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56800000013

第13章 艰难时世与文学的“轻”与“重”

艰难时世需要一种负重的精神,需要一种禁欲式的苦行,因而一切与伟大的目标无关的娱乐、享受等都应被摒除在外,出于这样一种纯而又纯的“清教徒”式的虔诚信念,40年代在延安的王实味曾专门撰文《野百合花》,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所谓“舞曲金莲步,歌啭玉堂春”予以批评和讥讽;并私下扬言恨不能用手榴弹来对付这种在“艰难时世”中的“找乐子”消遣的行为。他将此视为是对于“理想”的背叛,对于“时代”的背叛。王实味可以说是其时代的某种精神的极端化代表,只不过他已经极端化到了变态的程度。他以一种苦行者、清教徒的戒律来生活,将全部生命寄托于其信仰之上,因而完全拒斥作为人的世俗生活、物质享受的一面。这是其时代一位典型的灵魂负重者,尼采所说的那种“骆驼型”的人物,他的身心已完全被他所担负的沉重的责任和使命感占据、压倒了,而且他还要求别人都像他那样生活。整个20世纪的大革命时代所推重的也正是这种“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革命者的道德人格,如中国无政府主义革命党领袖刘师复也是这种传奇式人物的代表,他在“反清”革命中因为用炸弹去炸满清大员,失去了一只胳膊,民国建立后,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所有的一切都献给了他所认定的主义、理想。他以这种近乎“完全”的革命者的“人格”,受到他的同志的高度尊崇。一生强调“介入”和对于时代的担当的萨特曾以自嘲的态度调侃过自己的负重心态:“全人类都已酣然入睡,只留下我为他们站岗放哨。”20世纪是一个严峻的世纪,时代需要这样一种有理想、有担当的人生态度:为人类的生存、理想的实现可以并且应当付出个人的一切,直至生命。这是沉重的时代所赋予人的一种沉重的负荷,它甚至成为每个人都必须面对而无法回避的事情。所以抗战时出任驻美大使的胡适,在去国之前给身处沦陷区,首鼠两端的知堂老人的最后一封信中,仍殷殷以“居士自会分清重与轻”相期,希望他能“飘然一杖南天下”,以民族大义为“重”,以个人生活为“轻”,在国难当头之际做出负重的选择。

1937~1945年所进行的抗日战争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一场神圣的战争。“抗战”成为那个时代“重”中之“重”,中国动员了全部的精神与物质力量来进行这场为民族求生存的神圣战争,文艺也成为这种为抗战进行精神动员的最重要的手段。何为“抗战文学”,并不是抗战八年期间所出现的文学就可称为“抗战文学”,抗战文学有它特定的内涵,正像当时人们定义的那样:抗战文学应直接描写抗战与民主斗争:“要用铁的笔,蘸着鲜红的血,在大众心头着力刻画,使每一个人都怒吼,暴跳,这才是抗战的文艺。”所以抗战文学应该是对抗日战争中重大事件的记录和反映,抗战时期的每一重大战役如卢沟桥事变、淞沪战役、台儿庄大捷等,都成为抗战文学的主要表现对象,“事件的文艺性和文艺的事件性。是抗战文学的一大特色。为抗战而牺牲文学的独立性是时代要求文学必须付出的代价,中国文学中源远流长的”文以载道“的传统,也使文学主动地承担起了服务于抗战的责任,这似乎是不可违逆的时代趋势。所以梁实秋在抗战初期,一露出”文学与抗战无关论“的苗头就受到文艺界的痛诋、挞伐,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西方,因为没有如此深厚的”文以载道“的传统,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后,文学与政治、道德领域分离而成为一个独立领域,文学写作完全成为个人的事情,所以社会对此也没有什么整体性的要求,因此在同样卷入战争的英、美等国家,并没有出现像中国抗战文学这样的景象。梁实秋的文学观点在西方看来大概是一个不辩自明的事情,但在中国却大成问题,这与国家卷入战争的程度也没有多大关联(二战时期英国并不比中国轻松多少),它主要与作家的文化心态、文学理念有关。苏联与中国有些相似,是因为苏联已完成了对文化的大一统的改造,而中国现代主导文化走的正是苏式的”主义政治的文化一统的道路。

然而由时局的危殆所形成的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的抗战文学局面在1942年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参战之后,情形有些松动。美、苏的卷入战争特别是美国的对日宣战,直接影响着二战的进程,特别是对孤军奋战、独立抵抗日本侵略者达六年之久的中国军民以极大的精神上的鼓舞。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其力量的壮大,使人们已可以预感到抗战的最后胜利必将属于中国。徐在《风萧萧》中曾这样描述珍珠港事件:“一件震动世界的大事发生了……它波动了社会,还扰乱历史和地图,自从抗战以来,它重新估计了我们民族流血的意义。”中国从此成为世界民主阵营中的一个重要成员,与英、美、苏并称抵抗法西斯的四大支柱。国际地位也明显上升,42年英、美就宣布废止了他们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在这种国际形势下,中国人绷紧的神经开始松弛下来,被战争中断的一些问题开始重新受到关注。42年之后,大后方的文化界出现了一个建立在“多难兴邦”的信念之上的文化繁荣局面,这个“战时文化重建运动”一时有“东方文化复兴”之称。冯友兰的《贞元六书》、钱穆的《国史大纲》、贺麟的《人心与人生》等,多出版于这个时期。“战国策派”这种文化、文学流派在此时也非常活跃。作家也大都放弃一些宣传性的短制,而进入长篇小说创作。如老舍开始写《四世同堂》,巴金开始写《寒夜》,沙汀写《困兽记》,路翎开始写《财主的儿女们》等等。延安等解放区文学在经过“文艺整风”后,表现阶级斗争的政治倾向开始成为主导倾向,后来影响甚大的歌剧《白毛女》,就出现于1942年,已明显疏离了“抗战文学”的主题。在这种形势之下,国统区的大后方文学也开始进入一个多元共生的繁盛时期,所以方形成了“43、44年”的所谓“徐、无名氏年”(《风萧萧》在《扫荡报》连载引起轰动,《北极风情画》在《华北新闻》连载引起轰动),徐和无名氏就是在这种整体紧张的战争的“间歇”中,发表出他们的代表作并一举成名的。徐和无名氏小说的意义,主要在于它使在极端环境下被时代话语的海洋所吞没的个人话语再一次浮出海面。

文学是个人话语与时代话语、个人性与公共性之间的一个中介形式,它一头挑起私人性,一头挑起公共性。只有公共性的文学是一种一元论基调上的文学,它没有“私”的成分在内,“私”是在代“公”立言。按哈贝马斯的说法,这是一种前现代封建社会的代表型公共领域的产物。由代表型公共领域向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转变,标志着现代社会的出现。而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特点就是公与私的分化,个体性和公共性并存于世。前现代的代表型公共领域是一种“一家独尊”话语,而现代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要求的则是公开、合理、讨论的多元话语。独断性的话语在现代让位给了平等对话,多元共存。文学史家都高度评价五四运动,认为它的最大成功就在于“个人的发现”。但五四时期的个人尚属于一种情感型和行动型的“个人”,对真正的“个人”的意义尚缺乏一种理智上的反刍和内省,所以这种“个人”地位得之易,也失之易,时代风气一转,“个人主义”就成了“万恶之源。”这大概可以说是个人主义在中国的“知难行易”命运。徐和无名氏的个人观念是经过反刍和内省的个人观念,是经过强烈的自我怀疑、自我负疚之后仍不能放弃的个人观念,因此他们比前者就更多地触及到了“个人”观念的真意,消极意义上的个人自由的意义,这使其在个人观念上有了更深一层的觉醒。他们力图用文学帮助个人确立一个真正属于私人的领域,这个领域是众多私人领域的一个,而且和其他私人领域保持着相对独立性。文学帮助个人在私人领域中确立起自我意识,使个人意识到自己是私人领域的主人,个体应当有自己的主体性。浪漫主义对自我的强调可以说是帮助个体确立自我认同和自我意识的最有效手段。但个体的自我认同又不仅局限于建立自我的主体性和捍卫属于自己的私人领域,而是要在自我确立之后去和自我之外的他者建立起一定的关系。因此,这种自我认同可以说是双向的,它包含自我与自我认同,也包括自我与他者的认同。个体永远都是处于这样一种双重关系当中,即既自我关怀,又关涉别人。自我关怀的目的是为了关涉他者,关涉他者反过来又加强了自我关怀。因此,即便是最内在的私人主体性也都是和他者联系在一起的,是和公众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个人性话语与时代社会话语并非是一种对立的关系,它也应是构成社会性话语的基础。

同类推荐
  • 许地山精品选

    许地山精品选

    《许地山精品选》系中国书籍文学馆·大师经典系列书之一。《许地山精品选》由许地山著。《许地山精品选》由散文小品、蛇、笑、三迁、愿、山响、愚妇人、蜜蜂和农人、爱底痛苦、信仰底哀伤、暗途、梨花、难解决的问题、暾将出兮东方、花香雾气中底梦等内容。
  • 陈望道全集(第一卷)

    陈望道全集(第一卷)

    本书系“浙江文献集成”丛书之一。陈望道,中国当代语文学家和教育家。毕生从事文化教育和语文研究工作,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提出了“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分界的理论,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开拓了修辞研究的新境界。
  • 我读2

    我读2

    本书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对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打磨,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递给读者。
  • 李商隐集

    李商隐集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进士。他是晚唐诗坛巨擘,四六骈文章奏的代表作家。鲁迅曾说:“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这是因为有人将鲁迅的诗比作李商隐的诗,因此他自谦不敢比肩,但李诗用典太多至于有獭祭之称,则鲁迅所言可说是道出了一般读李商隐诗文者的普遍感受。确实,李氏诗文裹着一层坚硬的外壳。千百年来,人们却对钻破这层外壳有浓厚的兴趣。然而,李商隐毕竟是唐代极富创意的作者之一,诚如葛常之《韵语阳秋》所云:“义山诗以包蕴密致,演绎平畅,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
  • 十年踪迹十年心

    十年踪迹十年心

    都说读好书要净手焚香。于我,读陈浪的诗集是可以有“弦语相思”“落花流光”的雅乐相伴的。
热门推荐
  • 光华,与子成说

    光华,与子成说

    2016年8月26日,果果参加了学校的活动,她遇见了他,在那纯真,懵懂的年纪。
  • 快穿7号系统

    快穿7号系统

    女猪脚苏雨沫现实中默默无闻的小白,而她还有另一个身份,快穿系统中的执行者。她与太子拌过嘴,看到过西域血鬼,经历过世界末日,看遍了天下美男。她在另一个界面中,终成长成没有心的人,最终是谁让她拾起左胸处的鲜活。
  • 恶魔洋馆之寻找前世

    恶魔洋馆之寻找前世

    还是一样的人物,却是不一样的事。本篇新增了一个男性成员,血族十三元老之一,拉斯特。又遇到了一系列好玩的事,古代、中世纪......他们会怎样?
  • 传唱之歌

    传唱之歌

    蔷薇乐章,传说中最牛逼的宝贝,拥有无上的能量,得到蔷薇乐章的人可以统领诸神,得到毁灭一切的无限力量。为了寻找蔷薇乐章的踪迹,主人公小七穿越到了未知的异世界……这是一个没有科技的世界,充满着魔法与使魔的战斗,来到异世界荒诞无助的小七又惨被美女山贼莉莉娜抓去当了奴隶男佣!在这个奇异的世界,究竟小七的命运会如何?!能否摆脱男佣的命运?!那传说的蔷薇乐章又到底是何物?!神秘的乐章已经响奏而起……
  • 易经奇缘

    易经奇缘

    一个女风水师的感情与对生活的理解,各种经历与人,写的是人见百态。
  • 爱你从谎言开始

    爱你从谎言开始

    爱一个人不是轰轰烈烈,她一步步的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当他问她什么时候爱上他的时候,她娇笑的说“爱你,就是从谎言开始的那一刻!”他们不是最幸福,却也是活的最漂亮!
  • 连上星际互联网

    连上星际互联网

    高级外星文明利用星体自发的引力波共振特性,将整个宇宙链接成一个星际网络,一颗外星陨石降临地球,李牧意外获得一个链接星际网络的连接器,这下乐子大了。基因药物,生物芯片,飞天汽车,超级电池,核聚变能源,星际飞船,……,星际网络上拥有无穷无尽的外星科技。李牧双眼放光,通通下载,下载…,开办高科技公司,建立跨国集团…,建立月球基地…,。哎呀!不好,越玩越大,收不住了怎么办!
  • 补汉兵志

    补汉兵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高中知识点清单-语文卷

    高中知识点清单-语文卷

    语言的声音,就是人说话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材料。说者借助于人类的生理器官形成不同的声音和一定的意义相结合才是语音,不是一切的声音都是语音,自然界的声音,禽兽的声音就不是语音。语音本身是一种物理现象,是振动着的声波,因此在语音中就有音质、音高、音强和音长这四要素。
  • 与你相遇共闻花香

    与你相遇共闻花香

    一次偶然相遇,没想到引发一场欢喜的情缘竟然不小心成为了一名杀手的房客更何况这位房东看起来人畜无害,温柔的外表是伪装或是冷血太久得以展露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