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49000000007

第7章 中国古人“取暖”之谜

火的发现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自从有了火,人们就可以用其驱寒保暖,以保证正常的生活。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有一首颇负盛名的小诗《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里的“红泥小火炉”无疑就是当时的取暖用具。这种用具似乎有些简陋。其实,古代的取暖炉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取暖炉。

说起取暖炉,我们不能不首先谈谈人类最古老的取暖方式——篝火取暖。大约在距今 30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北京人就已经会使用和控制火。早在20世纪30年代,法国学者德日进曾将北京房山周口店遗址出土的烧骨带到巴黎做化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烧骨内含游离的碳,这是燃烧的结果,而非有色金属污染的结果。1966年北京市房山县周口店第一地点出土在北京人居住过的山洞里,从上到下有4层灰烬层,最厚的可达6米。灰烬常常成堆分布,灰烬中发现过一块属于紫荆树的木炭、烧过的朴树籽及大量烧过的兽骨。这些都说明北京人会用火,并能控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取暖和驱赶野兽,从而促进身体的发展和大脑的进化,增强了自我生存的能力。从此,这种简单易行的取暖方式在人类各个历史时期都存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定居下来,刀耕火种,从事原始农业的生产,并把一些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从而有了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人类还改进渔猎手段,从事制陶、纺织等手工生产。虽然目前我们还无法知晓这个时期是否有了特殊的取暖用具,但是利用人工火以及大量出现的炊器取暖,应该是主要的取暖方式。因为在这一时期的居住遗址内,我们发现了用火的灶坑。

根据考古发掘,中国在春秋中期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取暖用具,叫做燎炉。这是一种烧炭取暖的用具,相当于今天的火盆。河南新郑出土的王子婴次炉是目前已知的第一件自铭燎炉,炉体呈长方形,圆角侈口,浅腹平底,底部有 23 个突泡形足,为镂空圈足的残迹,两宽边有小钮衔环,两窄边有提链耳,均用于提挪炉具。到了春秋晚期,燎炉又出现了一种直口浅腹圆盘式的,口下有一对提链,平底下有环形座,座上有十个兽首衔环状支柱,尾端上承盘体。安徽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的铸客炉为战国晚期器,也为直口浅腹,口下有一对提链,圆形下有三蹄足。燎炉一般都附有发箕,其用途是转移火种和添加木炭,商代晚期的墓葬中就有出土。春秋战国时期的炭箕一般作簸形,左右两旁及底部皆有方孔,以便漏灰,后方有銎筒,可装木柄。

汉代取暖炉式样很多。河北满城汉墓刘胜墓出土了5件暖炉。其中一种暖炉作圆形三足炉,炉身敞口、直壁、大平底,下有三直条形足,炉身下设承灰盘,盘沿开一缺口,以便清除灰烬。有盖似覆钵,顶作环钮。盖和炉底、炉壁镂孔。炉壁设四钮系提链。炉身、承灰盘、三足分别银制后,用铆钉结合成整体。另一种暖炉作长方形,口大底小,炉壁中腰或近底部向内折收如二层台,四蹄形足,四壁镂长方形孔共 6 个,底部镂对称开方形孔 18 个。两长壁外各有两钮,为提挪方便而设。除圆炉、方炉外,在陕西兴平茂陵 1号冢 1 号陪葬坑中还出土带有铭文的温手炉。这件温手炉通高 12 厘米,口径9~14厘米,呈椭圆形,直口,上覆盖,四条蹄形足。炉身、炉足分别锻制后,用铆钉结合。底镂四组长条形孔。腹部向外伸出宽带形把,把端作桃形。盖面套一小环,盖面镂柿蒂纹及“S”纹。盖沿外侧锩铭文一行八字:“阳信家铜温手炉盖。”炉身下腹外侧铭文:“阳信家铜温手炉。”这种小巧的取暖炉应是贵族冬日温手用的。

汉代以后,特殊的取暖炉在考古发掘中时有发现,只是有些没有铭文标志,有时很难区分其究竟是熏炉还是取暖炉,如出土的唐代一些被称作炉的金银器中,就很难做出这样的界定,不过,有些还是可以确指的。1984年在江苏无锡甘露乡彩桥村发现了一座古墓,此墓系明代晚期华师伊夫妇合葬墓。该墓出土鎏金铜手炉两件,形制相同。盖面微凸呈弧形,炉呈钵形,直口,凸肩,腹斜收成平底,底和器身交接处有一凸棱,其中一件盖面交错四方如意云纹和镂空“万”字纹,另一件盖面交错六瓣花纹和圆形镂空,高度均在 6~8 厘米。至于明清宫廷中流传下来的那些取暖炉,有些与我们上面介绍的形状类似,有些则别具一格。

同类推荐
  • 英雄归

    英雄归

    无忧无虑的山村小孩,因为战乱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却一路奇遇,相识当朝皇子,一起征战天下。然而儿女情长,钩心斗角之后,英雄所归何处!
  • 穿越之唐书

    穿越之唐书

    穿越到乱世的隋末唐初,郑器不能改变历史的车轮,否则将是恐怖的“蝴蝶效应”!当回去已成妄想,生存、保护姐姐才是第一目标。于是各路英豪成好友。李建成,李世民,窦建德,哥舒季通,李靖,李密,单雄信……红粉知己最痴情。观音婢,白舞娘,子殇,公孙清雪,哥舒月……一切都是历史的进程!这一年,“车轮”滚到了武德九年……本文为历史流,有戏说,有加工,也有部分评书演义的题材介入,只是没有穿越后的万能术。新人写作,诚求收藏!诚求推荐票!
  • 历史的诡计

    历史的诡计

    本书以著名的三十六计为框架,描述历史上的三十六种诡计。每计后的注释,是依据《易经》中阴阳变化之理和古代兵家刚柔、奇正、彼己、主客、劳逸等对立统一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写成的。
  • 我来自天朝

    我来自天朝

    我认为中国的农民是最好的农民,不到饿死的时候绝不发出自己的声音,过多的人苛责太平天国的麻木愚昧,可笑的神权,但过多的人忽视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农民卷入这场战争,我想问那些批判太平运动的人一句,但凡有一碗饭吃,谁会去造反!
  • 从春到冬谈养生

    从春到冬谈养生

    自然界四时的季节变化,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诸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在健康和寿命方面,受季节的影响更为突出。四季变化通常按照一定规律转变,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四季轮回中,世间的一切生物也都随着四季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是一种正常的规律,人们如果能够顺应这种自然的变化,懂得适时保养,就可以避免或减轻疾病的发生,拥有健康。本书以春、夏、秋、冬四季为纲,遵循“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健康理念,从调节身心、调配饮食、预防疾病、运动身心等方面详加阐释,将我国的古老文化、中医精华与现代医学科学地熔为一炉,指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生活,拥有健康。
热门推荐
  • 四世遨游

    四世遨游

    生来平凡,心却不能平凡,世人看轻与我,自己却不能看轻自己!把握自我命运对于生来平凡之辈到底该有怎样的艰辛!看平凡的张毅在那四世行程里的纠结蜕变!
  • 武魂

    武魂

    他只是武皇世家的小铁匠,然而命运抉择,家族末路之日,国家衰亡之时,他都被推到了保家卫国的最前沿!一个只会打铁的庶子,如何成为家族之首,左拥右抱尽享温软?一个不会武功的废柴,如何控制国家命运,九州强者奉为共主?一切,都发生在血脉觉醒那一天……
  • 人生哲理储蓄罐

    人生哲理储蓄罐

    一个哲理,就是人生中的一枚金币,这枚金币可能是快乐、幸福、爱心、宽容,或是勇气、斗志、经验、教训,等等。人生储存了多少哲理,就是储存了多少财富。这些永远不会失去,他们能真正使你由平庸变得杰出,由平凡变得卓越。读一个故事,想真正领悟其中的哲理,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要知情节;第二遍,要知道理;第三遍,要知运用。使自己辩是非,明事理,做自己真正的主人。
  • 贪欲腹黑公主

    贪欲腹黑公主

    安允馨,是世家的爱女,可就是因为父母强迫上学,令她离家出走,事情待静观其变,安允馨未能独立,也对父母的重重愧疚,不得已的回到了家,可是,为了让她去上学也非简单事,这是艰难的,安允馨只是为了讨好玩才去上学,殊不知,这正是事情的开始……从小受过无数疼爱的安允馨,也只有几个青梅竹马和一位宠溺万分的哥哥陪伴她,可是,她外表可爱单纯,但内心也是腹黑小公主……一次次解逅,一次次的碰撞,一次次的磨难,令安允馨吃尽酸甜苦辣……正确的爱殊不知的痛……
  • 夜魔

    夜魔

    半颗恶魔之心造就了一个完美的夜魔。在离奇的异世大陆中,这里是人间炼狱;同样也是极乐净土。狂热、暴躁、肆虐、残忍与无情完美的融合在情感之中,演绎出璀璨夺目的血腥传奇。
  • 天佑狐宠

    天佑狐宠

    只是求个姻缘签而已,为什么就穿越了?好吧,穿越就穿越吧就当赶一回潮流了,可是穿越就算了,怎么连人籍都给开除了?……
  • 美人靠

    美人靠

    随笔集《美人靠》是小说家叶兆言以人文关怀的视角捕捉社会的千姿百态,与叶兆言以往作品不同,短小凝练的文字更像作者在对友人吐露心事。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多的修饰,然而文字读来却朴实亲切,记录了一个真实的、生活中的叶兆言。
  • 御古

    御古

    一古天地,一古玄黄;一古宇宙,一古洪荒。吾以天命,传奇今古。掌世无界,御古无双。仙龟驮草,一切因果,就从这里开始……
  • 尸与远方

    尸与远方

    阴阳与五行,在古代,有先天阴阳五行与后天阴阳五行之分!万物世间都此分阴阳,阴阳皆八卦,一阴一阳,两者互相作用,一升一降,一开一合。而我的故事因那半块阴阳双鱼玉佩而起!我是谁?谁又是我?眼前的一切会是真的么?那么历史只不过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罢了!
  • 凤动九天:一等皇妃倾天下

    凤动九天:一等皇妃倾天下

    世人说她一出生便克死生母,什么王府千金,左右不过是个庶出丑女!仇恨、阴谋、生存,让她步步为营,心机深沉!她只要她恨着的人生不如死,只是,这半路杀出腹黑妖男是怎么回事儿!这难道就是她凤倾天下路上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