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84500000006

第6章 一、社会主义必须切合中国实际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欧洲,要在东方大国——中国由理论变为现实,道路是异常崎岖不平的。中国贫穷落后,人口多,底子薄,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新的历史课题。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伟大的实践和艰辛的探索,确立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推动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两大理论成果,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巩固、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使命。

(一)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社会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即坚持社会主义的共性与中国实际个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既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灵丹妙药死搬硬套搞教条主义,也不能否定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性搞狭隘民族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揭示的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它的本质特征,对于各个国家的社会主义都有普遍意义。每个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都必须以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都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是,在各个不同的国家中,在各国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社会主义共同规律和本质特征的实现形式、具体道路是各不相同的。如果否认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否认社会主义的共性,就会脱离社会主义的发展的科学轨道。如果离开本国国情把社会主义原则机械地去套用,就会造成严重失误,甚至葬送社会主义。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才是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惟一正确的道路。具体分析,社会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以下主要原因: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特点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人们依据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自觉建立的新社会,它决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谈到马克思主义时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说明,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无产阶级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共产主义新世界的思想武器,它一开始就是适应无产阶级斗争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除了选择马克思主义以外,别无选择。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向实践,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必定从德国走向世界,走到中国的工人运动中去,成为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伟大理论。所以,由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特点,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运用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灵活性,就是说,要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原则具体化、民族化,寻找出正确的道路和实现形式。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他们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列宁也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运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共产主义原则时,把这些原则在细节上正确地加以改变,使之正确地适用于民族的和民族国家的差别,而“不是要求消除多样性,消灭民族差别”。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必须使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革命和建设的新路。

其次,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从中国的国情看,一是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作指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具有必然性。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就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为了拯救民族于危亡,搞过农民革命,失败了;搞过改良主义,失败了;搞过民族资产阶级革命,也未成功。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最后交给了中国新生的社会力量——中国工人阶级,他们也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指导工人运动胜利发展的学说和精神武器。恰恰是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使命,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正确道路,从各个方面为工人运动指示了前进方向,而这些正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的。二是中国有自身的特殊性。中国的情况不同于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于苏联,中国有着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仅仅靠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不能解决中国问题的。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至今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总体上不发达,人口多,底子薄,属于发展中国家。因此,中国的这种国情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原则运用于中国的时候,必须充分注意中国的特殊性,使社会主义切合中国实际,带有中国特色。这正如列宁在1923年所预见的,在东方那些人口无比众多、社会情况无比复杂的国家里,今后的革命无疑会比俄国的革命带有更多的特色。

最后,这是我们党科学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本结论。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证明,什么时候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实际,我们的事业就得到成功,什么时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脱离了中国实际,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到巨大损失。对此,邓小平曾多次进行过论述,他指出:“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是我们吃了苦头总结出来的经验。”还强调说:“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回顾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所遭受的损失和曲折,尽管有多种原因,而根本原因是路线、政策脱离了中国实际。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的实际。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大家必须牢牢记取。1924年至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失败,其重要原因是由于陈独秀落后于客观实际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造成的。陈独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太幼稚,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应由资产阶级来领导,革命后自然是资产阶级统治,等资本主义发展了,无产阶级力量强大起来,再进行革命。他看不到无产阶级领导和开展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放弃领导权。结果,国民党背信弃义发动突然袭击,革命遭受惨重失败。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到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已经发展到6万多党员的党只剩下1万多党员,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低潮。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自称是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的王明等人片面夸大资本主义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认为当时中国应进行反帝反封建反资本主义的带有社会主义成分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犯了超越客观实际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结果导致除陕北以外各根据地的丢失和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组织的严重破坏,红军从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共产党员从30万人减到4万人左右,给党和红军造成巨大损失。毛泽东在实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社会主义运动符合中国国情的过程中,创建了伟大功勋,但在进行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又出现过失误和挫折。毛泽东背离了他自己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阶级斗争形势做了完全错误的分析,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发动“文化大革命”,造成全局性的长期严重错误。这些教训证明,社会主义如果脱离了中国实际,就要吃苦头,走弯路,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历史的事实同样告诉我们,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顺利发展和成功,都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实际的结果。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总结我党80年经验时指出:“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的基础上,从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找到了一条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而把革命引向了胜利。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正确地认识国内外形势,正确地认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而取得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从而指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胜利前进。因此,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正确运用于中国实际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使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实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就会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就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机。

(二)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要求

在中国搞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社会主义必须符合中国实际,那么,怎样实现这个结合,使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实际呢?江泽民在199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实现这个结合,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和掌握中国的国情,并把两者正确地统一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之中。”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他谈到这一问题时又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键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去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今中国,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开拓前进。”这些论述深刻地总结了把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从中可以看出,要实现这个结合,使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实际,给我们提出以下要求:

其一,必须科学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要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实际,只有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才具有实现结合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掌握马克思主义,最重要地是掌握它的精神实质,运用它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们决不能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否则,就会陷入照抄照搬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结果只能是理论脱离实际。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挫折,其根本原因就是脱离特定的历史前提,曲解了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例如,过去很长时间一味追求单一的公有制、把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对立起来,把平均主义误认为公平等等。

其二,必须深刻认识和掌握中国的国情。这是实现结合,使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实际的核心问题。没有对国情的真正认识和了解,就谈不上使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实际。不讲结合,就会使社会主义发生扭曲。只有充分认识国情,才能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奠定良好的客观基础。所谓深刻认识和掌握中国国情,最重要的是认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重大影响的一切有利的和不利的现实因素,特别是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它的变化。在认识国情时,要抓住中国的主要矛盾,而不能主次不分或主次颠倒;要把中国放在世界的格局中考察,而不是孤立地看中国;要把中国放在动态的过程中考察,而不是静止地看中国。不同的国家和民族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由于历史的发展和现实状况不同,主观和客观的条件不同,其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和形式、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进程,就会受到这些条件的制约而具有各自的特点。过去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失误,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教条式的理解,不加分析地采用别国做法,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对国情的正确认识,脱离了本国实际。只有真正认识国情,了解国情,掌握国情,才能确立制定路线、政策和方针的基本依据,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使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实际。

其三,必须善于从实践中进行理论总结。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了中国国情,是不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结合,社会主义就符合中国实际了呢?不是的。学习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了中国国情,只是给二者的结合提供了客观条件,要实现二者的真正结合,还离不开主观方面的努力。因为结合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善于从实践中进行理论总结。这也就是毛泽东所讲的“有所发现”,邓小平讲的说“新话”,江泽民要求的“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其道理:一是实践发展的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这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了解国情,这说明认识了世界。这二者都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我们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只有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从中引出规律性的认识,解决新问题,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从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由于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认识和理论总结,也是一个循环往复、永不休止的过程。二是理论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是适应历史进步要求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时代变化了,社会发展了,这一理论也必然要丰富、要发展。只有善于从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总结,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从而达到真正的坚持。三是做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时代责任。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社会发展千变万化,只有不断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马克思主义者,才能真正做到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实际。毛泽东就说过: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超过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者。当然,进行理论总结并非易事,是需要下功夫才有可能做到的。它要求我们不仅要精通马克思主义,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还必须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科学精神,善于理论总结,敢于理论创新。

其四,必须坚持以实践为基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实际,实现的途径和标准是什么呢?只能是实践,是亿万人民从事的丰富生动的活生生的实践。因为:一是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中国国情离不开实践。掌握马克思主义,虽然可以借助于书本和他人的传授,但是,纸上得来的东西难免浮浅,没有感性经验要想深知不行。掌握国情,不仅要对国情感性材料的获得需要到群众的实践中去获得,而且对感性材料加工概括的正确与否也需要到实践中去检验。二是实现两者结合的操作经验来自实践。马克思主义能够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是一种必然性和可能性,要变这种可能性为现实性,离不开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找到两者的结合点。三是实现两者结合的新成果来自实践。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坚持实事求是的过程。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寻找出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制定出适合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到实践中调查研究,必须集中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智慧,必须勇于探索和创新。须知,一切真知只有从实践中才能获得。四是检验实现两者结合正确与否的标准是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社会主义要符合中国实际,目的在于达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那么,通过什么途径来检验呢?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回答说:“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是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只要应用理论于实践,一般说,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方可解决理论的东西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这就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三)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从此在中国大地扎根、开花、结果。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发展也在中国产生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所谓社会主义发展的飞跃,一是其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并回答了时代的基本问题;二是解决时代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新的理论;三是使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质的变化和发展。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一次飞跃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的飞跃。这次飞跃从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始,到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主要以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标志。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成功建立了自己的阶级统治,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变成了现实。这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这次飞跃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矛盾空前尖锐。十月革命的胜利,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日益成熟,为中国革命胜利准备了条件。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大国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这次飞跃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革命发展方向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这次飞跃使一个新的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同时,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志。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和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第二次飞跃是社会主义由旧体制到新体制的飞跃。这次飞跃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现在,以现代化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开放为显著特征、以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标志,突出贡献是探索到既反映历史规律,又充分体现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新体制,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逐步得到展现。这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这次飞跃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社会主义传统建设模式,虽然在初期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但是,随着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的到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旧体制越来越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旧体制建立新体制就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这次飞跃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科学探索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到了新阶段。

在这次飞跃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使人民富裕起来了,国家发展强大了,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长足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同时,这次飞跃发生在社会主义低潮时期,中国这种具有活力的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遏止了社会主义低潮趋势,有力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和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同类推荐
  • 可爱的80后

    可爱的80后

    所谓80后,是指出生在1980~1989年的人群。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80后的实质意义远远超过80后的字面含义。因为,80后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变迁,代表着这一群体的喜怒哀乐。其性质与60后、70后一样,具有深深的时代印痕。其实,所有的80后,就像我们的小弟小妹一样,有着成长时的幼稚、有着不被理解的苦恼、有着桀骜不驯的叛逆。我们无需担心,也无需责怪,80后就是80后,他们将是民族的脊梁,将是时代的砥柱,必将肩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勇立潮头!
  • 难忘又一年

    难忘又一年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党与共和国的历史上.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转折”无疑是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开放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围绕这一事件,作者在深入研究后发现,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顿是历史转折的前奏;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为历史转折创造了前提;此后的两年为历史转折作了准备。
  • 教师公文包-法制窗口

    教师公文包-法制窗口

    本书分法律常识、法律咨询、法制纵横、法与青少年、学校·法律五部分,主要对与中小学生相关的法律常识进行了介绍。
  • 谁来为教育买单

    谁来为教育买单

    在古代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相信,这是改变自身和家族命运的不二法门。殿试试卷一页。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考试之后,中国人真的养成了“考试情结”?改革开放之后恢复高考,现在的教育制度深受科举的影响,从而扼杀了教育的内在精神,教育的目的本来是培养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个体,但现在教育的精神都被异化,人人都变成考试人。我们似乎看到这样的身影,清朝状元翁同龢秉烛夜读,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在嘶声呐喊……
  • 志愿者之歌

    志愿者之歌

    本书第一章是北京交通大学的志愿者志愿服务岗位全景展示———每个志愿者送上的奥运寄语;第二至第五章分别是场馆志愿者、媒体运行服务志愿者、城市运行志愿者、媒体村服务生自己写作的岗位服务事迹与心理成长轨迹记录;第六章记录学校的条件保障团队在志愿者背后默默地付出;第七章是对奥运志愿者的特殊组成成员的访谈;第八章是“奥运精神与青年成长成才”课题组的一部分研究成果。
热门推荐
  • 废材五小姐

    废材五小姐

    21世纪古武世家传人林小可因为意外,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魔法世界,在这个世界,人人惧怕的神兽是女主的仆人,有价无市的丹药被女主当糖豆磕儿。神器神马的,用来切菜最方便了!
  • 紫夜圣轩

    紫夜圣轩

    他,一个神帝转生!前世的他,被尊为“圣轩神帝”,但,大道沧桑,苦陷轮回!新的一生,新的位面,昔日的神帝是否会笑傲宇宙?重踏苍穹?再创辉煌?
  • 假如你是我的最后一滴泪

    假如你是我的最后一滴泪

    为了躲避与青梅竹马婚约的夏浅,千方百计逃出家族,一夜之间从著名跨国集团董事长千金摇身一变成了受人鄙视的孤女!跟学校里自以为是的星纪委员会贵族斗智斗勇同时,却意外收割了学院里最冷冰山花美男安时修的一世承诺。接着准未婚夫的转学更杀她个措手不及,在他口中得知家族巨大的变故之时,居然又被谣传患有人格分裂症?然而,当谎言背后的真相被血淋淋的揭开,她却陷入无法解脱的深渊。在最美年华遇到了你…是相濡以沫亦相忘于江湖,还是只可惜情深缘浅?她说:“如果有一天我消失在你面前,你会不会哭?”他摇头笑了笑,“不会,你就是我的最后一滴泪,我害怕一哭,就失去了你。”直到某天,一个跟夏浅一模一样的女生吻上他…
  • 冷血少女太逆天

    冷血少女太逆天

    天才陨落,重生成废材,炼丹算什么武器算什么武功秘籍算什么绝世高手是她师傅看谁还敢得罪她
  • 图腾异界

    图腾异界

    每个图腾,亦为信仰,每个团体,国家,民族,家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理解。可是科技纷飞和时代更替,信仰决堤,道德缺失,造成了新一轮的人类战争,可是战争过后,我们的信仰归何处?
  • 凤游九霄

    凤游九霄

    曾经自以为完美的爱情,到头来不过是一场骗局,害的她受尽折磨悲惨死去,他却怀抱佳人享受荣华。然而命运无常,大梦初醒时已是二百年后,曾经的爱恨已变成史书上干枯的墨痕。就当她放下一切重新开始时,周围的人或事又变得似曾相识,这一次,陆雁薇又该何去何从。
  • 边伯贤之梦醒时分

    边伯贤之梦醒时分

    都是我江欲汐活该!都是我一厢情愿,怪不得别人。梦里我长成了你喜欢的样子,现实你可不可以多爱我一点?
  • 末法仙王

    末法仙王

    末法时代,一个天大的谎言!这不是一个败落的时代,而是一个群雄并起,群王争霸的黄金大世!刘家乃至全天下最强体质的刘天,要在这条成仙路上击败无数的强者,成就一代神王!一路高歌,打进天人境,打进大帝境,打进仙域!
  • 十大绝学

    十大绝学

    当今天下太皇太后掌权,太皇太后一手遮天,设立东厂西厂,保卫己势。不理朝野百事,不问天下苍生,藏污纳垢。道门邪派广遍布各地,黎明百姓陷与水深火热之中。原本繁荣盛世的江山,如今天下大乱。道门烽烟四起,正道门派与邪教殊死搏斗四十余年不见很好效果,最近由孤云派的掌门指出握掌为拳,各个门派合为一体。推举出武林盟主一举歼灭邪派,正道门派纷纷赞成,一场灭邪之战即将开……
  • 腹黑竹马:早安,我的呆萌小甜心

    腹黑竹马:早安,我的呆萌小甜心

    和宋知新一起长大的温故从小就收遍了女孩子的情书。慢慢的,从不在意到了处处防范。你,你,还有你。靠近我的竹马想做什么?还好竹马大人体贴,有时候还会帮上温故一两把,这才得以驱走了那帮虎视耿耿的恶女。不过,竹马大人,咱们可以在一起吗?直到在一起以后,她才知道,所谓的温柔体贴的竹马大人也不过是个腹黑男。“报告竹马,咱们可以分手么?”“你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