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58300000004

第4章 卢沟桥畔永远的切肤之痛

9 故乡的泥土溢着故乡的情

江石沽村西有一片大鱼塘。距蓟运河东岸不过几百米。我陪郭景兴先生每天傍晚散步都要经过那里。鱼塘的主人对郭老很熟,只要我们一走过来,他就老远打起了招呼。郭老也会停下脚步,与人家闲聊上两句。据说,江石沽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收藏有郭老的书法。郭老是个不喜欢拒绝的人,尤其是乡亲,几乎是有求必应。前些年,村里的老乡大都晚辈,也不好意思向老人家求字,就利用过春节的噱头,请郭老书写春联。结果春联写完了,舍不得贴在门上,就装裱好,挂在了厅堂里。郭老在村里有个好人缘,只要一听说他回来了,都纷纷将家乡产的蔬菜和土特产送上门来,吃都吃不完。郭老生怕浪费,不时还要转送给京城和外地前来看望他的客人,弄得人家都不好意思了。

“这片鱼塘如今已经承包给了一户村民,”郭老告诉我,“日子是好过多了,但赚得还是辛苦钱,不容易啊。”

“郭老,您十几岁就离开了江石沽,可谓少小离家老大回,怎么他们还对您还那么熟,那么亲?”我有些不解地问。

“我呀?就一个普通的离乡老人,和他们没有距离感呀。和乡亲们摆臭架子,太没味了!”

郭老的话提醒了我。我确实不止一次耳闻目染许多“人一阔脸就变”的大人物,许多年也不回故土看看,即便偶尔回来,也是前呼后拥,颐指气使的样子。让当年曾引以为豪的众乡亲也只有远远站在一边瞧着的份儿了。

“江石沽是我的根,我这棵树不管多么枝繁叶茂也离不开故乡的泥土呀。”郭老笑了笑,说,“卢沟桥事变后没多久,我就离开了江石沽,只身在外漂泊,这期间很少能在家里呆上个三天五天的。解放后,父母和家里人先后都去了北京,我村里更是很少来了。直到1986年那会儿,我筹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收集抗战展品和史料才回到宁河老家,从那以后,就有了为家乡和乡亲做点事儿的愿望。每年都要回宁河来,回江石沽来。离休后,我索性就在村上盖了所房子,每年夏天都住上几个月,做起编外村民来了。这个感觉真挺好的。”

我真的有点羡慕起郭老的离休生活了,蓟运河畔的水乡村落里,院子里有成群的燕子垒窝筑巢,厨房里有自采自摘的有机蔬菜,书房里可以不受任何干扰地挥毫泼墨,蓟运河边可以舒心地看落霞夕阳,这是一种多么惬意的生活啊。难怪当年的陶渊明那般乐哉乐哉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了。不过,郭景兴先生的田园生活又与陶渊明有着本质的不同,他情系的是父老乡亲,心系的是公益大爱,远比陶渊明的境界要高得多。

10 小鬼子的飞机在头顶上过

我们俯在蓟运河大桥的栏杆上,看着波澜不惊的河面上,缓缓驶过的小船和渔夫,还有那莹莹闪光的渔网。“多么安宁的生活。”我心里暗暗叹道。不知为何,我此时突然从蓟运河大桥一下子想到了卢沟桥。十多年前,我还没来北京,一次利用出差的机会第一次到了卢沟桥,我当时站在桥边,俯在雕有石狮的栏杆上,看到的也是一片安宁和祥和。当时我就在想,当年如果不是日本军阀亡我之心不死,蓄意破坏了卢沟桥的安宁;如果不是中国军人忍无可忍,打响了中华民族全面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那么中华民族的历史也许就要改写了。

“郭老,您最早听到‘卢沟桥’的字眼是在什么时候?”我目视着京城卢沟桥的方向,说,“是不是在发生了卢沟桥事变之后?”

“你说的没错儿。”郭景兴沉思了片刻,说,“我记得最早听到北平有座‘卢沟桥’还是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那一年我刚刚九岁。”

那是一段让郭景兴终生难忘的历史。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一次莫大的创伤。七十六年过去了,那段历史还深深印刻在他的脑子里,以至后来他选择了为那段历史正名之举,为那些血洒疆场的抗日将士呼号,做了一个踏踏实实的“守桥翁”。

历史的日历翻回到1937年7月7日的那天夜里,驻丰台日军在卢沟桥畔中国守军防区内进行军事演习。之后,日军借口失踪一名士兵,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遂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攻击。这就是史上的“卢沟桥事变”或称“七七事变”。中国守军二十九军官兵,在日军蛮横无理的挑衅和攻击下奋起抗击,战斗打得异常激烈和残酷,伤亡惨重。郭景兴至今还能清晰地记起“七七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他在家乡所经历的刻骨铭心的惊心场景。

“那天早上,我走在去孟旧窝村上学的路上,忽然看到从头顶上呼啸飞过了好多架飞机,上边还涂着红膏药标记。我当时还不知道那就是日军的飞机,只是感觉到要发生什么大事儿了。”郭景兴回忆说,“我一路上看到沿途村里有好多乡亲们聚到一起,都在议论北平那边打起仗了,小日本打到了卢沟桥。我从大人们愤怒的情绪、无奈的表情和惶恐的眼神里看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血的事实。原先那会儿,我们宁河也有个丰台,也有人称作东丰台,七七事变之后我才知道北平卢沟桥那边也有个丰台的。”

郭景兴一路小跑来到了学校,看到同学们都在议论纷纷,说是北平那边中国军队和日本人打起来了,小日本的飞机都去了。还说,刘老师从广播匣子里都听到中国军队抵抗的消息了。卢沟桥所在地宛平县城距离宁河不过160多公里,卢沟桥的枪声让郭景兴第一次感受到了异国侵略对他幼小心灵的伤害。让郭景兴日后没想到的是,此后的大半生,他与卢沟桥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但要见证那段历史,还要终生研究那段历史。

上课的钟声响了,他和同学们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坐到了课桌旁。刘继平老师夹着教案走进教室,他神色严峻地看了一眼在坐的同学,没有说一句话,而是在黑板上画了一座石拱相联的桥,并在桥上的石栏上勾勒出几头石狮,然后问道:“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桥吗?”

“不知道。”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

“它叫卢沟桥,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桥,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刘老师神色凝重地说:“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在游记里很推崇这座桥,说他‘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他还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他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可就是这样一座美丽的桥,如今却在陷于日军侵略的炮火之下。”

11 枪声震醒了卢沟桥的睡狮

少年郭景兴摒住呼吸,默默地听着,他还是一个孩子,不懂那么多大道理,可他懂得一个浅显的道理。在家里时,他时常听大人们讲起小日本作的孽。从1935年起,日本侵略者就开始染指京津一带,他们打着“中日亲善”、“东亚共荣”的幌子,却干着奴役中国人的勾当。当时的宁河县,就已经有很多地方成了日寇实际控制的地盘。身处江石沽村,也能感受得到日本军队咄咄逼人的侵略架势。

下了课,郭景兴找到刘老师问:“老师,日本人很快会打过来吗?”

“孩子,不要害怕,中国有四万万同胞,中国有数不清的仁人志士,中国不会亡!”

那些天里,卢沟桥的战事牵动着全中国人的心。在郭景兴幼年的记忆里,卢沟桥的炮声这么多年来一直在他心目中轰鸣。当年,郭景兴也没有想到在四十多年以后,他会成为研究那段历史的史学专家。

我站在蓟运河大桥上,听了郭景兴的那段讲述,不知为什么心情是异常沉重的。落后就要挨打,是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那年那月,积贫积弱的中国,虽然在无奈中拿起了武器,但那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也是苦涩的。如今看着蓟运河水的流逝,我的耳边枪声犹鸣。

“我们不应该忘却那段历史。”郭景兴说,“我经历了那段历史,也记录了那段历史。命运让我走到了卢沟桥,我有责任还原历史的真相,以告慰那些长眠地下的抗日英灵。”

“是的。最近日本国内的安倍内阁又在借钓鱼岛事件说事儿,为侵略者招魂呢。”我说,“看来,在日本想为日本侵华历史翻案的人还大有人在的。”

“历史是不容篡改的。想起卢沟桥事变时,我还只是个孩子,对当时的真实情况了解的并不多。但在四十几年后,我补上了这一课。”郭景兴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从此,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同时,抗日战争也使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郭老,您少年时代正赶上了那场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战争。我相信您当时的感受是最真实的。您能讲讲当时您的体会吗?”我们并排坐在蓟运河的大堤上,倾听了郭老的讲述,我的心潮起伏犹如蓟运河的浪花扑打着堤岸。

“要说感受,我最真实的感受就是一个人的命运,与一个国家的命运,一个民族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郭景兴深有感触地说,到了后来,我与我的夫人蒋亚娴合著的《七七事变追忆》一书中,谈详尽地谈及了这一桩桩惊心动魄的往事。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就像列宁所说的,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1938年,日本侵略者曾将战火烧到了与江石沽近在咫尺的芦台镇。我为了考察那段历史,几天前,我还特意驱车去了芦台,想感悟一下那段历史留下来的遗迹。果然,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地朋友告诉我,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进犯大沽口,于1859年5月受到守军的顽强抵抗,最后败退南逃。当时曾率军防守的钦差大臣僧格林沁向朝廷奏请,撤除北塘防务,把防务重点移到营城。“奴才僧格林沁,奴才西凌阿先已悉心商酌,拟在北塘,芦台适中之营城地方,两岸另建立营垒,赶紧修筑炮台,一俟工竣,即将北塘安设炮位移往,并将现扎北塘之兵移扎该处。”

北塘是营城的前哨,芦台是营城的后防。有关营城炮台守军参加抗击英法联军的情况的史料不多,但据一些史料记载,我了解到,营城炮台有三千名马步官兵,参加了抵抗英法联军入侵的残酷战斗,付出了英勇牺牲,在大沽之战中做出了一定贡献。1860年8月7日,敌船数只驶进蓟运河口,距营城炮台仅数华里,由西凌阿率兵利用置于河中的火攻木筏,正面迎击敌船。在塘沽陷落后,大沽炮台受海陆三面之敌围攻之时,营城炮台的守军全部投入保卫大沽的战斗。到8月18日,营城炮台已无一兵一卒。8月21日,大沽炮台陷落,包括营城守军在内的一万多名清军,最后只剩三千人溃散分扎各地。当年的僧格林沁就曾在芦台这一带练兵,但仍然无法阻止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七十多年过后,日本侵略者又一次演绎了这罪恶的一幕。

12 蓟运河上漂浮过连排的尸体

“卢沟桥事变的那年夏天,日本侵略者打到了芦台。当时宁河正陷入一场大水灾里,日本人又来了个趁火打劫。”郭景兴面对着蓟运河的流水,说,“日本人打芦台的那天下午,我就在离江石沽村不远的蓟运河边,当时看到好多日本军人的小火轮穿过了蓟运河面,朝芦台和东丰台那个方向驶去。”

少年郭景兴不敢久留,慌慌张张地跑回家,跟母亲说:“小日本的小火轮开过去了,上面站着好多拿枪的日本兵。”

父亲和母亲正在自家的院子里挖防空洞,听后脸上露出了紧张神色,告诫他千万别出门,小心让日本人碰上,吃了枪子。郭景兴忿忿地说:“日本鬼子为什么不在自己的国家呆着,跑出来祸害中国人!”

“天灾人祸啊!”父亲挺起腰,擦了一下额头的汗,叹了一口气,说:“还不是看咱们中国穷,好欺侮呗。”

当时的江石沽村由于水灾,大多农田都浸泡在大田里,可人们都扔下手里的活,琢磨着如何能躲过日本人这一劫。这时,又有几架日本飞机贴着村边飞了过去。全家人都吓得趴在了地下。

日本军队的小火轮过去了一长串,甲板上支着小钢炮,飘着日本膏药旗,日本兵耀武扬威地端着枪,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水面,乡亲们都吓得躲在了自家的院子里。大约到了傍晚六时许,芦台和丰台一带伴随着日军飞机的轰鸣,响起了密集的枪炮声。经过一场激战,日本侵略军先是占领了芦台镇,然后又乘着小火轮,在丰台东村小西园子登陆,由付家胡同南面的小河沿绕至大桥。日军将机枪和小钢炮架在桥头上,先是对东大门一阵轰炸和扫射,又有两架日本战斗机轰炸了丰台镇,炸死了无辜群众好多人。

江石沽村的村民与芦台和丰台咫尺之隔,那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将村里的孩子吓得哭成一团。郭景兴和弟弟们躲在家里,又恐惧,又害怕。大人们也都唉声叹气,庄稼没了收成,仗又打了起来,这苦日子可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渐渐地,枪炮声平息了下来,天也黑下来。村民们才三三两两地露出头,想看个究竟。这日本鬼子现在打到哪儿了?死了多少人呀?村上死一样的寂静,人们都不愿说话,也不想说话,昔日里一到晚上,坐在大槐树下唠嗑的老人也不出来了,只有村边的洪水还在蚕食着村民的庄稼和田地。

“爸,我想出去看看。”郭景兴推开家门,朝外边看了看,只见门前的土路上漆黑一团,连个人影都没有,一片静悄悄的。

“不要出去,老实给我在家呆着。”父亲冷冷地说,“小心撞上日本人,他们都是吃人的魔鬼!”

郭景兴只好把头又缩了回去。那天晚上,郭景兴躺在炕上,怎么也睡不着,他心里充满着恐惧,不知道明天早上,会发生什么情况,蓟运河会变成什么样子,日本人的小火轮还会开过来吗?

第二天,天一蒙蒙亮,郭景兴就悄然爬起来,穿上衣服刚要出门,就让父亲给喊住了,让他哪儿都不要去。“那我总得上学吧。”郭景兴噘着嘴说,“不能因为打仗,我就这样呆在家里吧?”

父亲无言了,过了好一会才说:“你先到学校看看动静,如果乱了起来就赶快回家,千万别出什么事,把小命搭上。”

“知道了。”郭景兴答应着,心里却在想,“不至于吧,日本人还能见小孩儿都不放过?”

吃过早饭,其实也就是喝了一碗清澈见底的高粱米粥,又吃了一个糠面做的大饼子,郭景兴背起小书包去上学了。一出门,他就感受到了空气中充斥着一种难闻的气味,除了火药味,还夹杂着一股腥气。

郭景兴走过一段泥泞的田间小道,不远就是蓟运河岸了。他隐隐看到岸边围着好多乡民在议论着什么,还有人捂着嘴往村里跑。“发生什么事情了?”一种不祥之兆涌向心头,他不禁加快他脚步,急切地想看个究竟。

“死人!都是死人”他的一个小伙伴冲着他摆着手,脸吓得都变了颜色。

他的心颤了一下,疾走了几步,来到了岸边,“啊!”一个他从来连想都没有想过的场景出现在他的眼前,只见河面上漂浮过来一串串用绳索捆绑的尸体,中间还夹杂着用麻袋装着的死尸。这些尸体都连成了排,在水面上起起浮浮,黑乎乎一片,有的缠绕在了芦苇荡里,有的冲刷到了岸边。那一天蓟运河的水都变成红的了。郭景兴何曾看到过这般惨景,脑子里是一片空白,七十多年过去了,而今对我讲述那段经历,眼里还噙着泪花。

“那些都是无辜的冤魂啊。”他心情沉重地说,“昨天,他们或许还是活生生的小伙子、大姑娘,或者是老奶奶,老大爷。可转眼之间就葬身在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之下,这种家仇国恨,我是一辈子都不能忘却的!”

几天以后,枪炮声还在时不时响起,但已经是稀稀落落的了。郭景兴在课堂上没有心思听课了,满脑子里装的都是那些飘浮的尸体和人们惊恐的眼睛。在那些天,虽然每天都要从蓟运河路过,但他却不忍再看那凄惨的景象。这种水面的浮尸在蓟运河里足足飘了一个多月,尽管是一天天见少,但却越来越可怕。有的死尸甚至会被涨潮的洪水冲到了村头,吓得人们要用棍子把尸体捅回到河里。

“你知道我当时看到最恐怖的那一幕是什么吗?”郭景兴的目光直视着我的眼睛,说,“我亲眼看到在河面上漂过来的尸体像是披上了白色的大皮袄。飘到跟前才发现那尸体上面爬满了白色的小刀鱼,像是人穿上了白乎乎的羊皮袄一样。那会儿人的尸体都腐烂了,散发着冲天的臭气,让人看了都想呕吐。从那很长一段时间,村里人都不敢在河里打渔,更不要说是吃鱼虾了。”

“郭老,您知道我此时想到什么了吗?我只想到了两个字‘震撼’。”我听到了这里,心底有了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接着说,“没有身临其境过那场战争的人,也许并无法理解那会儿中国人生不如死的境遇的。我突然明白了您为什么这么多年会一直献身于抗日战争史学研究,甘做一位默默无闻的‘守桥翁’了。”

“你说的没错儿。”郭景兴神情严肃地说,“抗战八年间,我体味过全民抗战的热潮,也体味到做亡国奴的滋味。我所处的宁河县是日伪政权与抗日军队拉据争夺的地方。有很多村庄,白天是日本侵略者的势力范围,一到了晚上就成了八路军和抗日武装的天下。我的学生时代就是在这样一种动荡环境下度过的。我是过来人,我想让我们的下一代懂得抗战胜利的艰辛,也想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来告慰那些惨死在日本侵略者魔掌之下的亡灵。”

同类推荐
  • 催眠师:楚辞密码

    催眠师:楚辞密码

    深夜,幽灵酒吧内,大学中文系教授聂尚与友人欢聚后,一场连环杀人案降临上海,七名友人相继遇害,每一桩命案都是一场诡异的迷局。精神崩溃的聂尚联想到两年前妻子在浴室中的离奇自杀,誓要抓住死神之手,结束这场杀戮游戏。在催眠师的帮助下,聂尚在梦境中越来越接近杀人密码的核心,所有人的死,都与“千古万古至奇之书”楚辞《天问》有关,包括屈原。而最终他发现死神面具之下的那张脸竟然是……
  • 凤鸣台

    凤鸣台

    凤鸣台是一个真实的地名,坐落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东口村,是老子辞官洛阳、隐居悟道之地。长篇小说《凤鸣台》以此为背景,彰显的正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回归。男主人公东方樱西是一位才华卓绝的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他英俊不凡,庄重和善,是一位好善的寒士。他的同学兼好友南宫元宸出身名门,是南宫敬叔——那位曾与孔子一同向老子问礼之人——韵后裔,他的父母均在政界任重职。他本人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后进入全球咨询业巨头——麦肯锡。一次,两人一起来到了美丽的东口,在珠龙河畔,在神奇的凤鸣台前,他们同时遇到了一位聪明多才,娇美可爱的女孩秦黛罗。由此,接踵的异变、彷徨、失意、算计、反抗、堕落与救赎就此展开。
  • 撕扯paradise

    撕扯paradise

    爱,萌芽在盛夏的暗夜。窗外,霓虹闪烁.令人心动;床银问。激情四滋.爱火如炽。时价.!,在瞬间停滞。少男少女.水无休止地恋爱;惟一的情人.没能给她退柔抚姗的笑飞花心男人:问家吧.我不想再等了:多情女人:我在等你,明天嫁给你。冬青不是不解叶.撕扯Paradise,与往事干杯。
  • 大法王寺之聪明小空空——警钟

    大法王寺之聪明小空空——警钟

    本书是儿童小说,收录两篇作品。《警钟》赵光义为了方丈多年前的一个预言,在法王寺布下埋伏,欲在赵匡胤上香时将其除掉。方丈说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是未来,并让赵光义看到了杀兄后所发生的事,最终放弃弑兄之念,并为方丈的大德所感动,决定造一口大钟,铭刻方丈之言。《智斗财主》空空看到吝啬之至的财主钱万贯,逼迫岳父母游氏夫妇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住所,决心要帮他们讨回公道。原来钱万贯以老游夫妇的地契为嫁妆,娶了身有残疾的游氏女儿小翠,怎奈成亲之后,小翠被逼死,游氏夫妇的住所也要被夺走。空空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揭开了事情的真相。
  • 上帝的救赎

    上帝的救赎

    一件扑朔迷离的凶杀案,一段细致入微的调查,一次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一场侦探与罪犯的交锋。斯迪姆·席普·凡迪恩的作品创下了20世纪世界图书销售的新记录,成为美国新闻出版业的经济奇迹之一,他也因此开启了美国侦探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
热门推荐
  • 女总裁的特种兵王

    女总裁的特种兵王

    不久前一个叫刘向东的人悄然出现在江海市,并成为了某公司安保部的一员,他指腹为婚的未婚妻居然还是公司的总裁,天天在美女圈子里转悠,这叫刘向东如何把持得住?“别这样,我不是个随便的人!“——刘向东说道!“放开他,他是我的!”——校花说道!“是我的!”——警花说道!“是我的!”——如花说道!“让我先吐一会儿!”——刘向东说道!
  • 拒嫁豪门:铭少的影后娇妻

    拒嫁豪门:铭少的影后娇妻

    “啊,顾泽铭你给我站住!”颜嫣怒吼,“哦,还要来吗?这么饥渴?还口口声声说不喜欢我,装的吧?”顾泽铭邪魅一笑,脸上尽是嘲弄……重生前,她爱他入骨,他对她爱搭不理;重生后,她重拾梦想,他却……
  • 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誓灭天道

    誓灭天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炎凉世态,伤心人千千万;我欲捅破这天,踏碎这地;以天为奴,以地为隶;随我一念成圣,悠悠上神,一同竭力嘶喊,我,誓灭天道!
  • 深海少女

    深海少女

    主要讲述了男主安梦的暗恋对象深海突然溺死而亡,一开始安梦对深海的死很悲伤,但通过种种启发,真相不断浮出水面·····
  • 黄泉教主

    黄泉教主

    上穷碧落下黄泉,九幽青冥化万千。一入幽冥为教尊,混沌洪荒号黄泉,一个沦落到只擅驱鬼、画符、炼尸的九流门派——茅山派的弟子,在长平古战场,被有一个万千冤魂的集合体附身。从此,在人间修道界开始搅风搅雨。一段段洪荒秘辛、一件件封神往事,从此,一一揭晓,一个浩瀚的、波澜壮阔的仙侠世界越然纸上。特别申明——本书不是11书,至于第三章完全是情节需要,另由于是新人的原因,刚刚开始的几章可能有很多破绽,请多体谅下,O(∩_∩)O谢谢
  • 奈何桥上不胜寒

    奈何桥上不胜寒

    十五年的无助,苦痛,撕心裂肺,谁知道我们经历了什么!谁在我们呼唤的时候带来一丝光明?天忘我,欲亡我!那我便逆流抗争,囚我十五年便斗争十五年!什么人体试验,什么违反自然规律!统统靠边,冷血也好,杀人无数也好,命就在这里,不就是逃吗?我还不信十五年了,还逃不过这糜烂的黑暗!即便是逆天而存在,我们这几十号人也照样能活下去!
  • 大雪纷飞,再无你

    大雪纷飞,再无你

    大雪如鹅毛般落下,一个娇弱的身影在雪帘里若隐若现,手里的照片确没有一丝水的痕迹,保存的完好无损。上面的两个女孩笑的灿烂,看起来就觉得赏心悦目,可确没人注意后面的字迹:大雪纷飞,再无你
  • 法则天尊

    法则天尊

    道有道法,天有天规。大道三千,法则万种。悟法飞升,天道之规。流星神体,拟态万千。复制法则,纵横天界!天道之下,唯我独尊!
  • 异界之灵动天穹

    异界之灵动天穹

    自从林天来到天穹大陆,他引领了时代,开创了灵师的新纪元,无数灵师为此而感激他。同时,他毁了无数门派的传承,掘了无数宗门的根基,无数灵师恨不能杀他而后快。。对于此,林天表示压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