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姐是一家跨国集团所辖分公司的员工,经过几年的奋斗,已成为这家公司的公关部经理。一次,总公司的几位高层领导在香港举行宴会,李小姐因为自恃业绩卓越,在一些宴会中,风头常常凌驾于香港分公司总经理之上。总经理是一位性格宽容的好好先生,一般也不会让她难堪。宴会当晚,李小姐周旋于宾客间,确实令宴会气氛甚为活跃。到总公司的高层和主管分公司的总经理致辞时,李小姐在旁一一介绍他们出场。轮到她的上司,即分公司的总经理时,她竟先说了一番感谢词,虽然只是三言两语,但已让总公司的主管皱眉,因为她当时只负责介绍上司出场,而无独立发言权力。
为了在职场工作顺利,我们必须与上司、下属和其他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处理好与上司的关系和与上司相关的人的关系,从这些人际关系中“获利”。只有具有绩效的人际关系才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它必将会带来自我发展。
正确丈量上司与对方的关系
一般来说,彼此间空间的实际距离常常代表着心理上的距离。上司在与人交往中,采取什么样的坐姿和座位,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上司的性格特征、与交往对象的关系及对交往对象所持的心理态度。要想从座位选择中对上司有一定的观察、了解和认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上司与交往的对象保持多远的距离;上司坐在交往对象的什么方位上;上司采取什么样的坐姿。
1.如果上司与对方的座位之间的实际距离小,说明双方的关系比较亲密,反之亦然。
2.在交往中,如果上司不断地靠近另一方,希望缩短空间的实际距离,这表示出了他想拉近彼此之间心理上的距离。
3.如果上司与另一方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而且也没有拉近空间实际距离的任何暗示,则表明他想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4.如果上司与对方彼此面对面地坐着,可以使双方都处在最佳的位置观察对方,同时也表示了对对方的尊重。
5.如果上司与对方并排坐着,然后改成面对面坐着,表明之间有所猜测,产生了矛盾。
6.如果由面对面坐着,改成了并排坐着,则事实上暗示他们之间心理的距离正在不断地缩小。
避免乱坐引起上司的不满
在与上司交往中,如何就座其实凸显了职场人的一面,说不定上司正在细细地观察你呢?所以,在入座之前,先了解自己的桌次和座位,按要求就座;如果安排有座位卡的话,按座位卡就座。有上司和客人在场,在上司和客人入座后,才从椅子的左方入座。合乎国际标准的坐姿是上身保持挺直,身体距离桌面两个拳头的宽度,双手放在自己的腿上,双脚踏在本人的座位下。入座后,应该神态自如地和邻座的上司或客人交谈几句,或是神态安详地倾听上司与客人的交谈。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掌握忌讳。不知道怎么做不要紧,要紧的是别犯了错,既让别人不痛快又使自己难堪。那么,忌讳的是哪些呢?
1.随意乱坐,永远是没有教养的经典案例。
2.在上司和客人就座之前入座,是目无尊长、没有修养的表现。
3.入座时要不是慌慌张张,左顾右盼,就是一屁股坐下。
4.入座后双手随便乱放,或者玩弄餐桌上的酒杯、盘碗、筷子等餐具甚至用餐巾或餐巾纸擦拭餐具,以免显得过于无聊或心神不宁。
5.两脚随意伸出,或在桌子的下面乱蹬。“上面装模作样,下面另有名堂”,同样会让人对其修养产生怀疑。
6.坐下后不是东张西望,也不是坐在那里发呆,应该主动、自然地和邻座打个招呼、简单地交谈一下,而不要让一桌人大眼瞪小眼。
不要害怕坐在上司旁边
在事先没有安排座次的座谈或某些较随意的场合,许多下属都争着坐在离上司较远的地方,有时上司主动招呼下属向他靠拢,但下属却惴惴不敢从命,这种场面我们并不陌生。许多人认为,坐在上司旁边,有拍上司马屁之闲。其实,如果心地坦然,敢于坐在上司身边,恰是自信自强的表现。
1.坐在上司身边,就意味着随时准备应答上司的问话。
上司会从你的举止谈吐中感觉你的素养和风度,还会从你对事物的分析中看出你认识问题的水平,甚至能从你不卑不亢、有理有节中感受你的人格魅力。一个对自己的素质修养和业务能力充满自信的人,是不怕同上司坐在一起的。
2.坐在上司身边,就意味着被上司了解的机会。
有了与上司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会促使上司慧眼识才,更进一步了解你。同时,也可以在同上司的交谈与探讨中,更深入地了解上司,学习新的东西。正如同有的秘书常在上司身边,耳濡目染上司的工作方法,从而获益非浅。
3.坐在上司身边,就意味着将随时挑战自己脱颖而出。
不要怕坐在上司身边,如果心里感觉没底,就应当锻炼、充实自己,给自己打足底气,即使觉得自己并不是那么出类拔萃,也不要老是缩头缩脑,长期甘当“后排议员”,因为那样将与锻炼提高的机会失之交臂,从而在心理上跨越不了这个无形的障碍,又怎么能在人才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