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66800000027

第27章 要做就做第二个微软

扎克伯格有这样一个观点:『我正在尝试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开放。』为全世界创造出一个交流工具是扎克伯格的梦想。但是扎克伯格也明白,目前成功的Fac ebo ok其实才刚刚起步,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必须不遗余力地把F ace boo k维持下去,以达到主宰这个星球上一切通信基础架构的目的。

把Facebook向所有人开放是扎克伯格的梦想,他希望这是一个公众平台,或者说是一个公共场所,其他人也能够在上面发布软件。这有点像微软的视窗和苹果的MAC操作系统,都是为别人开发应用程序的平台。其实扎克伯格在少年时期学会编程后,他就曾用黑客技术把“美国在线”变成了一个软件开发平台。他在埃克塞特读高三时,和德安杰罗合作编写了一个听MP3的软件Synapse,这其实也是一个平台。而在扎克伯格放弃了文件分享功能Wirehog时,他就开始把Facebook设想为一个平台,Wirehog算得上是第一个在Facebook上的应用程序。

后来,扎克伯格跟帕克谈起过把Facebook开发成公众平台的问题,不过那时帕克觉得谈论那样的问题还为时过早。

埃法西后来也回忆说,2005年初,他和扎克伯格有过谈话。扎克伯格要他找个人帮他规划平台战略,他说他们有可能会变为一个开发平台。埃法西回答得模棱两可,开始说他们只是一个六个人的小公司,但转过头他又说他认识一个在BEA系统有限公司工作的家伙,那人做过一些平台开发的工作。

扎克伯格却打断了他,他对BEA不屑一顾,他说他更多的是在考虑像比尔·盖茨那样的人物,让埃法西帮他找这样的人。埃法西回答说这个他不清楚,也许布雷耶能办到,但一个星期后,埃法西就跑来告诉扎克伯格,说他跟比尔·盖茨谈过了。

当时扎克伯格21岁,他的朋友格雷厄姆和比尔·盖茨是朋友,扎克伯格利用这层关系,与比尔·盖茨有过一次会面。那时扎克伯格就设想,让Facebook不只是一个给人们提供互相交流的场所。

扎克伯格后来意识到Facebook能够走出校园,相册应用的成功更是让公司脱胎换骨。扎克伯格曾对媒体介绍说:“我们的图片站点缺乏任何其他相似站点的一些功能和特色。我们不能存储高分辨率的照片,还有着一塌糊涂的打印功能,甚至连改变相册中照片的顺序都做不到。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这个应用却成了互联网上流量最大的照片站点。”

Facebook的另外一个应用程序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Facebook的软件工程师们匆匆拼凑了一个让用户能在活动中邀请他们朋友的功能,谁知道这个程序竟然获得了比Evite网更多的使用率,而Evite一直是以邀请为主打功能的网站中的佼佼者。

为什么照片和活动功能会受到用户的欢迎,扎克伯格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最后他得出结论,虽然这些应用还有着种种不足,但却有一点是别人没有做到的,那就是它们跟社群地图整合在了一起。社群地图是扎克伯格想出来的术语,它在数学意义上就好比是一系列的节点和路径,节点是个人,路径是朋友关系,扎克伯格为此感到自豪。他后来决定把Facebook的核心价值定位在勾勒出朋友与朋友之间的关系上。

“我们拥有整整一个时代里最具威力的信息传播机制”,扎克伯格说这话时毫不谦虚。他口中的传播,说的是你在Facebook上和你的朋友建立起联系后,你们就聚合成了一个网络,也就是社群地图,这个网络可以传播任何类型的信息。那个时候,Facebook上能达到这点的还只有照片和活动功能。

2006年秋季,扎克伯格认为是时候把Facebook搭建成一个其他人在上面构筑应用程序的软件开发平台了。他要做的事情就跟比尔·盖茨在个人电脑领域所做的事情一样,即搭建一个标准的软件基础架构,让应用程序的设计更加方便。“我们希望把Facebook设计成一种操作系统,你可以在上面运行各种各样的程序。”扎克伯格说。

成为一个软件平台,是软件技术最为光荣的目标。微软正是把它的视窗软件置入了个人电脑的操作系统平台,从而垄断了软件技术工业二十多年。任何想要为个人电脑设计应用软件的人都不得不使用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创造一个软件开发平台可以让一家公司在行业中处于中心地位,参与者都会依赖他们的产品。一旦地位确立,别人想要挤走它就很困难了,就好比微软。苹果也是一样,它不但依靠MAC操作系统实现了这一点,而且还靠“iPod”和“iPhone”再度获得了成功。

Facebook如果成为一个平台,优势同样不言而喻。它能为自己卸下一些负担而不用面面俱到。在用户感兴趣的领域,Facebook没有设计出最好的应用软件,Facebook目前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维护用户的个人主页和人际网络。虽然它也有聊天工具,但却很少有人使用,因为它的聊天工具确实比不上即时通信软件“AIM”和苹果的“iChat”。

2006年8月,Facebook向平台战略跨出了第一步,结果没有引起关注,因为那时候它的动态新闻功能正在网络界掀起波澜。当时Facebook的程序员戴夫·费特曼编写了一个被称为Facebook应用程序接口(API)的软件,也可以叫应用程序界面。这个软件能让用户用他们的Facebook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其他网站,这样,Facebook的合作站点就能得到一些有用的数据,比如用户的朋友、兴趣。当时这个软件还引起了争议,很多年长的员工反对这么做,他们认为,把自己的数据送给别人而得不到回报是不合时宜的,但是扎克伯格却很看好这个项目。为了证明这个应用程序接口,Facebook还建立了自己的外部站点,先叫“Facebank”,后来更名为“Moochspot”,用它来跟踪朋友间的小额债务。

这个功能上线后,曾经有几千人鼓捣过它,但是真正用的人却不多,甚至Facebook用户都不使用它。后来这个应用程序还被很多软件界人士讨伐过。当时有博文称Facebook用这个工具把用户的信息泄露给中央情报局,因为布雷耶曾经与吉尔曼·路易共事过,而路易的风险投资公司在为中情局服务的一些公司中有过投资。

其实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这个程序接口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给外部的应用程序伙伴带来什么便利,它并没有出现扎克伯格口中的“传播功能”,也没有彻底利用社群地图的优势。用户可以把朋友列表导出Facebook,但是没法向他们发送信息。虽然真的能跟踪债务动态,但却不能把任何信息反馈到自己的主页上。

随着动态新闻功能的成功,别人能够方便得知你在Facebook上的活动,包括你在个人主页上装了哪些应用程序。动态新闻出现后,Facebook才真正转变为一个软件开发平台。开放注册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如果应用程序能拥有广大客户群,能让各种各样的人使用,那么那些软件开发者会更喜欢为Facebook编写程序。

因此在动态新闻的风波过去后,Facebook的重心就转为了搭建平台。德安杰罗和查理·奇弗一起编写了很多核心代码,戴夫·莫林则负责平台营销,就是和潜在的软件开发商合作。莫林和费特曼还考察了很多成功搭建过软件平台的公司,比如易趣、苹果等。

外面的那些公司有很多现成的成功模式,但Facebook的开发团队却依然一直在重提原先的一个内部参考点,他们一直把相册应用作为模板,一直在试着如何使所有的应用程序都像相册应用那样取得成功。在相册应用中,每个人的主页上都有个相册标签,点击这个标签就能把用户带到一个看上去像一个网站的新页面。用户上传相片后,这个消息不光是会在动态新闻里向这个用户的朋友发布,而且还会在他的个人主页上的迷你动态中更新。基于这点,开发团队决定允许外部的开发者用相似的方式在个人主页上增加标签,在Facebook上构建内置页面。这样用户在任何应用程序上的活动,都能产生相应地动态新闻。

想法出来后,开发团队得出一个原则,那就是Facebook不应该在自己设计的应用程序中做任何外部开发者做不到的事情。扎克伯格解释说:“我们希望搭建一个不倾向于我们自己的应用程序生态系统。”

这个政策被贯彻了下来,后来连Facebook中的相册应用里的一些功能也消失了,因为外部开发者没有权限来实现这些功能。公司甚至打算让开发者用他们自己的应用程序赚钱,而不会因为利用了Facebook平台向他们收取费用。“人们可以自由地在这个平台上做开发,做任何他们想要做的事情,创业、贴广告等等”,扎克伯格是这样说的。

至于这样做是不是能赚到钱,扎克伯格称这不是他优先考虑的问题,他要的是这个平台增强公司的市场地位,他不会强迫自己去思考如何快速利用这个平台来赚钱,一切等时机成熟了再说。

但负责给网站卖广告的同事却不这样看,因为他们觉得,允许程序开发合作伙伴在上面卖广告,将等同于跟Facebook自己的广告收益竞争,会影响公司的广告收入。在公司的会议上,愤怒的同事们振振有词,但扎克伯格不为所动。他认为应用程序上的活动,能让Facebook产生更多的互动,会带来更高的点击率,就是在应用程序的页面上,公司也会给自己卖的广告留出广告位。他希望外部的应用程序能帮助Facebook保持诚信,并迫使它不断改善自身的应用来成功地与之竞争。

应用程序平台的启动逐步临近,扎克伯格信誓旦旦地认为这个功能上线后,将一定会超越MySpace,当时MySpace还是称雄美国的社交网络。为了让平台顺利启动,Facebook急需在开发者群体中提升自己的地位。戴夫·莫林和马特·科勒走访了全球,拜访一些新兴的网络公司和大型传媒公司,想说服他们为Facebook编写软件。公司的经营者们计划在2007年5月24日,在旧金山的一个大型会堂里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平台启动活动。Facebook将其称为“F8开发者大会”。这个名字寓意成为一个平台是Facebook的“命运”。扎克伯格提前邀请了各方记者,在F8大会开幕时,有记者打出这样的标题:“Facebook企图勾住全世界”。

确定了时间,也就意味着平台必须在5月24日前完成,但此前,员工们已经工作得心力交瘁。莫林每周都要工作七天,像这样已经连续工作了三个月。但就在F8大会开幕的前一晚,还是有些瑕疵,一个核心小组涌入旧金山W酒店的一个会议室完成最后的修补工作,幸运的是,他们挺过了最后的难关。

Facebook请来了资深活动企划迈克尔·克里斯特曼来组织F8大会。临近会议举办时,Facebook的员工们也沉浸在激动和兴奋之中。公司大厅里到处涂鸦着各种各样的标语,诸如“我们要改变整个互联网”、“我们在让互联网社交化”等等。

会议快开幕时,很多人还以为Facebook要举行一个产品发布会,之前他们从来没有搞过这样的事,上百名记者蜂拥而至,加利福尼亚的每一家软件公司和互联网公司也都派出了一名代表,甚至还有许多从其他州赶过来的公司代表。

大会中,大家都盯着瘦小的扎克伯格,他的穿着还是惯常的T恤,一件羊毛外套,脚上穿着阿迪达斯橡胶凉鞋,他走上讲台说的第一句话是:“让我们携手,掀起一场运动吧!”这话把很多人都惊呆了,在介绍完平台后,大家对他又只是由衷的敬佩。它会让Facebook正式超越MySpace,没有任何一家消费者网站做出过这样的举动。不难想象,会议之后关于Facebook的报道频现报章杂志的各个版面。

同时,一个稳健的生态系统也起步了,有四十多家公司在那次大会上演示了他们的应用程序。微软也展示了两个把现有的互联网应用和Facebook整合在一起的应用程序,此外还有《华盛顿邮报》的“政治指南针”应用程序,以及“iLike”公司的应用程序。

这场大会持续了八个小时,在这里,任何软件开发者都可以和扎克伯格以及Facebook的程序员合作,现场开发新的应用软件,免费的红牛被大量发放给到场的“黑客”们。晚上12点,大会终于收场。

莫林第二天起床后,发现手机里塞满了短信,人们告诉他流量太大了,服务器承受不了。显然,因为大量用户的涌入使服务器面临瘫痪。一位“iLike”高管问莫林能不能弄到更多的服务器。这名高管专程从西雅图飞到硅谷,租了一辆U型载重车在硅谷里转悠,在各类高科技公司里租借服务器用。F8大会后的第二天,有40000名Facebook用户安装了“iLike”的应用程序,两天过后,人数达到400000.

莫林后来与一家大型数据中心供应商达成了协议,处理了流量让服务器负载过重的问题。莫林由此向应用程序开发合作伙伴开放整个设施,这有种说法叫“Facebook对等”,就是说在互联网上的电子地形图里,双方就住隔壁。

外界的反应足够疯狂。Facebook平台启动一个月后,它和苹果的“iPhone”上市一起成为了IT界的热点话题。很有影响力的科技博客站点“TechCrunch”对这个平台的评价是“启发思维”。原本扎克伯格希望在平台启动后的一年内,Facebook上会有5000个应用程序。而实际上仅仅上线6个月后,Facebook上的应用程序就超过了扎克伯格原先预期的50倍,注册了250000名开发者,运行着250000个应用程序。

这样,扎克伯格口中的“传播”功能真正实现了。动态新闻会告诉用户,他们的朋友什么时候安装了什么新的应用程序。因此就算是一个很低等的应用程序,没有任何营销预算的应用程序,也能在一晚上轻松得到百万用户,只要它对用户有用。6个月后,有一半的Facebook用户在他们的个人主页上至少安装了一个应用程序。

一夜之间,几乎所有的软件和互联网公司都在讨论Facebook的应用程序,它给Facebook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在硅谷和世界上所有高科技企业从业人员眼中,没有自己的Facebook主页变成了一件跟不上时代节奏的事情。

这个平台也改变了Facebook的用户体验,它会让人觉得自己处在一个网络世界里。Facebook变得无所不能,人们开始习惯把大部分的上网时间花在Facebook上。扎克伯格没有考虑过什么样的应用程序最适合在Facebook上运行就成功了。其实,Facebook上会发生什么完全取决于用户的兴趣,而不是由扎克伯格来决定Facebook应该表现什么内容。比如在Facebook的应用程序上,一个叫“绒毛朋友”的程序,除了让人用电子方法“养”一只虚拟的宠物外没有其他任何用处,但它却有500万用户。“食物大战”让人可以向朋友扔食物,竟然在几个星期内就拥有了200万用户等等。

但是,最成功的应用程序还是游戏,比如德州扑克、开心农场等,它们吸引玩家的数量让人目瞪口呆。Facebook能让用户在上面和自己的任何朋友玩任何游戏,在Facebook上,约有10个游戏的用户数超过了“魔兽世界”。负责监督Facebook平台上游戏部分的加雷思·戴维斯说:“人们在Facebook上玩游戏是因为他们希望和朋友一起玩。”

平台开放的第一年里,扎克伯格发现一些无聊的应用程序的人气太高,它吸引了一群着急赚钱的票友。为了有效管理平台,Facebook试图铲除垃圾发送者,并鼓励更有信誉的应用程序。公司实施了种种新的规则,用以维持应用程序和约束动机不良者的行为。公司呼吁举报垃圾应用程序,改变动态新闻的后台程序,又聘请了业内资深人士凌建彬来领导平台的架构。

2008年夏天,开发平台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在那年的F8大会上,Facebook宣布了一系列的精细改进和规则的改变,包括引入一个评分系统等。让Facebook核准的“优秀”应用程序来淘汰那些垃圾应用程序。扎克伯格最喜爱的还是一个叫“理想”的应用程序,它的目的是帮助非营利组织筹集资金。这个应用程序会在Facebook用户捐赠以后向他们的朋友发送一条消息,以此激发他们的朋友也进行捐赠。用户的反响很热烈,现在,“理想”成了Facebook上用户最多的应用程序。

F8大会后来又召开了两届。2010年的F8大会,Facebook推出了“赞”的按钮,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该按钮表达对Facebook上某段内容的喜爱。现在,全球已经有250万家网站整合了这一按钮,并以每天1万家的速度迅速增加。

2011年F8开发者大会于4月21日在旧金山召开,扎克伯格在会议中提到了“开放图”战略,扎克伯格认为,网络是由无固定结构的网页链接构成的,开放图可以把人放在网络中心,给网络赋予个人和语义上的意义。扎克伯格说,他们将建立一个具备社交性质的网络,每一款应用软件都会重新设计,将要求用户使用真实的身份。此外,他们还宣布将与微软一起推出在线文档共享网站Docs。com,它允许Facebook用户用Facebook账户和密码登录,创建和修改微软的办公软件,并且可以与自己在Facebook上的好友共享。

不管未来怎样,Facebook开发平台的生态系统已经很牢固了。2011年F8开发者大会上,Facebook宣称:“随着Facebook平台不断引入新功能,现在每个月有超过5亿用户通过700万个应用程序在Facebook上进行互动。与去年F8大会时相比,用户量增长了近一倍,应用和网站数量增长了两倍。”

现在,Facebook上运行着超过52000个应用程序,由全球180个国家的超过100万的注册开发人员开发。在Facebook上开发应用程序也成了很多人赚钱的手段之一,大部分软件公司的年收入都在百万美元左右,就是一些一两人的“小作坊”,也足以用编写应用程序来养活自己。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出售广告,或虚拟产品的交易、团购等等。

Facebook平台的长远规划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来运行在Facebook上的应用程序会越来越少。目前一种被称为“Facebook连接”的服务可以让任何网站都有能力挖掘Facebook上的用户和朋友圈的数据,并把用户的活动反馈到Facebook的动态新闻上。公司正逐步鼓励合作伙伴用这种方式来利用Facebook。现在差不多已经有10000个网站利用了这项服务。

不管怎么说,扎克伯格渴望已久的平台策略正在奏效,他离第二个微软已经不远了。

同类推荐
  • 大唐传奇:举世无双的划时代帝国

    大唐传奇:举世无双的划时代帝国

    唐朝始于李渊618年建唐,止于天祐四年梁王朱温篡位,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而都有着惊人的发展,鼎盛时期连中亚的沙漠地带都受其支配,中华民族步入了最辉煌的黄金时代。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后世帝王的楷模,其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的丰功伟绩,更在于他的美德以及他的言行。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莫里哀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莫里哀

    在巴黎热闹的大市场附近,耸立着一幢古老的建筑。这里居住着一对新婚夫妇。丈夫叫做约翰·波克兰,是一位有名的室内陈设商。他在大市场开设了一个店铺,另外,在巴黎其他地区还有几处铺面和作坊。在当时,他算是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人物。
  • 索罗斯传

    索罗斯传

    书中描述了索罗斯的思想对2004年美国大选的作用,他在2006年《纽约时报》上对驻伊拉克美军最高指挥官裴卓斯中将的抨击,以及他对慈善和政治活动的宏大计划。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家,同时也是自由政治活动的代表人物,乔治索罗斯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吸引人、最具极端性的人物。他最初的声誉来自他非凡的投资才能,而最近十几年,索罗斯开始关注国际政治领域。这是一本对投资大师的思想进行深入探讨的作品。
  •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混江湖,不了解杜月笙,注定不得善终;混官场,不了解杜月笙,注定籍籍一生;中国帮会三百年来第一人,在民国江湖的腥风血雨中,他凭什么做成“谦谦君子”,在民国政坛的波诡云谲中,他稳坐钓鱼台,是什么,让杜月笙在乱世之中游刃有余?是什么,让杜月笙总能在危机之时,全身而退?
热门推荐
  • 武林第一春

    武林第一春

    重生于一个武侠时代,一个辉煌而荡气回肠的热血故事。有让人欲罢不能的江湖儿女情,也有肝胆相照的侠义男儿情。行走在江湖,悟自己的“道”,走自己的“道”,侠骨柔情,儿女情长……求收藏,求推荐
  • 走向末路

    走向末路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中年男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和人生不归路的。
  • 沙海远征(兽王系列)

    沙海远征(兽王系列)

    独孤奇带领幸存下来的侍卫们从异空间返回鸟首星,在他养伤期间,对他不利的流言开始在统治之殿众强者中迅速流传开来。虽然独孤奇和他的侍卫们实力都有了极大的进步,但是想要在统治之殿彻底站稳脚跟,就需要尽一切努力解决眼前的危机……在沙丘之星,兰虎加入先遣队后才发现,对他怀有恶意的光明神教蓝袍祭司阿克尔竟然也在队伍中。幸运的是,先遣队的领导者是来自守护者联盟的一位守护者天火。阿克尔对天火表示出强烈的不服,两人展开了较量……兰虎除了要与虫族战斗,还要小心来自先遣队内部的威胁。当他受伤留在一个巨大的蚁巢中休养时,窥伺已久的查理纠集了许多光明神教的人将他堵在了里面。危急时刻,一个金甲虫英雄闯入了蚁巢……
  • 洞神三皇七十二君斋方忏仪

    洞神三皇七十二君斋方忏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6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6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已基本建立,但还需要继续完善,深化改革的任务仍然艰巨。完善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的重点是加快国内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税制并轨的进程,使内资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平等竞争。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将为实现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更有效的体制保证。
  • 沧海美人

    沧海美人

    她从碧水逐波而来,扰乱了谁的清修。他从天边踏云而来,搅乱了谁的心弦。邪魅狷狂也不及她拈花一笑。天道大义比不得她一句挽留。人道如何,妖道如何,仙道又如何?抵不过凡心一物。
  • 在市井中奔跑,你不要问我累不累(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在市井中奔跑,你不要问我累不累(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主要想写三十年来一直在我身边出现的这些人儿,他们是我的乡邻。我们彼此目视着对方的蜚短流长。他们大多没有高学历,没有体面的工作,他们是大都市的屏蔽者,但他们又确实鲜活地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他们有局限但又很美好,他们奠定了我最初看待世界的基调。一篇写一个人物。力争写出细微到每个人的美丽与哀愁。人性复杂,人生艰深幸福各自不同,但悲伤却更为个体而隐秘我只写出我看到和感受到的。
  • 九天神魔引

    九天神魔引

    风雨中州,干戈将至!酌清酒,舞长剑,对月长歌!执星玄,秉日月,快意情仇!天下四方,碧落黄泉,可愿随我九天征伐?!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荒诞小事

    荒诞小事

    以上风格为本人写作风格。故事,题材异常离奇。
  • 重生巡礼之年

    重生巡礼之年

    重生了?白图看着镜子里那张圆圆的脸蛋,没错,十四岁的白图暂时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胖墩。穿越了?醒来后的白图身处的是一个陌生的高级公寓,身边多了一个与他没有半点血缘关系的姑姑,记忆中原本居住的旧街区虽然还在这个时空,但……历史上李白不再是伟大的诗人而是一名武艺精湛的侠客,一些该有的诗词歌曲也不曾存在这个世界......并不是一切都消失在了时间的长河里。那时,我们坚定地相信某种东西,拥有能坚定地相信某种东西的自我。这样的信念绝不会毫无意义地烟消云散。——村上春树ps:本书是TV休闲剧,人物性格成长为主,卖书卖歌卖才艺为辅。想看主流网文套路,这里估计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