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70500000033

第33章 灵物驱邪法

所谓对于禁忌的禳僻,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事前的设防,即借用某种力量事先就使禁忌失去应有的约束能力,造就一种无禁忌的状态;另一类是事后的补救,即采取某种措施,使得违禁犯忌之后的恶报得到某种程度的消解或转移至他人身上。

事前设防的禁忌禳解,其目的在于“防患于未然”。这是用一种超自然的灵力来抑制另一种超自然的灵力,使原本为禁忌的事物或事件不成其为禁忌。

1.禁忌禳解的灵物:经书、灵兽、牙角及桃木

民间俗信《周易》及一些经书、卦书等,有禳解禁忌的能力。古代志怪小说里有很多故事,都是讲故事主人翁夜半遇到缢鬼僵尸,手无寸铁的书生惶恐急忙之中,拿起手边的书就打过去,意想不到竟击退鬼魅,仔细一看,才知道是《易经》。

旧时常州一带,男女老幼,无论识字不识字,每次出门,都挟一册《易经》,回到家里则悬于窗户上。相传走夜路若是遇到“鬼打墙(迷路)”,只要一心虔诚诵心经或金刚咒,就可以“突围”出去,平安到达目的地。明代笔记里记一位素不信佛的秀才外出访友,吃过晚饭又谈了好久,才想起该回家了,谁想走到路上,竟遇上“鬼打墙”,转了好半天也出不去,焦急之时,忽然想起念心经驱鬼的事,他自己一句也不会,最熟的就是自幼诵习的《孝经》,于是澄念一心背诵“孝经”,果然在黑暗中慢慢地找到了大路。

麒麟、凤凰、狮子、老虎等灵兽的图像,据说也有驱邪的能力。民间常常以这些动物的图像贴在墙上、门上或用来制作成童衣、童帽、童鞋上的装饰品。相信如此依靠这些兽类的保护就能够免除灾祸,使农作物不被禽兽糟踏,给人们带来好运。

在大门两旁竖立石狮子以避禁忌,更是一种普遍的民俗现象。狮子原产于非洲、西亚,体魄雄壮,头大脸阔,雄狮头披长长的鬣毛,很早就被人们视为猛兽的代表。一般佛经都以狮子吼比喻佛祖讲经,声震世界。随着佛教的传人,具有法力的狮子形象也就逐渐为我国人民所熟悉,并普遍作为驱逐禁忌保佑平安的神兽。

虽然狮子因佛教传入而从一种西域猛兽变为消除灾祸的神兽,但是用石狮子守门驱逐禁忌却是后来才有的风俗。中国古代门神大多是人神,画在门板上或画在元旦挂于门上的桃符板上。石兽在古代大多是守墓的,即所谓是守“阴宅”的。佛教传人后,才逐渐出现了画狮子驱邪的桃符。宋朝人已习惯在桃符上画狮子的形象,下部书写左郁垒右神荼,但当时还没有用石狮子守门的习惯。唐宋官宦之家为表示门禁森严,喜欢用乌头大门,两侧排列戟戈。到了元代,佛教进一步流行,而门口列戟的制度又被废止,于是石头雕刻的狮子逐渐成为官府衙署的大门点缀物。原来视石兽为守阴宅之物的传统观念逐渐淡薄,官宦之家也开始在门侧布置石狮,取代原来只是春节才悬挂的桃符和门板上画的门神。

牙齿和牛角也是古代两种常见的驱逐禁忌的镇物,海南黎族中的俘人以狗牙为护身符,长挂胸前以保平安。羌族巫师“许”的猴皮帽上左右各挂獠牙以召神力。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的肯雅部落以野猪牙装饰盛小孩的背篓,亦取护身避祟之义。这里,牙齿与生命通联,是禳夭免死的信仰基础。

汉代风行齿牙头麻鞋,近代小儿换牙时,有上牙床掉下的牙扔到床底下,从下牙床掉下的牙扔到屋顶上的习俗,都是以牙为“身之宝”,借取它护身、护床、护宅的法力。至于建筑物的牙形脊饰,如台湾人所谓的“燕尾”形饰,江西民宅封火墙的牙背,都是牙文化的衍生物,同为用以消除禁忌的巫术手段。此外,川滇地区有以门悬“吞口”的驱鬼习俗。“吞口”多雕画出獠牙和利齿,它如同青海乐都县瞿昙寺护法殿殿门上露齿的人头骨画一样,均以齿牙作镇物用以守门扩宅。

鬼魅极为害怕桃枝,再也不敢进门作祟。后来还有人采用枭桃御鬼,枭桃是一种历冬不落的干桃,据说它能杀死各种恶鬼。

最迟到汉代,人们已经采用桃符化解禁忌。“桃符”当时称作“桃印”,是用一块长方形的桃木板片刻成的,上面还用彩色按照一定的格式画上符号,写上咒语,在每年的仲夏,即农历的五月,挂于门上。据说是为了抑制所谓阴气,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当时还有人用桃煮汤,将鞭蘸上汤水,挥洒在屋内墙壁上面,驱除鬼魅,这种习俗后来就演变成在元旦那天喝桃汤,用以辟邪求福。

民间禳解禁忌的灵物多得举不胜举,不可能一一阐述。它们是民众普遍的祈愿心理的凝聚体,为我们研究历代禁忌习俗提供了最为直接的实物。

2.“姜太公在此”与“泰山石敢当”

古人为了获得长期的内心安宁,除了在一些节日等非常时期设置禁忌并恪守禁忌外,民间还有许多不定期的恒常的禳解禁忌的方式,“姜太公在此”和“泰山石敢当”即为最常见的两种。

民间普遍俗信书写“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或“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等贴在门窗或墙壁上,可以驱邪避灾。姜太公,传说是远古时代炎帝的后代,后因帮助大禹王治水有功,被赐姜姓,封于吕(今河南省南阳市西),称吕侯;其名尚,字子牙,史称吕尚、姜尚、姜子牙等。后因文王访贤时称姜子牙是“老太公(文王之父)盼望已久的贤才”,所以又称其为“太公望”,继而讹传为“姜太公”。因为各路神仙皆由他所封,他就成为神上之神。如果“姜太公在此”,则其他”诸神”就不得不“退位”了。所以民间请了姜太公来,使得诸神退位,驱除一切邪鬼,也就免去一切禁忌了。另有一种说法是讲姜太公统兵领将,掌管武事,与孔子并称,列入唐宋祀典,封为武成王,天下遍立太公庙。所以民间以为姜太公有驱神克鬼之能。他在民间经常被请来驱鬼辟邪,禳解禁忌。除了一般性泛泛的禳解外,也还作有针对性的禳解,例如上边提到的做酱时,民间盖新房上梁时,也要写“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字样贴于大梁中间。嫁娶迎亲时,则贴于车轿上。有时小孩说了不吉利的话,也念“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以作化解之用。

“泰山石敢当”,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禳除禁忌的方式。徐珂所编《清稗类钞》“迷信类”中列有一条“泰山石敢当”,称许多城镇农村里巷之口常立有一块片石,作为禁压不祥之物,上刻“泰山石敢当”或“石敢当”字样。

据考“石敢当”始见于汉史游《急就篇》,唐代颜师古解释指上古有许多石氏名人,后世也都是名门望族,“敢当”是“所当无敌”的意思,指“石”本身的神奇威力。《继古丛编》载:“吴民庐舍,遇街冲,必设石人,或植片石,镌‘石敢当’以镇之”,说明江浙一带很早就把这种片石作为压禳不祥的镇物看待。这种以石块做镇物的巫术,是源自远古时期对石的崇拜和信仰。

1980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曾派陶阳先生到泰山“采风”。他搜集到许多有关“石敢当”的传说,归纳为二类:一为石敢当是驱妖英雄说,二为石敢当是指泰山石有镇厉鬼之神力说。先看第一类传说:

石敢当是驱妖英雄,一切邪魔鬼秽都怕石敢当。有一个传说可以证明:有一天,石敢当在路上遇到一家娶媳妇的,他发现有四个鬼跟在花轿后面,鬼一见石敢当就躲在花轿后面,石敢当靠近花轿,鬼就远去,石敢当远离花轿,鬼就向花轿靠拢。石敢当一直跟着花轿到娶亲家门口。娶亲要在门外举行一定的仪礼,那四个鬼仍跟在花轿后边,石敢当急着回家,又怕鬼进了办喜事人家的大门。于是,他顺手捡两块砖,在门口两旁一边放一块,还故意说:“这砖放在门口,就代表我石敢当了。”石敢当走了,那四个鬼也没敢进屋。从那以后,泰山脚下就传下来这个民间风俗,谁家盖新屋,都在门框底下压两块砖,以禳解鬼魅禁忌。久而久之,“泰山石敢当”即成为禳解禁忌的常见媒介,成为此处无禁忌的一个标识。

再看另一类传说:

传说广东徐闻县公署门前有块石碑,刻有“泰山石敢当”。据说清康熙年间,凡到此任知县的数月便亡,令人惊慌。有一新任知县,晓知此事,上任时便带上一名风水先生。风水先生一看,原来是座镇风水的宝塔的影子正落在知县的公座上,过去的知县均因抵不住宝塔的压力而亡。风水先生说:“惟有泰山的力量,可以抵得住宝塔的压力”。竖起“石敢当”的碑碣之后,该知县就稳坐下去。因此,留下竖立“泰山石敢当”石碑的民俗信仰。

“泰山石敢当”的民俗信仰,源远流长,在国内凡汉族聚居的地区都有树立“石敢当”的习俗,就像汉族聚居区到处都有镇宅石“太公在此”一样。山东省境内立“石敢当”之风习遍地皆有,台湾省此风也甚盛,凡门前、巷口、渡口、村头,常立“泰山石敢当”石碑,以防御风煞禁忌。

同类推荐
  • 古埃及之谜

    古埃及之谜

    从基沙古迹西南角的高地,往三座大金字塔的方向看去,金字塔在尊严华丽中,带着几分怪异。曼卡拉的金字塔最接近我们,而卡夫拉和胡夫的金字塔则在我们的东北方,三者几乎却不全然地,可连成一条正对角线——从卡夫拉金字塔的西南角,通过东北角,往东北方向延伸,直至胡夫大金字塔的西南与东北角。这应该不是什么偶然。不过,从我们坐着的地方看去,这条想象的对角线如往相反的西南方向延伸,再怎么也不会与第三座金字塔相会,因为第三座的曼卡拉王金字塔坐落在这条延长线稍微偏东的位置上。
  • 跨越太平洋的雨虹:美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跨越太平洋的雨虹:美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跨文化研究院合作项目“十五”国家重点图书:本书沿着美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总结了各个时期中国文化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汇通两国的文学关系史,对美国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学在民间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学在民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 蒙学:蒙学教育读本

    蒙学:蒙学教育读本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家教蒙学与文化内涵。包括《家范》《颜氏家训》《朱子家训》《菜根谭》《蒋氏家训》《明太祖高皇帝訓》《曾国藩家书》《潜川徐氏家规》《合族公议条例列后》《孝友堂家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弟子规》《幼学琼林》《增广贤文》《三字经》等。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孝敬父母(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孝敬父母(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死神的逆战

    死神的逆战

    一剑斩亿万尸,傲视苍界,无人能奈她何,两界该“子枫”色变。她一代天娇,双亲仇家杀死,她被双亲强制封印十年,醒来后得知仇家的目的,被仇家发现追杀,她决心踏上报仇之路,然而在途中发现了,仇家的正真的目地,那就是……一把名为“斩月”的剑,让仇家万分害怕,它带她走上了死神之路。
  • 梦倾天下

    梦倾天下

    南柯一梦,一梦醒来,繁华落尽。弱水之畔的告白,也已随着梦境醒来。一梦来,江山乱。执子之手,共点嗜血江山。坐拥天下,享那盛世繁华。倾尽天下,只为谱写那盛世繁华!倾尽了天下,最终到底负了她。一朝公主,一梦忘前尘。梦中昔日之人已变,现实,总比梦境要残酷。是无意,还是有意而为之?父母一夜卒,沦为亡国公主。一场倾城舞,化作点点断情泪。相思意入骨,断念情更浓。PS:简介和正文可能会有偏差,请见谅!谢谢。
  • 君行记

    君行记

    源生万物,生阴阳,生五行。阴阳为魂,五行为元。阴主灭,阳主生,金之肃革,木之生命,水之柔韧,火之刚烈,土之厚重.......
  • 花千骨之复仇天使

    花千骨之复仇天使

    花千骨死后,白子画也穿越千年。花千骨复仇遇到真心姐妹,两个姐妹也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开始了一段校园恋爱
  • 红叶之狩

    红叶之狩

    故事发生在日本战国时代,尾张国的猎人狩在山林中捡到了一个婴儿,在和妻子智子制造了一系列事件伪造他的出生后,给他起名为狩红叶。然而变故丛生,狩和智子再无法守护红叶的成长,于是红叶被托付给了好友日吉丸(丰臣秀吉的原名),在日吉丸的身边,狩开始了寻找身世的旅途,当然,前提是他要活下去...
  • 异世之土星之旅

    异世之土星之旅

    倒霉的邢紫嫣在给表哥送书的路上,被正在爆破的大楼砸中,然后穿越了。本来穿越就够可怜的了,她还被丢到了没有人烟的大草原上,不仅如此,她还遇到了地震地裂,悲催到想要自杀的邢紫嫣,一天就经历了千辛万苦的她,终于找到了有人居住的地方,这里竟然是一个魔法世界,而且这里的人的魔法,都需要他们自身所带的空间来支持。邢紫嫣忍不住要呲牙了,那啥,她不是这里出生的,没有带着空间,怎么办?
  • 面具下的爱人

    面具下的爱人

    她本来可以拥有一份美好的幸福,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却因车祸失去了爱人彻底改变了她的一切。阴差阳错要与促使这场车祸,让自己恨之入骨的他天天相处,而她却不知道这个让自己恨之入骨的人是她的去逝爱人。一切的一切都在幕后主谋的计划当中,本来相爱的俩个人却因一场接着一场的阴谋,近在咫尺又不能在一起。发生的这一切都是因为她,而她根本不知道自己早已陷入了俩个男人,深情又让人接受不了的爱当中。
  • The Song of Roland

    The Song of Ro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轮回之路

    我的轮回之路

    小时候一个路过的道士告诉我活不过二十四岁,让我一直耿耿于怀,直到二十四岁生日的那天,终于放下了背负了二十四年的包袱……没有错!我死了!本以为人死灯灭,但是,一切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
  • 彼岸:青春誓言

    彼岸:青春誓言

    她,是折断了翅膀的天使,是人间最柔情的恶魔。他,是生活在天堂的恶魔,有着天使的外表。她的漠然,执着。他的狂妄,不羁。仇恨迫使她掩埋内心的情感,天生的高傲使他几乎折断了两人手中的红线。最后的选择,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