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3400000001

第1章 石破天惊逗秋雨 (1)

余秋雨先生是当代的散文大家。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他的那些情文并茂、雍容大气的历史散文在《收获》杂志上连载以来,很快赢得了广大文学爱好者的青睐。后来,这些作品结集成《文化苦旅》出版,又立即走红全国,并远销港、台和海外的华人地区,长期高居畅销书榜首。一时好评如潮,倾动士林,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这种大好形势的鼓舞下,余先生再接再厉,笔耕不辍,又相继推出《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新作,进一步奠定了自己在当代文坛上的地位。

我长期在出版社工作,是秋雨散文的一个热心的读者。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癖好,特别爱读他那些被不少学者誉称为“历史大散文”的作品。这类文章绝大多数集中在《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中。它们充分展现出余秋雨先生超人的文笔和才情,以及别树一帜的行文风格。在对许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拷问中,他所提出的一些见解,也往往能发人深省,给人以有益的启迪。但毋庸讳言,余先生毕竟不是一位专治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的学者,他在文章中涉及的知识实在太广泛了。就时代而言,上自先秦,下及晚清,跨度达二千多年;就地域来说,从北疆到海南,从吴楚地区的太湖、洞庭,到西北边陲的敦煌、阳关,几乎占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有不少历史悬案记载歧异,散见于各种不同的文献典籍,历来众说纷纭,学术界迄无定论。对于这些问题,余先生往往自视过高,掉以轻心,想要不通过潜心的研究和深入的查考,只凭原有的学问功底或个别学者的无根之谈,遽下评断,放言纵论。这样做,就使本来以反思文化、历史而著称的学术散文,令人遗憾地出现了大量文化、历史方面的知识差错,引来了许多读者和专家的批评。

不过,根据我几年来的阅读所及,这些来自文坛内外、调门不一的批评,大多集中在余先生的人品、文品以及与文学本身无关的一些细节琐事上,而对那些历史散文中存在的知识性差错却较少涉及。即使谈到了,也都是评判式的断语,没有引用可靠的文献资料进行具体的论证。不了解有关历史的读者,往往难以确定谁是谁非。甚至有的批评者自己的说法也有不够确切或错误的地方,反倒成了被批评者的话把。这就逐渐在余先生的脑海里形成了一种错觉。他认为,所有在“文史细节”问题上跟他“纠缠”的人,都是一些“非专业人士”。他们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学、历史其实并不熟悉,只是出于嫉妒,才虚张声势地冒充内行,到他的鸡蛋里来挑骨头的。于是他拿定主意,不承认自己的作品中存在任何的“史料差错”,并且公开宣称拒绝来自这方面的一切批评。这种观点和态度,他在不少文章中一再表明过,而最有代性的言论,则突出地反映在文化界已尽人皆知的《余秋雨教授敬告全国读者书》[转引自海外华人社区(www.hccbbs.net)网站“名人文摘”1999年1月18日]中:

他们(指批评者)的小聪明是专门找一些冷僻的史料“差错“来纠缠,因为谁都能够判断,今天没有哪位读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查证究竟是否真有“差错”,于是这样的“差错”每天可以编造一大堆,一切都反着说,能转移人们的视线就成。

……你说我拒绝你们的批评,这好像很没有风度,但我要坦诚地宣布:当然不能接受,因为如果接受了,我就再也搞不成任何像样的学术,写不成任何能读的文章,那如何对得起广大读者!

余先生发表这样目空一切、咄咄逼人的宣言,确实是有点失态了。难道你的文化散文中真的没有任何“史料差错”?那些批评文章中指出的问题都是别人凭空“编造”的?恐怕事实并非如此。坚决拒绝批评,否认一切差错,而且无视这些差错已经在社会上造成的不良影响,怎么反倒成了“对得起广大读者”的正义行为?这种荒唐的逻辑显然是难以成立的。为了帮助余先生走出自我封闭、自以为是的误区,我在这里举两个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供他分析参考。

㈠余先生在《文化苦旅·莫高窟》一文中说:

莫高窟对面,是三危山。《山海经》记,“舜逐三苗于三危”。

接着,余先生又写道:

公元366年,一个和尚来到这里。他叫乐樽……眼前是腾燃的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他浑身被照得通红……庄重地跪下身来,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为圣地……不久,乐樽和尚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

在以上所引的文字中,存在着两个知识性差错。其一是,“舜逐三苗于三危”这句话,余先生说记载在《山海经》里。我用袁珂先生整理的《山海经》校注本从头到尾查了两遍,都不见踪影。其实,类似的句子最早出于《尚书·舜典》(或作《尧典》),后也载于《孟子·万章上》、《大戴礼记·五帝德》和《史记·五帝本纪》等典籍,就是不见于《山海经》。其二是,余先生将开凿莫高窟第一窟的前秦和尚两次都写成“乐樽”。其实,自古以来的和尚,没有以酒樽的“樽”字作为法名的。我分别查了敦煌文献中的李怀让《武周圣历元年(698)修莫高窟佛龛碑》和上海辞书出版社的《敦煌学大辞典》,这位和尚的法名均作“乐僔”。可见余先生文章中的这两个差错,都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根据我手头所有的《文化苦旅》的两种版本,从知识出版社(后改名东方出版中心)1992年3月的第1版,到2001年4月的第2版第1次印刷本,十年中累计印数为472,000册。以上两个差错,都原封不动地保留在那里。余先生之所以一版再版地不加改正,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他根本不知道有错;二是他虽然事后知道有错,但估计“非专业人士”未必看得出来,而看得出来的“专业人士”又不会读他的书,即使读了也未必肯特地撰文指出,让他难堪。于是,在侥幸心理和害怕丢丑的自尊意识的支配下,他就干脆不去作丝毫改动了。

余先生也许没有想到,作为一个当红的散文大家,他早已成为众多文学青年心中的偶像;他的成名之作《文化苦旅》,也被莘莘学子奉为圭臬,成了他们学习的经典和写作的样板。在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玉液琼浆的同时,他们也不可避免地会把这些错误的文史知识当作补药吞食进去,并通过自己的创作再传播给更广大的读者。

今年夏天,我在电脑互联网上读到了一篇题为“独对青山”的文化散文。作者董桄福大概是个年轻人,他一开始便煞有介事地向人们讲起《山海经》和“乐樽和尚”的传奇故事来:

极古的《山海经》中所记奇山怪山无以尽述,其中有后来成为莫高窟映壁的三危山:“舜逐三苗于三危”。古战场的雄浑气魄自不必费力去猜度,光是公元366年乐樽和尚被三危山无与伦比的金光震撼,从此开凿石窟,筑就中华文化最宏伟的摇篮……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新文化运动还没有火热展开的时候,林纾、苏曼殊已经为中国现代文学播撒下浪漫的种子。做普罗米修斯似的英雄,还是做维特似的多愁善感的才子,这样的情感始终纠结在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派身上,无论是郁达夫、徐志摩,还是郭沫若、蒋光慈、萧军都没有摆脱这种心结。李欧梵先生出文入史,在本书中既勾勒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文化地图,同时轻松地出入翔实的文献之中,也呈现了几位作家个人生活的零珠碎玉。
  • 漂流记

    漂流记

    《漂流记》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屠岸先生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作家、编辑。《漂流记》是作者13至15岁时创作,记录了1937年至1938年间随全家逃难的经过。他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于文中,用精道、凝练的笔触;略带孩子气但不失感染力的语言;使人宛若身临其境的纪实手法,为我们讲述了抗战时期那段逃难的岁月;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独特记忆;以及孩提时代的作者在那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书中附有屠岸先生与其兄长在当时所作的写生作品,是首次面世,具有重要价值。
  • 看法

    看法

    娄义华:现任职中国先锋作家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香江》文学杂志执行总编。从事新闻工作十余载,先后在《当代诗坛》杂志任编辑;《湖南人口报》记者、新闻摄影记者、编辑;长沙电视台女性频道任编导;新华社湖南分社记者;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东方新报》社任编辑、首席记者、主编等职。
  • 找不到北

    找不到北

    与其致力于对黑车的清理打击,不如倾力竭力甚而像我们常常做的那样——举全市之力——做好我们的城市公共交通工作。
  • 唐诗:壹场绝代风华

    唐诗:壹场绝代风华

    本书是一部关于唐诗鉴赏的读物。从金戈铁马到盛世太平,从故乡长忆到夫妻之别,从宫闱私密到百姓作息,一首首经典的唐诗佳作描绘出繁华如锦的唐朝盛世。
热门推荐
  • 现代异能录

    现代异能录

    一个少不更事的学生,一夜之间获得强大的雷电属性异能。一个个奇人异士出现在姜小枫的身边,一桩桩恩怨情仇裹挟了他的脚步……家国情,兄弟情,还有最不能少的爱情,逐一登场。还请诸位关注我的作品。
  • 封神双龙4

    封神双龙4

    商纣末年,妖魔乱政,两名身份卑贱的少年奴隶,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卷进神魔争霸的洪流中,一个性格沉稳、温文尔雅,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另一个古灵精怪、活泼机智,满身的市井顽童气息,却聪明绝顶。
  • 轻紫之爱

    轻紫之爱

    林轻灵是个美丽漂亮的女孩,而叶紫是一个歌坛的大明星。她们无意间发现她们是双胞胎姐妹,她们又有什么反应。她们的父母在十七年前已经去世,而她们姐妹被送去不同的孤儿院,而姐姐被有钱人家收养,妹妹被一家背景恐怖的人家收养,十七年后她们找到了自己的亲人,也找到了自己的爱。事情在这发生了很多事,这背后有什么阴谋?十七年前那切事故是意外吗?
  • 乱世之帝女无双

    乱世之帝女无双

    大汉最后一位公主——永年公主刘芳,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天生早慧,又在宫闱密谋之下,偶然间唤醒了前世的记忆,从此拥有了超出同龄人的智慧和阅历。可是这对一个孩子来说,究竟是好是坏?宫闱秘闻,阴谋争斗,当她深陷其中时,是否能全身而退?读者群:87455193.敲门砖:小说里任一人物名。
  • 佩离殇

    佩离殇

    你看,青山之巅谁在翘首,他剑拔山河,拈花不语,舞墨清风,霸占天下,始终是失了她。你看,天下之物被谁而倾,她,醉笑陪君三千场,从不诉离殇。
  • To The Last Man

    To The Last 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狠戾残君:弃妃休想逃

    狠戾残君:弃妃休想逃

    红书:她只是一枚“棋子”却仍爱上了自己得丈夫,背弃一切,只为紧紧追随着他的步伐。直到他怀抱佳丽,持剑向她,她终于懂了却不曾后悔。她的出现,终究乱了他的心。不懂什么是爱的他,只知道无论生死必须有她。人生很多时候不得不放弃,因为拥有的时也许正在失去,而放弃的时也许又在重新获得。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鬼始神差之女娲转世

    鬼始神差之女娲转世

    “人有人道,鬼有鬼道,人鬼殊途,你胆敢伤它,我定让你你魂—飞—魄—散。”
  • 锦绣大明

    锦绣大明

    锦者,锦衣卫;绣者,绣春刀;且看穿越五百年来到大明万历初年的杨震如何走上巅峰,重振河山!
  • 梦灵岛传说

    梦灵岛传说

    几个六年级的学生,在暑假里因一次心血来潮触发神秘咒语,意外来到了一个神秘岛屿上——梦灵岛。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在等待着他们?他们将如何面对接踵而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