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69000000016

第16章 海雯是课外活动的活跃分子(3)

我不知道以上统计数据是否夸大其词,但我相信不是无中生有。这几年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也多了不少,出门旅游的人也不再是少数。看山看水,陶冶心胸,是不错的选择。但我总觉得很多地方宗教迷信色彩太浓,有时总觉得有骗钱之嫌。2002年,我们参加中旅的旅行团去四川旅游。那一天我们被合并到与一个小学教师的旅行团同做一辆大巴到峨眉山,到了峨眉山又插进一个当地的导游,就给我们介绍如何烧香拜佛才是“正规方式方法”,又是天赐良机,正好有什么著名法师今天在为信众“开光”,当然就是要买个玉佛,赐以生命,保佑平安。我们两位虔诚的人民教师立马行动排队等候“赐福”,最后到了团队离开的时间,我们全车其他的四十几位团员,为此等候了50分钟之多。

每个人的信仰、兴趣不同,无可非议,但让其他人也要付出时间似乎就不太应该了。国内旅游,我认为应提供更多的人文历史或地理地貌的讲解,尤其是对青少年旅游者,政府更应努力去建设更多的博物馆、科学馆和纪念馆来提高国民的素质。

美国首都华盛顿离我们家很近,开车45分钟。有时周末想吃顿比较地道的中国菜,都会跑到华盛顿的中国城或郊区中国人较多的社区吃饭。华盛顿有一点好的地方是,不论参观国会还是白宫,都是免费的,而且还能参观印钞厂。

华盛顿有很多博物馆,艺术馆、太空馆应有尽有,全是免费参观。只是“9·11”后多了许多安检,尤其是白宫、国会这种政府部门,每天限制参观的人数,有时要排上大半天的队等候。

高中时,海雯的学校组织到纽约参观博物馆和到百老汇看演出,回来就吹牛说:她们差不多50名学生包了一部巴士去纽约,在洛克菲勒中心分四五个人一组自由活动,很多老美学生找不到北,她们的小组路上拣了好几组的同学,最后一半的同学加入到她们的小组,她成了领队兼导游。

2003年夏天,我们到新奥尔良(New Orleans),这个城市处在密西西比河的下游,地势低,地下全是水,连人死后都无法埋在地下,所以就有了为死人建房子的做法。每个坟墓就像一座小房子,久而久之就形成墓群,而又具有地方特点,也就成了旅游景点。除了白天可以参观外,晚上也是参观热点。一个穿着怪模怪样的导游,提着一盏油灯,牵着一条狗,带着一大帮游客去夜游坟地。青少年特别喜欢。

中国人觉得晚上上坟地会碰见鬼,老美不信这一套。美国小孩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就不会有怕鬼之说。每年10月的最后一天为鬼节,很多人家门口都点上蕃瓜灯,摆上各式各样的吊死鬼什么的,小孩也穿上卡通服,扮成小鬼到各家要糖果。小时候海雯就特别喜欢鬼节,每年鬼节总能要回一大包的各式糖果。

纽约市的格林维治村(Greenwich Villege),每年都有鬼的大游行,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全上街头,不过他们每年的游行活动都有一定的主题。记得有一年是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其中一个创意令我至今难忘:一个青春美女,穿着一件时髦的皮草大衣,看上去十分迷人,但当她敞开大衣时,里面是鲜血淋漓,使你顿时感到恶心。

在此之前,我们参观了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纪念馆,又到了可口可乐博物馆,在那里你可以放开大肚,畅饮可口可乐公司的各种饮料和在全世界各地的不同品味,还参观了CNN电视公司总部大楼,了解电视新闻的制做过程。再西行到德州的休士顿,坐在当年阿波罗登月计划的中心指挥室内,由宙航中心的工程师介绍登月过程,那时的中心计算机系统只与今天美国一个中学的计算机系统相当。

2004年暑假,海雯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上课,我们只有利用暑假最后的一周时间到芝加哥,主要是海雯要到西北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参观和面谈。芝加哥市区的湖边地带有一块博物馆园区,集中了天文、大地、水族、科学、工业、历史和艺术等各种博物馆,我们在那里一整天也仅仅参观了一小部分。有意思的是,正好那时有中国清朝皇宫展,想不到在芝加哥见到老祖宗的龙袍皇冠。

我认为旅游对小孩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都有好处。所谓见多识广,对了解学习各地的地理气候和人文历史都有帮助。海雯至今已经到过美国50个州的至少25个州以上,还去过加拿大,新马泰以及中国的香港、澳门等地。

7.海雯一开始学电脑,我就要她一定先学好指法。我要求她学习也要练好基础功,一定要尽量按自己的节拍一次学会,一次学好。

海雯一开始学电脑,我就要求她学习打字指法,练好基础功。我说打字练指法,现在你可能觉得很不习惯,而且打得很慢,但你还是要一个字符一个字符慢慢地按指法去练习,一旦你掌握了指法,你打字一定会比不学指法的同学打得快。现在多花一点功夫,你将终身受益。这也是我自己的经验。

我在国内时从事计算机工作多年,天天与键盘打交道,就是没去学指法打字。到美国后在电脑公司工作,发现其他同事打字输入速度都很快,才知道自己连最基本的功夫都没掌握,哪来的工作效率。

我要求海雯学习也是这样,一定要尽量按自己的节拍一次学会,一次学好。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课后时间去调整消化,而不是靠老师的作业、课后的补习和家长的压力,这样就会使学生无法喘息,只能应付了事,如何能学好呢?

谈到有关补习问题,在美国的亚裔社区有很多的补习学校。在国内参加补习的人数可能就更多了。学校里上课老师讲1次,课后周末再补习1次。1件事为什么不1次做好,而要做两次、3次到N次呢?要是让N趋于无穷,那不累死人了。有些人认为反复多次有助于记忆和知识的巩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补再说,虽说不是没有道理,但我认为不是太有效率的方法。

2004年12月17日,我在《新世界时报》发表一篇题为《补习应量体裁衣》的文章来阐述我的观点:

前些天,我和一位朋友聊小孩学习的事,她上高中的女儿近来数学成绩下降,父母很焦急,给她找了一个数学补习班,督促她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希望她能有好成绩。问我有什么好建议?我说:关键是成绩下降的问题出在哪里?才能对症下药,乱吃药的后果可能没治好病却带来药物的副作用。

她认为主要原因是不喜欢她的数学老师,所以上课无心听讲,回家作业做不好,成绩当然也不会好。上课对原理没搞清楚,作业就只好找例题去套。没有好套的题目,就伤脑筋了,要找参考书或问同学。

参加的补习班没有针对性,又增多了习题,再加上父母的压力,你说烦不烦呢?一个人老让他做他不喜欢的事,能做好吗?相反,如果他有兴趣就一定能做好。就像小孩玩电子游戏,用不着人教,他都能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无敌。

就我个人观点,我最不喜欢做大量各种类型习题的补习班,讲究解题技巧、解题速度,这种题海战术我并不欣赏。那么,各种类型的习题做多了,解题的速度快了,考试的成绩上去了,有什么不好?

但是,我认为学习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考高分。常言说瞎猫也能逮着死耗子,如果老师或补习班给你创造一个遍地都是死老鼠的环境,瞎猫也能大行其道,大获丰收。一旦换了环境,瞎猫恐怕就碰不到死耗子了。

我常和朋友讲学看地图的例子。如果一个学生A拿到一张某个城市的地图,他开始专心研究这张地图,他可能把每条街、每条巷、每个主要建筑的位置,以至这个城市的边边角角都倒背如流,可谓胸有成竹,称得上是这个城市的活地图。如果把他放在这个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他绝对不会迷路,不可能找不到北。

另外一个学生B学的是地图的各种标记,比例尺,指南针的用法,如何用星相定位,他还学如何使用卫星定位仪,学习如何通过互联网去查找他的目的地。

现在考试的时候到了,考试的题目就是从这个城市的甲地如何到达这个城市的乙地。A学生当然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考试,并取得好成绩。

今天的社会,一个一生都呆在一个城市从不出门的人,大概不会太多吧!交通变得越来越发达,而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如果把学生A放到一个新的城市,他可能就真找不到北了。而学生B呢,我想适应能力要强些。当然如果只是培养市内出租车司机,学生A是好人选。

我认为学习还是要把基本的概念、定理等搞清楚为上策。这样题目千变万化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就像体育比赛,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运动员,不可能只参加比赛而不进行训练。运动员在赛场上瞬间的辉煌,却与场下基本功训练分不开,那种弹跳、速度、力量、耐力、韧性的基本功体能训练可能是最单调无味的,但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会知道这种训练是多么重要!

我女儿高中的历史老师 Geraldine Hastings海斯婷是全美国最好的历史老师之一。

《巴尔地摩太阳报》(Baltimore Sun)2003年12月9日的头版,还对这位老师做了专门的报道。她的历史课让学生准备资料把当年美国独立时的辩论过程搬上课堂。我女儿回来说,报纸报道中穿牛仔库、淡蓝色Tommy(汤米)T恤扮杰佛逊(Jefferson)的女学生就是她。她给你要读的参考书和要查找的资料很多,早在学校放暑假之前她就给下学期要上她课的学生指定了放假要阅读的参考书,有些美国学生觉得上她的课负担太重而不选修她的课。但是,上她课的学生觉得虽然很忙,但不会枯燥无味。

学生付出多,当然收获也更好。在美国上AP美国历史课的学生能通过美国大学理事会(The College Board)统考的学生(成绩3分以上)只有50%,而她教的班级是90%。

历史课许多人认为只有死记硬背的课程,她却使学生不会觉得乏味。其实,记忆也是必不可少,只是她尽量使学生好像经历过那个年代,如同演戏进入角色一样,然后的回忆总结过程把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都记下来。更加重要的是,她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果学生对这段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我想学好这门课已是不在话下了。

小孩进入高中,学校的功课会多起来,校内外的活动也会增多。这就需要合理的时间安排和提高做事效率。有些学生上课从不捣乱,只是拿一把铅笔转了五十分钟,或是埋头记了五十分钟的笔记,什么也没学进去,老师讲什么也不清楚。又如有些父母盯着小孩做作业,做不出来不让看电视,不准玩电脑。

让小孩坐在书桌前发呆,完全是让小孩在做无用功。我时常和我女儿说你要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道理在哪里?错了没有关系,关键是知道错在哪里。

同类推荐
  • 魔幻学习100%

    魔幻学习100%

    《魔幻学习100%》通过模拟读者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构建了“加速学习模式”,帮助读者获取和保留各种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语把“恩”与“师”紧密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民族所望尘莫及。——季羡林交友之道,盖亦难矣。其中有机遇,有偶合,有一见如故,有相对茫然。友谊的深厚并不与会面的时间长短成正比。——季羡林我主要论述的是寅恪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也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似乎有点离了题,可是我认为,并没有离。一个学者的基本人生态度怎么能够同他的学术思想截然分开呢?以陈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为切入口来求索他的学术思想,必能有新的收获。——季羡林
  • 千古谚语大观

    千古谚语大观

    谚语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富于高明的语言表达技巧。笔者个人认为谚语的妙处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藏谋略于只言,指迷津于片语,以微言见大义,以前车为后鉴。
  • 古代审计知识(上)

    古代审计知识(上)

    本套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 应用翻译研究

    应用翻译研究

    本书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根据不同翻译目的和文本类型,讨论了不同功能文本的翻译策略和具体的翻译方法以及技巧,对应用翻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针对性强,具有可读性,并有利于实际操作。全书分为10章,前3章为“关于应用翻译”、“功能翻译理论概述”、“译品类型”,后7章运用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原理分别对法律翻译、新闻翻译、旅游翻译、广告翻译、科技翻译、公示语翻译、经贸翻译等应用翻译体裁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热门推荐
  • 苏城,没有明天

    苏城,没有明天

    真正的幸福只是一霎那的,遗忘却是一生的伤痛……萧然一个生活在复杂家庭中的孩子,为了亲情憋屈了爱与被爱的权利,为了友情拒绝了爱情,因为懂得不能相守的痛,所以选择成全别人。最后的最后,原来幸福真的与爱情无关。
  • 月波洞中记

    月波洞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陌然回首遇见你

    陌然回首遇见你

    出身贫寒的李陌受人资助进入长河艺大学习绘画,一步步融化了音乐系的高冷男神陆然。两人即将飞赴纽约,却……
  •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本书记载了100多个爱情、亲情和哲理故事,并附点石成金的人生感悟,让人感动,给人激励。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平实、平和的文字,揭示了爱情、婚姻、生活、人生的真谛,以及夫妻之间、情侣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它告诉我们,无论男女,做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要学会放下、活在当下。守住属于自己的一份平淡的生活,保持淡定,就能收获幸福。 当一个人把寂寞当作人生预约的美丽,怀着淡定从容的心态去面对,也就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寂寞了。
  • 谕界

    谕界

    16岁提前历练,不争300亿不罢休谕界风云变动,网游争霸群雄峰会
  • 小生杂记

    小生杂记

    随心感想,只为与朋友们分享心情,愿这里能成为大家心灵的一个港湾
  • 二零二号古墓

    二零二号古墓

    无眠的夜晚你寂寞吗?孤单的房间里你空虚吗?即日起,入住202古墓,摆脱空虚和寂寞!更有阴阳眼,超大墓穴等你挑选!拨打热线电话,还有新鲜小尸上门为你服务哦~!(PS:欢迎加入泡馍灵异小窝:515187496讨论剧情,精彩抢先看)
  • 博心

    博心

    她不知道自己的心,面对他们,她不知如何是好,她不敢相信爱了这么却是自己意想不到的结果
  • 站在山谷与你对话

    站在山谷与你对话

    悠扬的排箫仿佛在云空中吹响,引得一群群雪白的鸽子飞向远方。圣巴巴拉广场上,一个孩子正目送天边的鸟影渐渐消失,然后,他低下头来,寻找那一枚意念中的金币。瑞恰神父曾经说过:“只有在广场上拾到那枚金币的人,上帝才肯重新铸造他的灵魂。”一时间,大家都去广场上寻觅,然而,他们最终都垂头丧气地回家了。这孩子是镇上的孤儿,托身在教堂的阴影里,每天除了敲钟,就去圣巴巴拉广场上游荡,他的执著最终成为了镇上的笑谈。
  • 相亲男

    相亲男

    爱情,不是刻意的追求。一个追求爱情又纠结于相亲意义的女人,最终回归了亲情和生活。【文案无能,随便看看,写着写着就从言情小说写成了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