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低头的往往是高人,能挨骂才能成大事。
“你们知道职场上有一句最有意味的名言是什么吗?”在一次宴席上,一位职场成功人士喝过酒之后这样问大家。
大家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最后都说“不知道”,并催着他“快说快说”,无论如何,大家都是对名言感兴趣的。
“低姿态进入。”他顿了顿了加强语气说:“知道吗?低姿态进入。”这时候我们一齐“哦”了一声,并且都恍然大悟似的连连点头,真的是有所悟。
后来,与一位搞了一辈子音乐的老艺人闲谈,谈着谈着他也冒出一段又一次使我恍然大悟的话来:“搞音乐的都知道一句‘软起首’的行话,所谓软起首,就是一支歌也好,一段音乐也好,一般都会用低音开头,因为只有用低音开头,后面才有尽可能多的回旋余地,才容易不断地创造出高潮来,并且和听众的欣赏心理相吻合。”同时我也想起了毛泽东的那句“谦虚使人进步”的名言来。虽然早就成为一代伟人了,但他与书同居、手不释卷,这不是在古今中外的智者面前,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很低了吗。
“水往低处流”——是智慧之水总是往“低处”流的呀!
“人往高处走”——是汲饱了智慧之“水”的人才能走向大境界呀!
从生活了十几年的校园走上工作岗位,毕业生们除了兴奋之外,剩下的恐怕只有不安了。据调查,有10%的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的一个月内感到非常不适应。
在新的单位,很多人面对的是一个完全新鲜的环境,其实,可以利用试用期的时间来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同时考验一下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公司,是否具有相关的能力等!
首先,要学会谦逊。如果因为业务不熟悉或者对公司缺乏了解而犯错,除了主动承认外,还应向部门领导或是“老同志”多多请教。切忌犯了错误后还千方百计地给自己找借口。
其次,要勤快一些。如复印机没有纸了,悄悄地加上;饮水机没水了,主动给送水公司打个电话……不起眼的小事也能给人留下好印象。
还有,保证锋芒不“露”。想着给单位留下好印象是对的,但是要注意过犹不及。
社会上的很多年轻人,初入社会,一一没经验、二没资历,仅凭一腔激情就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他们认为,自己年轻有的是时间去打拼,自己有勇气,即便历经挫折也不会后退。于是,凡事都风风火火地去做,从来不去考虑凭借自己的能力能否将事情做好,而且还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表现得过于高傲。结果,在历经了世事的沧桑、遭受了生活的磨炼之后,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可以采取更好的办法获得成功。可是,真到了那时,大好的青春已经不再,当年的勇气也一去不复返。
初人职场的人,尤其是刚刚毕业的学生,个性比较强烈,认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越显示自己的能力就越能够得到老板和同事的尊重。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显然有这种想法的人把职场当作了学校,在学校里我们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展现自己的个性,没有人会怪你,因为你和你的老师、同学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但职场不是学校,职场不是一个纯粹的言论自由、做事自由的场所,因为你和你的同事、老板在很多时候都处于一种利益相关的关系之中,如果你事事占了先,难免会被其他的同事疏远甚至抛弃。如果你得不到老板与同事的支持和认可,你能力再强又有什么用呢?一旦你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你就有危险了。
晓军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到报社应聘编辑一职,在向主考官展示自己发表过的作品后,又说自己擅长策划,有领导才能,是编辑部主任的最佳人选,并将报社目前的办报方式说得一无是处。但是那位负责招聘的正是编辑部主任,因此第一关就没有让晓军通过。
谁都希望刚开始的时候就给单位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没有错,但要把握适度,做得过火往往得不偿失。晓军给我们的教训就是:对于选定的职位,只表现出自己胜任那一职位的能力即可。不要锋芒太露,还没有进入职业就先树敌,这对你有百害而无一利。
中国有很多古语警告我们为人处世不要太锋芒毕露,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保护我们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否则,你就会遭遇到危险。
在职场里大智若愚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法宝,新人即使能力很强也不要过度锋芒毕露,尤其不能耍小聪明,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招人厌恶。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是美国陆军著名的四星上将。他爱出风头的毛病,也曾为他的职场生涯带来诸多困扰。
1925年时,巴顿在夏威夷担任师部一级参谋,一年后,他被升为三级参谋。虽然巴顿当时的工作,是负责对战术问题和部队的训练提出建议并进行检查,但他经常越权行事。
1926年11月中旬,他观看了第22旅的演习后,对演习的效果非常不满,于是,他直接向旅指挥官递交了一份措辞激烈的意见书。当时他只是一名少校,根本无权指责一名准将指挥官,而且这样做在法律上也是不允许的。为此,他招来了上司的怨恨和非议。
不过,巴顿并没有吸取教训。在1927年3月,他观看了一次营级的军事演习后,又大为恼火,直接越级指责营指挥官和其他人员“无能”。
在这次事件中,虽然他明智地请师长的副官代替师长签了名,但其他军官都很清楚是他在捣鬼,于是,他们联合起来一致声讨巴顿。由于众怒难犯,师长只好将巴顿的三级参谋降到了二级。
我们既然踏入社会,进到职场,那么,我们必须遵守一系列的职场显规则和潜规则,而不应无视和挑战它的权威。也许这样可以让你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但别忘了公司也会把你当成捣乱分子,使你失去这份宝贵的工作。
秦朝的宰相李斯,因出人头地而被嫉恨,因权高而被害死。倘若当初不上《谏逐客表》,闻“逐”而走,默默无闻,何落如此悲惨结果?赵高之辈,少能无德,出头之心更迫,置人死地而后自己平步青云。持枪打鸟者,必有肉吃。然而,赵高最终也被送上了绞刑架,因为他也变成了“出头”之人。倘若他懂得“出头”之害,也许就收手不干了。谁出头,谁就要担上被“枪打”的风险。
最终的目标绝不是转眼之间就可以所致,在未付出辛劳艰苦和屈就的代价之前,空望着那遥远的目标着急是没有用的。而唯有从基本做起,按部就班地朝着目标进行才会慢慢地接近它、达到它。
古人说:“唯有埋头,乃能出头。”种子如不经过在坚硬的泥土中挣扎奋斗的过程,它将只是一粒干瘪的种子,而永远不能发芽滋长成一株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