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07100000020

第20章 认真负责的北京大妈

北京人自己的生活是比较悠闲的,但是北京人责任心重,生怕有外来的坏人破坏,于是没事找事地提高警惕。老头老太发挥余热,戴着红袖章站在各种公共场合和小区门口,抓破坏环境卫生的外地人,防范坏人进行犯罪活动。

认识几个这样的北京大妈。

看过《偏辑部的故事》的人,想必还记得里边的牛大姐,有的北京大妈就跟她差不多。

大妈们在单位工作时,接受的就是正统教育,对组织有着根深蒂固的依恋,对工作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认真,这已经成了她们的生活习惯,这一生,她们都不会改变这种习惯了。

大妈们基本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爆发前参加工作的,在参加工作之前,她们在读书,而那时的学校,那时的社会,都让人纯洁得近乎透明,那是我们国家最好的年代。

虽然她们挨过饿,但共和国的领袖们也在挨饿,共和国的主席、总理,一听说哪儿的老百姓在受苦,便流眼泪,便想尽办法去解决困难。有这样的领袖,老百姓还能不努力工作吗。

大妈们在工作时,除了认真负责,没有别的念头。那会儿大家的工资全一样,激励她们的是荣耀感。

她们带着一份虔诚在报效着共和国,这种心情已化为她们的性格。

国家也没有亏待自己的女儿,在她们工作表现优异时,便给予她们各种荣誉,那会儿,荣誉是人的生命。

认识的几个大妈,都保存着当年的各种奖状。

这会儿的年轻人,可能对这些已发黄的纸嗤之以鼻,他们不懂得当年这些荣誉的份量。

不管后人将怎样评说当年。但当年的人对国家、百姓同领袖、领袖对百姓,感情绝对是相通的。

这种感情铭刻在那个时代的中国百姓心上。这是一份极特殊,极有份量的感情。

所以,大妈退休以后,只要需要,她们会极为认真负责地带上红袖章,有时认真到让人厌烦地覆行职责。

王大妈已经七十多了,曾是国家干部,已退休多年。老头原是军人,前几年先她而去。

大妈的孩子们早已成家立业,家里就大妈自个儿。

前几年,大妈不带孙子孙女,就爱带上红袖章在街坊口上值勤。这事让大妈有一种归属感,觉得又可以为国家出一份力了。孩子们都能理解,虽有时拿她开开玩笑,但谁也不拦着,各人的孩子自个儿想的办法。“也是老太太给公家干了一辈子,这会儿不叫她干,她不得憋死?”大儿子这么说,下边的几个都点头。

这二年,建起了小区,物业给派了保安,不用大妈值勤了。大妈一下子没了精神寄托,常年窝在家不出门,孩子们急了,带上车接她出来转悠,大妈死活不乐意去。好容易劝得大妈上了车,转一圈进个好饭馆吃饭,大妈吃什么都不好吃。

宋大妈还不到六十岁,退了休在居委会发挥余热。瞧老太太那份认真劲,好像又找到了家似的。有时正跟人说着话,冷眼瞟见有拾破烂的往墙跟凑,她会冷不防来一嗓子:“哎,那儿可不是撒尿的地儿啊。”弄得人一激灵,要是那人还不走,她会接着嚷:“嘿,说你哪,你干嘛呢你?”

谁要是跟大妈开玩笑,说她像牛大姐,大妈可不乐意呀。“怎么看,嫌我事事的呀?我告诉你,我干这个就得认真负责!”

还有唐大妈,别的大妈,全都在尽职尽责地干好自个儿这份事。

这怎么说都是件好事。

有过这样一项实验:

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一辆财封闭如常,原样保持不动。

打开的那辆车在3天之内就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车则完好无损。这时候,实验人员在剩下的这辆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只一天工夫,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人打破,内部的东西也全部丢失。

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户理论”。其结论可以归结为:既然是坏的东西,让它更破一些也无妨。对于完美的东西,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维持它,舍不得破坏;而对于残缺的东西,大家就会去加大其损坏程度。这与道德似乎没有多大关联。人们也曾经用这理论在一座城市里做过类似的实验。

在一条街道上,先是扔了一些生活垃圾。没过几天,这条街道就被铺天盖地的垃圾覆盖,碎纸和塑料袋乱飞。同时,人们把另一条待道打扫得干干净净,交维护了好几天。这之后,每当街上出现脏物时,总会有人自动把它扔垃圾箱;如果碰到外人往地上乱垃圾,还会有人制止。

这项实验要显露的是人的一种心理惯性。仅以这种惯性而言,北京的大妈们就有上街执勤的必要,更何况,事情远非如此简单。

中国人缺乏教养者居多,不管是什么原因,现象事实便是如此。除了少数几个城市,市民能自觉保持公共场所秩序,大多是乱糟糟一窝蜂。而保持公共秩序的少数城市,也是长期有人值勤维持的结果。仅从这一点看,北京大妈们戴上袖章值勤,对自己小区街坊秩序的维护,就是一项功德。

再从治安方面来看,中国人口众多,越是大城市,人口流动量越大。而中国警力不足也是事实。一个大城市的户籍警,往往要照应很大一片地方,上千户人家。稍一顾不过来,说不定便有意外发生。一处街坊,有几个戴红袖章的大妈值勤,至少会让小偷小摸者受到震慑。否则,如今人际关系淡漠,楼上楼下甚至对门的邻居居都互不照应,对有贼胆的人来说,只会让其贼胆更大。贼的存在,毕竟是社会现实,谁也否认不了。警力的不足,保安精力的顾不到,也是现实,有保安值勤的小区,照样丢自行车,就是明证。如果有宋大妈那样的人参与值勤,小偷的成功率会小得多。

而对宋大妈们来说,参与值勤更是件好事。报酬不报酬是第二位的事情,重新有了一种归属感,一种荣誉感恐怕才是第一重要的。

武汉街头的公汽车站,一到上下班高峰期,不仅公交人员,交警要参与值勤,许多退休老头也戴了红袖章参与其中,有人管和无人管就是不一样。

大连市民已养成自觉排队上下车的习惯。大连参与值勤的市民,穿着发给的以前经警的大衣,在马路上参与管理各种车辆交通。大连因而长时间堵车的现象极少。

……

一句话,有人管和无人管,就是不一样,尤其在我们这个个人教养普遍极差的国度。

这种个人教养极差的现象,其中有没有“破窗产效应”?

打个比方:一幢临建房,没有厕所,要方便得出去。有懒人便在水池中方便,只要无人制止,其他人便会群起效法,不久水池便会变成尿池,而假如房东一开始便采取严厉措施制止,甚或将带头的懒人赶走,结果就会大不一样。

同理,这个水池,大家天天都用,谁也不清洗,没几天便会油垢满积。但如果房东一开始便严厉管制,结果也不一样。

看来要打破“破窗户效应”,唯一途径便是加强管理,一直管理到国人都能自觉管理自己为止。不过,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中国几乎所有算得上大的大城市,都有一个毛病:脸面光鲜,背街肮脏无比。大城市如此,中小城市便不必说了。北京算好的,个别城市的郊区公厕,大便积得令人羞说,不忍说。珠海算最干净,但珠海也有卫生死角。

这些卫生死角,这些肮脏无比的地方,能否打破“破穿户效应”,能否也管理一下?

如果中国每个城市,都有许多宋大妈那样的人参与管理,都能如宋大妈那样认真负责,这些城市的面貌一定会大为改观。

老人们总会怀念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

大妈们扯的是,在建国之初,“文革”之前那一段。

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政府的号召便是百姓的心愿。那会儿的人们,说话都不兴带脏字儿,谁要是有点出格的行为,马上会有人出来制止。那会儿的街上,胡同里满处是树,路上满处透着干净,那会儿也没有这么些人,走哪儿都安静、舒服。虽说那会儿国家穷,但人们都透着一股高尚的道德风貌。

不怪那时外国人评价,北京是世界上最干净最文明的首都。

那个年代过去了,中国人的道德水平要达到当年那个标准,恐怕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自然衰亡的结果,宋大妈们只会越来越少。现在五十岁左右的这代人,还会像宋大妈们那样吗?

如果能,中国的城市有幸了。

如果到时已用不着,中国的城市更有幸了。

中国现在的许多人,对有管制很不习惯。

这些人实际上是对遵从规则不习惯。他们习惯于破坏规则。不知这是哪儿学来的臭毛病。

话说白了恐怕许多人又不高兴,不习惯管理,不习惯遵从规则,习惯于到处方便,因了这方便的习惯而恨不能什么都随意、方便的,只有农民。

每个人的祖先都是农民,这不假,但不能因此便拒绝别人批评农民的不良习气。

农民不习惯管理,不习惯遵从规则,农民一听说规则,一见到管理便烦。所以人民公社才办不下去。

有毛病还不能说,一说便反唇相讥:你祖先也是农民。这种心态,还是:农民!

农民进城,起初傻眼,弄熟了便破坏规则。所有的城市,只要有农民,只要有还保留农民心态,只图自己方便而破坏规则的人,那个城市或城市一角,必是脏乱差!

毛泽东说过,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马克思恩格斯也论述过,只有成熟的工人阶级才最有组织性。农民不行。

农民跑进城市里来,仨一群俩一伙,结伴横行,你把喇叭按得震天响,他也不知让一让,更不说自行车了。

农民到处撒尿,到处扔垃圾。

农民偷辆自行车到处骑,骑到哪儿一扔不上锁,因为锁已被他撬坏。管理人员逮着了,写份检查罚点款,下回他还这么干。

有这么多农民,有这么多充满农民习气的人,少了宋大妈们,能行吗?

农民不管什么“破窗户效应”,第一个砸破窗户的,肯定是农民。

城里人第一个砸破窗户的,其心态绝对也是:农民!他不具备有教养的心态,他不配做城市高素质的人,不管他从事何种职业,他的身份只能算是农民。

所以有某先生说,中国要想改变现状,只有赶快多建城市。

难怪有这种想法,不如此无法改造农民。

还要多培养宋大妈那样的人,不如此无法改变城市的空气。

改革开放确实使中国绝大部分人富起来了,下一步是否应该在中国人的素质教育上多下些功夫,让中国人的素质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让宋大妈们也省点心。

让农民中素质高的那些人也松口气,别老跟着别人背黑锅。

同类推荐
  • 中国高考报告

    中国高考报告

    每年的中国大学考试就像一场战争,参加的人数和激烈程度是全世界罕见的,一个叫何建明的作家写的一部《中国高考报告》详尽记录了这个高考大国的高考实景。读后对中国的当代教育会有更多的认识。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左拉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左拉

    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往昔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它将帮助青年朋友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学的素养。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一场游戏一场梦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一场游戏一场梦

    人生是一场游戏也好,一场梦也好,我们都是其中的一个角色,爱恋过、恨别过、欢笑过、悲泣过……长长的生命中,我们可能遇到的,猝不及防的伤害,原来并不是一个传说。年少的时光无论当时多么难堪,回首时却都是如此美好,正如一场情浓意深的戏,一场似虚似幻的梦。
  • 村情: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村情: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历史像一摊积水,印在地上。历史像一根箭,射向远方。作者从魏家大山上走下来,从这样的历史土壤上走过去,带着一身风尘,说着地道的土话,走进他的乡村,走进民间,不设防地扯谈,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触摸、用心交流、用脑思考,用民间的语言记下一些事情和人们的生活。本书对西北地区的农民生活进行了调查研究,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述了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 世界屋脊之书

    世界屋脊之书

    散文与个人生活的关系尤为密切,它是个人生活情感思想和行踪最真实的记录,它是最纪实的文体。《世界屋脊之书》就是作者在世界屋脊生活和旅行的片段,是作者在那高海拔群山中行走时留在记忆中的点滴之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很少想起这些群山,正如法国作家克莱齐奥所说,遥远的美人不能触摸,如夜空中的星辰或如晨曦,它到达了路的尽头,越过了有限世界的门槛,进入不可逾越的区域。
热门推荐
  • 锦瑟曲之降红尘

    锦瑟曲之降红尘

    当一首锦瑟曲回响在天地之间,预示着又一次大劫即将开始...
  • 游戏进化

    游戏进化

    一次莫名的黑客入侵事件,叶岩带着可以杀怪升级暴装备的能力进入了主神空间。主神空间是危险的,面对刚刚经过团战几乎被团灭的中洲队,他该怎么办?是不管其他人的死活,独自练级去提升自己的实力,大笑着俯视他人的活着?还是顺带着团队度过一场场危险,踏入最强团队的巅峰?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人不怕死,面对恐怖世界诸多的危险,他又该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做些什么?活下去…………《游戏进化》QQ群:5245756
  • 如果我们从未相遇

    如果我们从未相遇

    她,现代都市的职场人,以为会平平淡淡过一生,可是自从遇见他的那一刻起,遇见他,爱上他,就注定不会平凡
  • 最强之九荒领主

    最强之九荒领主

    纪元之末,神秘的毁灭力量将降临这个世界,深渊的触角正在大陆蔓延,兽王宫,九幽殿,以及人类帝王互相侵伐欺骗,远古血脉彼此提防,守护者们奔走各方,九头代表毁灭与再生的荒兽正在苏醒,而预言之中那个驾着九头荒兽对抗域外强敌,带给世界新生的至强者……青龙帝国的一个小角落,天资聪颖的凌丹为救自己的弟弟丹田被废,沦为废人。这一年,他四岁……
  • 梦一般的坠落樱花

    梦一般的坠落樱花

    在一棵美丽的樱花树下,记录着两位女孩的身世。而由于新生的到来,她们安稳且甜蜜的生活被打乱,樱花树,在枯萎。离开了守护者的她们,花季将被复仇弥漫,樱花树,不会重生,懦弱的自己,需要变强!而最后,却是令人哑然的结局,究竟,会是如何。。。
  • 女总裁的透视助理

    女总裁的透视助理

    李辰幸运获得神秘能量和隐形能量手,不仅拥有透视眼,还可以隔空摄物,隔墙治病,催生植物,促使动物变异……美女总裁唐诗雅,为了帮助父亲治疗抑郁症,不得不请李辰担任自己的助理,假扮自己的男朋友……
  • 第一真仙

    第一真仙

    既然踏上了修仙之路,就没有人阻挡我走下去,神不能,魔不能,佛不能,她也不能!
  • 柳落霜天

    柳落霜天

    柳落霜天情易忘,兼梦萧索盈雨溪。从100%模拟游戏,到现实中的超能特工,少年,战斗吧!
  • 修罗帝祖

    修罗帝祖

    天辰大陆,强者为尊!开天帝尊乃是神般的存在!白羽,前世乃是神剑帝祖,却被带人陷害,导致陨落!重生在他人身上之后,以剑正道,为报仇!杀上天之颠!战天地万祖!
  • 不娇不惯富养女孩

    不娇不惯富养女孩

    本书语重心长地指出,对于女孩,父母可以给她爱,但是一定要有原则、理智地去爱。父母要充分认识女孩的性格特征、天赋和优势、缺陷与不足,并采取不同于男孩的培养方法,运用最契合女孩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的教育方式,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女孩。富养不是娇生惯养,不是任意妄为,而是给孩子安静、平和、精致的生活,在这种健康的成长环境培养女孩的自信,让她从小懂得尊重他人,做一个有品位、有气质的独立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