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79600000022

第22章

元佑四年(1089)五月,苏轼带着全家离开京城去杭州上任。路过南都(南京),渴见了恩师张方平。不久,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自徐州来南都为苏轼送行。七月初到达杭州,七月三日《到杭州任谢表》云:“江山故国,所至如归。父老遗民,与臣相同”。重来杭州,置身于许多旧时的朋友及熟悉的景物之中,不禁使他感慨万千,《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是初来杭州与朋友在西湖观雨时所作,可窥见此时苏轼的心情:

到处相逢是偶然,梦中相对各华颠。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苏轼在熙宁五年作有“白雨跳珠乱人船”诗句,时至今日巧年了,在历经了仕途的坎坷后,又见到了西湖雨中这种景色。人虽老了许多,但对友人、对西湖的感情依然十分深厚。此诗清新婉丽,意境深沉,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及久别后重逢的欢偷。

杭州的官吏、民众熟悉苏轼为政的方法,所以没花费多少力气便政通人和。这一年杭州是大灾之年,春天水涝成灾不能播种,夏天大早插秧困难,致使粮价昂贵,饥谨成灾,瘟疫流行。苏轼请求朝廷免去了三分之一给朝廷上交的贡米,把官米减价出售给百姓,并请求朝廷给了一百道度僧碟换钱贩济饥民。度牒是僧尼出家时官府发给的凭证,每道度煤可卖钱百三十千,此时乞求赐以度碟是为了借此得钱以救灾民。第二年,杭州又遇水灾和风灾之害,狂风暴雨夹着洪水冲垮了堤堰,洪水人城,禾苗尽淹。苏轼在领导民众抗灾救灾的同时,多次上书如实反映情况,请求免去一半上供米,“又多乞度膝以朵常平米,并义仓所有,皆以备来岁出果。朝廷多从之,由是吴越之民复免流散”(《亡兄子澹端明墓志铭》)。大灾之后瘟疫流行,苏轼从州府节余的资金中拨出两千络,又把自己的积蓄——五十两金子捐了出来,在杭州城中心的众安桥建了一座病坊(医院),派有医术的道士主管病坊工作,“多作擅粥药剂,遣吏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三年内救治过上千病人,以后继任的太守沿袭了这种做法,使病坊办了多年。

苏轼对杭州的水利建设极为重视,在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多次上疏论述治理杭州河湖的问题。盐桥、茅山两河沟通大运河和钱塘江,因海水倒灌,挟带泥沙造成了河道淤积,使船只行走不便,影响了内河航运及海运。“公始至,浚茅山、盐桥二河。以茅山一河,专受江潮,以盐桥一河,专受湖水,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然后潮不人市。且以余力复完六井,民稍获其利矣。”他还有凿运河以避浮山之险,凿挽路建千桥以通海口等项水利建设规划,上奏朝廷后,“有恶公成功者”,等待苏轼离任,暗中指使继任太守尽力抵制,使这些规划没有实现。

苏轼在杭州开发疏浚了西湖。西湖因多年没有治理,淤积越来越严重。上次来杭州当通判时,长在水浅处的芜着只占湖面十之二三面积。而这时芜着面积已超过水面的一半,达25万平方丈,如再过20年,西湖必将被全部淤满。“公间至湖上,周视良久曰:今欲去葑田(芜着等水草面积)。葑田如云,将安所置之?湖南北三十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若取葑田积之湖中为长堤,以通南北,则菏田去,而行者便矣。吴人种菱,春辄荃除,不遗寸草。葑田若去,募人种菱,收其利,以备修湖,则湖当不复埋塞。”,(《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他写给高太后的《乞开杭州西湖状》中充分说明了治理西湖的必要性,说是西湖是城中百姓的水源,又是大运河的水源,可蓄水灌溉农田,可用来酿酒,每年能为国家得20万绪酒税,所以请求太后批准治理并拨款。朝廷很快批准了苏轼的请求,给了100个和尚的度碟作为经费。苏轼又动用了救荒后剩余的几万石粮食,招募了几千民工修湖,把挖掘出来的泥土和水草在里湖和外湖之间修筑了一道长堤,上边建了望山、映波等六座桥,后人称此长堤为苏堤,为保护西湖的水面,苏轼在湖上建了三处石塔,禁止在石塔以内的水域种植菱荷之类的水生植物。后来,三座石塔成为西湖中“三潭印月”特有景色。

杭州有个叫净源的僧人,过去住在海边,与外国的船主相互勾结牟利。有个船主回到了高丽后到处称赞净源。元丰末年,高丽王子义天来朝,路过杭州时净源拜会他。不久前净源死了,其徒弟带着净源的画像去高丽告诉其死讯,王子义天也派人乘船到杭州来祭净源。祭完,又说高丽国母将派使者带两个金塔,为皇帝、太皇太后祝寿。苏轼没有接见祭净源的高丽人,并给朝廷上疏说:“高丽久不人贡,失赐予原利,意欲来朝矣,未测朝廷所以待之薄厚,故因祭亡僧而行祝寿之礼。礼意勘薄,盖可见矣。若受而不答,则远夷或以怨怒;因而厚赐之,正坠其计,臣谓朝廷宜勿与知,而使州郡以理却之。然庸僧猾商,敢擅招诱外夷,邀求厚利,为国生事,其渐不可长,宜痛加惩创。”朝廷听从了苏轼的建议。没有几天,高丽进贡的使者果然来了,苏轼叫诸郡按事情的情况灵活处理,使“民获交易之利,而无侵扰之害。”

苏轼与弟弟苏辙保持着频繁的书信往来。元佑四年苏轼听说弟弟出使契丹贺辽主生辰,写诗为弟弟送行: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沽巾。不辞骚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此诗的意思是说我们本来已相隔很远,不会因你远去而悲泣;你不辞鞍马劳累,要使辽国君臣看到宋朝不可多得的人才;到了辽国后要时时想念着朝廷,要记挂着杭州还有个关心你的哥哥;单于要问起你的家世,不要说自己是宋朝第一流人物,要使辽国知道宋朝人才很多。苏轼兄弟虽然感情深厚,但苏轼在此诗中却淡化了这种情感,而是以国家和民族的大事为重,希望弟弟不畏艰辛完成使命,并维护朝廷的尊严。

这年十一月苏辙出使归来,行至琢州写了《寄子瞻兄四绝》寄于苏轼。苏轼也写了四首和诗,其中一首是:

胡羊代马得安眠,穷发之南共一天。又见子卿持汉节,遥知遗老泣山前。

诗中表现出盼望祖国统一,人民能安定生活的强烈愿望。

苏轼到杭州的第二年,他的三子苏过19岁了,去京师参加礼部举行的考试,以诗赋大出风头。苏过从小就显示出能文会画的天赋,受到过黄庭坚等名士的称赞,被人们称为“小坡”,与苏轼“大坡”的称号相区别。元佑三年他们全家居住黄州期间,苏轼在《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中写道:“老可(文与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石传神。山僧自觉菩提长,心境都将付卧轮。”苏过在父、母亲跟前很孝顺,他步人仕途使苏轼备感欣慰。

离开党争激烈的京城,置身于西湖优美的景色之中,苏轼的诗兴大发,写了不少留传于后世的诗词。元佑六年在杭州为官三年的苏伯固(苏坚)蒙朝廷批准回归故里,苏轼为送别友人写下了《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在豪爽的惜别中揉以缠绵的情调:

三年枕上吴中路,遗黄犬,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鸳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惘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垂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词的上阕由送苏坚归吴中,希望与友人常通信息,引起对旧游之地怀恋:松江渡口的鸳鸯及鹭鸶,苏州四桥的景色,难道不是旧游时的样子吗?下阕回忆了二人同游吴中的往事;友人能在美如辋川(王维的别墅)的家中,像王维那样吟诗作画,让作者羡慕不已,有了思归的心情;结尾处“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三句词,字面的意思是身上的春衫还留有意中人的针线和西湖的雨痕,难道能不牵心吗?言外之意是说苏州固然美,难道就不留恋杭州的美景及故人吗?这三句词是清语而非艳话,但与上三句相连属遂成奇艳,为全词增添了不少情味,被历代评论家所赞赏。

苏轼在杭州写了许多咏物诗,清新婉丽,寄托深远,且富于哲理。《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中的一首云:

人去残英满酒禅,不堪细雨湿黄昏。夜寒那得穿花蝶,知是风流楚客魂。

诗中梅花凄楚哀婉的神态,分明是诗人对一段痛苦经历的回顾与写照。

《菩提寺南漪堂杜鹃花》写道:

南漪杜鹃天下无,披香殿上红税锐(毛毯)。鹤林兵火真一梦,不归间苑归西湖。

诗人在此赞颂美丽的杜鹃花不生长在皇家园林中而生长于西湖,借此表达了诗人厌恶趋炎附势的思想情操。

《赠刘景文》一诗寓意深远,以其平朴惊策的语言为人们所称颂: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首诗写于元佑五年。诗中描写了初冬时的景色,但却不给人以萧瑟凋零之感。诗人此时55岁了,却没有衰老颓唐的情绪,流露出的是乐观的人生信念。该诗语言很平常,但运用得十分巧妙,于“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昭昧詹言》)。“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二句诗,以语平而惊策为人们所称道。

元佑六年(1091)正月,苏轼被召回京城,他与诗僧道潜(参寥)告别,写了《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苏轼与参寥关系十分密切,已交往了十几年了。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参寥曾长途跋涉前去探望。苏轼珍惜两人之间的友谊,写词赠参寥。词中先回顾二人多次观赏钱塘江潮的情景,以自己忘记了机谋权变,表示对政治斗争的厌倦。下阕写了二人深厚的友情,约以后还再相会,最后劝朋友不要因离别而伤心流泪。全词豪迈而苍凉,感情真挚凝重,为宋词中的名篇。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科学家故事

    中国古代科学家故事

    刘殿学为青少年朋友撰写的古代科技故事,在生动的故事里再现了古代人民开拓创新精神,作者特别从数学、医学、地质学、机械学等各领域里选出代表性人物如祖冲之、孙思邈、郦道元等人物故事。
  • 亡友鲁迅印象记

    亡友鲁迅印象记

    本书收入许寿裳先生回忆鲁迅的两本重要集子:《亡友鲁迅印象记》和《鲁迅的思想与生活》。许寿裳与鲁迅有长达三十五年的交谊,自留学日本起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异骨肉。鲁迅去世后,许寿裳曾陆续撰写多篇回忆鲁迅的文章,资料翔实,理解深切,文笔生动,是研究鲁迅和我国现代文学史的珍贵材料。
  • 名人传记丛书——爱因斯坦

    名人传记丛书——爱因斯坦

    本书讲述了爱因斯坦从一个小男孩成长为伟大的物理学家的生命轨迹,他的勤奋与天分、他的执着与奋斗,他的永不满足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在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 文字生涯

    文字生涯

    自传体小说《文字生涯》诙谐俏皮、妙趣横生地讲述了作者本人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解释存在主义思想和整个学说的出发点。
  • 曾国藩发迹史下

    曾国藩发迹史下

    讲述曾国藩仕途初期,九年内连升十级的谋略与细节;由于这段史料一部分毁于战火,一部分被史书刻意回避,百余年来,一直讳莫如深。本书作者耗费21年心血,搜阅近千万字珍稀资料,第一次全面揭开曾国藩初入官场前12年,将仕途上升期曾国藩独有的“光屁股精神”阐述得淋漓尽致……
热门推荐
  • 野蛮侦探VS俏法医

    野蛮侦探VS俏法医

    生性豪爽的小妞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锄强扶弱、行侠仗义。可惜在现代的社会,她没有机会做一个劫富济贫的女飞侠,所以退而求其次,开了一家侦探社,跟她的助手一起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的同时也顺便养家糊口。在一个又一个看似离奇的案件背后,她体验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也收获到了专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麻辣味的爱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六十种曲彩毫记

    六十种曲彩毫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凰倾天下:庶出小姐俏医妃

    凰倾天下:庶出小姐俏医妃

    她有钱又有权,所以她任性怎么着,谁都不能拿她怎么样。这该被千刀万剐的腹黑王爷,敢骗她的感情,让她从蛇蝎女变成小女人,一心一意助他上位,为他争权,让他坐上皇位后,结果,他却告诉她,他反悔了,后宫之首的位置不是她的了,有人已经捷足登先占领了,她只能屈就当个嫔妃。做他的春秋大梦去吧,她不奉陪了,既然他敢甩她面子找别的女人,那她同样也可以找男人,而且他找一个,她就要找一双,才不稀罕他的三心两意。她有美貌,有智慧,有地位还很有钱,她怕啥……
  • 午夜奔驰.A

    午夜奔驰.A

    “你还别不当回事,这些都是这夜场的规则,也是这都知道的秘密。就你说的这几样,单说客人,就是一群不定性的。今天看着这个好给她订房,明儿个又给那个女孩儿抢了过去,为这事儿闹崩打起来的不在少数。更别说一些嫉妒心重的人见不得别人挣得比自己多,背后里说多拿服务费的人跟客人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当然,或许有也不能这么说啊。”青青对着不怎么熟悉的关雪说着明珠一号的一些事情,也是这夜场公关的事情。
  • 懂我青春

    懂我青春

    以我的年龄,我不懂爱情,我却懂我的青春。她原本那么单纯,只是脾气暴了点,却不失可爱。可是如今,她浓妆披身,攻于心计,高高在上,这究竟失败谁所赐?我的青春,我的你。我的可心,我的妻。
  • 傲妃,风华无双

    傲妃,风华无双

    一不小心穿越,成古代美人儿?低调做人,高调赚钱,她比奸商还市侩!大碗喝酒,大声说笑,她比男人还潇洒!将军要提亲,尚书大人要下聘,硕王爷想娶她为妃?哼,古代男人不是种马就是种猪,这辈子她都打算不和古代男人谈感情!
  • 快穿:征心男配

    快穿:征心男配

    至于死后穿越什么她楚寻安不信,被系统抓去做苦力干攻略什么的....她不信也得信。说好的身体软萌好扑倒,智商下线好拐跑的系统呢!为什么给她的却是一个腹黑吝啬+专坑宿主的系统呢!?喂!老板!我强烈要求换一个系统继续攻略啊亲!本文又名:【炮灰系统:男配,请上榻】【坑爹的系统】本文不小白,欢迎小可爱们进群哦~黑粉就不用了哦~群号:454599433
  •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本书全面展示了中国文学大师鲁迅的杂文,让您可以充分领略大师的文学风采。
  • 易烊千玺之我没有不爱你

    易烊千玺之我没有不爱你

    “易烊千玺,你为什么不相信我,我们的信任就这样没了?”一个女生喉着……
  • 夏日蓝天

    夏日蓝天

    这是一部讲述暖男和霸气“女王”的小说。三年前的匆匆离别,三年后的不期而遇。他和她,在天府之国,又将发生怎样的美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