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除了要具备“天时地利”之外,还要“人和”,这里说的“人和”就是指“吉祥三宝”。
社交说话有三宝:请、谢谢、对不起;
处世有三宝:谦虚、礼貌、赞叹;
教养有三宝:安静、慈祥、沉稳;
家庭有三宝:喜欢、幽默、体贴;
饮食有三宝:均衡、节制、感恩;
健康有三宝:步行、少欲、气和;
学习有三宝:谛听、信受、奉行;
交友有三宝:诚信、正直、谦卑;
人心有三宝:真实、善良、宽容;
解决问题有三宝:面对、处理、放下。
成功也有它独特的吉祥三宝,作为内因对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如果不关注成功的内在动因,纵使他暂时能从外部条件中获得巨大的能量,也只能昙花一现,甚至有可能随着他获得能量增加,反而会对他人造成更大的危害。
家庭之宝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从一流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参加一家大公司新进人员的招募应聘。在经历了一轮轮的激烈笔试和面试之后,终于到了最后一轮——董事长的亲自面试。在前一晚上,他找了大量的资料,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是他仍然忐忑不安。
第二天,年轻人惶惶然地走进董事长办公室,在董事长面前的椅子上坐下。
看过他的履历表后,董事长凝视他的脸,出乎他意料地问道:“你过五关,斩六将,一路走到现在也不容易,能告诉我你的家庭背景么?”
“我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从小是妈妈一个人把我抚养长大。”年轻人很老实地回答。
“那你的妈妈还真不容易。”董事长又问:“你有没有给妈妈洗过脚?”
“没有。”年轻人回答道。
董事长略微沉吟,说:“那么你先回去吧。”
年轻人感到很诧异,在面试中,董事长并没有问其他的问题,也没有让他什么时候再来。回到家以后,他开始考虑董事长的话,于是,他决定为妈妈洗一次脚。母亲回来后,见儿子预备好水盆要为她洗脚,觉得很奇怪,便说:“脚,我还洗得动,我自己来吧!”儿子说:“妈妈,今天你就让我给你洗一次吧。”母亲拗不过,便依着儿子,坐在已准备好的椅子上,把脚放进儿子端来的水盆里。当他握着母亲的脚时,才猛然发现母亲的那双脚在岁月的侵蚀下,上面布满了老茧,已似木棒那样的僵硬。原来,母亲为了儿子的学业,拼命地打工挣钱,常年的辛劳,早已让她的双脚失去了年轻时的光滑和细腻,洗着洗着,他情不自禁地搂着母亲的脚潸然泪下。要是没有这一次机会,估计他永远都不能发现母亲的操劳,为了抚养他,母亲不知道吃了多少苦。男儿有泪不轻弹,今夜他却泪千行。
第二天,他来到那家公司,对董事长说:“我能不能被录用,已经不重要了。但是我要谢谢您,如果不是您,我恐怕不会握到母亲的脚。现在我才明白母亲为我受了很大的苦,是您让我学到了在学校里没有学到的道理。我只有母亲一个人,我要好好照顾她,再也不能让她受苦了。”
董事长欣慰地点了点头,说:“你已经被录用了,因为你知错就改,我们公司永远不会拒绝一个充满孝心和爱心的人。”
正如故事中所说的一样,一个人想要取得成功,首要的便是处理好自己和家人的关系,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感恩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而一个人如果连和自己家人的关系都处理不好,连自己的家人都无法照顾,那么他还有什么理由走向成功,还有什么资格去抱怨没有受到机会的青睐。
现在很多的年轻人不懂得成为家庭之宝,我曾经在招聘总监的时候也碰到这样一个应聘者,经过重重筛选,他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当时他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在面试的最后,我问了他几个问题:“最近有没有给父母打电话呢?”他摇摇头,“没有什么共同语言。”“那你最近有没有回家看望父母呢?”他露出了厌恶的表情,“没有,他们这些老古董,见到就心烦。”听完这些话以后,我把心里面对他的赞赏和关注全部收了起来,此人绝对不能重用。企业最讲究的是忠诚,如果一个人连对从小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忠诚的话,他可能对企业忠诚,对工作热爱吗?就算他的能力再突出,我都断然不会用他。
所以,各位同学,回过头来反思自己,“我”是不是在成为家庭之宝上还有一段路要走呢?一个和谐的家庭会让你的身上充满着正能量,会让你做什么事都正气十足,力量充沛。反过来,如果你身上失去了这种正能量,尽管你才华横溢,学富五车,你最终还是会尝到失败的恶果。因为能量越大,危害也就越大。
如何处理好与家人之间的关系?四大管理中的情感管理在这里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同时,在与家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多沟通,少要求;多包容,少烦躁;多理解,少揣测。要想成为家庭之宝,要让家人为你感到自豪,感到骄傲,愿意和你在一起,愿意和你分享快乐和幸福。最后,你就能像宝一样围绕在家人的周围,这样,你才达到了第一个目标——家庭之宝。
师长之宝
举凡弟子能够成材,先要懂得向老师虚心求教,在跟随老师的同时,就应该明白尊敬师长的道理。须知父母养育我们,师长教导我们,是一样的恩泽,怎么可以不尊敬呢?而且,一个能尊敬老师的人,也就能重视学业,相对的,也就是尊重自己。尊敬师长,尊敬长辈,你才可能达到第二目标——师长之宝。
曾经,有一个年轻的商人在黑暗的山谷里走夜路。天很黑,他迷路了,他找不到走出大山的方向,看不到星星和月亮,冷冷的山风飕飕地吹过来,他的头发都立起来了。突然,他听到夜空中传来了一个声音,那声音不知道是从哪传来的。那声音对他说:“年轻人,地上有石子,捡几颗,天亮会有用的。”他感到非常恐惧,那声音一遍一遍的响起:“年轻人,地上有石子,捡几颗吧,天亮会有用的。”最后,那声音几乎在哀求了:“年轻人啊,地上有石子,快捡几颗吧,天亮会有用的。”他想,我还是照做吧。于是,弯下腰随随便便捡了几颗石子放在手里,然而他手里握着这几颗石子,竟奇迹般地引导他走出了大山。天亮了,年轻的商人很想知道,这手里攥的是什么。借着黎明微微透出的晨阳,他伸开了自己的手掌:“哇,竟然是金灿灿的黄金。”他突然明白:原来昨天那个声音是善意的,那个声音是对我好。他开始后悔,为什么不多捡一点。当他回头望向那茫茫的大山时,他看到黑压压的大山连在一起,根本就找不到那条回去的路了。
可能有人会说:“这故事很荒诞,哪里会有这样的事?”但在如今社会上,又有多少个人已经成了这个故事的主角。当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耳边会不停的响起一个声音,那是老师的声音,是父母的声音,是每个爱你的人的声音,他们说着相同的一句话:“孩子,好好学习吧,将来会有用的。”
人生苦短,两三万天弹指一挥间。而学习的时间,起码要用掉四分之一光阴。而就在这四分之一的光阴里,是你的老师在每天陪伴着你、监督着你、鼓励着你。我们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激老师的恩情。
尊敬师长,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宋朝时,有游酢、扬时两人跟着程颐老夫子学习,他们对老师非常地恭敬。在冬季的某一天,这两位学生陪着老师,并听老师教诲。说了一会儿,夫子便闭目养神,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他们两个不敢离开,又怕吵醒夫子,就静静地站在两旁等夫子醒来。夫子醒来见他们两位还站在旁边,便说了:“你们还没走啊!”他们两个回答:“因为先生睡着了,没有请命,不敢离去!”于是再把书中有疑问的地方请教夫子,最后才向夫子拜辞。出门的时候他们才发现雪已经积了三尺深了。
李宗仁,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他幼年的教师曾其新,驼背弯腰,人们戏称“曾背锅”。别看其形陋貌丑,李宗仁先生却敬若父辈。曾其新因年老无依,长期随军,李宗仁出钱奉养。李宗仁还在司令部驻地附近修建房屋,给老师静居,并派一名副官专门侍奉,他每天还要亲自去问安。李宗仁的另一名姓朱的老师,也长期随李宗仁起居。李宗仁对老师细心周到,关怀备至,老河口的老百姓都说,在李将军身上,真正体现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生之爱,得恩不忘报,实乃大丈夫。
游酢、扬时和李宗仁尊师重道的精神,值得大家去体会、学习。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就,都应该饮水思源,应当记住自己的老师和长辈们为他的成长播下最初的种子。
如何成为一名师长之宝,固然要从礼仪上的尊师做起,但尊师的实质是要得师之道,传师之业,成师之愿。要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作为一名学生,要认真、积极地对待你的学业。然后,你需要多与师长沟通和交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诲,这样,老师就会由衷的喜欢你,你也才能从老师身上获取最大的教益。而对于师长,恭敬的态度是起码的要求,真诚的问候和虚心的交流是必要的。把握好自己的心,才能真正让自己成为一名“师长之宝”。
工作之宝
第三宝是工作之宝。在处理好工作的同时更要处理好你与同事和上司的关系。如果你现在还没有工作,你作为一名学生或者其他的身份,道理也是一样的,共事的人和谐相处,是我们非常重要的第三宝。
首先,我们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这是成为工作之宝的首要条件。作为一名大学生,本职工作就是学习,不可懈怠。作为职场工作人员,既然选择了这一份工作,就要对它负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投入工作,认真完成自己的基本职责和义务。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很大程度来说,是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有句名言道:“成功只垂青有准备之人”,也就是说,成功是为勤奋、努力的人准备的。这一类人,必然具有对人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即使面对再小之事,再简单的工作,也必将全力以赴。但倘若是懒惰之人,以玩世不恭的姿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和职责,即使天赋再高,也难有大的作为和成果。
可能有很多同学会问,我们能够全力以赴地学习和工作,但是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呢?或者以后在职场中,我们该怎么和上司或者是同事相处呢?这其中也有很多的学问与窍门。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儿子在上大学,假期回家后向他抱怨:“爸爸,我们寝室六个人,五位室友从来不买牙膏,他们刷牙都用我的牙膏。”朋友听了儿子的诉苦后,问他:“那你算算,按照这种用法,一个学期下来该用多少支牙膏?”他说那不过几十元钱。朋友听后仔细地考虑了一下,对儿子说:“从下学期开始,家里每个月多给你100元钱,你可以用来买牙膏,但是,你不能再抱怨同学用了你什么。”“为什么?”儿子仍然不解,朋友说:“因为你的牙膏给同学带来了方便,别人因你的存在而受益是你的福分。”
他儿子毕业后去了一家中型软件公司上班。不久,公司接到了一家大企业的委托,找出整个公司管理软件的问题并予以修复。费用不成问题,但时间只有一天。公司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
要知道,一个软件里面的程序和代码浩如烟海,想要查找到错误并修复它,这工作量绝非一日可以完成,就算是单单把它全部看一遍,也得花两三个月的时间。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同事对他说:“我以前写过类似的程序,这是整个软件的框架圈。”同事还向他介绍了每一部分的功能和相互的衔接,随后又有两位同事主动提供了自己的成果。
事后,他与同事交谈,表示感谢,同事们都说:“知道我们为什么这样做吗,因为你值!帮助你,我们愿意!”
后来,他打电话给父亲,向他描述了这件事情,并说:“谢谢你,爸爸,那一次牙膏的事件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从那次以后,我一直按照您所说的去做,减少抱怨,积极面对生活。如果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够给他人带来幸福和满足,也就是自己的幸福。到公司工作以后,我继续主动帮助别人。周围的人都愿意和我相处,并且愿意无私地帮助我,我很幸福。”
他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工作之宝和家庭之宝,他的许多老师都以他为荣,也是师长之宝,成为了“吉祥三宝”。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出:与周边的上司,同事,朋友非常重要的相处之道就是:减少抱怨,积极面对生活。
试想一下,有谁愿意和一个每天满腹牢骚的人一起共事呢?有哪个上司会重用整天抱怨的下属呢?经常抱怨的人,他的生活肯定不如意,他的事业也不会有长远的发展。
不抱怨是一种生活态度,但并不代表安于现状,不想改变。在这个世界上对任何不如意的事情,只有两个最便捷的手段:第一,接受;第二,改变。其实在抱怨的时候,你已经失去了改变这件事的机会。
想要做到不抱怨的前提是你要想清楚抱怨会给你带来什么好处。抱怨的好处无非是获得他人的同情,证明自己的无辜,获得心理的平衡。不抱怨呢,就是不给自己放纵的借口,学会一个人独立承担责任。形成不抱怨的习惯,会使你:第一,觉得自己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对自己和现实有可以承担的责任;第二,有充足的智慧和行动力可以让事情转危为安;第三,会因为这种自足自立而获得生命的尊严,会对自己充满信心。
在与同事朋友相处的时候,如果你经常为了一些小事而吹毛求疵。在领导给你分配完任务以后,你也抱怨个不停,就算你工作再怎么出色,你也很难成为工作之宝。不抱怨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大智慧,你要把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传递给周围的人,你才能真真正正地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宝。
有这么一个人,他在一家有名的大公司工作,论学历他有硕士文凭,论才干他的模具设计能力突出,可是却总得不到领导的提拔和重用。因为他只专注于技术,不肯花时间搞人际关系。最后,在无法忍受主管的反复无常、看不惯主管的假公济私的情况下,他决定辞职。
在递辞职信时,他在楼梯间遇见别的部门的主管,他们仅有数面之缘,但是那位主管却向他微微一笑,点头招呼。看见他手上的辞职信,一脸的惊讶,说:“如果你另有高就,那恭喜你,如果是为了你们部门的主管,那你可能要考虑一下,你一定要学习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不然你永远都会遇见这种人,然后手足无措。”这位不太熟悉的主管的一席话,一下子说到了针尖上,解开了一个很多职场人始终磕磕碰碰却一直都没有搞懂的问题。
这番话,他一直放在心中,当然,他也没有离职,只是练习着如何与他的主管相处,他仍然不认同一些违反他的做人原则的事情,但他开始不去较真,尽量去看事情好的一面,慢慢地一切都好转了起来,他和主管之间的关系也从对立变成平行。一年后,他因为业务突出,被总公司调去组建分公司,并担任负责人,他的工作自此开始上了轨道。
这也是一个与人相处之道。它教会我们,要学着和不同的人相处,因为你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不要因为一个人而阻碍了你前进的脚步。很多人郁郁不得志,可能并非其能力问题,只是因为不懂得与人相处之道,不懂如何成为工作之宝。
如果你掌握了“天高地厚”,你就获得了成功的外部优势;如果你同时又成为了“吉祥三宝”,那么你就又获得了成功的内部优势。内外兼备,这就是真正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