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背景的人们在进行交流时,双方对彼此的文化不了解,可能会导致误解,小的误解使人感到不舒服,而大的误解可能铸成大错甚至导致兵戎相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往往具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观念又与双方的宗教信仰与所处的宗教环境有关。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长期处于农业宗法社会,以家庭为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单位,在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中,逐步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以家庭为本位,以忠、孝为核心的价值观,虽然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内容和特点,诸如儒家的道德价值观、道家的自然主义价值观、墨家的兼爱功利主义价值观、法家的权势功利主义价值观等等,但从中国传统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这些价值观均未超出以阴阳五行和“天人合一”为基础、以“三纲五常”规范体系为核心的封建主义价值观,它们整整统治中国两千多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而基督教是一种哲学化的宗教,它的神学教义建立在哲学和逻辑的基础上,与中国的宗教在各方面都有巨大的区别。在西方宗教文化中,基督教教义的许多具体成分被扬弃之后,其核心价值经过人类理性的整理和发展之后,形成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即拯救与博爱精神。这样的基督教道德价值核心在文化深层次中维系着西方社会的生活秩序和人际关系,加强人们相互之间的认同感和共存感,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群体存在及发展所必需的个人责任感和义务提供了道德保障,但是同时也形成个人主义和合理利己主义的价值观,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中西价值观与宗教观的不同。
同类推荐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法国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说(修订本)
本书分上篇和下篇两大部分。上篇为民族文化理论篇。该篇由7章23节构成。该篇主要从理论视角论述了中国民族理论是怎样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下建立、发展、完善的;同时也论述了中国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是怎样产生、发展、演进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发展情况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建立、发展是本篇的核心部分。下篇为民族文化现象篇。由8章28节构成。该篇从民族文化现象角度阐述了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民族节庆、传统体育、传统医学等文化现象。本篇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是灿烂多彩的,历史悠久的。
热门推荐
白领穿越俏夫人:将军不离婚
“相公我们离婚吧!”三年之前,她穿越至此,以痴儿身份嫁入将军之府,三年之后,她已成为全国首富,富甲天下势力雄厚。她为他生儿育女却始终得不到他的一颗真心,穿越过来美男无数,皇子,可汗多不胜数,既然如此何须废话,相公拜拜,她要带着他们的儿子红杏出墙,远走天涯!【轻喜+小白+小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