可怕的简化和“漫不经心”,因为,它们至少忽略了这样一些重要的事实:在鲁迅的全部著述中,“人生”、“为人生”都反复出现,可以说已经构成了鲁迅的核心语汇,他们与鲁迅文学追求及思想追求的密切关系是不言而喻的。例如他批评传统的文学:“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时候早到了;早就应该有一片崭新的文场,早就应该有几个凶猛的闯将!”谈到文学的差异,他说:“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他又特别强调了“现在的文艺”与人生的紧密联系:“现在的文艺,是往往给人不舒服的,没有法子。要不然,只好使自己逃出文艺,或者从文艺推出人生。”这也就是说,现代中国的文学是不可能离开人生而存在的。即便是那些所谓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家,在鲁迅看来,其实也仍然生活在人间与人生当中:“有一派讲文艺的,主张离开人生,讲些月呀花呀鸟呀的话……或者专讲‘梦’,专讲些将来的社会,不要讲得太近。这种文学家,他们都躲在象牙之塔里面;但是‘象牙之塔’毕竟不能住得很长久的呀!象牙之塔总是要安放在人间,就免不掉还要受政治的压迫。打起仗来,就不能不逃开去。”如果说,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鲁迅将“为人生”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相联系,突出了文学“为人生”的特定的社会作用,那么,在其他更加广泛的论述中,鲁迅则深刻地分析了“为人生”之于文学的普遍意义,——不仅现代的文学将人生作为自己主要的关注对象已经成了现代的文学的特征,而且就是那些号称要离开人生的作家其实也并没有真正地达到目的。只有回到鲁迅自己的语言世界里,我们才可以发现他对于“人生”的格外重视。

而且这样的重视也并不仅仅能够在“社会功利性”追求的意义上加以理解,因为鲁迅每当论及这样的文学观与一般人的“艺术”追求的差异时,总是充满了反讽、调侃与揶揄的口吻,他是以自己的方式显示着对于“艺术精神”的新的认识。鲁迅表示,自己“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既然如此,鲁迅在这里所完成的关于“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的表述,就并不能够作为单纯的“功利性”的表白加以阐释,它的确包含了鲁迅对于文学社会作用的关注,但其细微的思想指向又超过了一般意义的“功利”,从本质上讲,代表着鲁迅对于现代文学意义的新的建构方式。在其他的许多表述中,鲁迅则更加鲜明地传达出了对于传统的主流文学观念的差异,甚至常常流露出对于这样的文学认识的厌恶和轻蔑。他声称,自己写小说“并不是为了当时的文学家之所谓艺术”,“我不是批评家,因此也不是艺术家……因为并非艺术家,所以并不以为艺术特别崇高,正如自己不卖膏药,便不来打拳赞药一样。我以为这不过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时代的人生记录,人类如果进步,则无论他所写的是外表,是内心,总要陈旧,以至灭亡的。”谈及自己的杂文,鲁迅说:“也有人劝我不要做这样的短评。那好意,我是很感激的,而且也并非不知道创作之可贵。然而要做这样的东西的时候,恐怕也还要做这样的东西,我以为如果艺术之宫里有这么麻烦的禁令,倒不如不进去”。他讽刺性地为我们勾勒了所谓的“艺术之宫”:“一听到下层社会的叫唤和呻吟,就使他们眉头百结,扬起了带着白手套的纤手,挥斥道:这些下流都从艺术之宫,里滚出去!”通过这些追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么一个重要的事实,即鲁迅的思想与艺术世界是由他自己一系列十分独特的概念所构成的,鲁迅有着属于他自己的语汇,也有着他自己的对于文学思想和艺术建构的追求,但我们不能够最充分地考虑到这样的“独特”性,而仅仅满足于从一般的主流思想概念出发完成对于鲁迅的解读和阐释,就很可能严重地曲解着鲁迅,毕竟,鲁迅的思想与艺术观念直到今天也并不是中国大多数人的思想,并没真正属于过现代中国的主流(虽然在十年“文革”期间他也曾意外地受到了推崇)。这也就是说,过去我们单纯从社会革命的追求来肯定鲁迅和今天有些人又从“功利性”追求来否定鲁迅都很可能远离了鲁迅本身。

要全面理解鲁迅的“为人生”,就必须回到鲁迅自己的语言方式中去,回到鲁迅自己所建构的艺术世界中去。

为人生,鲁迅道出了我们文学活动与人类自身的现实联系,道出了所有文学活动的“原点”,特别是道出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重大的生命问题,正是这样一个现实生命的问题决定了现代中国人的其他所有问题,人生问题几乎可以说是现代中国众多命题的“原命题”。

为人生,鲁迅建立着属于他自己的文学主题、感受方式,“直面惨淡的人生”是鲁迅文学区别于许多现代中国文学的独特的一以贯之的追求,是他与现实世界密切对话又保持自己思想艺术个性的最好的方式。

为人生,鲁迅以这样的语义编码传达着与当时许多艺术旨趣的差异,他的艺术不是空虚的幻景而是现实人类生存的需要,“并非人为美而存在,乃是美为人而存在的。”只有深味于传统中国文学艺术空幻的人才能体验到鲁迅以“为人生”强调现实生命观照所具有的真正的“现代性”。这里,为了人生,甚至一切传统的艺术模式都被打破,小说是如此的奇异,而杂文这一独特的方式也进入到了文学的世界,不理解鲁迅“为人生”的思维,就不能意识到鲁迅杂文这一最独特的鲁迅文体的现代性与艺术性。海外汉学家轻视鲁迅杂文的根本原因即在于他们还没有真正进入鲁迅的艺术世界中去。

为人生,鲁迅寻找着几乎就仅仅属于他自己的文学样式——一种与当时形形色色的“先进”思潮与艺术流派都有所区别的鲁迅自己的“形式”,这是一种兼有强烈的现实写照又包含突出的自我精神特征的书写方式(因为,现实的关注与精神的观照对于“人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鲁迅的精神性追求使你很难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概念来概括之,它显然具有突出的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的特征,然而一旦你将鲁迅文学纳入到所谓的西方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的艺术框架之中,就又会同样觉得那是一种同样勉强的分析。与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的追求所不同的在于,鲁迅更关注的还是现实中国人的生存,《狂人日记》、《野草》并不就是西方现代主义的中国版,更不是西方的存在主义。鲁迅,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存在主义?传统研究强调了第一、第二,当代研究又在极力突出他“并不落伍”的后面几点,他激进否?先锋否?抑或保守?落后?在当年创造社、太阳社的青年看来他属于后者,而今天的某些新保守主义者与海外的汉学家又将前者作为鲁迅的“局限”加以攻击。其实,所有这些意见的分歧恰恰说明鲁迅他不属于任何一个既定的框架,鲁迅,在现代中国数十年的纷争与纠缠之后,仍然屹立着,因为,他仅仅属于他自己!

在我看来,认真阅读和理解鲁迅世界中的“为人生”的实质意义,将有利于我们对于鲁迅文学基本思维的细致勘探,有利于我们从鲁迅自己的文学基本姿态出发来清理鲁迅留给现代中国文学与现代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这种遗产既不是任何政治家的学说能够代替的,也不是任何“新锐”的西方思想所能包含的。随着我们对于“为人生”及其他“鲁迅概念”的解读,新世纪的鲁迅研究有可能打破近年来的沉寂,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

(原载《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本书搜集了大量的中华诗词中的经典名句,并配有解析,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树欲静而风不止”、“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等。荟萃了流传久远、脍炙人口、有欣赏和实用价值的名言佳句两千多条,编选的典籍从孔子整理的《诗经》到民国时期的著作,历两千多年。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诗文词曲千古绝唱;开卷有益,领略宠中华民族文化千年辉煌。注释准确疏通词义,言简意赅,权威考证。鉴赏精辟,深入浅出,优美精当,陶冶情操。
  • 智读毛泽东诗词

    智读毛泽东诗词

    红色经典:智读毛泽东诗词》一书,近日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60多首脍炙人口的毛泽东诗词加以哲学层面的智慧解读。在感悟诗词崇高而超凡的理念世界的同时,体会诗词的精神内涵,将伟人恢弘的革命气势、浪漫的革命情怀和生动的革命气质用全新感受表达出来,继而展现了深刻而独到的分析和辩证而睿智的思考。
  •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这是刘小枫的小品文集。作为哲学和神学研究者的刘小枫认为思想和学术经常是片断性的,而小品文正是捕捉这些片断的最佳文体。刘小枫是一位充满才情的思想者。深邃的思想在他笔下成了一种诗意的表达,空灵而回味无穷。一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浸透着他对个体自由和圣爱期盼的感情,由此也影响了好几代人。
  • 羊来羊去

    羊来羊去

    透过本书我们看到了一个承载着坚韧、清洁、挺拔与希望的博大、宽厚的精神载体,看到了记录时代、紧贴大地、挖掘普通人内心世界的民间情怀,此乃源于回族作家对生活的丰厚积累和深刻洞察。这些作品,是对回族优秀文明及其精神信仰之依赖与传承,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某种浮躁之风的抵阻。因为昨天的文化自觉,回族作家开始了对自我的审视与书写;因为今天这些作品的呈现,使我们对未来的回族文学充满更多的文化自信与美学期待。
  • 李清照的词与情

    李清照的词与情

    通过对李清照传世词作的解读,以独特视角展现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生。一本既不失本相又温情俏皮的李清照词传,倾诉浮华岁月的易安心曲。
热门推荐
  • 花开彼岸落

    花开彼岸落

    也许是她太嚣张霸道惹的祸,一向怕她老爹突然硬塞座冰山未婚夫给她!这个死对头她打死也不能要,岂料抵死不从之后她却是毅然扔下后宫佳男三千,撇下那么温柔善解人意还宠她宠得无法无天的羽欧巴不要!就偏赖定了曾经被她甩的冰山美男!“欧阳亦夜,我要扑倒你!”
  • 乞丐本无祸

    乞丐本无祸

    在阴暗潮湿的地牢里,她一身破烂不堪的衣服,双手奋力地拍打着牢房,仰视着居高临下地看着她的他,颤抖的声线带着祈求:“我只是梁小草啊!一个乞丐啊!怎么可能是那什么劳资公主啊!求求你,放我出去吧......”他抬起手,用力捏住她的下颚,逼她直视自己,一字一句的告诉她:“不不不,梁小草。你就是先皇和南华女帝的女儿,唯一的公主......你身上的兰花就是最好的证明......”她终于死心了,看着右臂上清晰的兰花,跌坐在地上,目光呆滞地看着前方。竟然是兰花?她视为吉祥物的兰花?
  • 绑架你,迫嫁他

    绑架你,迫嫁他

    候选佳婿名单上剩下最后一个人,雨姗欣喜若狂像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将俊美状元郎绑入洞房,不料他以死相抗。“香草儿,来,让我亲亲。”“别过来,你过来我就,撞墙。”扭动着被绑住的双手,“别啊,洞房耶,一刻千金,放心吧,我会对你负责到底的。”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归来记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归来记

    《归来记》为短篇小说集,是系列第六部。《空屋猎“猛兽”》是福尔摩斯历劫归来后办理的第一则案子——自从福尔摩斯与伦敦罪犯首领莫里亚蒂教授双双跌落雷清贝瀑布后,所有的人都以为福尔摩斯死在雷清贝瀑布——未料八年后福尔摩斯化装成老流浪汉回来,利用他在贝格街的旧宅一举破了三起伦敦市悬而未决的案子……故事不仅极大地满足了侦探小说迷的愿望,其创作过程本身即以足构成世界文学史上一段永难磨灭的佳话。
  • 修仙在旅途

    修仙在旅途

    李茉莉觉她终于是个成功的人物了。魂穿了,末世了。身穿了,变小了……且,还是穿成‘人物’之后……那个谁,能不能把你的爪子从老子软绵绵的身上挪开……那个谁表示,这娃咿咿呀呀唱的真好听……(更新时间统一在上午12点之前,请容许作者亲求推荐,求点击……)
  • 初之恋

    初之恋

    她穿着一身白裙,黑发如瀑,眉眼清冷。他刚好在做饭,匆忙之中应了一声,过了一会儿才手忙脚乱地跑来开门,看到门外的她顿时愣在了原地。最好的安慰莫过于此了,不在于言辞,而是陪伴。也不在于安慰本身,而是让对方燃起对未来的希望。
  • 阴阳有道风生水起

    阴阳有道风生水起

    “你要是回到唐朝一定是个美女,美过杨贵妃,打败武则天,出任武林萌主,迎娶李白李渊李xN,走向人生巅峰...”李雨萱总是听别人这么说,因为微胖所以该回唐朝,一睁眼睛,真的回了唐朝,时空的混乱,李白和狄仁杰吟诗对弈,元芳表示吃醋了,武则天和杨贵妃宫斗结果李雨萱赢了...青楼,宫廷,江湖,何处是家...
  • 火影之黑客帝国

    火影之黑客帝国

    神魔大陆中,一代皇者凌破天突遭神秘黑衣人击杀,最后关头他破碎虚空,将其子凌云送入奇特的火影世界,在这里,凌云遇到另外一名穿越而来的男子,二人是否能够参透这个世界的终极,真实的梦境,虚幻的现实,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这个惊天游戏怎样结束,默默在背后支持凌云的日向家大小姐,外表暴力内心似火的宇智波千金,凌云该如何抉择,一切的一切尽在火影世界中!
  • 虚空童话

    虚空童话

    从当初的掏心掏肺,最后变成蜷缩成团的刺猬。人大概总爱不停的往前跑,沿路上你会发现自己得到永远要比失去的少,于是你开始拼命回头找寻失去的一切,却在半路发现,就连自己手中原本紧握的一切都早已不见。于是你就放弃了寻找,继续一个人漫无目的的往前奔跑,直到遇到下一个陪你奔跑一小段的人然后再找下一个。
  • 伪学生会

    伪学生会

    这是轻小说,这里有中二病,这里有妹纸,喜欢二次元的同志们戳进来吧!平行世界,一直是人们所讨论的话题。不管有无证据,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平时世界是什么样的,谁都没有见过。一场地震,将年仅16岁的秋风带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即熟悉又陌生的世界。这里是地球,这里又不是地球。这里是中国,这里又不是中国。在一个父母双亡只有6岁的小男孩体内重新生活了十年,秋风已经喜欢上了这个世界。原来世界的,现在世界的,我的父母,请放心吧,我一定好好的活下去。光明?黑暗?一切的一切,就由我来粉碎吧,吾乃夜之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