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79300000026

第26章 汉武帝的雄心伟业

关于汉武帝功过是非的争论,在汉朝就已经非常激烈。很多士人批评汉武帝劳民伤财。司马迁写《史记》,就在里面隐讳地说了很多讽刺时政的话。后来汉宣帝为汉武帝议庙号,儒者夏侯胜更是直斥汉武帝虽有拓疆战胜之功,但致使天下虚耗,百姓流离,不当立庙。

西汉的历史,走过“与民休息”的高祖、吕后时期,走过富足的文帝、景帝时期,一切故事在汉武帝的时代里都发展到了高潮。几十年时间里,开拓进取的气息在激荡,在内则是主父偃策划推恩削藩,公孙弘、董仲舒推动独尊儒术,确立了中国传统政治体制中中央集权和尊崇儒家这两个主题,余风流被两千年,按照古人的话说来就是制度文章冠于百王;在外则是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张骞经略西域,唐蒙、司马相如出使西南,杨仆、韩说讨伐南越,加强了汉朝对这些地区的联系和影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在汉武帝执政的这几十年里,西汉朝廷建树不可谓不巨大,影响也不可谓不深远,然而当人们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时,却很难给武帝一个毫无争议的评价。

推恩令

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虽然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但有的王国仍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对中央政府构成威胁。武帝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采取了许多措施。元朔二年(前127),武帝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所谓推恩,就是诸侯王可将其封地分封给继承王位的嫡长子以外的子弟,建立侯国,并上报朝廷,由皇帝制定侯国名号。按定制,侯国是由郡管理的。这样做的结果,王国的面积不断缩小,再也无力与中央政府抗衡。元狩元年(前122),武帝颁布“左官律”和“附益之法”。前者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以示其等级低下,压制诸侯王属下官吏的地位,严厉惩罚为诸侯王服务的犯罪官吏;后者严格限制士人、宾客与诸侯王的交往,以防范诸侯王结党营私。自此之后,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汉初以来诸侯王尾大不掉的局面得以改变。

任酷吏、严刑法

汉初君臣居安思危,反思秦亡的教训,以黄老“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等宗旨为治国方略,先是“约法三章”,后有萧何定律,以求扭转秦朝法重之弊。至武帝时,汉初以来的“法治”局面发生重大改变,酷吏政治兴起。武帝任用张汤、杜周等为代表的一批执法官吏,借他们之手,来达到加强皇权、推行政令、安定地方等目的。这些人善于揣摩武帝心意,舞文弄法:对于皇帝要释放的人,就法外开恩,为其开脱;对于皇帝要严厉惩罚的人,则严刑逼供,陷之死地。但酷吏政治并非一无是处。在“盗铸钱”问题上,或有奉行法律、严厉打击盗铸行为之吏;在打击强宗豪族方面,其间或有不畏强暴、秉公执法之人。酷吏之弊在于重刑任法,过于血腥残酷。诸多酷吏深文周纳,陷人于死地,株连达数千家之多。所以任酷吏、严刑法势必激化社会矛盾。

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武帝时代,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化政策,就是确定儒学在诸子百家之学中的主导地位。武帝贬斥黄老刑名等百家之学,起用文学儒术之士。齐地儒生公孙弘以精通《春秋》之学,封侯拜相,成为天子信用的重臣,于是“天下之士靡然向风矣”。著名儒学大师董仲舒以贤良文学身份,就武帝提出的命题发表对策,讨论治世策略。他直言不讳,揭露时弊,指出汉朝自建立迄今,之所以未能“善治”,是因为应当“更化”而不“更化”。他提出“更化”主张时,特别强调“教化”的作用,主张推行文化体制的改革。其文化体制改革理论的核心,是要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这种观点得到最高统治者的认可,于是确定了“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原则,完成了“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文化体制转变。

兴立太学

汉代“尊”儒,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将儒家经术作为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基本内容。建元五年(前136),武帝接受丞相公孙弘的拟议,设立《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博士,使得儒学以外的诸子百家之学失去在官学中的合法地位,五经博士几乎独占官学权威。武帝又接受董仲舒的献策,于元朔五年(前124)创建太学,为“五经博士”配置弟子,建立博士弟子员制度。这是汉代官方教育的开始,而儒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自此确立。太学的兴立,进一步推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也推动以儒学为主体的文化传播;同时,高门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改变,中下层家庭的子弟入仕门径拓宽,而少数寒贱出身的人也得以侪身官场。

北抗匈奴

汉初,匈奴铁骑屡侵中原,掳掠不已,延续十多年之久。武帝登基后,出兵抗击,其中影响最大的战役有三次。元朔二年(前127),汉军将领卫青采用远程奔袭战术,发动河南之役,收复秦末陷入匈奴的河南地,解除匈奴对都城长安的威胁。元狩二年(前121),汉军将领霍去病采用大迂回侧击战术,发动河西之役,一举荡平河西地区的匈奴各部,夺回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汉朝与西域的通路由此得以打通。元狩四年(前119),卫青、霍去病又采用快速连续攻击战术,发动漠北之役,深入匈奴腹地2000余里,匈奴左贤王部完全被击溃,全军覆没。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汉与匈奴冲突的重心地域,也由东而西,转向西域地区。

南定百越

“越人”,又统称“百越”,是广泛分布于南方的少数民族,其支系繁多,各有种姓,互不统属,存在扬越、句吴、闽越、东瓯、南越等支。百越族以越语作为交流语言,小篆已经相当普及。百越人以种植水稻为生,生产方式及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都有本民族的独特风格。武帝建元三年(前138),闽越受人唆使,进攻东瓯。汉朝派军援助,闽越仓惶撤退。东瓯害怕闽越再度进攻,请求内迁。汉朝迁东瓯4万余人于江、淮流域(今安徽庐江一带)。建元六年,闽越王又滋生事端,兴兵出击南越,南越向朝廷告急。汉军未到之前,闽越内部发生内讧,举众请降。元鼎六年(前111),东越地区又发生叛乱,汉朝平定叛乱后,武帝又迁徙其众于江、淮间,从此控制了广东、广西大部地区及越南北部和中部。武帝以其地及今海南岛分立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等9郡。

通西南夷

秦汉时,居住在蜀郡西南的各少数民族,史书称为“西南夷”,主要有滇、夜郎等部族。受地理环境阻碍,西南夷与外界几乎隔绝,发展落后,有些部族甚至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建元六年(前135),武帝派遣唐蒙出使招抚夜郎,于此地设立犍为郡;后又派遣司马相如招抚邛、笮等地。元狩元年(前122),武帝派遣使者从巴蜀出发,试图由此实现同西域的交通。当时,滇人势力强大,各族首领都要向滇王定期朝觐和纳贡。滇王作为部落联盟的最高统治者,傲慢自大。他曾问汉朝使者:“汉孰与我大?”气势之盛、见闻之陋可见一斑。因汉朝使者多次被夷人劫杀,武帝派兵遣将,出击西南夷,在此地区相继设置、越、沈黎、汶山等郡。元封二年(前109),滇王在汉军重压之下归附汉朝,汉置益州郡,并向滇王赐予“滇王之印”,令其统领当地事务。

奢侈无度

除了连年战争外,武帝从元鼎二年(前115)起,大兴土木,屡修宫室,先后营建了建章宫、明光宫、柏梁台。长安周围还建有长杨宫、五柞宫等六宫。为了便于巡游,武帝还在各地大建行宫。园林中兴修最早、规模最大的是上林苑,池沼最大者为昆池。修筑这些宫室园池,消耗了西汉政府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大修宫室之外,武帝巡游无度,元光二年(前133)以后,武帝多次携带文武百官巡游全国各地,见诸于史册的就达20余次之多,其巡游的次数之多,范围之广,花费之大都超过了秦始皇,让西汉的财政雪上加霜。

滥杀大臣

武帝一生建树广泛,这自然需要大量贤才的辅佐。武帝也不拘出身,多方提拔人才。可武帝也有着专制皇帝的一般毛病,就是将人才视同鹰犬,只希望驱之使之而收其爪牙之效,并不真心尊重人才。武帝对于大臣使用得得心应手的时候自然是君臣相得,一到不合意的时候武帝就动辄诛杀,灭人三族。

大臣汲黯曾经劝武帝说:“陛下你辛辛苦苦搜求来人才,往往还没等到他发挥自己的特长,就把他杀了,以有限之才,供无限之诛,只怕哪天会把天下人才杀光了。”武帝却回答说:“人才什么时候没有,哪能杀得完呢?”说得汲黯目瞪口呆,半晌后只好说“我说话折服不了您,但心里还是觉得这个道理不对。”于是武帝转头对左右笑道:“汲黯平时自称口才好,其实不然。”

汉朝初年丞相职权极重,在礼节上也与诸侯王相同,尊贵无比。然而武帝一代对大臣督责苛严,公孙弘之后的三任丞相李蔡、严青翟、赵周都先后下狱诛死,一时弄得人人自危,丞相一职竟成为人人害怕的官位。公孙贺被选用为丞相后,当场就对着汉武帝磕头大哭,自称干不了这样的要职。但他最终还是没推掉这个职位,几年后就在巫蛊案中被族诛。

以丞相之尊尚且如此,其他大臣就更不用说了,这种情况到武帝晚年的时候愈发严重起来。有次武帝病势稍好,见到大臣义纵所治的郡路没修好,于是发怒说:“义纵以为我再也不会从这路上过了么?”最终找了个理由将义纵处死。后来同样的麻烦又降临到大臣上官桀头上。当时上官桀负责在未央宫养马,因为疫病流行,马死得比较多,恰好被武帝看见了,于是武帝又发怒说:“你以为我再也见不到马了么?”幸好上官桀是个机灵人,跪下回答说:“臣听说陛下病重,愁肠百结,满心期盼陛下早日康复,心思确实没放在养马上面。”这一席话说得武帝转怒为喜,从此把上官桀记在了心里头,武帝死之前还把上官桀任命为辅政大臣。可像上官桀这样好运气的大臣实在太少了,和武帝生在一个时代是大臣们的幸事,也是他们莫大的不幸。

同类推荐
  • 天开神秀

    天开神秀

    七十二家炉火事,三十六路淫邪功。知其一兮延性命,识得二来结圣胎。太素修士天长得师门助力,以练气期修为强渡天门,最后师门覆灭,唯其得至宝天开剑与神秀衣护持而魂飞异界。而在那里,却是隋末唐初,群雄逐鹿,亦有奇人异士,美女妖精。思绪万千,忧虑重重,踏遍千山万水,看遍尘世浮华,寻寻觅觅,方知他原是他。上仰苍天,恨与泪狂,妖也好,魔也罢,无处为家!唯有心中师门执念,唯有再传齐云之名方能心静如一。从懵懂小童到开山传道的有道修真,且看天开神秀。
  • 灭明

    灭明

    预感成真,魂灵出膛,被陷牢狱,红杏出墙,身心百孔千疮;壶芦登科,岁月匆忙,杀人劫财,远走他乡,困守边城弃疆;西贼北掳,惊破霓裳,一念之思,族群为上,明末风云跌宕。
  • 神秘策

    神秘策

    无名小卒,寂寂无闻。死后却历经奇遇,在波澜壮阔、飘忽不定的乱潮中,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成为掌控万众生灵的主宰者!看他的失意与张狂,失败与成功,情感与手段,爱恨与情仇!扣人心弦!
  • 五代前的那些爱

    五代前的那些爱

    我们沿着时光的轨迹,从远古走到唐五代,无数美丽的爱情故事都体现出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是人性的力量赋予了爱情吸引我们的力量,是命运的力量赋予了爱情震撼我们的力量。不论是悲剧还是喜剧,每一场经典的爱情都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是一种丰富的人生,一种深刻的存在。一部回肠荡气的中国情爱史,一道色香味全的汉文化盛筵。
  • 回到三国打天下

    回到三国打天下

    已届不惑之年的老刘穿越回到了公元180年的真定,成为19岁的刘备。依靠自己对历史的了解,老刘在三国不断培养壮大自己的势力,开始了与群雄争霸天下的漫漫征程。
热门推荐
  • 惊才焰焰

    惊才焰焰

    惊才艳艳的赵四方性格特立独行,不容于职场、社会。在郁闷和绝望中自绝于人世,人生有惊喜——赵四方强势重生,彪悍人生通天坦途,振兴民族汽车工业,人生巅峰,唾手可得。
  • 直死魔眼

    直死魔眼

    生死之间,直死魔眼觉醒,时空之门打开,空间之力诉说归途。只要是活着的东西,就算神也杀给你看
  • 艺考金钥匙

    艺考金钥匙

    本书包括普通话语音与发声;影视理论基础知识;影视评论的写作;影视评论简介;电影评论写作;电视、纪录片、电视栏目等的写作等。
  • 狐狸考试记

    狐狸考试记

    狐狸也要吃饭,狐狸也有职业技能考试。诶,这只狐狸,你严肃点,考试不考怎么跑去谈恋爱了!
  • 残血江湖

    残血江湖

    本书以曲奇的手法描述了九房独子的龙渊在成长中的离奇遭遇,艺成之后,他怀着无限美好的善良心愿,涉足于充满贪婪、残酷、争斗的江湖,但这并未使他对江湖失望,反而促使他立志于改变的这种现状。其中穿插了与孤独侠的唯一爱徒云慧、风兰婆婆之孙女,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心理刻划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文采飞场,跌宕起伏,语言细腻而流畅。把龙渊神奇的武功和缠绵的感情熔为一炉,是武侠丛书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 仙路沉沦

    仙路沉沦

    成仙之路,数不尽血光刀影,历不尽千难万恶,然一朝成仙,长生不死,固千万人前赴后继,仙路沉沦,腥风血雨,岂知一夕入魔,万劫不复。
  • 神之遗产

    神之遗产

    沈天理是一名普通的高中学生。某日一早,天理突然被异世界的超级大国,巴鲁巴哈特王国召唤过去,并被要求成为王国的皇帝。理由就是他是八十年前逃亡到地球的王室后裔。原本以为可以就这样在异世界过上如同帝王般生活的天理却遇上了千年难得一见的魔族入侵。异世界的众多国家在强大的魔王军面对不堪一击,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迅速陨落。迫于无奈的天理等人在最后只能做出了一起逃亡到地球的选择……
  • 焚神诀

    焚神诀

    故事发生在神都边塞小城花都城,花都城是一个鲜花遍布的美丽城市,传说此地生有不朽神花,此神花食之即可不死不朽,万年不败。但这或许只是一个传说,没有谁真正的见过不朽神花到底长成什么样子。沈壹是花都城内一小混混,自小无父无母,道观的道长青云真人抚养其长大,不料此子无心问道,整天四处闲逛,也惹得四邻哀鸿遍野。一场万花园惊变,使得这个无所事事的小混混沈壹,闯进了一个被人精心安排的棋局之中。练就绝世神诀的他,也遇到了各种阻碍,所谓佛挡杀佛,神挡焚神。为了探究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沈壹开始了他传奇的人生...
  • 午夜镜中人

    午夜镜中人

    【悬疑微恐怖系列】和鬼交朋友?午夜的镜子里面居然藏着一个人!?一所被贴上“死亡”标签的医学院,究竟发生了什么?午夜的魅影,新的梦魇,第四医学院,沾血的大白兔,诡异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吴烎能否破解恐怖的根源?本代作品与《妹妹背着洋娃娃》和《归乡迷途》一脉相承,如果等不及可以先观看这两部哦!
  • 骗婚前妻送上门

    骗婚前妻送上门

    “你惹到我了。”男人冷眉一挑飞出个眼刀。“惹你咋了?咋了?咋了嘛!大不了我以身相许!”多么铿锵有力!“这可是你说的。”男人又扬起醉人的轻笑,爆表的颜值迷得大妈都为之倾倒。“不是我说的!就算你倒贴我钱,我也只要钱不要人!”多么铁骨铮铮!哪知傲娇男神瞬间变身高冷腹黑小禽兽:“好啊,这!可!是!你!说!的!”有钱有钱很有钱的高颜值钻石男神VS爱钱爱钱爱死钱,手头永远有点紧的无节操职业女骗子,将逗比婚姻进行到底。【轻松欢乐小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