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34800000003

第3章 国学的分类

清乾隆年间,姚鼐将中国学问分为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辞章之学。同治年间,曾国藩主张增添经世之学。曾国藩认为:有义理之学,有词章之学,有经济之学,有考据之学。义理之学,即宋元所谓道学也,在孔门为德行之科。词章之学,在孔门为言语之科。经济之学,在孔门为政事之科。考据之学,即今世所谓汉学也,在孔门为文学之科。此四者,缺一不可。

中国人把学术分为四大类,其实每一大类之中,又涵盖了一些小的类别,其范围仍然广阔,具体如下:

义理之学:包括经学、子学、玄学、佛学、理学、现代哲学等。

考据之学:包括语言学、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目录学、校勘学、考古学、金石学、敦煌学等。

经世之学:包括天文学、地理学、历算学、博物学、医学、兵学、政学,以及今日的自然科学。

词章之学:包括文章学、文法学、修辞学、诗学、词学、散曲学、戏剧学、小说学、俗文学、文学批评,甚至可扩展为文学和艺术。

对国学的分类,往往也因时代不同、社会需要而不断地向外扩大;同时学术的领域也日益拓展,学术的分类日益精细,有系统的新科目也不断增多;我们研究学术的视野,也在无形中日益开阔。

如今,国外研究中国学术的汉学家日益增多。大部分西方学者对中国的学术只能见其一而不能窥其全貌,以为汉学的范围只是研究中国历史、语言,或研究禅学、道家与道教之学,或研究敦煌学、吐鲁番学等,便视为汉学的全部。而有些国内学者以为研究国学,只是研究十三经、二十四史、先秦诸子、《昭明文选》、《文心雕龙》、《说文解字》、《广韵》、《尔雅》等一些古籍。其实,中国国学涵盖的范围极广,只要能穷究其理,或成专家,或成通儒,都有益于中国学术的扩大与文化的弘扬。

中国典籍数量浩瀚,虽然大部分经过前人的整理分类,但对于一般读者仍然有着阅读上的障碍,不知从何着手。我们试图给中国学术的范围和源流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使喜爱国学的年轻人也能继往圣绝学、薪火相传。国学的精华,大半记录在历代典籍之中,在此罗列历代典籍的分类,有助于了解国学的分类,以便于寻找所需的图书。现将历代国学典籍的分类,简单介绍如下:

西汉刘歆《七略》七分法。《汉书·艺文志》记载:汉成帝时,图书散佚,陈农奏请皇上派人寻求天下遗书。成帝诏令刘向校订经传、诸子、诗赋等书。会向卒,哀帝再令刘歆继承父业,完成《七略》一书。《七略》便成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图书目录的书籍。《汉书·艺文志》图书的分类,便是依照《七略》七分法的分类。其七分法如下:

辑略:相当于图书总目。

六艺略:包括《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等类的书。

诸子略:包括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家的著作。

诗赋略:包括屈原等赋、陆贾等赋、孙卿等赋、杂赋、歌诗等。

兵书略:包括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等类的书。

术数略:包括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等类的书。

方技略:包括医经、经方、房中、神仙等类的书。

西晋荀勖《中经新簿》四分法。三国魏郑默编《中经》,到西晋荀勖加以整理,是为《中经新簿》,其中将图书分为以下四类:

甲部:包括六艺及小学的书。

乙部:包括古代诸子、近代诸子、兵家、术数家的书。

丙部:包括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等书。

丁部:包括诗赋、图赞、汲冢书。

南朝宋王俭《七志》七分法。王俭的《七志》,沿刘歆的《七略》而有所增减,合六艺、小学、史记、杂传为经典志,并增图谱佛道的书为图谱志。其七分法如下:

经典志:包括六艺、小学、史记、杂传的书。

诸子志:包括古今诸子的书。

文翰志:包括诗赋的书。

军书志:包括兵书。

阴阳志:包括阴阳图纬的书。

术艺志:包括方技的书。

图谱志:包括地域、图谱、佛书和道书。

《隋书·经籍志》四分法。《隋书·经籍志》是依荀勖《中经新簿》的图书分类而来,但其分类,不用甲、乙、丙、丁部,改为经、史、子、集。其后四部的分法,大致以此为准。其四分法如下:

经:包括《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图纬、小学等书。

史:包括正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志、谱系、簿录等类的书。

子:包括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的书。

集:包括《楚辞》、别集、总集、道经、佛经的书。

清代《四库全书》四分法。1772年,乾隆皇帝设馆编修《四库全书》,历10年完成。《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

《四库全书》收录图书3503种,共79330卷。全书分抄7部,分别收藏于清宫的文渊阁、奉天行宫的文溯阁、圆明园的文源阁、热河承德行官的文津阁、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以及杭州的文澜阁。咸丰时,英法联军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文源阁被焚毁;洪杨事起,文宗阁、文汇阁相继被毁,今存文渊、文溯、文澜、文津四部。文渊阁为正文,现存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今有台湾商务印书馆的影印本,其余存放大陆。其四分法如下:

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其中儒学十三经即《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

子部:分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丛书类、汇编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耶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重要书目有《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孙子》、《山海经》、《艺文类聚》、《金刚经》、《四十二章经》等。

集部:分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词曲类、闺阁类,重要书目有《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等。

清代曾国藩的新四分法。姚鼐将国学分义理、考据、词章三类,曾国藩更增列经世之学,合前三者,于是有新四分法分类的成立。其后朱次琦沿用曾国藩的说法,在礼山草堂讲学加以推广。

从国学分类的演变可以看出,七分法和四分法两大类最为广泛。七分法有《七略》和《七志》的分类,四分法有《中经新簿》、《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的分类,甚至清代尚有义理、考据、词章、经世的新四分法。至今《四库全书》的分类,或曾国藩、朱次琦的新分类,尤为人们所沿用。

国学以学科分,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他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同类推荐
  •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这个题目,对我来说,已不新鲜了。早在七十年代末,我就想好了这个题目,并且作了动手的准备。由于研究赵村理更为急迫,我改变了方向。1981年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我当时在《汾水》编评论,特地开辟了一个《鲁迅与山西》的专栏,约请王瑶先生、冈夫先生、唐诃先生以及我的朋友王峻峰,分头写了文章。
  • 德国人

    德国人

    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从地理特征、历史渊源、民族特性、经济、宗教、社会保障、政府、汽车交通、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介绍了德国。
  • 现当代诗歌鉴赏

    现当代诗歌鉴赏

    现当代诗歌,是一种相对尴尬的存在,它缺少了古典诗歌精致的格律美,不再被人们从蒙童时代便熟纳于心,随时引用,成就一种出口成章的悠然。现当代诗歌的自由体,使人怀疑诗歌到底是否还是诗歌,或者仅是一种占据着这个名词的新的物种。然而,走过这沧桑的百年,穿越那参差不齐的诗行,我们不禁为那些幽深的情感和思虑所打动,它们脱去了格律的桎梏,却依然营造着诗意的氛围,展示着诗人们超越现实的情怀。
  • 西安半坡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

    古老而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像母亲的乳汁一样,浸润着宽广而深厚的黄土高原,三秦大地留下了中华民族先祖光辉灿烂的足变迹。沧海桑田,遥远的历史早已被漫漫黄土所尘封,昔日的熙熙攘攘也被无尽的岁月所淹没。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俄罗斯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俄罗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热门推荐
  • 画宅夜记

    画宅夜记

    如画宅院,双生美男,千年陈酿。入夜,宅门洞开,只迎难释前尘之客。我以为,一切只是不期而遇,不想,为这场不期而遇,你已在此地守候了一个永恒……
  • 校草在隔壁:情迷笨丫头

    校草在隔壁:情迷笨丫头

    第一次见面,她被人为难,他冷眼旁观,而他挺身而出。第二次见面,得知他们都住在她隔壁,她无半分欣喜。她喜欢他,但是他永远都不会知道,因为她欠她,她也喜欢的人,她……没有资格!
  • 重生之全系主神

    重生之全系主神

    一颗珠子,一段奇幻的人生;一柄剑之法杖,一段无敌的传说........千叶,一个无敌的学霸,机缘巧合穿越到剑与魔法的世界,身后一群兄弟,开始无敌的传说.........
  • 修仙智能套装

    修仙智能套装

    要修仙?看装备!仙葫?仙炉?仙鼎?仙丹?仙剑?仙符?一切,尽在修仙智能套装!一套修仙史上最全最强智能套装,一出修仙界中少年另类成长史。丹药符阵,神兵仙器,吸纳灵气,上天入地,都是浮云。易剑在手,鼎丹在心,便看我如何啸傲四方,横扫宇内!“倚天把剑,以观沧海;斜插芙蓉,而醉瑶台。吾志已定,何人可挡?前方之路,唯勇往而直前!阻我,必斩!”立于雪峰之巅,少年剑指苍穹,凝成永恒之势!
  • 一剑破情

    一剑破情

    一个是神,是神界至强;一个是魔,是魔界骄女,却是要不顾天地也要突破了禁忌。一场浩劫即将降临,连漫天神魔都无能为力,还有谁能保住这破碎的域宇。
  • 史通会要

    史通会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家四少

    东家四少

    现代文明与修真文化交错的世界,坐看四名少年的成长故事
  • 战血纪

    战血纪

    聚星成月,化月为阳,九阳归一,天下为尊,至尊悟道,超凡入圣,圣人化羽,羽化封神。入我九州之地,习我九州之文,守我九州之法,尊我九州之根,皆我九州之民。七杀卫,破军,贪狼骑,三军入命,天下谁敌。犯我九州,唯血战尔!看小城之民杨白杨二郎,战起九州,血染天下。
  • 惊天仙道

    惊天仙道

    仙道,即天道,是为无情道也。故欲攀仙道巅峰者,必先斩情断念。但,我却偏不信这天道。天道无情,人亦有情。若天不容我,那么,,,我便毁了这天,灭了这地。以证吾之有情大道也。
  • Tales and Fantasies

    Tales and Fantas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