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59100000020

第20章 群众工作

一、拥政爱民

(一)支援地方经济建设

1.参加农田水利建设

1973~1975年,宜川县人民武装部组织机关干部、战士先后下乡到村,组织群众开展农业学大寨,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植树造林,开挖水渠。并围绕“支农”,大力开展民兵工作,成建制组织民兵搞会战。

1998年冬季至2001年,县人民武装部组织英旺乡民兵120余人投入该乡的“旱改水”石坎梯田工程建设。建设中,广大民兵发扬优良传统,组成了一支支爆破队、运输队和攻坚队,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骨干力量”,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共建成优质石坎梯田6000余公顷,彻底解决了英旺乡群众耕地少的历史,解决了近万名群众吃粮难的问题。

2.承建小流域治理工程

1999年3~11月,县人民武装部组织秋林镇民兵300余人积极参建左家沟小流域治理工程,广大民兵吃、住在工地,风餐露宿,历时九个多月,共修建高标准果园900多亩,高质量良田8000多亩,修建水窖3000多个、水渠100多公里、蓄水池30多个,为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1年,根据陕西省军区承建106条小流域的指示和延安军分区党委的安排部署,县人民武装部在宜川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段塬沟小流域作为县人民武装部治理的工程。通过县人民武装部干部职工、广大民兵三年共同努力,共完成综合治理面积9.7平方公里。其中营造经济林44.6公顷、水保林624.1公顷,修建生产道路6公里、沟头防护12公里,打水窖60眼,建淤地坝1座,人工种草55.4公顷,草场改良65公顷,实施沃土工程87.3公顷,扶持舍饲养畜14户共计牛99头、羊256只,建沼气池20座,扶持修段塬崾"路1处(长32米、宽9米、高29米)。2005年1月13日,经过陕西省军区小流域治理项目办公室组织的省级验收,该工程被评定为省级优秀工程。

(二)参加地方精神文明建设

1.开展军民共建活动

1983年1月,驻境部队积极响应中央、兰州军区、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军区在延安召开的“双拥”运动40周年纪念大会的号召,深入街道、农村、工厂、学校举行拥政爱民电影晚会。组织学雷锋小组为群众打扫卫生、理发、清理街道,走访慰问老红军、老八路、伤残军人和军属。县人民武装部以治“脏”为突破口,协助南街大队组织了基干民兵为主的卫生突击队,整修“青年民兵之家”和大队部住房,新刷四块黑板,拉通全村广播线,并以班为单位划分卫生区,分片包干,定期打扫,使村容面貌焕然一新。1984年2月和4月,县人民武装部与南街大队分别被兰州军区和陕西省军区评为“共建活动标兵”单位。

2.开展学生军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有关规定和国家教育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关于高等院校、高级中学进行军训试点工作的通知》,结合创建双拥模范县工作的开展,在县人民武装部和县教育局统一组织下,从1992起,宜川县人民武装部开始抽调机关干部、专武干部和武警宜川县中队对宜川县中学、宜川县职业中学等学校学生进行军训。军训采取了在校集训或指定地点集训的方法,进行政治教育和军事基础课目训练,使学生过“准军事化”生活,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性,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自1992~2005年,共组织军训20期,参加军训的高级中学学生达1万余人。

此外,1996~2005年,县人民武装部和武警县中队对县党政机关干部和驻县直企事业单位进行军训。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军训练人数800多人次。

3.实施扶贫帮困

1986年,省军区党委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扶贫工作的意见》经省委批准后,宜川县人民武装部和各乡镇人民武装部深入开展扶贫致富工作,共建扶贫点15个。在扶贫点积极宣传党的富民政策,为群众举办致富技术培训班,提供经济信息,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1997年,根据省军区和延安军分区《关于组织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广大官兵在全区实施“一部一村扶贫”意见的通知》精神,宜川县人民武装部在全县开展“一校一村扶贫”工作。县人民武装部充分发挥人民军队与地方党委政府的桥梁作用,积极发动和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开展“一部一村、一部两户、兵富带民富”的扶贫活动,确定对壶口乡亨子村实施了定点帮扶。1997~1999年三年中,先后指导该村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吸收“能人”当“村官”;自筹资金3万多元,对该村小学校舍进行了维修,并配备了新桌椅40余套;多方协调解决资金10万元,帮助该村新建花椒园500亩,新建抽水站1座,铺设管道30多公里,解决了全村100多户村民吃水的问题,重新架设线路5公里,彻底结束了部分群众用不上电的历史,新修乡村道路10公里,解决了全村出行难的问题。在投入财力、物力进行帮扶的同时,还从思想上、技术上进行帮扶,定期组织人员到该村开展“穷则思变”“富而思进”“尊纪守法、勤劳致富”等教育和果树的嫁接、移栽、管理等专业技术培训。通过教育,有力地遏制了心懒身懒、赌博、斗殴等不良思想和行为的蔓延,促使该村迅速成为全县带头脱贫的致富村,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模范村。

4.“一部一校”帮扶

2005年9月,宜川县人民武装部将当年基础设施和教学质量相对薄弱的壶口乡中心小学确定为帮扶对象。帮助学校新建学生宿舍6间、维修师生食堂6间、新建锅炉房1间、购置课桌凳83套、完成学校少先队部内部设施建设、更换教师办公设施15套,学校硬件设施得以改善。

5.捐款捐物

1980年,汉中、宝鸡市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洪灾,宜川县人民武装部积极组织干部战士职工向灾区捐献,捐款120元、粮票270斤、衣物2件。

1998年,南方诸省遭受罕见的洪涝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县人民武装部及驻境广大官兵、离退干部和职工家属,积极响应总部号召,踊跃捐款捐物,支援灾区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为灾区捐款1000多元,捐献衣物30多件(套)。

2002~2005年,每遇到天旱、冰雹等灾害,县人民武装部都要从有限的经费中挤出一定的资金,对受灾的群众进行帮助。三年时间共发放面粉1000余公斤、毛毯80余条、衣服100余件,资助1万余元。

(三)维护社会治安

1967年1月,宜川县“造反派”“夺权”,党政机构瘫痪。3月15日,县人民武装部奉命对公安局实行军事管制,设立宜川县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小组,负责维护全县的社会稳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人民武装部和武警县中队积极参与宜川县社会治安治理,每逢节假日和重大文化活动,驻境部队都派出分队上街值勤,协助公安部门维护秩序。

二、动员群众支前

(一)动员群众支援解放战争

1.动员群众缴纳、磨运公粮

1948年3月,宜川解放后,在西北野战军和宜川各级军事组织的动员下,宜川人民为积极支援解放战争,节衣缩食,勒紧腰带,为革命缴纳公粮。截至1948年4月12日,共缴公粮16292石8斗9升,借、买粮6000余石。1949年,缴纳公粮16620石,仅此二年就达32912石,折合4936800公斤,人均131公斤,超额完成了黄龙专署下达的任务。

康平区宜家源村孟广财一家交粮103石,其中小麦80石,为全县上缴粮食之最,白水区张文英一家缴粮达50多石。

在运送粮食上,宜川县人民表现出无比的热情和干劲。当时送粮全靠驴驮,甚至人背。群众不分昼夜,风雨无阻,所有人力、畜力都投入了支前运动的浪潮中。仅1948年3~7月,全县就运粮食5000石,按每头牲口每天驮3斗计算,需16666头畜工和人工,全县3600头牲口平均每畜46次。永安区除动员人力、畜力运粮、抬担架外,还在三天内完成磨2000斤面的任务。这时,男女老幼齐动员,白天、晚上磨面,121个老汉磨面2172斤,677个妇女磨面11492斤。除此,还利用一部分不能送粮的瞎子驴、拐子驴和一部分小牛磨面5731斤。有些妇女抱磨扛不习惯,头昏眼花,她们便用毛巾蒙住眼睛推。五乡孙学德在支前中三天三夜没睡觉,眼睛都熬烂了,该乡80头牲口就有70头驮炮弹去了,送面全是人背的。二乡平斗村贺中奎一夜内就送了三次。群众说:“人背着送粮没关系,只要能过上安稳日子。”

2.组织群众担架运输

1948年春,宜川成为南线的后方,也是山西、陕甘宁边区来往的必经之地,支前任务非常艰巨。宜川人民群众行动起来,组织起了担架队、运输队。担架队有长期和临时之分。长期担架队根据黄龙专署指示,开始组织起35副,40天时间,后又组织起200副。临时担架队以行政村为小队、以乡为中队、以区为大队,大村组织2副、小村1副、较小村每2村1副,每副5人。全县临时担架400余副,担架队员2000余人。1948年2月22日,黄龙地委、专署委派贺生高、封应书、白彦博等三人,带领武工队员30人,从延长母桑村出发,随从第6纵队进行至牛家佃乡徐里村,成立了宜川县工委。工委主要负责调查研究、宣传动员、征借粮食、支援前线。2月24日上午,宜川县工委到达牛家佃乡阁家村后,分为三个工作组,分别在丹阳、永安、康平三个乡,配合部队开展支前工作,征借粮食1000余石。

在宜川战役期间,据1948年4月22日统计,全县支援粮食4000余石,出人力22000人次、畜力2300多头。随后全县又相继派出担架队,动员了数以万计人力、物力、财力、畜力,极大地支援了解放大西北的各大战役、战斗,直至兰州解放。

1948年4月,宜川动员了150副担架,一个月内,转运伤员2000多人。还组织了200头牲口的运输队,专门供12团和各部队留守机关使用。康平区一夜内就动员担架40副,给秋林医院转运伤员,城区一夜内动员了400名商人到黄河岸小船窝背子弹。

1948年3~10月,全县零星动员担架1294副,人数6710人,折工35723个;畜数1789个,折工9960个。平均每天动员担架100余副,牲口200多头,人力500个。全县每人平均支前63天,每畜平均68天,共损失牲口41头。给前线运送了大量的供应品和军用物资。其中从小船窝、桑柏等地运军衣5次共53980套,运军鞋20000双,运军用品5200斤,从山西河津往宜川运盐8000斤。

1949年,宜川县动员长期运输3次,牲口591头,畜工35900个,人工30500个,短期运输456次,牲口896头,畜工4480个,人工4100个,运粮156500个,修路用民工2500个。全年共用民工356415个,畜工205880个,人均支前43天。

在壶梯山战役中,宜川县派出了185副担架,一个月内,去前方运送伤员700多人,有23名担架队员立了功,白水区获奖旗一面。

1949年,外线总攻不断向大西北推进,宜川县相继派出了两期长期担架队支援了扶眉战役、渭北战役、解放西安和兰州战役。第一期派出担架80副,毛驴21头,人工464个,编制1个大队,4个中队,10个分队,由副县长赵正隆带领,于1949年1月13日出发,7月份返回,历时6个月,行程22个县。第二期派出91副担架,毛驴24头,人工559个,编制1个大队,7个中队,24个分队,由县保安科副科长马顺卿带领,于1949年6月5日出发,10月5日返回,先后5个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获锦旗3面,4人立了大功,18人立了小功。兰州战役中,1中队3班5名队员在班长杨兴海的带领下,不分昼夜,抢救伤员。战场上的伤员多,来不及用担架抬,他们就用人背,衣服磨破了,肩膀压肿了,仍不歇脚,先后抢救伤员30多人,获得“模范班”光荣称号,获锦旗一面,上写“勇敢救护”四个字。1中队王万章、王志兴等七人英勇顽强,抢救伤员,壮烈牺牲,新中国成立后被追认为烈士。1中队安振东在渭北战役中,当炮火猛烈袭击时,坚定地说:“战士们在前边和敌人拼命,不怕牺牲,我们在后边抬伤员还怕啥?”边说边抬着担架勇往直前。中队长刘振汉工作积极负责,关心队员,因此,队员中传唱着:“担架队长刘振汉,工作积极是模范,给队员背背包,给炊事员挑油担”。

行军途中,担架队员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2中队在白马洋休息时,队员李广林、贾得胜主动给群众挑水、打柴。4中队在胡家寨等地帮助群众打麦10余场,锄地100多亩,当地群众感激地说:“你们宜川队员就是勤快,干了活连饭也不吃。”

第二期长期担架队返回时,带回骡子97头,步枪43支,战刀20余把,节存粮票2900多斤,料票2000余斤,菜票2000余斤。队员凯旋归来时,宜川群众扭着秧歌、敲锣打鼓,进行了热烈的欢迎,并在北操场举行了欢迎大会。

3.动员青年参军参战

宜川解放后,青年积极报名参军参战。1948年10月,全县一次参军350人。1949年7月新扩警卫战士30人,8月又扩兵70人,两年内共参军450人。

(二)动员群众支持边境防御作战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宜川县各军事组织积极宣传,展开动员,迅速征集志愿军200名赴朝作战。宜川县志愿军战士王启成、周瑞旺、王新胜、崔孝文等35人牺牲在朝鲜战场上,为朝鲜的独立和国家安全作出了贡献。

1979年2月至1987年7月,在边境防御作战中,宜川籍150余名官兵奋勇作战,其中不少荣立战功。

军队后勤工作是军队筹划和动用人力、财力、物力,从物资、技术医疗、运输等方面保障军队建设和作战需要的各项专业勤务工作的统称,是军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职能是把国家提供的经济力转化为军队的战斗力。它随着战争的出现而产生,随着战争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武器装备的更新、作战样式的演进、军队编制的变革而逐步丰富和发展。军队后勤受经济制度、社会政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它大体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古代军队的后勤,在冷兵器条件下作战主要是粮草。近代在火器成为军队的主要装备后,弹药、运输、卫生保障等渐趋重要。现代军队摩托化、机械化装备所需油料的补给量增加,各种技术兵器需要的弹药数量剧增,卫生保障要求更高,物资、技术、卫生、运输成为综合配套的四大主要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军队现代化程度愈高,对后勤依赖愈大,后勤的地位与作用亦愈加重要。

本章按清及清前、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简要记述驻境军队后勤演变历史。

同类推荐
  • 大明学霸

    大明学霸

    梦回京城,鲜血浸染了紫禁城,万寿山上只有数不尽的悲哀。‘苦我民尔!’的悲愤之音犹在九州大地回绕,异族的铁蹄踏破了山海关,此恨何及?南京明孝陵中的朱元璋眼见国破家亡,该发出怎样的怒号?异族屠戮,九州陨落!胸中也充满悲愤之气,恨不能诛奸贼,灭异族,光复中华,还我朗朗乾坤清平世道。一曲后庭花,一笔瘦金体,加上三五热血,足矣,足矣!这里的大明,有我,大明学霸!这是我的大明,学霸大明!(以上简介纯属胡扯,真实的故事是:一个穿越者,被众多老婆调教的故事!)
  • 晋时归

    晋时归

    三国归晋,五胡乱华,这是一段最悲惨的乱世,一个卑微渺小的现代生命来到这战火纷飞的时代,血肉攻城,万马奔腾,从恐惧,悲怆逃避,到后来的坦然面对……带领中华民族一次次鏖战世界,并发出这个时代最强的呼声。
  • 无名少年

    无名少年

    天仓山,天仓山,云吞雾吐不见边。巴山为老大,我为老三。米香滔滔送东家,穷人只沾边。只有景致拿不去,是公产,是公产。河对岸山名为五峰山,山腰有个最穷的人住在岩洞,人称陈三麻子。从来穷人多富人少,穷人养富人。土财主呢?如山中的菌子,哪儿不长几朵?
  • 三国之西凉霸业

    三国之西凉霸业

    西凉霸业,铁骑纵横,天下无敌,鲸吞天下!
  • 中国古代秘史第四卷

    中国古代秘史第四卷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展示了自夏王朝以来至民国4000余年的秘闻逸事,掀开历史的神秘面纱,揭示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将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内幕公诸于世。
热门推荐
  • 噬天之煞

    噬天之煞

    一场意外,一名高中生意外死亡,穿越到了一个实力为尊的斗气大陆......
  • 穿越英雄堂

    穿越英雄堂

    闲暇时间接触了一群形形色色的高三毕业生,这群孩子充满着朝气,独自拥有鲜明的性格。加之自己喜欢的几款游戏《星际争霸系列》《英雄联盟》(可能还有西游仙剑等个性鲜明的游戏猪脚)将他们糅合在一起,写进了这个故事。
  • 霸情老公:追缉不乖新妻

    霸情老公:追缉不乖新妻

    因小姨和他父亲的婚礼,她被成为他的猎物。那一次他狂野劫掠,她痛彻心扉,没想到意外怀孕,她狼狈不堪地逃掉,经过六年的历练她作为蓝刺组织的7号精英,被派到他身边卧底!七年后,她的婚礼上——他刺伤新郎,枪林弹雨中将她强掳走。“混蛋,放开我,我和你很熟吗?”她挣扎,谩骂。“我们爱爱过,你说熟不熟?”他逼视她,邪狞而冷霸的眼底都是蚀骨的爱恨交缠!人世间,爱恨本来就是一念间,孰爱,孰恨,又何必分得那么清晰?
  • 善权位禅师语录

    善权位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奔跑的吃货

    奔跑的吃货

    几个吃货聚在一起一边吃一边吃吃的笑,一边聊天,一边玩微信。通常她们在微信群里聊着去哪里吃东西,一到饭桌,就开始聊各自的老公,婆婆,孩子,或者工作中的各种麻烦。为了吃上一顿,不惜换一天的班,不惜请一天的假也要聚在一起吃吃聊聊。生活在开吃后知道什么是享受,生活在开吃后逐渐从阴郁走向开朗。所以,别笑话吃货哦,只有吃开心了,喂饱肚子了,烦恼才会越来越少。
  •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5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5

    此书是按照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卷整理收集的零分作文集,是前四季的延续,也是别具一格的最全最新的版本。作文的内容结合了最近的热点事件,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内容更加精彩,观点更加新颖,文风更加独特!
  • 鬼帝的逆袭小魔妃:扮猪吃老虎

    鬼帝的逆袭小魔妃:扮猪吃老虎

    【本文不知道是什么,很夸张,本作是想啥写啥最后ok就发,文文保证不同,欢迎宝贝们入坑!!!】女猪外表看似萌蠢,内心却是有着一颗25世纪的少女。别以为你们家族牛逼,劳资就怕你,别以为你们欺负我,我就不敢整你!看我不扮猪吃老虎玩死你们?"王,夫人去朱家‘玩’了"某人:"嗯,让她玩,等她玩完了帮她收拾残局"某日,女猪见某人身边多了个美人,咬牙切齿道"亲爱哒,她是谁"某人很欣慰,立马上前一把抱住某猪狠狠的亲了亲她,曰"亲爱的,快见过你丈母娘"
  • 无敌破烂王

    无敌破烂王

    他,一个收破烂的小辈,本以为自己平凡此生不敢苛求时尚的奢华,却因为一个巧合遇到了不可思议的奇遇,从此人生逆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上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天地,小强终究也是可以逆袭的,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话真的一点也不假。
  • 花开自来

    花开自来

    女主生病后遭丈夫“出轨”,后经家人朋友激励,在这一过程中还邂逅了一段浪漫情缘,重新找回属于自己人生的故事。
  • 重生之篮坛全能

    重生之篮坛全能

    2007年,众专家:邓的模板是诺瓦克,他只会投三分2008年,众专家:邓的模板应该是鲍文,他是一块牛皮糖2009年,众专家:邓的模板是特格格鲁,哦天,他还是组织前锋2010年,众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