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66900000134

第134章 “普九”的提出:新时期教育现代化起航

杨旭李剑萍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后,逐步提出到20世纪末在全国“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简称“普九”,并与“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合称“两基”。

“普九”是20世纪最后15年以及21世纪初期,中国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与此前1983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三个面向”题词的发表,以及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印发,共同标志着新中国教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探索、经过了“文革”之后的拨乱反正,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始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教育现代化开始起航。

《义务教育法》从起草到1986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不到一年时间,全文仅18条,核心内容是: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学生免收学费,不免杂费;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充分调动县乡村及群众的办学积极性。到2000年,70%以上的县实现全县“普九”,全国“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全民受教育水平由1985年以前的人均4.3年提高到2001年的人均8.1年。

“普九”提出的意义,不仅在于义务教育本身,更在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全程与全局。

义务教育的根本特征是普及性、免费性、国民性、强迫性、法制性和民主性,它是现代教育的产物和组成,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属性,是现代国家塑造的重要途径,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和标志。中国现代教育是从洋务学堂等新式教育开始的,起初走的是一条“军事中心、专业优先”的高重心发展之路,这既是当时应对列强入侵的教育反应,也体现了中国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换之际的精英主义惯性。直到19世纪末维新运动、20世纪初清末新政时期,教育的目的由“人才观”向“国民观”演进,具有义务教育色彩的普及教育才开始提出,其后经历了清末预备立宪时期的普及教育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义务教育思潮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国民教育运动。从革命根据地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教育普及,特别是普及小学教育,成效显著。这些可以说是中国义务教育的早期形式和准备,直到《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才开始了真正的全国性、普惠型、九年制义务教育。正是从中国现代教育的全程来看,“普九”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教育现代化开始起航。

《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不仅标志着新中国义务教育法律地位的确立,更标志着党和国家领导教育事业的方式开始由运动动员式、行政指令型向法制型转变,标志着新中国教育法制建设的实际迈步。新中国的第一部教育法律是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比较而言,作为新中国第二部教育法律的《义务教育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规范也不仅针对教育某一部类的内部关系,而是涉及教育与政府、社会等多方面,惠及亿万学生和千家万户,影响面、关注度都要大得多。教育的法制化和法制建设正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特征和主要内容之一。

“普九”从两个方面对中国现代教育提出新的深层要求:

一是教育的民主性,首先表现为入学机会均等和区域间教育均衡发展的诉求。民主性既是义务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义务教育实施中伴生的必然要求。中国的基础教育始终存在着普及与提高、公平与效益、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对立统一。一方面,要大力普及教育,而且较长时期是一种低水平的普及;另一方面,又要为上一级教育输送生源,层层选拔,培养专业化、精英化人才。“文革”后,相继恢复和确定了一批重点大中小学,甚至同一学校内部又设重点班,这对于尽快恢复教育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保证了培养尖子学生及快出、出好人才,但亦有损害教育公平之嫌。同时,实施义务教育要求就近划区入学,但不同地区、学区,甚至同一学区的不同学校之间差距颇大,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一定时期又强化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义务教育学校的差距,再加之中国在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人口流动剧烈,数以百万、千万计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这些,都在“普九”中凸显出来。

二是素质教育问题。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和核心部分,既是现代国家塑造的基础,也是现代国民培养的基础,还是学生个体发展的基础。在较长时间里,我们较多地从社会本位、国家本位强调基础教育的社会功能,一定程度上淡漠了其个体发展功能;在实践中,又有重视其向上衔接的升学功能,轻视促进全体学生现实发展的倾向。“普九”提出之后,在强调普及性的同时必然随之要求普遍性、普通性,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从提高“国民素质”到实施“素质教育”,表面看是对“应试教育”的不满和纠正,实际反映了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

2006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扩展为8章63条,特别凸显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向、实施素质教育的使命、回归免费教育的本质,强化省级政府的统筹和责任,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权利,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禁止将学校分为重点和非重点学校、学校分设重点和非重点班、以任何名义改变或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这正体现了中国现代教育的普及性、法制性、民主性的最新发展。

同类推荐
  • 三国霸道

    三国霸道

    欧阳天本是欧阳家的下任家主继承人,因车祸意外穿越到三国。争霸、猛将、美女、、、、、
  • 梦里闯三国

    梦里闯三国

    三国洪流,英雄辈出。是怎样的意外,让赵子龙不再愚忠刘备,转而开创自己的天地。收典韦,降徐晃,高览慕名来投,荀攸,郭嘉更是拜服;遇甄姜,逗甄宓,美人扑面强袭。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更多精彩,尽在梦入三国。然最精彩的却是神秘的遁甲天书,一个梦是真是假,赵云能否突破梦境找到心中的答案,能否乱天成功,是梦碎从此消散,还是与众老婆逍遥快活?
  • 民国名流挽歌传奇

    民国名流挽歌传奇

    民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灿烂的年代。各领域的名流佳人们,在这个时代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成就,他们彼此之间密切的交往与联系,他们之间纠结而深刻的爱恋,都是后世回味无穷的记忆。
  • 大宋家丁

    大宋家丁

    唐进穿越了,穿到了1002年的北宋。他没有穿越到帝王之家,也无发明创造的本钱。乡试之前,他做了家丁。这一做不得了!作为一名满腹经纶、身怀绝技,心怀天下的家丁,唐进算是把家丁这个职业发挥到了极致。蹴鞠队教练、伴读书童、小神探、乐手、进士、厨师、幕僚、保镖、刺客……唐进用一生来诠释,什么叫最牛家丁!
  • 炎黄社

    炎黄社

    天佑中华,守护炎黄。这是一群神秘的力量存在,它时刻为国家的安全和主权战斗。他们加入组织的誓言:忠于国家,忠于组织,以身报国,虽死犹荣。他们加入组织的目标:天佑中华,守护炎黄。铁血报国,反抗侵略,要论英雄,炎黄子孙。一切尽在炎黄社。
热门推荐
  • 绝世狂徒

    绝世狂徒

    绝世狂徒,以杀证道。修炼一途,纵使历经千劫万险。我心念不屈,十方不惧。世上无人不可杀,我要踏着累累尸骨登上武道巅峰。
  • 绝命杀尊

    绝命杀尊

    世上有九塔,得之可成仙,世人追寻之九塔信物现世间,职业杀手天痕得之而后入异界,附体重生,持九塔信物入九塔得道统,明悟前世今生,修世上最霸道之功法七杀我命,纵横世间,成仙悟道在其间且看他如何杀尽一切仇敌,成就无上至尊
  •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冷血三公主的复仇恋

    冷血三公主的复仇恋

    她--皇甫雨雪(林雨兰),小时候妈妈被爸爸和小三害死,自己也被赶了出来。她--皇甫芷荷(月凝荷),被自认为姐姐的人“害死”,自己的家庭也被毁。她--皇甫梦菲(千梦易),因为自己受妈妈的喜欢,而被自己的妹妹陷害,被爸爸赶出了家。三个人被皇甫家族的人收养,并且训练成了杀手,十年后,她们三个回国复仇。又和三位帅气的男生爱恋,她们在复仇的路上,又被那三个人陷害,原因是那三个人喜欢自己的男友。她们的复仇会完成吗?
  • 冷情皇子俏皇妃

    冷情皇子俏皇妃

    因为车祸无故穿越到一个架空王朝,刚清醒就发现自己被一个男人毁了清白!事后还被这男人打入冷宫,这才知道这男人是我的丈夫。好不容易逃脱,却没想到巧遇自己的丈夫,而他竟然认不出我,还说爱我?!爱我却从未相信过我,爱我却依然想要至高无上的权势……难道皇宫的男子全是带着假面具?(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兽元世界

    兽元世界

    当剑修突然要去养宠物了!这要如何抉择?是坚持追求无上剑道?还是另寻出路?亦或是.......
  • 唯愿今生不负卿

    唯愿今生不负卿

    我和你的情分,不过是相思情难断……得到或失去,其实没那么重要!
  • 法天屠地

    法天屠地

    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
  • 一路美丽更年期:40岁后女人的健康美丽全书

    一路美丽更年期:40岁后女人的健康美丽全书

    悉心调养捍卫身体健康,精心保养留住美丽风采,宁静心灵造就幸福人生。
  • 神归

    神归

    皇族子弟?不,我只是个孤儿。我没有父母,只有一个爷爷,但是他却在我十二岁的时候消失了。我一直苦苦的寻觅,却被一颗金黄色的珠子折磨的死去活来。最终,我还是活了下来。也离开了那片生活了十几年的山林。我的人生之路也在那时,转向了另一边!——杨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