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84500000002

第2章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通过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和改造,实现了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性变革,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具有客观历史必然性和划时代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丰富和发展。20世纪初,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俄国取得胜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和斯大林在苏联进行最早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特别是列宁在实行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提出和形成在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构想,大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苏联的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和教训对建设社会主义是十分有益的。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连续性和不可中断性。前人所达到的理论终点,只是后人推进理论创新的起点。科学社会主义并不是任何人的主观臆造,它的产生“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空想社会主义,特别是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积累了有益的思想材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是资本主义的伴生物,是早期无产阶级意愿、利益的表现和先声。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在推进人类历史进程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剥削和压迫,也就出现了反对资本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并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空想社会主义从16世纪初期开始,直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存在了300多年时间,经历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空想平均共产主义、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莫尔(1478-1535年)、德国的闵采尔(1489-1525年)和意大利的康帕内拉(1568-1639年)。当时资本主义还处在原始积累和家庭手工业的简单协作时期,种种社会矛盾已经暴露。1516年莫尔发表在《关于最完善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是社会主义的第一部著作,最早揭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首次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闵采尔在《对诸侯讲道》、《致路德的答辩书》、《论据充分的辩护词》等小册子中,尖锐批判资本主义,提出消灭私有制和解除工人、农民苦难的现实途径,设想了未来理想社会的“千年王国”。1602年康帕内拉在监狱中写出了《太阳城》,主要通过对未来社会的空想描写表达了追求社会主义的理想。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是采取虚幻的文学游记形式表明自己的主张和理想。在人类历史上他们第一次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系统地阐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奠定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基础,对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深远的影响。恩格斯称他们的主张,表现出“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

第二阶段,是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摩莱里(1720-1780年)、马布利(1709-1785年)、巴贝夫(1760-1797年)。摩莱里的代表作是1755年出版的《自然法典》,马布利的代表作是1758年写成的《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和1776年出版的《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当时,资本主义已由家庭手工业的简单协作发展到工场手工业,无产者反抗资产者的自发斗争初步开展,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意识有了新发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也相应发生变化。它开始摆脱纯粹虚构的幻想,面向现实,从法理的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原则,把空想社会主义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他们主张的未来社会还带有浓厚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色彩。巴贝夫在《平民宣言》、《暴动提纲》、《在高等法院的终审辩护词》和书信中,提出人民革命和人民专政的卓越思想,制定了逐步消灭私有制、实现公有制的过渡性措施和建立共产主义国民公社的方案,使他成为法国大革命中出现的一位共产主义革命家和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恩格斯称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已经有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但他们的理论中又带有浓厚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色彩,因而是“苦修苦练的,禁绝一切生活享受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

第三阶段,是19世纪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1760-1825年)、傅立叶(1772-1837年)和英国的欧文(1771-1858年)。19世纪初期,伴随产业革命的兴起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矛盾的日益扩展和深化,空想社会主义也发展到最高水平。圣西门从1802年开始,先后发表《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论实业制度》、《新基督教》等一系列著作,直接作为工人阶级的代言人出现,宣告他努力的最终目的是工人阶级的解放。傅立叶从1798年开始形成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先后发表《四种运动论和普遍命运的理论》、《经济的协作的新世界》、《论商业》等著作,成为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尖锐批判资本主义的第一人。欧文于1820年发表《致拉纳克郡报告》,标志着他从一个慈善家开始转变为一个空想共产主义者。在《新社会观》、《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等代表著作中,充分反映了他的理论主张。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流派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最高成就。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是不再采用细致的法律条文形式,而是以系统的理论论证的形式阐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使社会主义理论摆脱了小生产主义、复古主义、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传统思想束缚,由此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达到了最高水平。

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继承已有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吸取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的理论形式,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一,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猛烈地、无情地批判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诉说了无产阶级的深重苦难。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新的压迫制度,“新的奴役形式”。欧文提出,资产阶级国家是一切无知、贫困、不睦、犯罪和各种灾难的直接或间接的根源,尖锐揭露了资产阶级所宣扬的自由、平等、民主、博爱、人权的欺骗性。他们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带来危机,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加重了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欧文明确提出工人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主人掌握权力和资本”,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所有罪恶之源。他们严厉抨击资产阶级思想道德的虚伪性,揭露正是利己主义导致资本主义社会道德沦丧,强调资本主义社会根本就不是什么“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而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尖锐而深刻的批判,是他们学说中最精彩、最有生命力的部分,是启发工人觉悟和研究资本主义极为宝贵的材料。第二,对未来社会进行天才的大胆的猜想,表达了许多有价值的积极主张。他们提出,未来社会要废除私有制和雇佣劳动,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实行共同劳动、合理分配、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消灭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坚持教育和劳动相结合,发展科学、文化艺术以推动生产、造福社会;实行民主选举,依法管理社会;实行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国家的职能由对人的控制逐步转向对物的管理,直至最后消灭。在圣西门设想的“实业制度”、傅立叶设想的“和谐社会”和欧文设想的“公社制度”中,这些思想都得到充分的论证和反映,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材料。第三,探讨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特点,以“非凡的智慧研究了人类社会制度”。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已经初步认识到了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试图从经济方面说明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因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性。圣西门对人类社会历史阶段的划分、傅立叶对新社会制度代替旧社会制度的分析,以及欧文提出以生产力发展趋势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思想、傅立叶提出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的认识,已经接近历史实际,包含了辩证法和唯物论的真理的颗粒,总之,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历史功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恩格斯说:“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和个人思想的局限,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存在着根本缺陷。空想社会主义依据思维的悟性去批判资本主义并猜想未来的理想社会,因而不能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中去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找不到创建理想社会的正确途径,看不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只能寄希望于达官贵人或天才人物,用示范、改良等阶级调和的方法去实现理想社会。所以,列宁说:“空想社会主义不能指出真正的出路,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理论上的局限是由于他们思想方法上的唯心史观造成的,但从根本上来说,是历史条件的局限。当时资本主义产业革命刚刚开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暴露尚不充分。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刚刚从无财产的群众中分离出来,尚无力采取独立的行动。因此,“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空想社会主义的作用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独立的工人运动的兴起,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展开和激化,空想社会主义失去了存在的历史根据。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任何思想体系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作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理论表现的科学社会主义,它最主要的根源还是深藏在物质的经济事实之中,尤其是产业革命在欧洲的迅速发展,为科学社会的创立提供了经济条件和阶级基础。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以蒸汽动力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引发的产业革命取得初步胜利。当时,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被直接运用于工业生产,带动了煤炭、冶金、机械制造和交通运输业的技术改革,促进了整个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英国已经基本完成产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法国、德国和欧洲大陆其他国家,也相继开始了产业革命,经历了从工场手工业向大工业的过渡。产业革命兴起,同时也带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使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迅速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完全确立起来了。由此而来,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内在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1825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每隔8-10年就有一次危机爆发。继1836年英法经济危机之后,1874年的经济危机几乎遍及欧洲各国。这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病根所在,表明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性质和发展要求。

产业革命一方面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又使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格外加重。无产阶级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日益壮大。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已经在欧洲形成一支人数众多、力量强大的队伍,并同资产阶级展开了全面的斗争。这一斗争已经从最初的反对企业主、破坏机器的自发性斗争,发展为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有组织的自觉性斗争,反映无产阶级由一个自在的阶级逐步成为一个自为的阶级。1831-1848年在欧洲爆发的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的三大工人运动,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的结果,也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它表明欧洲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表明在欧洲发达国家的这一斗争已上升到首要地位。这些工人运动体现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意愿。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要求正确的理论指导,创立以崭新的世界观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成为时代的需要。

总之,19世纪40年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首先,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的矛盾明朗和激化,为人们认识和揭示资本主义转化为更高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的规律性提供了客观前提。其次,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无产阶级的斗争威力,使人们有可能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真正依靠这支推动社会变革的新的阶级力量。再次,19世纪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在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等领域取得的优秀成果,为新的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思想材料。

马克思恩格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犹太律师的家庭。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城,父母是工厂主。他们在哲学上都曾经信奉过唯心主义,属于激进的青年黑格尔派。在1842-1844年间,他们在参加阶级斗争和科学研究中先后完成了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马克思主要是通过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哲学经济学手稿》和办《莱茵报》同广大劳苦群众的接触,恩格斯则主要是通过写作《英国状况》和在曼彻斯特深入调查工人阶级状况,实现了世界观上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立场上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1844年8月,马克思同恩格斯会见后,开始了他们的终生合作,共同创立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1845-1846年他们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初步系统地表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共产党宣言》问世,第一次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他们的新的世界观和革命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无产阶级的“歌中之歌”。1848年爆发了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参加和总结这场革命的经验。1867年倾注马克思一生心血的《资本论》第一卷发表,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和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到成熟阶段。此后,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批判各种错误思潮的过程中,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并得以系统阐述和发挥。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与世长辞后,恩格斯为捍卫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资本主义社会演变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批判地吸收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因素,把社会主义思想置于这两大理论基石之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性变革。

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思想,克服了旧哲学中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分离、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矛盾的缺陷,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起来,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并用这种科学的方法重新研究人类历史现象,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并以此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仅仅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谴责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唯物史观揭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指明了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正确道路,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寄希望于统治者发善心、追求以和平方式实现社会变革的幻想。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改造旧世界、建设新社会的社会力量,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把无产阶级仅仅看成一个值得同情的受苦受难的阶级,而把历史进步和社会更替的希望寄托于少数天才人物的局限。因此,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第一块理论基石,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基础。

马克思把唯物史观运用于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积极思想成果,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剥削雇佣劳动的秘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惟一目的就是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增值,随着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贪婪和追求,必然会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深。因此,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将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和对立的经济根源,说明了这种矛盾和斗争的不可调和性,为无产阶级进行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获得彻底解放的斗争进行了经济证明。因此,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第二块理论基石。它使明亮的阳光照进了经济学领域,而从前社会主义者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样曾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有了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也就有了新的立足点。“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此为起点,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发现的唯物史观和剩余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块理论基石。由于这两个伟大的发现,从根本上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三)社会主义理论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社会主义,由于同工人运动相脱节,造成两者都软弱无力。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品质决定它只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才能转化成为伟大的物质力量,才能由一种科学的理论转化成浩浩荡荡的群众革命运动,转化成为崭新的社会制度,才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工人运动不可能自发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无产阶级只有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下,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共产党,并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恩格斯从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之时起,就致力于把自己的理论同工人运动相结合。这种结合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曲折发展中逐步实现的。

科学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初步结合的第一个成果,就是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总结以往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认识到无产阶级要实现自己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必须建立独立的工人阶级政党。建党的第一个步骤,是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建立的共产主义小组的基础上,1846年春成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这个宣传性的团体,把德国、法国、英国、比利时的社会主义者团结在自己周围。第二个步骤,是在1847年改组当时的国际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共产主义者同盟是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雏形。受同盟的信任和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了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光照万代的纲领性文献,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之作。列宁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于1848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已对这个学说作了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然是最好的阐述。”尽管共产主义者同盟只有400多盟员,但却在德国、法国、英国等7个欧洲国家建立支部,为工人运动的发展带来新的希望。1852年同盟解散后,马克思恩格斯又根据斗争需要,为建立新的无产阶级政党作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

科学社会主义与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现的欧洲工人运动新的高潮相结合的产物,是1864年在声援波兰人民反对沙皇俄国统治的斗争中成立的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马克思为第一国际改写了章程和起草了成立宣言,为大会所接受。这表明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思想,已经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灵魂。第一国际的成立和活动,大大促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第一国际在欧、美、非三大洲的18个国家建立支部并拥有40多万党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关怀和帮助下,德国工人阶级建立了社会民主党,这是第一个单独在一个国家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第一国际团结和训练先进工人,批判各种牌号的社会主义思潮,第一国际把科学社会主义更广泛、更深入地灌输到工人运动中去。在第一国际的影响下,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英勇举行武装起义,建立起自己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工人政权。巴黎公社革命政权仅仅存在了72天,但是巴黎工人进行的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谱写下光辉篇章。巴黎公社革命的实践宣告了各种冒牌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破产,以无可辩驳的铁的事实证明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惟一正确的理论。由于巴黎公社失败后工人运动面临的困难,第一国际根据马克思提议,在1876年7月15日宣告解散。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继续领导各国工人运动。

19世纪最后30年,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新能源的利用使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激化,无产阶级的壮大和斗争的发展,促进科学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欧美各国兴起了在各个民族国家范围内建立独立的群众性无产阶级政党的高潮。第一批就建立了28个政党,在此基础上和恩格斯的倡导下,于1889年7月14日以工人运动新高潮为契机,建立了拥有300多万党员的第二国际,第二国际上半期的兴盛表明科学社会主义已经战胜了形形色色的其他社会主义思潮,在工人运动中取得了无可争辩的指导地位。

科学社会主义的胜利逼得它的敌人在工人运动内部以社会主义的形式发起挑战,而帝国主义政策的转变又使社会主义得到统治者的多方支持、庇护而格外猖狂。统一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的国际工人运动逐渐发生分化。1914年8月,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引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第二国际各党的社会主义领袖,纷纷支持本国政府参加战争,完全背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正确立场。第二国际不再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组织,第二国际遭到破产。这实际上是机会主义的破产。

在国际共产主义发展的危机时刻,科学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却在俄国结出了硕果。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批判了各种机会主义思想,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分析时代的新变化,正确解决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总结工人运动实践的新经验,全面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并且领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列宁的领导下,1919年成立的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拥有76个无产阶级政党作为自己的支部,拥有550多万党员,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的巨大胜利。共产国际在它存在的24年间,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对推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共产国际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将苏联一国的经验和国际领导机构的决议教条化、神圣化,忽视各国斗争的特殊性,作出了一些不符合各国国情的决定或指示,不利于各国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尽管如此,共产国际的历史功绩仍然是主要的,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同类推荐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
  • 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

    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

    传媒经济学构建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之上,致力于研究经济和金融力量如何影响传媒体系和传媒组织。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并迅速发展,其研究领域和相关议题超出了许多对该学科不熟悉的人所能想象的深度和广度。从技术意义上讲,并不存在特定的传媒经济学这一概念,因为这将意味着传媒领域的经济规律和理论有别于其他领域。然而,从实践来看,将经济规律和理论具体应用于传媒产业和公司却意义深远。因为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解析经济影响力如何指导或限制传媒活动,以及它如何对传媒市场的具体动态产生宏观影响。
  • 守望美丽家园

    守望美丽家园

    本书收录了作者从事环境新闻记者以来发表的若干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全书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逻辑顺序分篇设置,共分事件篇、对策篇、法制篇、宣教篇、成果篇、纪实篇、文学篇7篇。事件篇集中记录报道了有关环境问题的真人真事,基本都是提出存在的环境问题现实状况。对策篇集中了各方面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措施等。法制篇侧重于挑选从立法、执法的角度处理环境保护问题的文章。宣教篇择选了如何提倡全民参与环保、提高国民环保意识的文章。成果篇则展示了作者这些年所见的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各类成果。纪实篇加进了一些文学创作的成分。文学篇则揽进了解说词、剧本、环保报告等文学体裁。
  • 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大学生短期支教效果调查——以西部阳光行动为例、北京市“非典”后遗症患者生活现状调查报告——以非因工病患为主、5.12地震灾区过渡安置点居民生存现状调查——以四川省第一个安置板房社区都江堰“幸福家园”为、北京市汽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查报告、民工子弟小学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报告——以朝阳区第一个流动儿童之家光明小学为例、近视手术安全吗?——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安全性调查、“高楼林立,何以为家”——高房价背景下北京无房户住房情况调查……
  •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热门推荐
  • 海贼之编织世界

    海贼之编织世界

    猪脚穿越了!神秘果实!究竟有怎样的海贼故事呢来看看吧!
  • 围炉夜话(中华国学经典)

    围炉夜话(中华国学经典)

    《围炉夜话》是一本通俗格言集。不以严密的思辩见长,而是以简短精粹的格言取胜,三言两语,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不但使自己清醒,也能使别人警醒。
  • 希腊神话故事·上

    希腊神话故事·上

    希腊文化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他们是西洋文明的始祖,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像力。在那原始时代,他们对自然现象,对人的生死,都感到神秘和难解,于是他们不断地幻想、不断地沉思。在他们的想像中,宇宙万物都拥有生命。然而在多利亚人入侵爱琴文明后,因为所生活的希腊半岛人口过剩,他们不得不向外寻拓生活空间。这时候他们崇拜英雄豪杰,因而产生了许多人神交织的民族英雄故事。这些众人所创造的人、神、物的故事,经由时间的淬炼,就被史家统称为“希腊神话”,公元前十一二世纪到七、八世纪间则被称为“神话时代”。神话故事最初都是口耳相传,直至公元前七世纪才由大诗人荷马统整记录于“史诗”中。
  • 腹黑酷少追前妻

    腹黑酷少追前妻

    大二那年,她遇到了他,嫁给了他。她曾以为这是命中注定的幸福,所以紧紧握在掌心,却不知道越是重要的东西握得越紧,便越容易失去。毕业那年,她和他离婚,从此各奔东西,再无交集。多年之后,她再次归来,她,却不再是曾经的她!爱恨情仇,从此伊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兽妃绝色:废材逆天

    穿越兽妃绝色:废材逆天

    命运齿轮的停止,必定又是另一个旋转的开始,陷入黑暗的光芒,必将会在另一个地方亮起……黑月展现的光芒,黑暗而妖异;曼珠沙华的花朵,滴血与妖艳;枯萎的曼陀罗花,等待着血液的滋养,再次绽放紫色的光芒,刺穿人心最心底深处的欲望。冰凰的展翅,世界都被冰封,寒气,肆虐着天地;玉坠的光华,隐藏着的杀气,漫天,都不处可逃;陨落的星辰,蕴含了怎样玄机,天河,处处是天机!看到的朋友们,都收藏一下^_^哈哈,道君在这里谢谢大家咯!
  • 囧穿独占帝王宠:正宫难为

    囧穿独占帝王宠:正宫难为

    她只不过是跟朋友去黄河边上拍拍照而已,没想到被一个黄河之浪给拍到了史书上影子都没有见过的王朝。貌似穿越这潮她也赶上了,穿越的好事也全被她碰上了,有个有权有势的宰相老爹,还有个帅得让人擦完口水再流的美男哥哥。嗯,嗯,不错,在这朝代混吃混喝估计是没什么问题了。可是,她那个该死的美男老哥竟然把她一掌拍昏丢给了那个后宫养了三千多个女人的臭皇帝。哼哼!别以为把老娘嫁了就省事了,想要让她乖乖地做她的皇后?不可能!那要怎么办?努力制定逃宫计划!可是,老天爷,为什么你总是不长眼呢?每次她都只逃到宫门口,就被狗皇帝抓个正着,至少也要让她翻出墙先吧?“霍芷芯,你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太把自己当皇后看了。”“是吗?那我得努力克服这种自卑感才行。”自卑?这个死女人,坐皇后的位子她还敢说自卑?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悍将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悍将篇

    这是一场人类社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这是一场蔓延到四大洲洋、四大洋,扩展到40个国家的国土,危机全世界人民浩劫;这是一场人类文明史无前例的灾难!回首惨痛历史,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本书系时空纵横, 气势磅礴, 非常具有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 史事详尽, 图文并茂,生动讲述二战纳粹戈林、邓里兹、凯瑟林、曼施泰因、冈村宁茨等人的自取灭亡。
  • 怯君心慌慌

    怯君心慌慌

    一次爱恨交织的错误,她被迫掉下悬崖,被他救起,那个与她有一舞之缘的男人,渐渐的让他走入她的心,他们,在那一舞,就注定了纠缠。当她看到他娶别的女人时,她伤心离开,而这时,她的身世之谜,慢慢浮出水面。她和他们相遇以后会如何?她和他的爱情是否会有好的结局?
  • 神魔双生魂

    神魔双生魂

    穿越一次。和他一起经历生与死,一起成长,直到变强。你配么?
  • 绝世妖孽:倾城废柴要逆天

    绝世妖孽:倾城废柴要逆天

    本是第一人(杀手、神医、神偷)千玥瑶,却因被朋友背叛死去,她,是人人皆知的废柴,但却有着一张倾国倾城的脸,当她变成她,会怎样呢?他,是这世间最神秘的人,他曾在一场战争时出现,传言,他弹了弹手指,一座大城,刹那间,倒下。当呆萌腹黑的她,遇见冰冷邪魅并傲娇的他,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想知道的话,就来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