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51600000015

第15章 号外,学制课程研究号,《世界语的价值及加入课程的准备》。P·7。

胡先生的话,我完全同意,所以把它抄在前面,就算做我的意见。

我是主张“汉字革命”而国语的新文字应该用罗马字母来拼音的。我以为今后的国语,除文句的组织应该叫它“世界语化”外,还有一层,即新事、新物、新理非“国故”所有的应该直用西文原字,绝对不必白费气力讨论“音译”的问题。写原字比用译名的好处至少有二点:一,用译名,无论音译义译,无论译得好不好,总是彼此纷歧,绝难统一的,于是便不得不附注原字了。翻译了还要注原字,何等麻烦哪!何等无谓呀!这当然不如直写原字之明白简当了。二,一般人所谓“西方文化”,实在是现代全世界的文化,中国人倘不愿“自外生成”,要与这现代全世界的文化契合,则有许多词类和文句(不限于学术的专名)便非直用原文不可;否则总不免隔膜了一层。况且汉字的本身是有它的意义的,合几个汉字来造成一个新译名,虽然纷歧,虽然隔膜,总还有点意义。若用字母拼音,还要汉字的意义来造新译名,还真不知是什么话了。

例如英语的“logio”译作“论理学”,“ethics”译作“伦理学”,是有意义的。若照“论理学”和“伦理学”六个汉字的读音译作“luennliishio”和“lwenliishio”(暂用赵元任先生所拟的“国语罗马字”),这当然是绝无意义,绝对不适用的了。然则除了这直写原文,简直没有第二个办法。

(汉字中“音译”的词,更当然是写原文,如“Eroshenko”

决没有照“爱罗先珂”四个汉字的读音译作“Ayllosienko”

的道理,这是不用讨论的。)可是写原字又有问题了。人名,地名,有些大概可以“名从主人”,各照他们本国的写法(其实也还有问题,如俄国的人名,地名,便不能照他本国的写法;再进一层说,“Paris”还是读“巴黎”,还是读“怕黎思”?),此外一切词类应该怎样办法?单采某一国的呢,还是兼采好几国的呢?似乎多不大好;别的且不论,单就“读音无定”这一点想,就够困难了。我以为最好的办法便是采用世界语的;如上文所举“论理学”和“伦理学”两词以写“logiko”和“etiko”为最适宜。不但读音简易有定,而且词性有变更或意义有引伸,便可照世界语的文规,变换语尾或添附接头语和接尾语。这真是条例最分明,意义最清晰的文字,国语中采它来充补固有之不足,比较地自然是最适宜的了。

我因为对于世界语有上述的三种希望,所以我常常很热烈的盼望中国有很多的人来学习世界语。

我有一个信仰:我以为文学(不限于所谓“纯文学”)是语言文字的生命。学一种语言文字之唯一的好工具便是文学的作品。用了这个好工具来学语言文字,决不止于“事半功倍”;要是不用这个好工具,而去读那些市侩胡乱编纂的庸俗板滞毫无生趣的课本,那就要想做到“事倍功半”的地步还是很难。就拿咱们的国语来做个例吧。距今二十年前,早已有什么白话报,什么通俗的白话演讲稿,什么白话课本之类。但是它并没有发生什么效力;无论“文人学士”或“引车卖浆之徒”,实在没有人爱读它的。

近四五年来书房里所编的那些什么小学国语教科书之类,小学生读它与读“天地玄黄”、“大学之道”差不许多,毫不能引起爱读的兴趣。这是什么缘故?便是因为它们毫无文学的价值。反过来看,便全不相同了。中国的白话文学,虽然屡屡被文人学士们踢到阴沟里去,而实际上却是从《三百篇》以来绵延至今,并未中断,不过宋以前的白话文学只有一些诗词,偶然有几篇散文,还不是有意做的,所以没有多大的势力。元朝产生了北曲、南曲这许多伟大的白话戏剧,明清以来的昆剧、京剧等等跟着继起;明朝又产生了《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这几部伟大的白话小说。清朝的《红楼梦》、《儒林外史》、《儿女英雄传》、《老残游记》等等跟着继起:这些戏剧和小说,便是六百年来“实际的国语读本”,无论“文人学士”或“引车卖浆之徒”都是爱读它们的。我敢说,六百年来的“官话”,六百年来的白话散文,全是从这些“实际的国语读本”产生的,这是什么缘故?便是因为它们都有文学的价值(虽然其中价值的高低很有不同)。六百年中的人们对于白话戏剧和小说,绝没有哪个来有意的提倡它们,绝没有哪个来认它们为文学的正宗,只因它们是文学的作品,有文学的价值,便能歆动人们对于它们的爱好心,不知不觉地产生了“官话”和白话散文,这就很可以证明文学是语言文字的生命了。近七八年以来,文学革命军兴,革命的钜子们大吹大擂地提倡“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明目张胆地叫大家读六百年来的戏剧和小说;还有许多有文学的天才的人如胡适之、鲁迅、郁达夫、叶圣陶诸先生努力地创造许多新的白话文学的作品;而大书坊里也请人编辑许多白话的儿童文学的书如《儿童世界》、《小朋友》之类。我知道近年以来的中小学校,凡提倡读这些旧的新的白话文学的,那边的生徒的国语都是突飞的进步。这是事实,并非夸词。由此可以证明文学的作品是学语言文字之惟一的好工具了。

世界语到中国以来,已有十六七年,中国研究世界语的团体却也不少。但世界语在中国,现在还讲不上“发展”两个字。这固然由于它的敌人太多:老顽固党不必论;新人物之中,也颇有许多患近视眼的先生们,甲骂它是“私造符号”,乙骂它是“垂死的假文字”,有人提倡它,他们更要痛骂,说“这是药房的广告上自夸其药品之灵验的伎俩”。世界语受中国人这样无理的摧折践踏,自然是不容易发展之一大原因。但据我看来,没有良好的工具,也是它在发展的路途上的大障碍。我所看见的中国人编的关于世界语的读本,只有盛国成先生的《世界语函授讲义》(前年重印,改名为《自修适用世界语讲义》)是好的,其他便不敢恭维了。可是我对于盛先生的书,虽然很赞美它是一部详备适用的自修的读本,但总觉得有点美中不足,便是文学的作品太少了。去年看见冯先生编的《初级世界语读本》,使我非常地高兴起来,因为其中很多有文学的趣味的短文。我想,中国这才有了一部很好的世界语的读本了。现在,冯先生又编了这部《世界语名著选》,我看了它的目录,知道全是文学的作品,而且是许多有名的大文学家如契诃夫、都介纳夫、托尔斯泰、爱罗先珂、歌德……的作品。我要向中国愿学世界语的人们道喜:您现在得到好的工具了!我道过喜之后,还要向冯先生要求:我希望您以后继续不断地把世界语之文学的作品编选许多书出来;我尤其希望您时时把世界语的书藉很详细地介绍给愿学的人们。

冯先生!您叫我给您的书做序,我竟胡诌了这么一大堆废话,我真万分对您不起!

一九二四年五一节,钱玄同,北京。

(本篇发表于1924年5月20日《晨报副刊》)

同类推荐
  •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2011年3月1日,一名普通的调查记者通过微博,让我们看到了大山深处那些因为上学路远无法回家吃饭,必须忍受饥饿的孩子,并大声疾呼:孩子们需要一份“免费午餐”!一夜之间,无数像你我一样善良的人们,用网络时代特有的方式,为山区孩子送去一份份热腾腾的午餐。看似普通的献爱心活动,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冰冷的电子屏幕背后,还有一颗颗炙热的心,和对我们深爱着的这个国家的呵护之情。所以,请停止抱怨,用行动改变中国。翻开本书,见证您的一份爱心,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免于饥饿,快乐成长。
  • 无涯集

    无涯集

    本书收录了浦江清先生的《屈原》、《八仙考》、《论小说》等几篇专论,其余则是从他的笔记、讲稿、日记、书信等各类遗稿中整理出的短文。
  • 鏖兵地中海

    鏖兵地中海

    德军数百架轰炸机对马耳他塔卡利机场实施了猛烈轰炸,该机场因此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次遭到“地毯式”轰炸的地方。
  • 一生两半

    一生两半

    《一生两半》讲述了作者从少年时代到中年时期近三十年的生活经历,见证了湘南农村日渐凋敝凄清的现状,以及南下打工的心路历程。作者一路走过,遍尝人间冷暖,历尽生活的磨难,洞彻生活的本质和人生的卑微。
  • 刘诗白文集(第十卷)

    刘诗白文集(第十卷)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切实启动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健康复苏;价值理论与现代多样类型的商品结构;如何启动有效需求;大力调整结构重振东郊雄风等。
热门推荐
  • Death公主的复仇死亡之泪

    Death公主的复仇死亡之泪

    冷漠如她,冷艳如她,玩世不恭如她,她们却拥有着黑暗的童年,她们活着只为了复仇,她们不配拥有爱情,可是,当复仇天使遇上王子们,她们会选择放弃,还是不离不弃......................
  • 超能者的日常

    超能者的日常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五亿一千一百万平方千米。”“地球的大小约为一千零八十三亿立方千米。”“人类尚未涉足的区域数不胜数。如此巨大的星球,数十亿年来积累的财富,可能会因为人类区区不过几千年的开采耗费和飞速发展而耗尽吗?”“真正的答案是,地球上大多数的资源,都被人类之外的智慧种族,占据着。”“传说中的那些生物、或者非生物,都是存在的。”“妖怪、僵尸、吸血鬼、狼人、异兽、鬼怪……这些异族占领了绝大多数的资源!”“在大面积杀伤武器无法在城市内使用的情况下。超能者,成了人类唯一有效的反抗力量。”“噢…可是人外娘好软好萌。”大致是一个‘平凡’超能力者的成长之路。*请勿当真及模仿*
  • 爱之二分之一

    爱之二分之一

    爱本应专一,然而面对两个不同性格的你,我惊讶自己竟然做不出抉择,我不是圣人,无法坐怀不乱,于是乎,我将故事写下,嘘,故事开始,请噤声。。。——夏宇哲
  • 剑名离殇

    剑名离殇

    莽莽红尘,是人如剑,是剑如人,少年因情提剑,从此开启了一段注定的因果。“接下此剑,终生无情无爱,你将愧对所有关心你的人,你可后悔?”“我,无悔!”情缘舍尽成人极,天命离殇终不还。(本人是布袋戏迷,如果文中出现同名组织或人物,纯属借鉴,望广大道友海涵,多多指教)
  • 契诃夫

    契诃夫

    契诃夫(AntonChekhov,1860~1904)是一位与法国作家莫泊桑齐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中国学生对他的了解大多是从中学课本中的《变色龙》和《套中人》(又译《装在套子里的人》)两篇小说开始的。契诃夫于1860年1月29日出生在俄国一个杂货店老板家。他从小生活困苦,靠当家庭教师维持生活和求学。1884年从莫斯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当了一名医生。与社会和人民的广泛接触,丰富了他的阅历,为日后的创作积累了素材。从入学的第二年开始,契诃夫便在一些幽默刊物上发表短篇小说。在20多年的创作活动中他共写了400多篇中、短篇小说,10多个剧本。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
  • 索子迷情

    索子迷情

    他在自己公司的走廊里,发现一个酷似自己的男孩儿,立时引起他的注意,这孩子从何而来?和自己会有什么渊源?于是展开调查,发现孩子的母亲竟然是自己身边的女秘书……她为了承载沉重的家庭负荷,大学毕业后到某公司干起“侍女”兼秘书的工作,当她负气离开这家公司,却为了给自己的养子医病,而不得不向欺辱她的总裁借款三十万,这三十万又当付出怎样的代价?又将引出怎样的一段爱恨情仇?
  • 恶人自有恶来磨

    恶人自有恶来磨

    我是谁?我是顶顶大名的沈三,恶霸?恶霸又怎样?纵横帝都十多年,我好不快活!什么?!要我上战场?打仗会死人的!不去行不行?我是女的耶!可可没人知道!好好好,行,去就去,看不不整死你!可可为什么自己总被他吃的死死的?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哈克·贝恩历险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哈克·贝恩历险记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世界文学名著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本书讲述少年哈克摆脱了收养人道格拉斯寡妇和常常虐待他的父亲之后,遇到逃跑的黑奴吉姆,并与他结伴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的故事,兼具冒险性及启发性。
  • 无为而治(中华美德)

    无为而治(中华美德)

    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本书通过故事告诉青少年孝、义、节、礼等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中国的美”。这对外来文化充斥审美和阅读的今天,有着一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华文化,从浮躁到宁静的“回归”的意义。《中华美德》便是从数不胜数的美德故事中摘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从孝敬父母、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正直无私、热爱祖国、立志发奋、友善互助等方面述说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希望故事中的精华能够滋养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 月下如风

    月下如风

    司月:我要参加前男友的婚礼。夏如风敲键盘的手顿了顿,“不许。”“你说婚礼我穿白色好还是紫色好?”“黑色。”司月怒,“我参加的是婚礼,不是葬礼!”“你要是敢去我就把婚礼变成葬礼。”夏如风说的轻描淡写一如他的名字。司月没搭理夏如风,继续在镜子前面晃悠。夏如风停下手中的工作摘下眼镜起身走了过来。“小样,大爷还治不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