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84500000009

第9章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和实践中着力解决的时代课题。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紧紧抓住这一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实现形式。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或体制模式,是多种多样的。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为我们寻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等基本制度的有效实现形式开辟了道路。人类的实践活动就是不断探索真理、认识真理的过程。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不断进行各方面的创新,在总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本质论,推动社会主义的完善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的设想与现实

理想与现实之间永远存在着一种张力。正是这种张力的存在,才引发了理论的思考和追求。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多样的,特别是事物的本质往往隐藏在事物表象的背后。因此,人们认识事物只能在时代和实践提供的条件下来认识,总会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认识事物的本质不可能一次完成。“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的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这样不断地深下去,以至于无穷。”这应当成为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方法论原则。

从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最初的提出来看,首先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现实状况的分析批判之上的。作为一种理论抽象,社会主义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更多的是对理想的关照。他们在完成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之后,即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必然”趋势,在科学理论和学说意义上展示了未来的社会主义。因此,“什么是社会主义”也就成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对这一理论问题的回答,马克思最初是从现实的角度出发的,在他们的时代,资本主义是其关注的最大现实。所以,社会主义不仅是针对资本主义这一现实提出的,而且对社会主义的规定也只有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分析和批判之上才能得到正确的阐述。正是从这一点出发,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对未来新社会作了预测和分析。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是代替资本主义的继承物,是高于和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并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和历史出发,通过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得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规定,揭示了一般特征。不过迄今未见马克思恩格斯使用过“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但他们从不同角度论述过社会主义本质和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新社会预见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社会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占有;社会主义社会是人们结成平等合作的关系有计划地为全社会进行联合劳动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在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实行按劳分配,即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社会主义社会是没有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的社会,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主义社会将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同时,国家的政治职能将逐步消失;到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物质关系和物质生产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的精神文化和社会生活也必然出现新的特点;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将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

以上八个方面,大致勾勒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体轮廓。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恩格斯使用“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两个概念的情况是很复杂的。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设想,有的直接指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有的则可能指共产主义社会,对两者的设想有时并未划出明确的界限,所以,只能在有分有合的意义上来把握这些设想的精神实质。还需要强调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对未来新社会特征的论述,始终采取严肃谨慎的科学态度。他们既未对社会主义作具体的详尽的描绘,也没有把他们的设想当做行动的方案要求同时代人或后人加以实施。1881年,马克思在回答荷兰社会民主党人提出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应采取哪些政治和经济的立法措施的问题时指出:“这要取决于人们的特定环境”,“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是虚无漂渺的。”1886年,恩格斯给英国费边社领导人写信,指出:“无论如何应当声明,我所在的党没有提出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在此以前恩格斯还嘲笑那些想从《资本论》中看到社会主义千年王国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人,说:“谁期望得到这种愉快,谁就大错特错了。”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奠定了现实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基础,并对整个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共产党宣言》发表后150多年的社会变迁,特别是对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检验,他们关于未来新社会设想的主要方面被证明是正确的,对今天的社会主义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此同时,他们构想的某些内容,也被证明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时代的局限性。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突破了他们的某些设想,在新的实践中出现了前人难以预料的新情况。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很难以完全纯粹和统一的形式实现全社会的占有;

第二,现实社会主义社会很难完全按照统一的总计划协调地安排生产力和社会生产;

第三,现实社会主义也不可能立即消灭商品生产和货币关系。

此外,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阶级关系,关于按劳分配原则的某些构想,与现实的社会主义也存在着一定差异。社会主义的实践远比他们的构想复杂得多,遇到的问题更多。这样,一个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问题,就自然而然地摆在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面前。

十月革命后,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中,积累了十分宝贵和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列宁在十月革命后仅仅生活和工作了7年时间,有许多极有价值的思想没有来得及理论化、系统化并付诸实践。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在十分困难和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里,领导苏联人民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从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先进的工业国;独立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新问题,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斯大林时期所形成的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苏联体制模式则是对列宁思想的变异,为苏联及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的一系列重大挫折乃至失败埋下了隐患,这一点是值得令人深思的。

(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上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观点。这些思想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党的八大关于现阶段主要矛盾的分析和党的中心任务的论述。当时提出在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剥削阶级消灭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这个表述正确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状况。后来毛泽东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一文中又说,必须在我国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基础和现代化的农业基础,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获得了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现在这个物质基础还很不充分。

第二,社会主义建设中应处理好十大关系的思想。十大关系也就是十大矛盾,包括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国家、集体和个人,中央和地方,汉族和少数民族,党和非党,革命和反革命,是和非,中国和外国。毛泽东还提出了探索“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命题。

第三,提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思想。1951年,刘少奇首先提出了“人民内部的矛盾”这一重要概念。毛泽东明确指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并且提出了在经济上“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在政治上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文化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方针。

第四,周恩来等同志提出了重视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以及向科学进军的思想。

第五,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还提出在所有制问题上,除了国营、集体以外,还可以搞一点私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值得注意的是,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一员,参与了当时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1956年党的八大以后,邓小平为宣传贯彻八大路线,落实八大的主要任务,在一些讲话中反复阐明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的重要性。1956年11月17日,邓小平会见国际青年代表团时就阐述了马列主义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简单照搬外国经验的问题。他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句话本身就是普遍真理。离开本国的特点去硬搬外国的东西,这条普遍真理就不能实现。”1957年春,邓小平由太原到兰州再到西安,一路反复宣传八大提出的任务。他在西安向干部所作的《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的报告,坚持了党的八大对我国国情的现实分析,明确指出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时起,革命的任务也就基本上完成了,今后主要的任务是搞建设。其可贵之处在于提出从中国国情出发,“面对国家的现实”、“面对群众的需要”进行建设的指导思想。他尖锐地批评了在建设问题上脱离中国实际的主观主义,主要是教条主义倾向,批评有些人总是贪大贪新。在这个报告中,邓小平已经触及到照搬外国经验的弊端,认为这是我国建设中暴露出来的严重缺陷。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还没有过去,农业生产尚未恢复,为了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在全国许多地方出现了农民和基层干部包括党内一些同志要求实行包产到户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在《怎样恢复农业生产》一文中,针对当时的情况讲了一段很重要的话。他说:“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这一思想,在后来更加清晰深刻地表现出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毛泽东等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八大前后确实是想冲破苏联模式的桎梏,探索我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并且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做过有益的探索。但是,这些正确的思想没有继续下去而被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打断了。以后思路“左”转,相继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直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错误,其主要表现在:过于重视生产关系的变革,有时忽视生产力的发展;把社会主义理解为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实行权力过分集中的管理体制;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等等。这些认识脱离了我国的实际,导致了社会主义实践的严重失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经过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认识社会主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广度和深度有了空前的发展,我们有可能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正确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同马克思恩格斯时期、列宁时期和毛泽东时期相比,今天认识社会主义的条件更多样、内容更丰富。我们不仅可以从理论上,重要的是可以从社会实践中;不仅可以从一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而且可以从多国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仅可以从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中,而且可以从社会主义的新鲜经验中;不仅可以从社会主义胜利发展的成功经验中,而且可以从社会主义遭受挫折的失误教训中来认识社会主义。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从当今时代特征和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从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和治国目标,从我国面临的国际挑战和机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的国情,进而科学地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突出强调了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重要性。他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反复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早在1980年1月,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同年四五月间,他在《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一文中,进一步提出“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并首次使用“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1984年6月,邓小平在接见日本外宾时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1985年他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说:“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在这次谈话中他还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1987年4月,在会见外宾时,邓小平强调指出:“现在的方针政策,就是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总结的结果。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1991年8月,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总结了过去的经验,他说:“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

邓小平如此尖锐地提出这个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准确概括。社会主义建设的挫折是我们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所造成的失误,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造成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又要坚持改革开放。所以,承认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完全清楚的认识,是进行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前提。同时,只有首先承认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消除错误观念,才能使我们的改革不落入盲目的实践中,才能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思想也是我们党集体智慧的结晶。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七条基本特征,即:剥削制度的消灭;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从十三大到十四大,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和全面改革的深化,我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发展。1990年春,我国理论界依据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总结了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作了八条概括。主要有:无产阶级专政;公有制;按劳分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和平外交原则;党的领导。这个概括从实际出发,比较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情况,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有了一个基本规范的认识。但是,这个概括并未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最主要的本质特征提出来。

直到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才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围。这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表述后来被写进党的十四大报告中,从而最终解决了这一长期困扰我们的理论问题。实践在发展,认识也深化。邓小平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并不表明已经穷尽了对社会主义的真理性认识,而是提供了认识社会主义的新视角、新起点。党的十五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特征和基本纲领,明确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三大目标”和“十大政策”,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精辟论断,是以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事实为依据的。他深入观察和思考三个“历史事实”:一是中国搞社会主义,出现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二是苏联东欧国家搞社会主义,一夜之间垮台;三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搞社会主义,结果是越搞越穷。发生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对社会主义理解出现偏差,才导致实践中的失误。因此,建设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也就是要从本质上把握社会主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邓小平多视角、全方位思考社会主义问题。他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等。这些重要论断,反映了邓小平追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虽然这些思考是多方面的,但是邓小平紧紧抓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历史主轴线,最后才概括出了社会主义本质。总之,邓小平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基本成果的前提下,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在全面思考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揭示出了社会主义本质。

同类推荐
  • 清粥草头咂咂鱼:江南野味的民间话本

    清粥草头咂咂鱼:江南野味的民间话本

    当美食日渐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时尚,雅俗共赏成了一种趋势。家厨与食府,会搭起各自不同的景观。味道的厚薄,人情的冷暖,行云流水,自在其间。江南鱼米之乡的丰饶与温润,最能显见于口腹之道。其实,吃什么,喝什么,聊什么,都是次要的,关键在于味觉能透露一种心情。本书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江南,有口舌惜繁华的秦淮桥下水,有舌尖下的西湖,有味蕾上的芜湖,有茶意的江南,有风味里的故乡。好吃好看,给江南古意平添了一分魅力。
  • 聚焦中国名校管理中国中小学名校校长办学理念(精装)

    聚焦中国名校管理中国中小学名校校长办学理念(精装)

    聚焦中国名校管理中国中小学名校校长办学理念(精装)聚焦中国名校管理中国中小学名校校长办学理念(精装)
  • 大师的背影

    大师的背影

    20世纪70年代初,“我”以一个工农兵出身的画家、作家的身份,在实干的政治家郑永和打造出来“学大寨”的典型——辉县,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来此接受劳动改造的艺术家。因此,得以近距离地收藏这些当时第一流、经过时代冲刷后仍旧是第一流的重要人物的许多真实故事。书中,他们立体可观:他们也犯过错、媚过俗,但岁月掩不住他们的光辉。
  • 福利分化:比较社会政策批判导论

    福利分化:比较社会政策批判导论

    本书是一本比较性的专著。它探讨了四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瑞典、德国、英国和美国。从社会等级、种族和性别等视角探讨社会政策,本书表明了在这些区分当中福利衡量显示出了重要性。作者描绘了四个国家的福利政策,分析了各自的利弊,指出了每个国家面临的五大问题。本书浅显易懂,主要阅读对象为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教师,是一本非常好的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专著。
  • 玩味

    玩味

    娄义华:现任职中国先锋作家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香江》文学杂志执行总编。从事新闻工作十余载,先后在《当代诗坛》杂志任编辑;《湖南人口报》记者、新闻摄影记者、编辑;长沙电视台女性频道任编导;新华社湖南分社记者;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东方新报》社任编辑、首席记者、主编等职。
热门推荐
  • 终于说爱你

    终于说爱你

    普通女孩路过一家服装店,看见一件衣衫,然价格高昂,便理智的放弃,去逛无数家服装店,看无数件衣衫,妄图找到一模一样但价格便宜的。越是找不到,越是抹不去那件衣衫在脑海里留下的痕迹……卢小澄并不知道自己就是这种女孩,曾经一眼认定的人,在她心中高不可攀,便理智的放弃,之后再如何放低自己的心,都看不上其他人……普通女孩咬牙回去买下那件衣衫,奢侈一次满足平淡生活以上的幻想世界……那么,卢小澄呢?
  • 未了情缘

    未了情缘

    书分两辑。第一辑为散文。大体分生活散文,为友人著作写的序言和评论,以及上大学时期的几篇小文三个部分,基本按写作时间排序。第二辑为长篇纪实《往事如烟》,如我在篇首“题记”中所写,不是写个人自传,是想以自己大半生为经,以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为纬,尽可能使文章容量大些、信息量大些。
  • 玄心唯道

    玄心唯道

    “天若要压我,就劈开那天,地若要拘我,就踏碎那地,众人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一道神霄五雷诀,一把龙吟焚天剑,且看辰风如何跋三洲,行四界,灭苍穹!什么是道?我就是道!!书群:笔绘人生517588355
  • 绝颠斩昊

    绝颠斩昊

    这一世,只为追求我所追求。这一世,只为寻找我所寻找。这一世,只为苦尽甘来。这一世,只为道心恒久。天不愿……斩了便是。
  • 寻天理

    寻天理

    前世,后世,哪一世能给我清静;人心,命运,何时才可放我自由;天理,人理,可否寻得真理;过去,未来,怎样掌握自己。
  • 最强称号系统

    最强称号系统

    “为了拿到【最强导师】这个称号,我不得不给保镖无数的美联邦总统好好上堂课,感觉好危险的样子。”“我一个人挑你们一群并不是嚣张,只不过是为了获得【以一敌百】这个特殊称号而已,大家千万别误会啊,我向来是如此的低调……”“有了【任性学霸】这个称号,我的学习速度可以提升数倍,绝世天才们,就问你们怕不怕?”“向国民女神连续表白99次不是我的本意,等我再表白失败一次获得【百战百败】这个称号就不做这傻事了。什么,国民女神接受我的表白了,那我之前的99次表白岂不是做了无用功。”
  • 英雄联盟之上帝之心

    英雄联盟之上帝之心

    他重生了,踏上了他热爱的LOL职业之路,他与队友并肩作战,利用自己的上帝之心洞悉对手的想法,拥有上帝视野,从国内两年奋战,一路崛起,站上国服之巅,一路横扫世界级对手,却在最后一刻,被队友在LOL世界总决赛上抛弃,被人顶替,心灰意冷的离开战队,而少了他的王者战队,却在总决赛上一败涂地.2年后的某一天,一名神秘的国服玩家,在韩服遭几大王者狙击,却依然登顶韩服,震惊国服韩服,一时间,韩服国服混战开始.
  • 遥遥修魔路

    遥遥修魔路

    魔,印度梵语魔罗,中华译为杀者,他能杀害正修道人的法身慧命。强者如林的大陆上,渴望得到力量的少年,误入修魔之道。天下乱因我起便因我终。
  • 李代桃僵

    李代桃僵

    唐中期以后宦官势力崛起,操控皇帝废立,左右政局,以内诸司使架空前朝,掌控天下!李煦发现自己如果想做点事就离不开他们的合作,所以就跟他们合作了,合作很愉快,成就很伟大。《李代桃僵》说的就是这么一个没溜的故事。————————————
  • 樱落谭曦

    樱落谭曦

    我们很多人都懂得恨,但是,谁会想到,一个跟在自己妈妈身边的忠实助手竟会杀了妈妈和自己的双胞胎姐姐!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选择什么方法复仇?面对自己的身份,有时我们想要复仇却难以达到吧!初次写作,望大家多多建议,必定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