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65700000016

第16章 歌谣传唱的智慧

歌谣是民间文学的体裁之一,是民歌、民谣、儿歌和童谣的总称,汉族的歌谣大部分是为孩子编唱的,有时也会在一些有关风土人情的主题活动上唱一些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歌谣。这些歌谣多押韵,朗朗上口,往往从一些有趣的小事入手,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流传于河南省周口地区的童谣:“小麻鹄(音读格),尾(音读已)巴长,我上高山瞧亲娘。亲娘住在高山上,烙油饼,打砂糖,我叫母亲她先尝。”短短几句,直接教孩子们如何孝敬母亲。

一般民间传唱的歌谣比较简短,一些很长的歌谣则是通过民间艺人表演传唱而得以遗存,如流传于浙江台州地区的长篇叙事歌——《施义与姣娘》,大多由民间艺人行走于田间为劳动的农民演唱,歌谣唱的是长工与小姐的爱情故事。由于遭到父母的反对,长工与小姐没能正式结婚却生了两个私生子。十八年后,这对兄弟虽中了文武状元,但由于遭受歧视,还是一气之下拔剑杀死了外公外婆与父母。兄弟俩杀人的理由是“外公外婆没教养,爹娘私奔不成人”……令人大有“养不教,父之过”的深思。不知是这悲壮结局的缘故,还是惨烈的爱情故事的缘故,这首歌谣在浙江宁海、天台、三门等地流传很广,影响颇深。

以乌喻孝

在神话传说中,一些有关鸟的传说是借神传孝,在歌谣中,也有不少以乌喻孝,如河北蓟州民间所唱的歌谣:“乌鸦叫,乌鸦叫,乌鸦一叫人人恼。请您且别恼,试看老鸦之慈,小鸦之孝,只怕您之为人,还不如此乌鸟。”

歌谣中的“老鸦之慈,小鸦之孝”之说源于《本草纲目·禽·慈鸟》中“此乌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的记载。有的地方流传的以乌喻孝的歌谣,引用“乌反哺而鸦不反哺”的艺术手法,此兴而比,来讽刺民间的不孝行为;有的则描写了重媳妇,轻老娘的现象,以警示人的孝行不如乌鸦。

自古民间有“小来外婆家,大来丈姆家,老来姊妹家”的说法,尤其是“小来外婆家”,外孙去外婆家常受到宠爱,俗有“外孙皇帝”之称。因此小外孙往往会受到舅母等人的妒忌,河南的信阳、洛阳等地,以老鸹或老鸦而唱来讽刺这一现象。

小老鸹,黑黝黝,我在老娘住一秋。老娘看着怪喜欢,舅舅见了瞅一眼,舅母舅母你别瞅,荞麦开花我就走。

黑老鸦,胖肫肫,我去婆家住一春,外婆看见喜欢欢,妗子看见瞅两眼。妗子妗子你莫瞅,豌豆开花俺就走。

尽管民间有以乌喻孝的歌谣,而且以“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动物形象来教化人们要讲求孝和礼,但是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民间还是视乌鸦的啼叫为凶兆或者说是不祥之兆,人们认为乌鸦的叫唤,会带走人的性命、抽走人的灵魂,因此乌鸦还是被大多数人所讨厌,被视作不祥之鸟,尤其在宁波的民间,因而江浙地区几乎没有与上述类似的歌谣。

仪式颂孝

大凡婚丧寿喜,民间几乎都有约定俗成的仪式,有的地方在仪式上还有唱仪式歌的习俗。仪式颂孝既是民间礼俗的一种形式,又体现了民间智慧。

抱灵哭亲(浙江余姚)

姑娘未过门,丈夫命归阴。公婆来吩咐,媳妇记在心:“侍奉要孝顺,守寡心要定,立座节孝坊,世代留名声。”

哭嫁歌(节选)(浙江慈溪)

囡唷囡,侬敬重大人自格福,敬重丈夫有饭吃,敬重地头人客敬重谷,敬重泥水木匠敬重屋!

囡唷囡,大量之人大量福,姑娘小叔要贴肉,叔伯妯娌要相敬,上上下下要和睦!

哭丧浇扛(节选)(浙江慈溪)

(一)手拿酒壶七寸长,杜康造酒拘阴阳,拘得阴阳多富贵,富贵荣华万万年。一敬天,二敬地,三敬神明和祖先。

(二)头顶茶盘脚落地,帮忙弟兄都受礼。男孝子跪落来,女孝子两边挨。

祭亡灵(节选)(浙江宁海)

阳春今日孝当先,虔备羹饭满灵堂,虽则不见亡灵面,一片孝心天地长。

祈祷天神(河南周口)

六月初一正半年,鲜桃鲜果敬老天,敬得老天心欢喜,一年四季保平安。

木有本(河南信阳)

木有本,水有源,人人有祖先。春露后,秋霜前,五色纸,剪招幡,焚香化纸叩坟山。

姑嫂唱和

姑嫂关系往往与婆媳关系一样颇为微妙,尤其是物质不那么充裕的年代,流传于河南洛阳地区的《大麦穗》就是唱女儿归宁探望父母,受到兄嫂冷遇的情景:

大麦穗,渐渐高,俺娘有病俺心焦,骑上毛驴去瞧瞧。进大门,见俺爹,俺爹穿着黑油靴。进二门,见俺哥,俺哥手拿书本不理我。进上房,见俺娘,俺娘坐着罗汉床。进厨房,见俺嫂,俺嫂穿着大红袄,一扭扭到门角落。嫂嫂不要扭,不吃你饭,不喝你酒,省下饭你喂狗,省下酒你洗手,瞧瞧爹娘俺就走。

类似讽刺姑嫂矛盾的歌谣河北省也有流传:

老柳树,开白花,三步两步到娘家。爹看见,接包袱;娘看见,抱娃娃;哥哥看见接匣匣;嫂嫂嫂嫂你不用扭,前晌来了后晌走。(河北石家庄)

车轱辘菜,列一列,南山住个花大姐,梳油头,戴金花,坐着小车回娘家。爹爹出来拴牲口,哥哥出来背包袱,嫂子不肯出房屋,一见面儿把脸扭。哥哥说打壶酒,嫂子说钱没有,哥哥说割斤肉,嫂子说钱不够,哥哥说借碗盐,嫂子说没法还。这样嫂子真难缠。嫂子嫂子别作难,看看爹娘把家还。(河北唐山)

小闺女,上梯子,老鸹鹐了眼珠子。爹也着急,娘也着急,嫂子说死了才好呢。妹妹说鹐得不要紧,嫂子何必太心狠。(河北唐山)

上述歌谣既赞美淡淡的亲情,又讽刺姑嫂的矛盾,这种艺术手法在流传于无极县周边的《黄瓜架》中尤为鲜明:黄瓜架,架黄瓜,骑着大马上娘家。娘看见接包袱,爹看见接娃娃,哥哥看见瞅一瞅,嫂子看见扭一扭。嫂子嫂子你莫扭,当日来了当日走。爹爹送到大门外,转回头来拜一拜。母亲送到大门西,转回头来作个揖。嫂子坐在灶上炕,不出门的老婆精。哥哥送到杨树趟,转回头来写文章,先写爹,后写娘,再写嫂子不贤良。

《黄瓜架》将父母与女儿间的慈孝,兄妹之间的相亲相爱以及姑嫂间的矛盾描写得淋漓尽致。其实,姑嫂之间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矛盾与尴尬,无非是由些鸡毛蒜皮之事引起,因而民间并非单一地进行讽刺与抨击,也有从另一角度来调和姑嫂的矛盾,倡导家庭成员间的和睦相处,浙江双林镇的姑嫂饼便是一个例子。相传,清道光年间,双林镇闵家巷有个马大娘,因病茶饭不思。媳妇想到婆婆平时喜欢甜食,便动手做甜饼以表孝敬。想不到做饼时,小姑调皮,乘嫂不备,在甜饼中放了一小撮盐。做成饼后,马大娘一尝,连声称赞,甜中带咸,味道独特。事后,小姑道出实情,而嫂子也没计较,婆婆大喜,称此饼为姑嫂饼而在乡邻间传颂。

这里的小姑不知是无意的调皮,还是有意的捉弄,如果从各地流传的歌谣分析,大有捉弄的可能,聪明的婆婆将此饼喜称为姑嫂饼,寓意姑嫂和睦。双林姑嫂饼传了百余年,姑嫂和睦情也传唱了百余年。

植物盼慈

与借乌喻孝相对应,在浙江、河北、河南等地还有一些以植物来借喻歌唱以祈盼慈爱的歌谣。

有的歌谣是做客外婆家的孩子的口吻来唱,有的歌谣以失去母爱孩子的口吻来唱,唱者凄惨,听者伤心,想必这是民间对慈爱的呼唤,也是对“六月日头,蛮娘拳头”现象的讽刺与警告。

除了上述吟植物盼慈的歌谣外,还有一些是借动物来讽刺或赞美同类的现象,如流行于河南周口地区的《小白鸡》。而流传于同一地区的《荠荠菜》,却是讽刺孩子因年幼不懂事而不孝的现象,提醒长辈们千万不要因溺爱而养成孩子的忤逆。

小白鸡

小白鸡,搔草垛,没娘的孩子这怎着,跟爹睡,爹打我;跟娘睡,娘踢我;自己睡,猫咬我。想吃馍,找不着,呱呱气死我。

荠荠菜

荠荠菜,包扁食,我跟奶奶伙俩吃。奶奶叫我小鄨羔,我叫奶奶活埋了;奶奶叫我小乖乖,我叫奶奶扒(爬)出来。

广传慈孝

慈风孝行,若以当代的价值观来分析,至少包含“责任”与“感恩”这两个最基本的价值观。若仅以母亲而论,那么母亲的责任是什么?自然是养育孩子成才。至于社会责任,则更广泛了。而现实中却有不负责的母亲,懒妇是较为常见的,因而民间流传开了讽刺懒妇的歌谣,如宁波的《家箜篮》——“九月廿七风,懒婆整家箜,懒婆是介话,十月还有一个夏”。此歌谣虽在讽刺懒妇,实为提醒母亲们,入秋后天将转凉,该为孩子和长辈做冬衣了。与宁波民间讽刺懒妇的歌谣差不多,在河南安阳也有首《懒妇人》,以提醒为人母者要有做母亲的样子。母亲尽到了自己的责任,真正做到了“慈”,那么儿女也会报之以“孝”,相辅相成,谓之慈孝并存。

考察中心民间是通过各种途径来传播或倡导慈风孝行,歌谣有的以歌颂赞美民间的长辈慈晚辈孝现象,如《咩咩羊》《囡望爹娘》《小小儿》《馒头花》《柏树皮》《板凳床》等;有的却以半讽半讥的口吻来讽刺或鞭挞不慈不孝不仁的行为,这些讽刺性的歌谣有些已归类到“以乌喻孝”“姑嫂唱和”“植物盼慈”之中,没有归类的还有《懒妇人》《小棒槌》《老来难》《白毛驴》。此外,民间还有劝告类的歌谣,以劝人孝敬父母,善待他人,如《十劝世》《十来忙》《劝世歌》《敬爹娘》《老家长》《天上星星颗颗黄》《劝守信》等。

趣味童谣

无论是赞美,还是讽刺,上述歌谣都传唱得有趣有味,笔者搜集考察中心的游戏歌。

童歌大多是边唱边做游戏的,如宁波的《摇啊,摇》与《斗斗虫虫飞》既可由长辈陪伴孩子玩,也可一大一小的孩童一起玩,是两人合作的游戏歌,都是小的坐在大的膝盖上,一个是边唱边前后摇晃,似摇船;一个是大的握住小的左右手两个食指,边唱边有节奏地碰撞二指,似鸟儿啄食。在缺少玩具、多子女的年代,此游戏歌好玩动情,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笔者曾经与外婆、母亲一起玩唱过这些歌谣,也与小伙伴一起玩唱过,还与儿子玩唱过,那欢乐,那亲情,难以忘怀。

《拉大锯》与《游戏歌》,也是描摹长辈逗孩子玩的情景,自然是寓教于乐,歌颂民间的慈风孝行;而《小棒锤》等童谣,唱来也是童趣无限;还有教妇孝顺的《拍豆角》不也充满生活智慧吗?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在长者慈祥的笑容中受到的敬长爱幼教育,自然能让人铭记一生。

同类推荐
  •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新旧习俗对比来介绍中国的婚丧喜庆文化:结婚、丧葬、寿诞、节日。
  •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真的,“回报”是幸福的。她让我们感到自我价值的丰富,人性光芒的闪烁,人生经历的厚重。我们生活得快乐健康或许是父母对我们的最大希望,他们或许没有想过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以自己和父母都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去做这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 传说哈密

    传说哈密

    由中共哈密地委宣传部、哈密地区文联组织编纂的“哈密文库”第一辑七册著作包括《红色哈密》《甜蜜哈密》《亲情哈密》《大美哈密》《传说哈密》《名人与哈密》《创业哈密》《援疆干部看哈密》,这套书为广大读者认识哈密、热爱哈密打开了一扇窗。
  • 体育知多少

    体育知多少

    古代体育非常发达,种类繁多,竞赛激烈,很多情况下,不逊色于现在。但体育最初的来源,又是怎样的呢?体育是与人类的出现而一同出现的,古人采摘果实,捕捞鱼虾,都需要跳高,跳远等活动,由此产生了体育。并逐渐杨枝散叶,丰富化。如现在的足球,它最早被西方国家认为是欧洲产物,事实上,它在中国民间流传很久,名为蹴鞠;唐朝时也出现了马球。该书在展现各种体育项目和活动的同时,也展现出这种古老文化的深厚历史渊源。
  • 八股文

    八股文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热门推荐
  • 百鬼录鬼榜

    百鬼录鬼榜

    【欢迎加入粉丝读者群:【百鬼门】〖无情脉〗,群号码:555741416验证留书名】封存了千百年的鬼榜再次重现人间,异域鬼族蠢蠢欲动,看似平静下的驱鬼一界早已孕育着滚滚的浪潮。鬼族至尊的一一觉醒,血腥狂乱的战争即将一触即发。早已绝迹的上古神器的出现到底是为人间带来了希望还是毁灭,稚嫩的主人公才刚刚踏足这个未知的世界,他又如何才能够从这混乱又处处充满杀机的世界找寻出一条渺茫的生命曙光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劳烦叫我仙人

    劳烦叫我仙人

    兀那少年何能斩了那千年熊妖?!甚么!还斩了海边那只千年螃蟹妖做下酒菜!你休得骗我,否则我必将你一巴掌扇到天边去!你是仙人?哈哈哈哈....这位少侠,我见你英俊不凡,必定是天上仙人转世,还请您高抬贵手,将我脖子上的这把宝剑放下说话。
  • 红桃King与黑桃Queen

    红桃King与黑桃Queen

    冥灵的热血剧情总是一贯的有着浓郁的美漫情结,如果把它们拍成电影,那必然是热闹非凡,色彩绚丽,适宜暑期档火热上映。
  • 岁月让我们一起老

    岁月让我们一起老

    张狂的大笑,轻快的舞蹈田地的小溪倒映着时光的奔跑走走停停,谁是主角流云飞舞,岁月静好再次相逢,彼此微笑岁月让我们一起老……
  • 武碎天道

    武碎天道

    这规矩,是何人所定?我为何要遵从?这命运又是何人所定?是天道?那么,便给我碎了吧!
  • 极度威胁

    极度威胁

    一本惊心动魄的纪实之作,亦是一本国际背景下弘扬正能量、塑造当代中国形象的大书。作为“感动中国2014特别致敬”的英雄业迹实录。2014年3月,埃博拉疫情突然在西非爆发。这是一种人类束手无策的病毒,感染性强,死亡率极高。一时间,世界各国谈埃色变。中国选择坚定地与非洲人民站在一起,共抗疫情。9月,中国医疗队和检测队,共59人在9月中旬抵达疫情最为严重塞拉利昂,他们在医疗第一线,也是生死第一线,面对极度威胁,和当地人民一起,稳定了疫情,迎来了转机。
  • 一指逆天

    一指逆天

    亡国太子,千年罕见的超绝天赋被生生打碎,虎落平阳。有朝一日终化龙。
  • 神奇宝贝异界之旅

    神奇宝贝异界之旅

    一天,一位名叫小武的10岁的孩子,在一次偶然之中,不小心到了神奇宝贝的世界,他随着收服了皮卡丘等神奇宝贝,他会有怎样的冒险之旅呢?
  • 隋走危机(下)

    隋走危机(下)

    内忧外患,君病臣叛——揭秘隋朝走向灭亡的历史之路。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
  • 暖,零度

    暖,零度

    这是一篇非常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全免费,带了一些玄幻色彩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