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54000000003

第3章 结果,从克服困难中产生

富有战略眼光的联想创始人柳传志曾说:“企业制定一个战略目标不难。难的是两点:一是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能性;二是制定目标之后不为其他因素所动,能够坚决地不管不顾地去做。”

也就是说,决定了的事就一定要有结果,而这种结果的取得,是不断地克服困难之后才有的。

1.志存高远,聚沙成塔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宣布,出价12.5亿美元,收购美国IBM公司全球个人电脑(PC)业务。此次收购完成后,联想集团将成为年收入超过百亿美元的世界第三大PC厂商。

然而,20年前的柳传志和联想,还只是一个不为人所知的普通人和一间普通作坊。正如许多媒体后来载文指出,其实在那个全民下海的年代,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少有知识阶层白手起家闯出路子的。在决定企业家成功的诸多因素中,特别是一切还都不是建立在规范的基础上的时候,性格与追求最终成就了今天的柳传志和他身后的联想。

用柳传志自己的话说,回过头来看,他这一代企业家往往既受制于时代又受益于时代。短短20年后,昔日的小作坊成了今天的国际型大企业。

1984年的中关村,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干了13年研究工作后,柳传志在不惑之年义无返顾地下海了。11个人、20万元资金,尽管起点低,他还是先知先觉地意识到了,立意高才可能制定出利于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

当初,没有资金,联想只能替人家卖机器,但柳传志多了个心眼,琢磨用户的需求是什么?怎样的价格和服务才能更吸引用户?他相信,学会做贸易是实现高科技产业化的第一步。“不把贸易做通了,再好的产品你也不知道怎样卖;不把制造业搞精良了,再好的科研会被制造业的粗糙掩盖了。搞科研的人最怕做贸易,主要是这段苦他没吃过,一定要干下去,一定要对市场有个理解。会做贸易以后,看问题才会有穿透力。”

到了1987、1988年,柳传志的“贸易”做得颇有声色。联想代理的AST,一个月能卖好几百台。打通了销售渠道以后,柳传志要自己生产。“因为我们是计算所的人,总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做。但当时是计划经济,联想很小,国家不可能给我们生产批文,我们怎么说都没用,因为潜在的能力没有人相信。于是决定到海外试试,海外没有计划管着你。就这样,我们把外向型和产业化并作一步跨了。”

世事沧桑,1988年他的豪言壮语到十多年后才为人知。1988年,柳传志带着30万港币闯荡香江。初来乍到,只能和在内地一样,先从做贸易开始,通过贸易积累资金,了解海外市场。接着,联想选择了板卡业务,然后打回国内,为联想PC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我当时一心要形成产业,做贸易只是权宜之计。今天我这样说,不是我学了《毛选》事后才说这番话。你们可以翻翻1988年的报纸,我当时就是这样说的。”

柳传志在多个公开场合谈到,“立意高,才可能制定出战略,才可能一步步地按照你的立意去做。立意低,只能蒙着做,做到什么样子是什么样子,做公司等于撞大运。当时典型做生意的办法有三种:一是靠批文;二是拿平价外汇;三是走私。拿到批文后,一台XT机器能卖4万多元,而我们不想这样做。”拒绝诱惑往往是件最困难的事,但柳传志还是先知先觉地意识到了如何才能立足长远谋发展。

“1987、1988年的时候,公司高层就此发生过一次讨论。我们的办公室主任一心想要把我们公司办成像科海那样——总公司下面一大堆小公司,每个公司都独立做进出口,虽然每个公司都在做重复的事情,但是每个公司都赚钱。我原本并没有强调‘大船结构’,当时提出‘大船结构’只是为了反对‘小船大家漂’。”

不过,对于柳传志来说,何谓“立意高”或者“立意低”,技术出身的他也多少有些模糊的认识:“北戴河火车站卖馅饼的老太太,分析吃客都是一次客,因此,她把馅饼做得外面挺油,里面没什么馅,坑一把是一把,这就是她的立意。而盛锡福鞋帽店做的是回头客,所以,他的鞋怎么做也要合适。”所以,同样是卖馅饼,也可以有立意很高的卖法,比如通过卖馅饼开连锁店。

从柳传志和联想的结果来看,已足够解释“志存高远,聚沙成塔”了。

2.越想放弃越不能放弃

许多历经挫败而最终成功的人,他们感受“熬不下去”的时候,比任何人都要多。但是,即使感到“已经熬不下去”时,也“咬咬牙再熬一次”,虽然是愈战愈败,但依然愈败愈战,终于在最后一刻,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所以,我们切记:越想放弃越不能放弃。正如著名作家歌德所说:“不苟且地坚持下去,严厉地驱策自己继续下去,就是我们之中最微小的人这样去做,也很少不会达到目标。因为坚持的无声力量会随着时间而增长到没有人能抗拒的程度。”

当然,通常所说的“毅力”、“坚忍”是容易的,但“坚忍”的强度是否足够,只有一个指标——最后的效果。中国古语说过:“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废井。”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往往只隔着一层薄纸——是否有足够的韧性与耐性。

当然,每遇到一次挫败,就动摇一次信心,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成功者与普通人的不同,就在于其动摇信心的同时,也会说服自己再次树立信心。

伟大的开国者孙中山致力于推翻满清政府,在全国多次发动起义,但屡屡失败,最后他被别人讥笑为“孙大炮”。但他还是坚持初衷不改,继续号召同志坚持。终于,随着武昌城头的一声炮响,满清统治随之瓦解。

越想放弃越不能放弃,其力量体现在方方面面。很多时候,坚持就是取得最后成功的根本。如同哈维并非第一个提出血液循环理论的人一样,达尔文并不是第一个提出进化论的人一样,哥伦布也并不是第一个到达美洲的人一样,洛克菲勒更不是最先开发石油的人一样。但他们都是最能拓进、最能坚持到最后的人,所以惟有他们获得特别的成功。

所以,人们习惯拿人和竹子相比,也是“一节一节成长”。人在每过一道“坎”时,都会充满颤抖般的战栗和紧张感,只有将力量集中到一点上来,我们才能顺利闯过去。闯得过去就意味着你上了一个台阶,闯不过去也就意味着成长的失败。

正因为如此,人生的“关键”时刻,往往就是生命的紧张和痛苦汇集到一起来的时候,我们必然会比平时感到加倍艰难。不过,有志于成功的人会将此视为好事而不是坏事,现实的众多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许多成功人士都说,如果缺少生命颤抖般的战栗和挣扎感,那就意味着你还没有触及成长的关键点,最终难以有所成就。

鉴于此,我们就要勇于承担那种“建设性痛苦”。有这样一个故事:

1948年,牛津大学举办了一个“成功秘诀”讲座,邀请邱吉尔前来演讲。当时,他刚刚带领英国人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他是在英国人最绝望的时期上任的。赢得了这样的胜利,他此时的声誉可谓登峰造极。于是,新闻媒体在演讲前的3个月就开始炒作,大家都对他翘首以盼。

这天终于到来了,会场上人山人海。大家都准备洗耳恭听这位伟人的成功秘诀。不料,邱吉尔的演讲只有短短的几句话:“我成功的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能放弃!我的讲演结束了。”

丘吉尔说完就走下了讲台。当时的会场上鸦雀无声,一分钟后,便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所以,后来就人说,“这是一个何等震撼人心的总结啊!”

对比今天,有志于收获和成功的我们,切记不要抱怨我们周围的不如意。在你最想放弃的时候,恰恰是你最不能放弃的时候!只要我们精心呵护,我们播下的种子总会有收获的那一天。

3.结果就在下一次

“结果就在下一次”也就是“成功就在下一次”。许多历经挫败而最终成功的人,总能在最为艰难的时候树立“成功就在下一次”的信念,并坚持到底。所以,我们才说,不要抱怨播下去的种子不发芽,只要你精心呵护,总会有收获的那一天。

进取心是成功的根本,没有一种向上向前的进取态度,任何成功都无从谈起。但进取既要有即知即行的“道根善骨”,也要有坚持到底的坚忍力。人生总会遇到关口,这时候,会感觉到加倍的软弱和无力,认为自己不行了,便放弃,于是功亏一篑。

爱迪生说得好:“失败者往往是那些不晓得自己已接触到成功,就放弃尝试的人。”因此,“坚”是坚持,“忍”是忍受,即在前进中遇到各种问题与困难时,能咬紧牙关忍受,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位著名编辑,对工作十分负责。有一次,她组织编辑了一本畅销书,为了达到最好的发行效果,她决心找人设计出最好的封面。于是,她采取招标的方式,找了很多人设计封面。但是,一个个拿上来的封面又一个个被她否定了。她的这种做法,连最挑剔的同行都觉得过分了:不就一个封面吗?干嘛这样较真呢?

在前后看了15个样本,都觉得不满意后,她对自己说:看来只能放弃了,就从这15个中选一个吧。可是,心中的某种意念又促使她决定再坚持一次!

不久,当第16个封面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喜出望外,正是自己所期待的!最终,这第16个封面方案,为她所编辑的那本畅销书锦上添花。这位编辑后来感慨说:“不管干任何事情,最关键的是不要轻易放弃——越想放弃的时候越不能够放弃。当你觉得再也无法突破的时候,你一定要逼迫自己更向前走一步,成功就在下一次!”

是呀,成功就在下一次,结果就在下一次。实际工作中,我们有些人之所以没能成功,并非他们没有努力,而是他们在遭遇到困难之后,在快成功的前夕便放弃努力了。

同类推荐
  • 美国脱口秀

    美国脱口秀

    在美国,那些靠口才生存的节日主持人最受人欢迎也最受人尊敬。那睦顶级明星中有白种人、有黄种人、也有黑种人,并且不分男女与肥瘦、美丑、年轻或年老。惟一的尺度是口才,或亲切感人、或气度非凡、或风趣幽默、或妙语连珠。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人崇拜的就是手拿麦克风的主持人,并且把他们当作拯救美国的真正的英雄,他们用正义、真理之声战胜了敌人,也战胜了曾使许多美国人不安的“麦卡锡主义”。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尊崇主持人、美国主持人收入丰厚的原因。口才的成就在美国是无处不在,所以我们称之为秀口时代。
  • 8堂课成就更好的自己

    8堂课成就更好的自己

    想成为一个快乐、自信又成功的女人,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翻开本书,就像翻开一份成长的进修笔记,让读者受益匪浅。每个女人韵身体里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它能让我们的生命焕发光彩,而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只是激发自己正视,以及使用这些潜能的勇气。
  • 一生三件事

    一生三件事

    本书将一个人的一生中将会经历的许多事总体概括为三件事——立业、成家、交朋友。并通过抓大放小的原则,介绍了做好这三件事的窍门。
  • 搭讪宝典

    搭讪宝典

    本书分析了人们不敢搭讪的社会原因、个人原因,从解决这个问题入手,对搭讪展开了层层解剖分析,着重从人的心理角度提出了应对各种搭讪场景的对策以及“突发情况”的解决方案,并有大量鲜活的案例。
  • 遇见觉知的自己

    遇见觉知的自己

    《遇见觉知的自己》是一本旨在帮助你找到心里天堂的书。去往天堂的路就三步:回归本质,坚守信念,开启觉知。这是一个宁静的旅程,它相伴你一生!
热门推荐
  • 双生帝王花:魔君追妻

    双生帝王花:魔君追妻

    她红衣似火,点燃了他冰冷的心。她白衣似雪,心中有要保护的人,可惜没有他。她们是姐妹,他们是天下最强者,可惜他们却都愿为了这对双生姐妹花,与天下为敌。她说“我今世强大起来只为保护最亲的人,可最后却是被你保护。”她说“我对你好,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妹妹。”(呜~~亲爱的读者们这本小说,,有点甜,有点虐狗。欢迎来跳坑﹋o﹋)
  • 男闺蜜,站住别跑

    男闺蜜,站住别跑

    她心底是十分的高傲的。高傲到让青梅竹马的邶小少爷唯她马首是瞻,让他心甘情愿的当她的男闺蜜,即使是多么心痛的角色,让他都愿意陪她演下去。可当一切都烟消云散,她却成了他不得宠的妻子。他说:我既然当得了你男闺蜜,肯定就能做你男人男闺蜜可以随你喜欢的去欺负,可一个男人绝不会因为你去犯贱……后来,女主大大才发现,这个男人不仅霸道小气矫情傲娇还会犯贱耍无赖,但木已成舟,他怎样她都会喜欢。作者是个新人。
  • 谁说不让在一起

    谁说不让在一起

    和林凛是在高一的教室里认识的,他很“厉害”,所以·······1、在一开始,裴依输了。【哎,裴依是吧?叫你依依行吧?听她们都这么叫…我是林凛,你可以叫我凛哥,嘿嘿】【小依,你最讨厌哪门课?我最讨厌历史…那老师天天挖鼻孔…哎,你都用哪个指头挖鼻子?】···········2在“交往中”,裴依也输了。裴依就见林凛站出来了,很正义,说的也义正言辞:“哎哎哎……让你们来帮她练习多说话,也别都一个时间段过来啊!”``````````````````裴依纠结了,遇到他是幸运还是不幸?绝对搞怪----带你闹个够。(注:之前有整整一个多月登不上起点。。导致这么久没更新,希望见谅,今后不出意外一天一更。。。谢谢一直支持本书的亲们!)
  • 黑镜之谍战蓝海

    黑镜之谍战蓝海

    深海烽烟四起,一场隐形战争在现代都市悄然展开。林建第一次赴境外执行任务,便遭遇一些疑人疑事,或许是他太过敏感,或许杞人忧天。然而,中国东部沿海海洋防御作战计划的核心机密正遭敌渗入窃取,无形之手将改写很多人的命运,忠诚和背叛恍如镜子的两面,黑或明瞬间颠覆,大国间的较量急剧缩影于一场谍战。当林建只身潜入某国间谍组织后,才发现变节和死亡如此接近,爱情友情信仰才从未如此迷茫,身处狂澜如何挽于既倒,年轻的国家安全卫士是怎样慢慢成长。大国崛起,反间谍战斗永远行在路上,且看这一次发生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共和国的反间谍行动。
  • 高能预警:女王来临

    高能预警:女王来临

    传说在六界的中心,魔界老祖浊虚创造了混沌之力,但因其力量太过猖狂,各界君主用其力量封印这混沌之力,并传言,在一万年后,会附在女娲后人身上。慕容含雨调皮地笑了笑,看来自己这一生,注定不平凡。看那个古灵精怪的丫头畅游六界,开启一场轰烈且精彩的游戏
  • 婚后宠之老婆第一

    婚后宠之老婆第一

    男人对女人一见钟情的是什么?身材?脸蛋?NO!是声音!一场爱情,就在一朵花开的时间里,萌生了……爱的很顺利,但是守护爱情的路很艰辛,只要蛋无缝,再多的苍蝇她也不怕!
  • 战争故事(新课程百科知识)

    战争故事(新课程百科知识)

    本书讲述了中外历史上有重大意义的战争故事,以及战争带来的影响。
  • 好莱坞故事

    好莱坞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好莱坞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年轻人的故事。每年,无数颗年轻的心来到这里。而他们,是如何出人头地的呢?且看本书为你揭晓!求点击、推荐、收藏
  • 累害篇

    累害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诗情话艺

    诗情话艺

    亲爱的读者,你们好,我是本书作者江之雨,(诗情话艺)是一本青春文学励志小说,书中主要讲述两兄妹在雨夜中来到这个世界,受家庭影响,从小都悄悄爱上了诗词曲赋,并都极具天赋。每天朝夕相处的兄妹俩在学校里使用笔名相互博弈,掀起学校中诗词创作的劲风。在全校师生苦苦挖掘这两位天才的同时,兄妹俩竟然也都不知对方是自己的亲哥哥,亲妹妹!之后,兄妹相继被挖掘而出,受到校方的精心培养,然而,随着父母相继离世,兄妹本应在文艺路上一帆风顺的人生,开始慢慢的勾勒出跌宕起伏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