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修净业,惟自期精进,不敢希求灵感,故拙著观经释论有云。初机行人,不求与佛相应,惟求与经相应,所谓与修多罗合和也。偶见念佛切要一书,中有善导大师教云。行人于修观之前,可先祝曰:“某是凡夫,障深慧浅,未睹圣相。求佛力加彼示现,俾有遵循。”且云:“此法近来大有灵验,精进行之,方信不虚。”云云。予遂为所动,且恐自己所观想者或有不合,反成妄想,乃亦如法祈祷,而数次无暌兆。未次惟得一梦,梦在一巨宅门外。心知宅为己有,但门加双键。予手中携有巨大钥匙二具,各长数尺,色如白银或白钢。予以匙启键,门遂得开。其下一匙,匙柄作波罗式。(“波罗”,果名,味甘如蜜,故又名“波罗蜜”。)启门时未觉费力,但启后,予坐其旁,喘息不已,大喘特喘,若劳力过度者。醒觉后,综思此梦之大旨,似谓汝欲开此门,须自己努力。行大乘波罗蜜双匙巨大者大乘也,但何用钥匙,此予自识所变之妄梦耶。抑佛所启示耶,特记之,求当世高明指教,然无论此梦之因缘如何,其意义皆足以勉励行人也。
同类推荐
辉煌的北京(林语堂全集7)
林语堂用美妙的英文向世界介绍中国人和中国历史文化,但是,囿于所处时代、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他的思想认识不免带有历史的局限。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正是中国国内动荡变迁、破旧立新的时期,特定的创作背景无疑也给他的作品留下印痕。显而易见地,比如当时对朝代称谓与历史纪元的划定不统一(如称清朝为ManchuDynasty);且时无汉语拼音方案,专有名词均使用威妥玛拼音音译等。此外,也能发现作者在解读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现象时的不足,如反映在民族关系的表述上,称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为foreignblood、foreignrace,乃至以Chinese特指HanChinese等。诸如此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