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84600000017

第17章 中宵悔恨

嘉靖皇帝斥责廉直忠耿的何孟春为“毀君害政,变乱是非”、“倡众逞忿,非大臣事君之道”(注一)。

斥责、罚俸、左迁;使一向守本分,遵礼法,凡事讲究中庸之道的文徵明,对何孟春的遭际,也不能不感到寒心。他《送何少宰左迁南京工侍二首》中,先把何氏比拟为忠言被放的三闾大夫屈原;次首,则比之为大叹“总为浮云能蔽日”的诗仙李白:

“何人发难干伦纪,有客输忠翼圣明,礼重乾坤那可易?事干名教得无争!百年富贵浮云淡,万里江湖白发生;李白从来多感慨,凤凰台上望神京。”(注二)

吏部尚书乔宇,对立国百五十余年的明朝而言,像王阳明一样,可谓有再造之功。

宁王叛军初起的时候,即率大队人马,出鄱阳,蔽江而下,声言直取南京。

但,这时的南京兵部尚书乔宇,却是一副了不为意的样子,不时带着宾客,到南京城外,饮酒作乐,谈笑自若,实则密察形势,暗置兵马,以为攻防准备。结果南京中外宴然,非但民众安堵如常,连赶赴秋闱的士子,也依旧陆续进入南京。

颇富才略的指挥杨锐,署为安庆守备,是乔宇布在九江、湖口到南京之间的一着险棋。宸濠原本无意攻取安庆,只想顺流而下,和乔宇一决雌雄。文武兼具的知府张文锦、都指挥杨锐、指挥崔文,一面令军士鼓噪,一面登城,大骂宸濠。兵贵神速,只是,宁王经不住这种激怒,顿时忘记了此行的主要目标,竟把艨艟战舰,停留在安庆城外,下令抢攻。而战事也就在张文锦和杨锐、崔文激励士气,誓死守城的情況下,胶着下来。

安庆的久攻不克,成了宸濠的致命伤,也成了战争的转捩点。在南京的乔宇,利用这段宝贵时间,一举肃清了准备为宸濠作内应的三百名死士,悬首江滨,使宁王闻风丧胆,失去了东进的勇气。在江西的王阳明,则出其不意地攻复南昌,断绝了宸濠的退路,并积极部署鄱阳湖中的决战,终使声势浩大的叛王,转瞬之间,一举成擒。

在正德南征的漫长两年期间,江彬屡谋不轨,均经乔宇牵制,化解于无形之中。

江彬索取南京宮门锁钥,乔宇指示都督府说:

“守备者所以谨非常,禁门锁钥孰敢索,亦孰敢予;虽天子诏不可得!”(注三)

江彬不时矫旨,诸多需索,乔宇则一一当廷面白,使江彬不得不为之收敛。

南京及随驾诸臣,三次伏阙,请驾回銮,以免横生枝节,均为乔宇暗中倡导,而他自己也一再伏阙请驾,并一直扈送正德皇帝到扬州,以防不测。

朱厚熜即位,召乔宇为吏部尚书,嘉靖初年的许多用人行事,多由乔宇所策划,使天下欣欣望治。

渐渐地,由于对兴府候补官员的任用、外戚封爵,以及议礼等问题的看法,与皇帝意见诸多不合,感到处处掣肘,乔宇只好乞求致仕。当御史许中、刘隅等觉得乔宇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疏请慰留时,嘉靖皇帝对这卫护过明朝命脉的长城,去留了无顾惜:

“朕非不用宇,宇自以疾求去耳!”(同注三)

晋用南京兵部前,乔宇曾拜南京礼部尚书。文徵明杖履从游,久列乔氏门墙。此次金台握别,倍感依依,也为梁柱之去,有着无限的惋叹:

“四十余年仕阙廷,归来双鬓未全星,一身用舍关天下,千载风流尚典型。启事从来夸水鉴,移文曾不愧山灵,等闲颂德知何益,自有勋名照汗青。”——《送乔冢致仕还太原》二首其一(注四)

乔宇是诗人,也是著名的书家,他篆隶的表现,颇具李斯和李阳冰的风貌,评者谓为有明第一。去职数年之后,乃师杨一清卒,乔宇渡江吊祭,行至南京时,父老出迎。忆及宁王叛日,阻敌、固防的各种措施,及正德末抵制江彬、伏阙请驾等对社会与生民的功德,人们莫不举手加额,争相颂赞:

“活我者,公也。”(同注三)

大概,这也就是文徵明赠别诗中所谓:

“自有勋名照汗青”了。

文徵明在《怀归诗》序中写:

“徵明自癸未入京,即有归志,既而忝列朝行,不得即解,迤逦三年,故乡之思,往往托之吟讽……”(注五)

在这漫长的三年时光中,随着离家的时日和时序的变化、好友的聚散、体康的否泰、政局波荡等不同的因素,文徵明的心灵,也起伏不定。纵观他三年来的吟哦,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感情层次:

春日骑马郊游,无论城西的玉泉,或城南的清浅溪流,都能使他暂时沉醉。柔嫩的柳条,轻拂着青衫皂帽。从树梢上面,隐约露出一抹淡淡的山色,仿佛带着会心的微笑,大有“相看两不厌”的意味。无垠的碧草,与溪畔青苔上的点点落花,映照出一种特别的情趣,文徵明顾而乐之,所吟咏出来的小诗,也轻快得像淙淙流过的细波:

“……地偏白日无留鞅,春尽青苔有落花。三载京华尘土里,只应此际不思家。”——《春日郊行》(注六)

这种宜人的春景,使文徵明置身于陶然忘我的境界,怀归情绪,一时为之荡然,是怀归诗中,仅有的一剂清凉散。

玉堂值夜,阒寂中,遥闻刻漏悠长的声响,掺杂着几声细碎的铃索,使睡意蒙眬的文徵明,分不清身在瀛洲,或江流环绕着的故乡。

秋日早朝,待漏宮门。殷殷的钟鼓,在乍分的曙色中敲击着,给人一种心神不宁的感觉。紫云阁仍旧在氤氳里,隐隐现现。缕缕乡愁,就在这种单调刻板的时刻,缠绕、啃噬着他。鼓声和那片带着凉意的玄色氤氳中,他看到了石湖的帆影和石湖精舍四周的篁丛,感到故园、林壑间猿鹤那种幽怨期盼的神情。

“……常年待漏承明署,何日挂冠神武门,”——《秋日早朝待漏有感》(同注六)

那是发自他心灵深处的声音,一种遥远的,故乡的呼唤。

“南望吴门是故乡,兴怀山泽意偏伤;一行作吏违心事,千载移文愧草堂。……”——《次韵卢师陈二首》(其二)(注七)

类似的诗句,几乎成了文徵明的口头禅。面对乡友同样抑郁的眼神,北方的烈酒,沿着喉咙,火一般的流下,不久便在文徵明的脑海中,扩散成洞庭东山一树树初熟的橘苞,菰米羹混杂着飘浮在空气里的桂香。横塘听雨的景象,则永远像挥洒中的水墨画,痛快淋漓,透着一种日暮风急的凉意。

以上种种,在文徵明诸般乡愁中,只是像一袭轻纱那样,充斥于生活里面,似有若无,却是挥之不去。

依据某些年表记述,文徵明嘉靖二年六月家书中,提出妻子进京之议,推测八月由苏州动身,当年九月,即可夫妻团聚。但也有的年表显示,徵明夫人吴氏,直至三年八月,始由吴下起碇。如果后者为真,这漫长的孤独与等待,足以使文徵明的愁绪,浓得像一杯酽茶。其时,文彭二十八岁,文嘉小长兄四岁,虽然均已长大成人,但显然既不了解朝事的纷乱,也难以体会背井离乡的父亲的心境,对万金家书,不免有些疏懒。文徵明自己又何尝不是呢?愁闷当中,反而很少修书给家人好友,一叙衷曲。桃李满园,燕子衔泥,恼人的柳絮,飘飘飞舞,儿子的家书,却是杳然无踪;文徵明一面抱怨儿子少不更事,一面也怪自己慵懒和烦乱,多少知音好友,竟连封信,连首诗都没有寄去:

“终日思归不得归,强驱羸马著朝衣,岁寒空负梅花约,客舍频看社燕飞。儿子遥怜更事少,故人久讶得书稀;何当便买扁舟去,笠泽东头有钓矶。”——《思归》(注八)

朔风、北雁、落叶,一向最动旅人愁思,文徵明自不例外:

“尺书不至意茫茫,酒醒俄惊雁北翔,迢递秋声连朔漠,蹉跎归思满衡湘。……”——《闻雁》(同注六)

在政潮洶涌,局势混沌的那段期间,文徵明的情绪表现,可就不仅像“终日思归不得归”、“尺书不至意茫茫”那么温婉了;归思之激切,简直到了刻骨铭心的程度,而且,对于妻离子散,措身仕途,抱着极度悔恨的心态:

“年侵病迫久应还,贪恋君恩尚强颜,胜有黄尘随马足,未忘青琐点朝班。……”

这诗的下半首,直以晋世子申生,未及时出走而遭杀身之祸。汉王仲,明天文与道术,济北王兴居反时,仲为惧祸而不愿绾兵,弃职浮海,奔乐浪山中而得全。用来隐喻议礼、哭左顺门诸臣的遭遇。其内心之苦痛与义愤,实不难想见。

“……申生不去终钳市,王仲何如只抱关;连日惊魂殊不定,尽随乡思绕吴山。”(注九)

这时,文徵明心中的“吴山”,无异于避秦的桃源。

《秋夜不寐枕上口占五首》(注十),是他几年来思乡情绪的总爆发,像发自火山口的熊熊岩浆。

这五首七律,魂萦梦绕,尽写吴门风光、家中景况。玉兰堂的碧草帘栊、绿阴门巷的午风、床上的残荐孤琴、书架间的牙签万卷、百花洲上所观赏到的十里红栏、围郭山色……写得缠绵细致,一事一物,莫不有情。而每首诗的结句,都仿佛有惋叹、懊悔的泪光,闪闪烁烁:

“谁令抛却幽居乐,掉鞅来穿虎豹场!”

“谁令抛却幽斋乐,骑马来听午夜鸡!”

“谁令抛却乡关乐,博得黄尘扑马头!”

“谁令抛却江乡乐,来著青衫博俸钱!”

“谁令抛却交游乐,嬴得青青两鬓华!”

怀归到了这种地步,文徵明除了以酒浇愁之外,就只有拼力挣脱那误入其中的利禄牢笼了。尤其在三年考满的关键时刻,避之犹恐不及,岂肯像某些同官所劝说的那样,前往拜谒当道,以求迁升!

嘉靖四年重九,文徵明在北京迎恩寺中度过。这已经是第三度见到塞鸿南归。传自四面八方槌衣的砧声,使他忆及离家时妻子整理征衣的情境;也使他惊觉到新知旧友,已经愈来愈少。

“……愁里漫逢佳节至,撙前殊觉故人稀。……”——《九日迎恩寺怀归》(注十一)

病中的文徵明,怀念起经常和师友诗酒流连的葑门东禅寺,心头不由得一阵酸楚:

“……遥忆故人多隔世,如闻老衲去游方;不知听雨南窗下,谁与经续断香!”(注十二)

南翔的塞雁,在一冬之隔的春天,又将北旋。游方的老衲,在深山野寺中,面对青灯古佛的景象,不仅可以想象,而且也有倦游归来的一日。隔世的亲知好友,则只有泉台相会了。

吴爟逝世于嘉靖二年九月,三个月后,唐伯虎撒手人寰。再三个月,也就是嘉靖三年暮春,太傅王鏊接着谢世。在王鏊眼中,文徵明形同子侄,其一生的道德勋业和治世的理念、学术思想,冀望借文徵明的史笔以传。洋洋三千四百余字的《太傅王文恪公传》(注十三)不但是文徵明的用意之作,也是研究王鏊生平、诠释其学术思想、剖析其历史背景的权威。王文恪公传的墨沈未干,自幼呵护教导他的叔父文森,作古的噩耗继踵而至。

文森卒于嘉靖四年五月。文森雅慕其先祖文天祥为人;又因为这位南宋丞相曾建节吴门,有功德于民,乃奏请朝廷,建文山忠烈祠于自家宅左,命儿子文斗主持。而生平以忠义自许的文森,即易篑于他所崇敬的文山祠侧;在文徵明感觉中,显然不是一件偶然之事。

徵明因荐释褐之后,文森有家书数封,以示己志;颇想有一番作为;更希望一见亲手培植的犹子,而一切都为时已晚。当文徵明修史二载,初次上疏乞归的时候,这位既是诸父,又似师友的亲长,已经溘然长逝。

嘉靖践位之初,工部李尚书、户部胡侍郎,以及沈御史,曾先后上疏,推荐文森老成,应予起用。其时文森已年逾耳顺;文徵明眼见其后朝政之衍化,于唏嘘悲怆之余,也深庆李尚书等荐疏不报,否则以文森的忠耿正直,置身于议礼的浪涛之中,难免会招不测之祸。

时仅一年之隔,岳父吴愈亦步入黄泉。他的归期愈近。亲友的噩耗,传来愈频;叔父、岳父丧事之间,还有嘉靖三年秋天的都穆之丧。

自从二十六七年前,伯虎春闱冤狱之后,徵明对都穆虽然不像伯虎那样避不与见,但也鲜少往来。有时,文徵明见到祝枝山、都穆、唐伯虎和他,旧日相互唱酬的诗作,不免回想到少时,同在沈周处学诗,以及经常诗酒酬酢的情景。

“外面令人倍惆怅,里边容眼自分明。”(注十四)

苦学强识的都穆,常能随口背诵出沈周诗中的一些警句,沈周那种慈祥、宽恕待人的眼神,就浮现在文徵明的脑中。而沈周这两句《咏帘》诗的意蕴,也常能发文徵明的深省;同一湘帘,外望、内视,竟有扑朔、分明的差别。也许每个人的内心和行为之间,都隔着一重使物态变得朦胧的湘帘;都穆常诵沈周警句,是否也是一种自我剖白和寄托?

“无方漂泊关游子,如此衰残类老夫。”

“懊恼夜生听雨枕,浮沉朝入送春杯。”

“万物死生宁离土,一场恩怨本同风。”(同前注)

沈周的落花诗,文徵明不知曾抄写过多少次;当都穆酒后吟咏这些珠玉般的诗句时,听来仿佛是其内心悔恨的幽叹。渐渐地,文徵明对都穆在北京时,对唐伯虎所造成的无心伤害,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态度。

嘉靖四、五年之交,苏州知府胡缵宗到北京述职候迁,王守到北京应诚。曾为伯虎作过墓志铭的胡缵宗,此际更以工部主事伍畴中所为行状,撰为《都少卿墓志铭》,述其生平、为官和为学,文徵明觉得,这对九泉之下的都穆,可能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嘉靖五年春闱,王守高中进士,文徵明为好友由衷地欣喜。但,当他在诗酒唱和中,读到王宠给王守的赠别诗,立刻为仍在家乡孤单失意的王宠诗句所感动:

“富贵别离易,贫贱去住难,游子起蓐食,尽室惨不欢。高堂有老亲,雪涕何汎澜,征马为踌躇,僮仆皆辛酸。蓟门莽萧萧,澌水流桑干,朔风旌旗裂,胡雁愁羽翰。……”——《乙酉送家兄履约会试》(二首之一)(注十五)

诗中,为长兄晋京应试而举家悲怆,长歌当哭的情景,使文徵明读之酸鼻,恨不得立刻插翅飞回江南,安慰王宠,一扫几年来日夜煎熬他的乡愁。

嘉靖五年,孟冬十月的北方,正如生长在南国的王宠,送别乃兄诗中所想象的:“蓟门莽萧萧,澌水流桑干……”那样荒寒。

在多位好友并马相送之下,困居京华三年半的文徵明,终于谱出了致仕出京的心曲:

“独骑羸马出枫宸,回首长安万斛尘,白发岂堪供世事,青山自古有闲人。……”——《致仕出京言怀》(注十六)

当友人立马折柳,暮色映照杯酒之际,文徵明的心神,早已回返停云馆玉兰堂下和石湖帆影之中。

但一片白茫茫,横亘在前面的潞河坚冰,使船只胶着,根本无法启航,归心似箭的文徵明,不禁发出穷途之哭。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伊莎多拉·邓肯

    名人传记丛书——伊莎多拉·邓肯

    伊莎多拉·邓肯是美国著名的舞蹈家,是第一个披头赤脚站在舞台上表演的舞者,被尊为世界现代舞的先驱人物。她在舞台上拥有光芒四射的美丽,现在让我们沿着她生命的足迹,一点一点地探寻她的一切。
  • 中国古代高僧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高僧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历史上的许多高僧大德之所以能受人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良田千顷,华屋万间,而是在于他们的甘于淡泊,他们不贪安逸,不务奢华,只是在淡泊之中,使僧格不断地升华、滋长。《中国古代高僧传》这本书中讲述了大约10位高僧的故事,主要介绍了“法显、鸠摩罗什、真谛、智顗”等等高僧的故事。
  • 元帅智慧:徐向前

    元帅智慧:徐向前

    徐向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党和国家及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他戎马一生,驰骋疆场,擘画军事,大智大勇.足计多谋,奇韬伟略。徐向前善于从全面分析敌我力量强弱、战争态势优劣、战场环境利弊等实际人手,施谋展计、用兵布阵,由此创造了诸多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有效战法,提出了对中国革命战争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军事理论,提供了不同地域、不同条件、不同样式的成功战例。江泽民同志说:“徐向前同志戎马一生,身经百战,战功卓著,具有高超的指挥艺术和深厚的军事理论造诣。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9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9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唐太宗:最善于用人的皇帝

    唐太宗:最善于用人的皇帝

    《唐太宗最善于用人的皇帝》主人公南征北战,他为大唐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玄武夺权,他登基九五,君临天下。他文治粲然,可谓一代英主;他武功赫赫,足称干古帝范!其内容包括贞观之治,以身作则、武镇边疆,闻风丧胆等。
热门推荐
  • 将夜之白

    将夜之白

    (看过好多著名网文大神的同人小说,却发现从来没有猫大的小说同人的,这真是一件令人哀伤的事实啊……既然如此,我就来一发吧。)普通简介:一个来自异世的灵魂,恰好重生到那人最落魄的时刻。没有宁缺的小侍女,没有叶红鱼的剽悍兄长,没有大师兄的天赋,没有二师兄的骄傲,没有观主的逆天,没有夫子的无敌。他所有的,只是那个原来名为隆庆的青年看似辉煌却一文不值的前半生。那么那个男人该如何做,才能在自己注定沦亡的命运长河中奋起,持剑朝天?
  • 花千骨之千古爱恋

    花千骨之千古爱恋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 EXO三人组VS校花三人组

    EXO三人组VS校花三人组

    EXO三人来到一所学校,遇到了校花三人组。可没想到这三个校花居然分别是他们三人的未婚妻,看校花如何征服EXO三人组。
  • 他已成神

    他已成神

    御神帝一,湘北的绝对主力全能得分手;青学的神秘队长,副队长手冢国光永远的目标;梁山泊的军体拳高手,被称为梁山泊最强者,杀人技巧独步天下;唯一领悟神之一指的棋神,连佐为、塔矢行洋都不是其对手;日本的大明星毛利兰、赤木晴子、灰原哀全都是他的粉丝;著名的漫画家死神、龙珠、家庭教师、海贼王……和平年代间,工藤新一的降生是日本警察的幸福。而和平年代间御神帝一的降生是整个世界的幸福。御神帝一,世纪的传奇!他已成神!!
  • 今生之为你而来

    今生之为你而来

    那天雨过天晴一瞬间一条无形的彩色光射进医院内,一个新的小生命诞生了;十九年后,一个穿着中西结合的水蓝色衣服在灯光下有这中国的古典美式和西方现代的美走在T台上,而台下某人的眼光从她上台一直没有离开过她,在心里她就像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丽。(作者:嘻嘻后面那句套用了周敦颐的《爱莲说》)
  • 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一书,系统的表述了余秋雨先生从灾难时期开始一步步寻觅出来的中华文化史。除了一篇文章之外,其他所有的文章都是第一次发表。全书230千字。一路上写的书已经不少。由于读的人多,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盗版狂潮。作者的书在国内的盗版本,早已是正版本的十倍左右。前些年应邀去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演讲,馆方非常热情地把他们收藏的作者的中文版著作一本本推出来向听众展示。
  • 养个小妖当媳妇

    养个小妖当媳妇

    渣爸要我换心给妹妹,猝于手术台……有幸穿越,猝于喜床……千锤百炼小花妖出世谁与争锋……
  • 云杳录

    云杳录

    运筹帷幄的镇国长公主一朝国破家亡,再睁眼成了逼死自己之人的女儿。她设计重回黎京,与名满京都的端王不受控制的越走越近。一次受伤梦回前生,察觉以往不曾注意的一些蛛丝马迹,当年殉国竟只是一场阴谋,原来她过往二十五年竟都活成了一场笑话……
  • 尸路行者

    尸路行者

    药物研制事故产生的病毒”红猿“通过人类体液为载体,席卷了世界各地,感染病毒的人们变成了以活人为食的行尸。人类文明被破坏,各地军事基地陆续沦陷。出生在山城省江市的赵小见背负着没落家族的责任,带着被漂亮女友抛弃的痛苦,从沦陷的基地中逃生,前往省城疾控中心军事基地寻求庇护,却发现一切已然失控……在行尸密布的世界里,赵小见与幸存者们迷失在求生路上,希望寻找一处安身之所,建立赖以生存的基地……失去次序的末世中,欲望和人性被放大到极限,人类也许比行尸更可怕。
  • 仙侠妖魔传

    仙侠妖魔传

    我叫韩天,我有一个神棍一样的师父,还有两个妖怪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