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79600000029

第29章

苏轼到儋州后的第三年,他想念在惠州的家人,想念故乡眉州,而盼望早日回到中原的愿望忽然变得十分强烈,他在元符三年上元夜,作《和戊寅违字韵诗题后》说:“戊寅上元,余在澹耳,过子夜出守舍,作《违字韵诗》。今庚辰上元,已再期矣。家在惠州,白鹤峰下,过予并妇,从余来此。”此后不久,又用书写旧时文章的方法卜得可离岭南,从此天天盼着好消息的来临。

果然在三月间,朝廷命苏轼量移(移近贬所)廉州,而苏轼接到诏书时已是五月了。他欣喜异常,与家人急速收抬行装,于五月底踏上归途。但循州是他生活了3年多的地方,并与当地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走时真有点恋恋不舍了,就挥笔写下了《儋耳》:

霹雳收威暮云开,独凭阑槛倚崔鬼。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诗人心情兴奋,看雨后的彩虹也有着女性的美丽,觉浩荡的海风也送来快意。全诗充分表达了“逐臣”临回前的喜悦心情。同时,苏轼还写了《别海南黎民表》,表达了自己对老百姓的依恋情谊。

苏轼一家人六月到达琼州,准备从这里渡海。他们离开儋州时,还带了一条黑嘴狗,他为此在《乌咏诗序》中云:“余来儋耳,得犬曰乌咏。”在海边好容易等到了雨住风顺的好天气,马上就能登船过海了,苏轼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诗兴大发,作《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臾乘俘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诗中写了渡海时的天气状况及诗人自己的心境,在景物描写中暗喻了政治气候的变化及本身清白无辜的表白。该诗反映了作者遇赦后的喜悦心情,显示了不以贬海南为苦的开阔胸怀和倔强性格。

苏轼渡海后来到雷州,见到了他的学生秦观。秦观是元佑五年才制举及第的,因其很赞佩后汉时期马少游的为人,就把自己字“太虚”改为字“少游”。章悖为相后大兴党禁,元佑时期得志的人相继遭贬,秦观也在劫难逃,多次遭贬后来到雷州。师生二人相会后都很激动,相互说了些别后思念的话后,秦少游拿出自已贬居郴州时写的一首词请老师评点,这就是秦少游有名的《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彬江幸自绕彬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少游是个感情丰富而脆弱的人,因受到连连遭贬的打击,此时已心身憔悴。苏轼虽然生性豪放,读后也竟被词中悲伤的气氛所感染,师生俩同时泪流涟涟。最后他们高唱悲歌而别。

七月四日,苏轼到了廉州贬所。八月,又被任命为舒州团练副使,移永州安置。九月,苏轼到了广州,暂住住下了。苏迨、苏迈接到父亲的信后,带着全家人从惠州赶来,与苏轼、苏过团聚在一起。正道苏轼陶醉于天伦之乐中的时候,秦少游(秦观)去世的消息传来了,原来他与苏轼别后不久,忽然传来了朝廷恢复他宣德郎官职而调他北归的好消息,精神脆弱的他欢喜得几乎要发狂,一个劲地饮酒,家人递给他一盂子水,可他笑着看了看盂子里德水就去世了,享年52岁。苏轼听到秦少游暴死的消息后痛苦失声,“两日为食不下”。他既为自己失去一位好友加学生而痛哭,也为文坛失去一位才华横溢的人才而惋惜。

苏轼暂住广州的消息很快传开了,吴子野等老朋友赶来与他团聚,一些文坛新秀也专程前来求教于苏轼,并一睹这位一代宗师的风采。有个朋友说中原到处都传说你已经死了,谁知你还活得很健旺呀。苏轼风趣地回答说:“不错我是死了,不过在去地府的半路上遇到了章惇,所以又决定折回来了。”(章惇这时已被流放到雷州)有人发现苏轼扇子上写着“彬江幸自绕彬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两句悲愤的词句,问其所以然。苏轼告诉大家这是秦观的词句,自己写在扇面上以示纪念,并把秦观的《踏莎行》背诵给众人听,在场的人都叹息不已。

广州推官谢民师以诗文向苏轼请教,苏轼很赏识其诗文,并写了《答谢民师书》。这是一篇着名的文论,作者既是称赞谢民师的诗文,同时也是谈自己创作经验,他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即作者在创作时,文章要随其思想感情的洪流自然涌出,要有为而发,有感而作,不受约束自然流动,富于变化。作者对“辞达”作了新的解释,说如果认为只要文词表达出意思就够了,那就错了;探求事物的妙理,并做到对客观事物的奥妙心里彻底明了,“了然于心”,这是为文的第一步;然后运用高度的艺术表现力,“了然于口于手”,这样就做到“辞达”了;所以,达到“辞达”已是很高的艺术境界了。作者还反对雕章琢句,反对故作艰深。这篇文艺书简是作者一生创作经验的总结,是十分珍贵的文学理论遗产。

十一月,苏轼离开广州,吴子野、何崇道、颖堂通3个老友一直送到清远峡,然后饮酒挥泪而别。除夕至韶州。正月抵南雄。这时已是宋徽宗建中元年(1101),苏轼已是66岁的老人了。四月初,到达大庚岭下。过了此岭,就可以算作北归中原了。苏轼不禁想到自遭贬窜流岭南前后7年,全家人受尽了罪,丧亡九口。其中北归途中因长期生活在船上,受瘴病的侵害,仆役死去六人。苏轼感慨系之,作(过岭》二首,其中一首写道: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梦里似曾迁海南,醉中不觉到江南,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巍毵毵。

苏轼一家人走在大庚岭的山道上,在一山村旅店稍作休息。有个老头出来问随从的人:“这个当官的是谁?”仆人答:“是苏尚书、”老头问:“是苏子瞻吗?”仆人答:“正是。”老头上前给苏轼施了一礼,说:“我听说朝中有人千方百计害你。今天能北归,是老天在保佑善良的人。”苏轼笑着与老人拉起了家常。老人说自己现在什么事也不想干,当然什么事也干不了,每日站在路边只看来来往往过岭的行人。苏轼问老人多少年纪了?老人没有正面回答,指着路旁十几株高大的松树说:“这些树是我少年时亲手所栽。”苏轼临走时,题一诗于墙壁上,即《赠岭上老人》:

鹤骨霜言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问衡大庚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人回?

绍圣初章悼为相后,元佑时期得志的大臣全部被贬滴岭南,许多人已被折磨死了,苏轼能活着回到中原,实是十分幸运了。苏轼在诗中以老人自比,意思是说自己历尽人间沧桑后心死如灰,尽管干了些利国利民的事情,往后只求平平安安地活下去。对乃兄深有了解的苏辙以后作诗云:

岭头卢老一炉灰,长短根茎各自栽。轻贱已消先世业,知君海上去仍回。(《案城集·子瞻赠岭上老人次韵代老人答》)

其意是各人的命运都不一样,就像一起栽的树后来有了长短粗细之分一样;兄长的罪已经受够了,所以才能从海南回来。这首和诗反映出苏辙晚年受佛教思想影响极大。

苏轼过了大庚岭来到虔州,在此住了40日。早在去冬十一月,他得旨又授朝奉郎、提举成都玉观局,可任便居住以来、苏辙来信劝他归颖川,友人钱世雄劝他去常州居住,还有人建议他卜居舒州。他到虔州时虽还没有把归隐何处决定下来、但心里很愿意去颖川。此时,苏辙的两个儿子来信,信中表露了向伯父求教之意,也流露出希望伯父来颖川的意愿。苏轼为文《刚说》,以此回复两个侄儿。

《刚说》以“孔子曰:刚毅木纳,近仁。”之句开头,说了弟弟苏辙两件“刚”而“仁”的事。一件事是苏辙在条例司工作时,因与同僚意见不合要求调走,王安石婉言挽留,苏辙不为所动,坚持调离京城,使“新进少年”都很敬畏。另一件事是苏辙为桂州节度判官时,坚持“狱当论情”的原则,围绕大小使臣12人是否该判死罪与经制司官员谢麟抗争,最后刑部支持了苏辙,“十二人皆不死,或以迁官”。苏轼希望侄儿能像他们的父亲那样刚正不阿,同时又具有仁爱精神。文章最后以“明刚者之必仁以信孔子说”与篇首句呼应。

五月,钱世雄派人带着他的诗来迎苏轼去常州,相约至金山相会。苏轼到达金陵,听说朝廷中政局有了变化,去颖川归隐的决心动摇了。原来徽宗即位之初,对章悴把持朝政有点不满,刚上任的殿中侍御使陈师锡趁机上疏求罢章停,恰章I集团内部也有矛盾,于是章悖被贬滴雷州,“元枯党人”也调回内地。元丰二年苏轼以祠部员外郎直史馆知湖州军州事时,陈师锡调昭庆军掌书记,“郡守苏轼器之,倚以为政”;元拓初,苏轼曾三次上疏,荐陈师锡议论刚正,行为洁素,德行追踪于古人,文章冠绝于当世,使陈师锡得调人京城为官;此时陈师锡又求罢翰林学士蔡京,不但没有结果不说,自己反而受到攻击而出知颖州。苏轼听到了陈师锡的遭遇,又听说朝廷中又有了打击“元佑党人”的风声,他彻底死心了,甚至后悔出仕,悔不该把自已的命运与朝政联系在一起,写诗道:

早知臭腐即神奇,海北天南总是归。九万里风安税驾,云鹏今愧不低飞。(《次韵郭功甫二首》)

他觉得颖川距京城近,隐居在那里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政敌的监视之下,很容易又受到陷害打击,就决定不去颖川了,归隐于距京城较远的常州。他把自己的想法以书信的方式分别通知了苏辙与钱世雄,就向常州出发。

六月初,苏轼乘舟而行,不幸身染热毒服过药后病情减轻了。十二日渡江过润州,去游金山寺,见到李公麟给他画的像仍在寺内,在上面题了一首诗《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诗人的心情悲愤至极,对朝廷中陷害打击正直之士的现象进行了控诉。诗人虽然在仕宦生涯中屡受挫折,但在黄州、惠州、儋州的文学创作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足可聊以自慰。

十五日船赴常州,运河两岸成千上万人围了上来随船而行,欢迎这位“旧使君”的到来。船到牛棣,钱世雄前来迎接,苏轼以《易》、《书》、《论语》三传授给钱世雄。到了常州,苏轼全家人住在钱世雄为他借的孙氏宅中,准备自己买房,做终老常州的打算。苏轼上表请老,以本官致仕。

这时的苏轼已重病在身,腹泻加热症,病情凶险,服药没有效果。他精神却很昂奋,病中写了不少诗,给多位朋友写了信。儿子苏过给他读米带的新作《宝月观赋》,苏轼“卧听之未半,跃然而起”。他给米带写了《与米元章书》,称颂米带有“迈往凌云之气,清雄绝俗之文,超妙人神之字”。他给表兄程正孺写信,要其给自己买杭州好笔百枝,越州好纸两千幅。他病卧在床期间,爱阅读优秀的文艺作品及玩赏书法刻印,“卧阅四印奇石,失病所在”,文学艺术给他以美的慰藉,直到他生命终结。

七月二十八日,苏轼的呼吸已相当衰弱,进人弥留之际。他的许多朋友都来了,其中包括一位叫维琳的方丈。维琳让他想想来生。苏轼缓缓低语:“西天也许有,不过无法到达,想也没有用。”另一位朋友说:“你一定要试一试。”苏轼答:“试就不对。”说毕闭上了眼睛,心脏停止了跳动,终年66岁。

苏轼的死讯传到他生前任过职的地方,“浙西、淮南、京东、河北之民相互哭于市”,朝野官吏纷纷为他吊唁,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到寺院举斋志哀。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苏轼被葬于汝州郑城县钓台乡上瑞里嵩阳峨眉山。苏辙为兄长作了墓志铭。

苏轼先“娶王氏,追封通义郡君。继室以其女弟,封同安郡君,亦先公而卒。子三人:长曰迈,雄州防御推官,知河间县事。次日迫,次曰过,皆承务郎。孙男六人,革、符、箕、衡、荃、筹”(《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在此把苏过多说几句:苏轼晚年流放期间,独苏过服侍左右,殷勤备至,不知其难。到达海南岛后,苏过写了一篇名为《志隐》的文章,苏轼看后说:“我可以安心住在海岛异族中了。”因此让苏过作孔子弟子别传,苏过初监太原府税,次知颖昌府哪城县,“皆以法令罢”,晚年通判中山府。把父亲埋葬以后,苏过把家安置在颖川,在湖的阴坡栽植水竹数亩,起名叫小斜川,自号斜川居士,着有《斜川集》二十卷。其叔父苏辙多次称过孝,并以此教训宗族中人。苏辙还说:“吾兄远居海上,惟成就此子能文也。”

苏轼的文学成就是辉煌的。他一生写诗2700多首,词300多首,还有大量的散文、书信、杂记等。他的创作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诗内容十分广泛,有人说他的诗“如大国楚,吞五湖三江。”苏诗是宋诗走向成熟的标志,他的诗清新、圆熟自如,亦庄亦谐,亦雅亦俗,既豪放又平淡自然。苏轼“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在叙述的同时既可抒情,又可以说理。他的诗立意新颖,想象丰富、奇特,富有浪漫主义精神,常常能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苏诗气魄豪迈,颇有李白的气概。他巧用比喻为后人所赞赏,尤其以哲理人诗,以散文人诗,丰富了宋诗的内容。

苏轼在词的写作上开了豪放派的先河,冲破了曲子词在格律方面的限制,扩大了词的内容,把词变成一种脱离歌曲的独立的文学形式。他把社会生活纳人词中,“无意不可人,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卷四)。有送别、怀古、赠答、记游等方面题材,使词自由地抒发抱负与胸襟。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陆游评价苏轼词“取东坡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苏轼的婉约词很清新,洗尽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其代表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以白描的手法和朴实无华的语言创造出徘恻缠绵诚挚悲凉的意境,为婉约词树立了真和美的典范。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古文运动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在散文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清代有个叫蒋湘南的学者说:“宋代诸公,变峭厉而为平畅;永叔(欧阳修)情致纤徐,故虚字多;子瞻才气廉悍,故间架阔,后世功令文之法,大半出于两家,即作古文者,亦以两家为初槐。”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欧阳修、苏轼创下的散文文风,对后世产生了极深刻的影响。苏轼的散文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挥洒自如,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如万解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泪泊,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苏轼的散文富于变化,内容章法奇特,波澜起伏,意趣不凡,且气势磅礴、论辩滔滔,其代表作《赤壁赋》、《后赤壁赋》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的诗作丰富了宋诗的内容,开创了宋代诗坛的一派新风,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豪放词风为南宋的爱国诗人所继承,最后形成了以辛弃疾为首的人数众多的豪放派词人群体。总之,苏轼作为一代文坛巨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完全可以与屈原、李白、杜甫相提并论,其文学作品也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同类推荐
  • 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传

    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传

    三毛,一个传奇而洒脱的女子,她将流浪的灵魂安放在撒哈拉的黄沙上。她的文字平实简单却富含着饱满的感情。她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华人世界红极一时的台湾著名女作家。她踏遍万水千山,寻找梦中的“橄榄树”,带给读者一个流浪远方的梦;在她短暂而精彩的一生中,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真情博爱的世界。而她的一生又是一个精彩绝艳的传奇。三毛的作品具有传奇性,三毛的一生也具有传奇性。她的人与她的书,以不可抗拒的魔力吸引众多人。她的浪迹天涯,她扑朔迷离的婚恋,她令人扼腕叹息地离开人世的方式等等,无不牵动读者的心。本书用温柔的文字、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三毛的一生娓娓道来。
  • 乔布斯传

    乔布斯传

    李开复亲自联系,深度访谈苹果公司最早的风险投资者、苹果公司前董事会成员、前副总裁、高级经理、资深工程师,以及熟悉乔布斯的其他朋友。这些“独家爆料”式的第一手素材经过细致整理、考据和武侠小说样精彩的叙事文笔打磨,成为一部真正符合中国人阅读习惯的书。毫无疑问,这本书是目前最有料也最好读的一本乔布斯评传。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5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5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百万宝刀不老: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

    百万宝刀不老: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

    在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不仅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银幕硬汉形象,而且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男性阳刚气质的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作为演员、导演、制片人、政客,还是作为丈夫、父亲、情人,他都以独断专行、标新立异的风格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伊斯特伍德作为公众人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范畴,他所秉承的传统价值观、他的成功法则以及他在银幕上下所体现出的坚韧意志都值得年轻一代去体味和效仿,而年近八旬的他依然驰骋影坛的事实也足够让同龄人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所谓“偶像的力量”。
  • 车尔尼雪夫斯基

    车尔尼雪夫斯基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一1889),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批评家。1828年7月生于萨拉托夫城一个神父家庭。18岁进彼得堡大学文史系。从此经常接近先进知识分子团体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潜心研究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对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也产生浓厚的兴趣。1850年大学毕业,次年重返萨拉托夫,在中学教授语文,宣传进步思想。
热门推荐
  • 混沌道途

    混沌道途

    人世沉浮,唯情不灭。古传成神者需抛却七情六欲方能成其大道,兄弟情深怎能抛却?兄弟齐心划破虚空终成大道,不一样的成神道路,无法割舍的兄弟情深。
  • 魂机

    魂机

    魔法比不上修真?你太无知了,异宇宙的魔法轰得你满地跑。异能没什么了不起?原界的四系异能天道在他面前都得靠边站。锻炼身体比不上修炼能量?人家外功高手神尊、圣境在他们面前照样一拳打趴。先有天道后有天,那么天道是最早的存在?错!天道存在之前还有混沌空间绝灭功石板和羽毛。火龙,一个普通的人,平平凡凡,没有天才般的资质,没有各中主角般的奇遇,却没有人敢小看他,因为他有一个魂机……凤儿,一国公主,异宇宙的天才魔法师,由于国家发生叛乱,机缘巧合下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
  • 星际航标

    星际航标

    一个只想过普通生活的天才机械工程师,偶然间卷入了一个关系到宇宙命运的巨大漩涡中从普通的学生到承载无数文明的希望也许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希望丸子能带给您一个不同的未来世界,战争,和平,爱情,星战,机甲,这里应有尽有
  • 精灵夜——月色掩映的少年

    精灵夜——月色掩映的少年

    那一夜,他救下她。看着床边的少年,美得如同神祗。那近乎完美的外表下,究竟隐藏了多少隐痛;过去的你,是否曾被凌虐,被蹂躏濒死;而她,同样被主人囚禁多年的她,究竟谁是谁的救赎?尘封了多年的隐秘,是否也该浮出水面?那爱上了大地的水的精灵王,碧蓝的眼眸里,消匿了的是对生的绝望……
  • 倾世绝恋

    倾世绝恋

    慕康俊是一介穷书生,在元宵节的夜晚与富家小姐叶依依一见钟情、两情相悦。叶老爷却把叶依依许配给京城恶少吴顺,叶依依连夜与慕康俊私奔,叶老爷和吴顺四处猛寻穷追。穷途末路,慕康俊、叶依依牵手双双跳下万丈险崖。幸得一位郎中救了慕康俊和叶依依,两人终究会怎样、、、、、、本书纯属虚构,作者(徐芹姐)原创!本书未经作者(徐芹姐)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作其他用,违者法律追究!
  • 恋上隔壁宅男生

    恋上隔壁宅男生

    高三那年,于槿夏在图书馆走廊里遇见韩玮,两人一个性格泼辣一个性格安静,典型的冤家对头奈何缘分太深,隔壁班的宅男生高冷却又不失温暖一面,总是不善言辞但做事却格外令人感动,于槿夏没有丝毫防备的陷入他的情网之中,两人缘分从青涩年代就已经开始!
  • 梦幻队

    梦幻队

    我们拥有着争霸天下的雄心,我们拥有着称霸一方的壮志,我们拥有着超人一般的实力,我们就是梦幻队!
  • 温柔结世

    温柔结世

    灵魂穿越,双女主,为救母亲走上刺客之路。
  • 科学探究丛书-力

    科学探究丛书-力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力学概述、力学学科分类、力学探源、生活中的力学。
  • 如果爱能够继续

    如果爱能够继续

    故事创作来源生活,也许很多类似的情况就在我们周围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