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21100000004

第4章 中国城镇住宅市场改革的成绩与不足

中国城镇住房制度十二年改革,成绩无疑是巨大的,但因应社会公众的非议而推出一个又一个《意见》和《通知》,说明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问题也是不少的。只有科学总结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得失,才能真正推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中国城镇住宅市场化改革的成绩

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将城镇住房的供求推向市场,由市场供求来决定住房价格,由住房价格来调节住房供求,从而使得中国城镇住房的市场建设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水平显著提高。1978年中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仅6.7平方米。1998年即改革开放20年后,中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也才达到18.7平方米。2006年,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进入第8个年头,中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已经达到27.1平方米,比1998年高出8.4平方米,比1978年高出20.4平方米。考虑到中国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如果采用城镇新建住宅面积指标更能反映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巨大成就。1978年,中国城镇新建住宅面积仅仅0.38亿平方米,1998年是4.76亿平方米,2007年已经达到6.88亿平方米。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水平的提高不仅体现在住宅面积的增加上,更体现在住宅质量的提高上,居民住宅已经由最初的通水、通电、通气扩大到通电话、通宽带、通有线电视等,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改善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二,住房市场初步形成。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成绩可以概括为:住宅供给的市场化、住宅需求的市场化和住宅价格决定的市场化。1995~2007年的13年间,商品住宅占全国竣工住宅面积的比重分别为11%、10%、10%、11%、12.7%、15.3%、18.9%、21.3%、25.9%、27.8%、32.9%、34.6%、34%,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住宅市场的价格机制对住宅供求数量的影响日益明显:根据市场需求来提供住宅,根据市场需求决定住宅提供的数量与等级;当住宅价格上升时,住宅供给量上升,住宅需求受到抑制;当住宅价格下跌时,住宅供给量下降,住宅需求量上升。住房市场已经成为中国城镇居民满足住房需求的主要载体,多层次住房市场体系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住房的不同需求。

第三,住宅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2007年,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5 280亿元,比2006年增长30.2%,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8 010亿元,增长32.1%。商品房竣工面积58 236万平方米,增长4.3%。商品房销售面积76 193万平方米,增长23.2%,其中商品住宅69 104万平方米,增长24.7%。规模庞大的房地产业所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一直相当可观,加上房地产是典型的劳动、资金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它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不仅是人们生产、生活所必需的,而且会刺激更多的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这样,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一方面会后向拉动基础原材料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会前向推动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房地产行业历来构成一个国家经济起飞和成熟时期的支柱产业。

第四,政府调控机制在住宅市场初见成效。中国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不仅仅是让市场价格机制来调节住房的供求,实现住宅市场供求的基本平衡,还要让住宅市场的运行和发展符合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让住宅市场反映政府的意志,确保政府对住宅市场的有效调控。在中国住宅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已经开始对住宅市场产生强有力的影响。自1998年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开始,中国的商品住宅竣工面积就在迅速地扩大,1998~2007年10年间分别达到14 125.7万平方米、17 640.7 万平方米、20 603.3万平方米、24 625.4万平方米、28 524.7万平方米、33 774.6万平方米、34 677.2万平方米、43 682.9万平方米、45 471.7 万平方米、49 831.3万平方米。但随着亚洲金融危机过后政府执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2003年中国住宅管理部门出台一系列向经济适用住房倾斜的政策,中国的住宅市场也随之呈现比较稳健发展的态势。1998~2007年,中国住宅市场别墅和高档公寓投资完成额由高增长逐渐趋于平稳增长,其变动幅度分别为16.35%、-1.78%、51.16%、37%、39.75%、22.44%、69.62%、-2.26%、37.7%和25.06%。与别墅和高档公寓市场不同的是,中国经济适用房市场年投资完成额由低增长走向次高增长,1998~2007年的变动幅度分别为46.02%、61.35%、24.12%、10.55%、-1.77%、5.59%、-2.51%、-14.38%、34.22%、17.81%。两者的和而不同正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效果的体现。

第五,有助于中国住房体系的完善。片面强调市场化取向的中国城镇住房体制改革虽然取得的成果较具局限性,却为中国建立完善的住房市场体系特别是保障住房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已有的改革实践告诉我们,住宅市场化只能解决一部分人的住房问题,另一部分人的住宅需求是不可能通过市场渠道来解决的,它有赖于政府的直接干预。2007年8月7日《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出台,实际上是对以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反思和总结的结果。尽管中国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建立还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但可以肯定,没有过去失败的教训为基础,建立起面向低收入居民的廉租住房制度、面向中低收入居民的经济适用房制度以及面向城镇职工的以个人强制储蓄和单位、政府补贴为主要内容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从而成功搭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保障制度框架,是不可能的。

二、中国城镇住宅市场改革的不足

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不足与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成绩的局限性是一脉相承的。改革的成绩来自于住宅的市场化,改革的不足同样来自于住宅的市场化。中国城镇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第一,住宅的供给不能满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宅需求。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市场化首先意味着住宅供给的市场化。由于住宅用地供给的有限性,为获取更多的绝对利润,房地产开发商会尽可能在单位住宅用地上投入最多的资本,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住宅供给走向高档化和奢侈化。迫于政策和舆论压力,房地产开发商也会开发一些低档楼盘,但这些住宅通常呈现拥挤化、低质化的特征。总之,在有限的住宅用地供应制度下,通过市场化渠道供应的住宅往往不是中低收入阶层的首选,它们往往也不能满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

第二,住宅的需求主要表现为高收入人群的居住和投机需求。

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只不过分化的程度会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遏制。宏观经济政策越有效,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程度越轻。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对住宅需求的影响就是高收入人群的奢侈性住宅需求规模庞大,远远超过中低收入阶层生存和发展的住宅需求水平。如果住宅的供应不仅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还受到政府政策的控制,则高收入人群的住宅需求对住宅市场的总体影响会更大。特别是,当经济发展长期趋势向好,住宅市场的价格节节攀升之际,可以肯定,只要政府对住宅市场不加以积极有效的干预,任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住宅市场只能是高收入阶层居住和投机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市场。

第三,住宅的价格具有垄断特征。

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市场化并不意味着中国住宅市场价格的形成一定遵循完全竞争的规则,恰恰相反,由于各种理由充足的自然和人为因素,中国住宅市场的价格具有典型的垄断特征。一是住宅用地天然具有地理位置的独占性,这种独占性使得没有劳动投入的土地具有了价格,而且价格水平只与住宅购买者的购买力有关,住宅购买者的购买力越高,地价的水平也越高;二是在所有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中,耕地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住宅用地主要来自于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的格局不会改变,这就使住宅用地与耕地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政府出于非经济原因对耕地的保护其实就是对住宅用地的某种限制,这客观上也能加剧房价的上涨;三是土地的国有性质,极其有利于地方政府在出让土地开发权过程中的寻租行为,这种寻租行为与政府成员个人腐败集合在一起,使得中国住宅价格的形成具有多重垄断的特征。

第四,政府对住宅市场的干预很难达到预期的社会效益。

在强调住房制度改革一切市场化的基础上,政府对住宅市场实施过多干预是不可能的。市场经济是效率优先的经济,任何政府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效率的伤害,所以政府对住宅市场的干预一般都是微调。然而有些住房问题依靠政府的微调根本无法解决,如低收入阶层的住宅需求问题,政府对住宅市场的调控,微调效果与不调效果一个样,唯一占便宜的是那些能够买得起多套住宅的中高收入阶层。如果政府对住宅市场进行彻底调整,很可能退回到改革前的状态,对住宅市场效率的伤害更大。1998年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面对社会公众对房价的质疑,中国政府各级部门对住宅价格的一路飙涨无能为力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

第五,中国住宅市场改革具有强烈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中国住宅市场是发展中的市场,住宅供应的增长不能满足住宅需求的增长是中国住宅市场的长期趋势,这就注定了在长期内中国住宅具有投资品的特质,住宅的投资和投机需求巨大。中国城镇住房制度的市场化改革,虽然名义上是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住宅需求,实际效果却是允许中国的高收入阶层通过市场渠道对住宅产业进行投资和投机,从而加剧了中国住宅市场的供求缺口,推动了中国住宅市场的价格上涨。这种价格上涨一方面增加了中高收入阶层的财富规模,另一方面使得低收入阶层通过市场渠道解决住宅需求的梦想更加遥不可及,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已有的收入分配鸿沟。如果考虑到存量住宅的行政分配,由此产生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就更为显著。

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过度市场化带来的弊端带给社会极大的不安。面对社会公众“房价过高”的质疑,2009年5月,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了房地产项目用地地价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是地价占房价比最低为5.3%,最高为58.6%,平均为23.2%。其中,东部地区平均为27%,高于其他区域,从而驳斥所谓的“地价推高房价”观点。然而,对于国土资源部的这一结论,社会各界从不同角度进行批驳。其实,国土资源部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住宅市场的直接参与者,仅仅满足于为自己推卸责任是远远不够的,它应该对当前住宅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解决方式直接提出自己的看法。例如,住宅是必需品吗?所有住宅需求都只能通过市场渠道满足吗?住宅供应的非市场渠道有哪些?它能满足人们的住宅基本需求吗?等等。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平息社会公众的不忿。因为有房者是不在乎房价有多高的,他们只在乎房价有多低;无房者才希望房价尽可能低,至少低到自己能够购买得起的地步。

同类推荐
  • 房地产估价

    房地产估价

    田杰芳等编著的《房地产估价》共分为12章,包括房地产估价概述、房地产价格与价值、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房地产估价原则、市场法及其运用、收益法及其运用、成本法及其运用、假设开发法及其运用、长期趋势法、土地价格评估、各种类型的房地产估价及房地产估价报告和程序。《房地产估价》可作为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用书或教学参考书。
  • 瑰丽的海

    瑰丽的海

    本书介绍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上海的民族工业史和商业史,阐述了工业文明促进了其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繁荣的状况以及良莠不齐的商场奇闻等。
  • 强国之路20年

    强国之路20年

    本文为著名作者刘战英所著的社会理论专著,刘书林,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
  • 中国新基民必备全书

    中国新基民必备全书

    详细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与此同时,我们承受的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您想获得更优越的生活,就必须学会经营自己的财产,也就是要学会投资理财。如今,“投资理财”再也不是专属于专家的名词,而成为了街头小巷老百姓常用词汇。理财要有大局观,首先要在战略上选对投资方向。我国家庭理财渠道少,老百姓的储蓄如何通过理财产品升值是一个老问题。股票市场去年以来的人暴,让基金净值大幅上升,聚集了无数眼球。2006年基金三季度季报显示,股票型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98%,一直领先于上证指数,给持有人奉献了丰厚的回报。这些极具诱惑力的数据让很多人纷纷加人基民行列,基金正在备受市场恩宠。
  • 梁启超的经济面向

    梁启超的经济面向

    梁启超的著述非常多,所涵盖的题材相当宽广,但有一个面向是至今尚未被充分探索的,那就是他的经济论述。在梁启超的全集里,经济论述所占的比例不高,只是作为他议论众多时事的一环;但他对某些经济问题曾下功夫深入研究过,尤其关注币制改革和财政制度。梁启超的文笔犀利活泼,老少咸宜;他所论述的主题,大都具有时事性与政策建议的意涵,很能引起当时读者的关注。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项特性也是负面的:环境一变、时间一过,这些问题的意义就随风而逝(“能动人”但“不能留人”)。一个世纪之后,本书作者重读梁启超的经济论著,得到三个观感:文笔方面情绪高张,内容方面动人听闻,手法方面自我矛盾。
热门推荐
  • 异世魂灵主宰

    异世魂灵主宰

    穿越到了死界,没有想象中的亡灵骨海,断壁残垣,反而是一个如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子,生活着与世隔绝的洛神族人。万袖在这个村子中默默提升实力,却遭诬陷欲要染指神器河图洛书,被逐出洛神村。在守护洛神村的结界之外,万袖见识到了什么叫亡灵海洋,什么叫做死魂掠地,骨山尸海,强大的魔灵统帅万军,疯狂扫荡着整个世界。他参与了死界各大亡灵帝国联合进攻人界的计划,本想以此找寻回到人界的方法,却不想亡灵大军第一矛头便指向了万袖曾经生活的洛神村,因为那里保留着最后的位面之路。是摧毁位面之路,令亡灵大军永远无法到达人界,断绝回到人界的最后一丝希望,还是……在此建城,成为死界最终的霸主。
  • 废妃之福来运转

    废妃之福来运转

    一个冷宫失宠的妃子,如何争宠、夺嫡、一步步走向皇太后的终极宝座。
  • 绝殇剑

    绝殇剑

    一人一棺一天下,一尘一世一绝殇。人生无谓葬情路,欲灭悲枉毁阴阳。
  • 绿茵之刺客笔记

    绿茵之刺客笔记

    他的职业生涯直到结束,都一直存在着争议。在职业生涯初期,他的踢球风格就一直为人所诟病。从因扎吉,到罗马里奥,再到范巴斯滕,到最后他才成为了他自己,这是他整个职业生涯的最佳写照。他是刺客,绿茵场上的刺客。他的足球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激情和热血从没离开他的身边。这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刺客。他有个老套的名字,叫英雄。
  • 穿越火线:枪王争霸

    穿越火线:枪王争霸

    卿子彧发明的游戏,令全世界的人可以真实的感受丧尸围城,枪王对决。那么如果有一天,这个游戏所打的每一枪一弹都可以造成真实伤害并且无法退出……死亡游戏——穿越火线。谁,能活到最后?谁,能拯救他们?Angle丶Demon战队,能否拯救世界,敬请期待。
  • 网游之死神战记

    网游之死神战记

    《黄金时代》一款来自外星人制作的网游,引进地球后。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且看杨树这个傻X在游戏中的逗比生涯。。
  • 曹操墓后

    曹操墓后

    以曹墓真假之鉴开篇,引发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涉及内容丰富,涵盖国际考古大师撒加利亚?西琴的“人类新起源学说”,霍金的“人类基因缺陷论”,三国历史,瞬间催眠术,黑客技术,生物学,化学,声波能量以及电磁波,兵器知识,尼比鲁星球的故事,苏美尔神话以及玛雅占星术。
  • 初刻拍案惊奇

    初刻拍案惊奇

    《初刻拍案惊奇》是明朝末年凌濛初编著的拟话本小说集。正式成书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尚友堂书坊于翌年1628年刊行。《初刻拍案惊奇》是模仿话本小说而创造的小说集,其题材大多取自前人。书的内容比较繁杂,思想倾向前后不尽相同,主要有描写商人思想行径、命运遭际的作品和描写婚恋的作品。其多出自前代著述,但经过凌濛初的再创作,也一定程度表现出晚明社会现实与时代气息,浸含着凌氏本人的思想观念和愤世不平之气。常与《二刻拍案惊奇》并称二拍,加上冯梦龙的“三言”,则为“三言二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较重要的影响。
  • 幻月袭来

    幻月袭来

    幻月就是幻月,她就是一个被无数人宠爱的小公主,她的身份,这个世界都要敬仰她。她的实力让黑白两道都被她征服她的美丽,足以倾城倾国,呵,可她还是有无数的痛苦,她的痛苦可以让人死了不知几千万次……可终究还是会结束……
  • 千年殇之红颜囚

    千年殇之红颜囚

    在一场出乎意料的爆炸中,苏七葉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是蓄谋已久还是真的是意外事故,千年前,城外花开十里,谁一袭红衣风光出嫁,千年后,谁血如花瓣,谁又与谁咫尺擦肩,只那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