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20300000029

第29章 学思结合无罔殆

“南怀瑾语录”

你们光晓得敲个木鱼,不去参究,那有什么用?念经要一边念,一边参究才是功德无量,否则你念经与念石头没有两样。

南怀瑾大师认为:人的一生,是不断学习的一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只注重学习的形式和文字的表述,形式和文字只不过是一种工具而已,重要的是靠心去理解,学思结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有所成——掌握所学知识的实质。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南怀瑾在成都时,与宿儒梁子彦结为忘年交,经常在一起探讨学问。

有一次,他们谈到有关《大学》的话题。《大学》历来被称为“大人之学”,是教人学做“大人”的。南怀瑾发表见解说:“《大学》是从《乾卦·文言》引申而来的发挥;《中庸》是从《乾卦·文言》引申而来的阐扬。《乾卦·文言》说:‘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梁先生说:“你这一说法,真有发前人所未说的见地。只是这样一来,这个‘大人’就很难有了。”

南怀瑾说:“不然!宋儒们不是主张人人可做尧舜吗?那么,人人也即是‘大人’啊!”

梁先生颇不以为然,又无词辩驳,便说:“你达到了‘大人’的学养吗?”

南怀瑾说:“岂止我而已,你梁先生也是如此。”

梁先生莫名其妙,便请他解释清楚。

南怀瑾于是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我从来没有把天当做地,也没有把地当成天。上面是天,足踏是地,谁说不合其德呢!‘与日月合其明’,我从来没有昼夜颠倒,把夜里当白天啊!‘与四时合其序’,我不会夏天穿皮袍,冬天穿单丝的衣服。春暖夏热,秋凉冬寒,我清楚得很,谁又不合其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谁也相信鬼神的渺茫难知,当然避之大吉,就如孔子也说‘敬鬼神而远之’。趋吉避凶,即使是小孩子,也都自然知道。假使有个东西,生在天地之先,但即有了天地,它也不可以超过天地运行变化的规律,除非它另有一个天地。所以说:‘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就是有鬼神,鬼神也跳不出天地自然的规律,所以说:‘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听了这番高论,梁先生便离开座位,抓住南怀瑾的肩膀说:“我已年过六十,平生第一次听到你这样明白的人伦之道的高论,照你所说,正好说明圣人本来就是一个常人。我太高兴了,要向你顶礼。”

后来,梁先生逢人就夸南怀瑾善于学习、见识高明。

上文故事中提到的关于“大人”的言论是《周易》里的话,原文是:“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敬鬼神而远之。”这句话通常的解释是:大凡杰出的人,品德跟天地之道相合,智慧跟日月之明相合,行为跟四季变化相合,成败与鬼神喜恶相合。总之是说人的意志不能与客观规律相违背。故事中,南怀瑾先生对于这句话的解释并不一定正确,但是他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诠释,并能自圆其说,可见在学习的过程中,他确实是经过了一番独立的思考的。他被人尊称为“当代儒学大师”而不只是一个“寻章摘句”的老学究,是与他这种“既学又思”的学习态度或者说学习方法分不开的。

世上有两种糊涂虫,一种学而不思,一种思而不学。南怀瑾大师认为“学而不思”的人可以做学者、教书,这还是抬举了他们。真正能把书教好就不简单,就不算“罔”了,哪里还称得上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实际上,“学而不思”的人,是什么事都做不好的。他们只知道做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做,因此一旦环境发生变化,他不会举一反三,原有的知识就派不上用场了。“思而不学”的人危害更大,因为他们常常自以为是,满脑子偏见,每天觉得这件事不公平,那件事不公平,每天看不惯这个人,看不惯那个人。带着这种观念,肯定会说很多错话,做很多错事,其结果是害人害己。

为什么要学、思结合?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只有经过思考,才能消化掌握学习的知识,使书上讲的变成自己的东西。朱熹讲读书要“心到”,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口,就是说明这个道理。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要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掌握它的主旨要领,领悟它的精神实质;只有掌握精神实质以后,才能受到启发,引发出自己的思想见解。这就是举一反三,就是自悟。学习中的自悟是很重要的。“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洪应明《菜根谭》)科学文化领域的新发现、新创造,都是从自悟中得来的。

二是只有经过思考,才能发现书中缺点和错误,不做书本的奴隶。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他对《尚书》中《武成》篇说的“血流漂杵”提出疑问。武王伐纣,是以仁义之师征伐不仁德的人,受到天下人的拥护,怎么会血流成河,能够把棒槌都漂起来呢?《尚书》虽然列为六经,孟子对它并不迷信,而是采用分析的态度,认为《武成》篇不可全信,取其二三片竹简就可以了。

我们读书也应该采取这种态度。人类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书上说的,或者本来就有错误,或者本来正确,因为情况变化现在不适用了。这样,就需要用新的结论去代替它们。如果迷信书本,句句照办,字字照办,在实践中就要碰钉子。因此,读书贵疑,有疑才会引起思考,有疑学习才能深入。即使是学习正确的理论和知识,也要开动脑筋,提出问题,认真思考,这样才能加深理解。当然,也不能对书上讲的都怀疑。当疑则疑,当信则信,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学习与思考应当是共生的,不能割裂。只有这样,才会不罔不殆,才能获得真知。至于如何“既学又思”,不妨借鉴古人的方法,比如著名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博学之

多看一些书,不管是文科的、理科的都看一些。把各种知识都装一些在大脑里,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就不至于全然迷惑。这既有利于拓展思维,亦有利于激发灵感。有些人看书,光看文艺作品,光看武打小说,或者光看专业书籍。并不是这些书不好,关键是偏于一端,眼界、思路会受到局限,不利于拓展思维。这就像吃饭偏食一样,难免营养不良。因此,学习过程中,书籍的选择不要太过拘于一端,在本专业之外,还是要尽量广泛阅览才好。

(2)审问之

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去寻找答案,既能激发学习兴趣,也能增进智能。比如对一件事或一个问题,不但要搞清楚“是什么”,还要搞清楚“为什么”、“谁”、“哪里”、“何时”、“怎么做”等等。有了问题,就有了学习和研究的方向。

(3)明辨之

同一件事,由于每个人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可能也不同。面对众多观点,就需要仔细分辨究竟哪个观点更正确,或者更适合自己所需。比如:有营养学家说,喝牛奶可以补钙,因为牛奶中钙的含量丰富;也有的专家说,喝牛奶不但不能补钙,反而会使人体中的钙流失,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会让体质偏酸,而促进钙的流失。这时候,就需要分辨一下,不能盲目相信某个专家的意见。

(4)慎思之

学习过程中,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的观点,还要深入思考。万事要想一想其中的原因,出现这种情况的背景,解决的办法等等。事情总会有起因,但起因很可能隐藏在事物的背后,如果只凭感觉臆测就草率地行事,肯定会出差错,令人后悔不迭。

(5)笃行之

当想到某个好的观点,或者某个好的办法时,自己肯定越想越觉得对。但它到底对不对?最好拿到实践中检验一下。当然,所谓实践,不等于什么事都要去做一下。有时条件不允许,有时不宜去做。比如:人所共知,毒品容易让人上瘾并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这时,千万不可以为了实践它的毒性而去以身试毒,但可以通过到戒毒所去采访,或请教有关专家来获得答案。这也是实践,是“笃行之”。

其实,学习与思考是相伴相生的,学习需要思考,思考促进学习。两者的关系就好比鸡生蛋、蛋生鸡一样,不可割裂。没有思考的学习,只能算是背诵,不是真正的学习;没有学习的思考,容易形成偏见。因此,求学之道,既要学习又要思考,才能够获得真知。

要想获得真智慧,最好的办法是既学又思。学习是迅速扩大知识的捷径,不注重学习的人不可能很好地发展自己;思考意味着对学习的知识加以认真审视、整理甚至提升,意味着创造。会学习再加上能思考,则是如虎添翼。

同类推荐
  • 哈佛公开课:细节决定成败

    哈佛公开课:细节决定成败

    本书阐述了把握细节与成功之间的联系,内容包括:运筹帷“细”地决胜工作、小细节成就卓越管理者、丝丝关怀打造人际关系网、事无巨细决定创业的成功等。
  • 读史感悟做人心计

    读史感悟做人心计

    本书从历史掌故中选取那些对现代人有指导作用的史例并进行点评。发掘历史背后的文化价值,解析历史上风云人物的沉浮成败之谜。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减压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减压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减压术》讲述的是教你怎么巧用智慧进行生活中的减压。
  • 心态决定你的命运

    心态决定你的命运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扮演一个或多个社会角色,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不同,那么他们所持有的心态也就不同,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就是比其他的更成功,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造成差距的根本原因就是心态。心态是人生真正的评价。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改变心态,就会改变人生。只要心态是正确的,我们的世界也会是光明的。人生并非只是一种无奈,而是可以由自身主观努力去把握和调控的,心态就是我们调控人生的控制塔。心态的不同导致人生的不同,而且这种不同会有天壤之别。心态决定命运,心态决定成败。心态是后天修炼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修炼我们的心态来成就我们的事业,改变我们的人生。
  •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班主任怎样和学生说话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班主任怎样和学生说话

    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教育者还必须具备一种对美的精细的感觉。你必须热爱美、创造美和维护美(包括自然界的美和你的学生的内心美)。
热门推荐
  • 言言:素月君华

    言言:素月君华

    她是他的小妹,他是她的君哥哥,自初见起,两人便互相认定。从此以后,她是他的美娇妻,他是她的忠犬老公。
  • 山海经须臾千年
  • 民间烧尸怪谈

    民间烧尸怪谈

    爷爷说我是在鬼门关捡回来的,断我要和死人打一辈子交道。后来我进入火葬场,成为一名职业烧尸人。入行这些年,我经历过各种离奇诡异的案件,这些生人勿进的恐怖诡事,我都记录在一本从来不敢公开的笔记里。请记住:阴间离你有多远,就离我有多近。一个鬼门关的烧尸人,一本恐怖灵异笔记,一段生人勿进的诡事,尽在《民间烧尸怪谈》。
  • 命运石之预言纹路

    命运石之预言纹路

    也许普普通通的过完一辈子是大多数人的命运。他,一个平凡普通的学生,也许可以考上大学,然后找个比较不错的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就这样凡之又凡的过下去;也许考不上大学,然后度过他的另一种平凡的一生。也许是幸运之神的眷顾,一颗石头改变了他本普通又平凡的命运。一颗神秘的石头,一颗奇怪的石头,或许可以说是一颗幸运的石头,一颗带来幸运的谜之石。
  • 萌小萝的梦幻之旅

    萌小萝的梦幻之旅

    萝小莉这个可爱的小萝莉,引起了校草的注意,相处下来,没想到发现校草竟是个萝莉控,那她岂不是很危险?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赢在人生的起跑线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赢在人生的起跑线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法弑天下

    法弑天下

    魔法师的存在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身为伟大的魔法师,他们所拥有的支配力量是我们凡人所梦寐以求却遥不可及的,只要挥挥魔杖,就能掌控命运之路。末法大陆,一个魔法的国度。吴用,一个没有法源的乡村小子。没有背景,没有家族,小人物却励志要踏上魔法的巅峰。(法弑天下群365165693)
  • 半世浮华,一生痴醉

    半世浮华,一生痴醉

    此文不是架空,不属史实,微涉皇权宫斗。一生历经三情,确实情系一人。本是为了不嫁你而逃婚,却在逃婚后爱上你……女主奇才,与霸气男主最终携手天下。男主冷酷霸道,为女主化身忠犬。古风江湖皇权HE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图腾降临

    图腾降临

    图腾,是记载神的灵魂的载体。当大学生葛天在梦中被一只浑身浑身血红的鸽子惊醒之后,他那平静而又简单的小日子就此烟消云散了。
  • 大帝道

    大帝道

    一门可盗取敌人功法的震世奇术,一门可吞噬天地的盖世天功,横行天上地下,缔造无上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