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84600000030

第30章 幽斋古石

对年逾古稀的文徵明而言,儿子是他生命和艺术的延续,平日呵护之外,在艺术传授上,也不遗余力,冀能青出于蓝。儿子的潦倒场屋,使他不时发出无奈的叹息,像他、许多好友和门生弟子那样,功名得失,只好委之于“命”。文徵明原有三子,不幸折去季子文台,为此,他曾致书王守,表现他那刻骨铭心一般的苦痛;唯由于文献资料所限,人们对文台所知甚少。

弟子,则纯是他艺术生命的延续和发扬,在与他们的杖履偕游中,不仅受他们的扶持,感情得到寄托,无论他们的思想谈吐和各异的艺术风格,都可以使他得到一种教学相长的喜悦。例如陈淳、朱朗、周天球等。莫不谊介师友之间,不为严肃、刻板的师生礼节所束缚。对于性情高洁,和他一样能急流勇退的王穀祥,则言笑游憩,就更加不拘形迹。

大约嘉靖二十年春夏之交,文徵明在一个偶然机会中,购得南宋钱塘画家夏森的画册,共二十六幅。世人多知与马远并称“马夏”的夏珪(禹玉)山水,笔法苍老,墨沈淋漓,境界高深,但很少见到夏珪之子夏森的作品。有人说夏森笔法墨法,与乃父相去甚远;可是从文徵明所购夏森山水册以观,其墨色、意象、苍润之感,实不下于夏珪的遗迹。文徵明的真赏秘藏,一向不轻示于人,以免因身外之物,招灾贾祸。却例外地,把珍爱不已的夏森册借予王穀祥,使能尽情地玩赏。王穀祥朝夕披览,爱不忍释,于六月下旬,竟整册临摹一过,借消长夏,亦无负于乃师之垂爱。

不久,同门好友周天球(幼海)过访,见到临作,甚为欣赏,王穀祥也即赠之以去。哪知十余年后,周天球将临作二十六幅装裱成册,持请王穀祥题跋之际,文徵明所藏夏森原册,却已为时宰(按,可能为严嵩)所夺;吴中仅余王氏临册,堪谓优孟衣冠,使王穀祥叹息不已(注一)。

大约在王穀祥将所临夏森画册,赠送周天球前后,文徵明和王穀祥师生二人,相偕泛舟石湖。前一年八月既望,他们也曾泛舟于此,水波荡漾,群山环峙。想到苏东坡赤壁之游,文徵明画兴勃发,乃搦管为爱徒作《赤壁图》。时隔将及一年,旧地重游,王穀祥从行箧中,取出《赤壁图》共相玩赏。文徵明乃凭着记忆,补书《赤壁赋》(一说,书赤壁赋于嘉靖二十一年)于后:

“……舟小搖荡,且老眼眵昏,殊不成字,良可笑也。”(注二)文徵明满怀感慨地跋于卷尾。

另一位为文徵明所钟爱的晚年弟子,是籍隶吴县的居节(士贞、商谷)。居节家贫年少,从这一年起,就学于文嘉。居节不但聪明,且在书画方面,都已有了相当的基础。一见到太老师得暇,便趋前请教书画。有时文徵明也毫无吝啬地把精心之作,送给居节。久而久之,他索性把这贫苦而勤奋的少年,从次子书斋带领过来,收为自己的入室弟子;一时也传为艺坛佳话。

文徵明七十四岁那年,为居节所作《湖山新霁图》,可以看出他对晚年幼徒的宠爱。

时近深秋,居节以佳纸一幅,恳请文徵明作山水小景。正在构思时,适巧有人以赵孟頫的《水村图》相示,秀润的笔墨,淡雅幽深的境界,立刻引发出文徵明的灵感。但,由于连日宾客纷扰,只能在应酬之余,时作时辍,半个多月后,始渐完成。文氏对于古画,一向只求深入地体会画意,很少一笔笔地临摹,对于《水村图》也不例外;看来墨色苍古清润,极能把握赵孟頫的位置,却又不求形似。此外,细加品味,也隐隐含蕴着黄公望的气韵,冶多位古人的风格于一炉,再加以自己的胸臆,是文徵明令人激赏不已的高明处。他在跋中谦冲地表示:

“……老年迟钝,聊用遣兴耳;若以为不工,则非老人之所计也。系之诗曰:‘老人长日不能闲,时寄幽情楮墨间,岂是胸中有丘壑,聊从笔底见江山。’……”(注三)

文徵明写得虽然谦虚,但,面对来访的弟子陆治(包山、叔平)和周天球,仍然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说:

“是纸可敌赵文敏。”(同注三)

周天球从太仓前来停云馆就学时,仅十六岁少年,转眼间,年已而立。连袂来访的包山陆治,则已年近知命。这位自青年时代便游于祝枝山和文氏之门的陆治,像文徵明两个儿子一样,多才多艺,满腹诗书,却久困场屋,不得一第,索性连廪生都想辞去,以免空耗公粮。倒是督学赏识他的才行,令为贡生。从此遂衣处士服,离开西洞庭,像杨循吉一样,隐居支硎山上。陆氏少年习武,好为游侠,他的深隐,在人们心目中,反而蒙上一抹神秘的色彩。

陆治在写生,和徐、黄体花卉方面的成就,接近陈淳;其山水则以两宋的李成、郭熙、马远、夏珪为宗,不像陈淳那样写生姚山云烟,遥承二米和高尚书的衣钵。

那一次相偕造访停云馆,纵观徵明师的得意新作,使他们留下毕生难忘的印象。三十余年后,周天球犹对小师弟居节的机遇,羡慕不已,对老师《湖山新霁图》的成就,称赏备至:

“……每窥先生暇,辄以书画请,先先辄应之。故士贞所得良富;然其中之绝佳者,惟此湖山新霁图耳……球尝见文敏水村图;固精绝,恐不逮此之遒劲也。……”(同注三)

嘉靖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一日,文徵明妻子吴夫人逝世,享年七十有三。

吴夫人和徵明同庚,苏州昆山县人,为已故河南布政司右参政吴愈的三女。结婚那年,他二十三岁,奉父命,正从学于吴江县隐士史明古。

史明古在批示他所作《重庆堂记》和《水月观记》二文的信中,附赠贺礼:

“……以原藁奉上。佳期在迩,云鹤绫裙段一事附去,聊佐盈门利市之末。……”(注四)这信,他仍珍重收藏。

文徵明既不事生产,又不耐尘俗,婚后五十年间,所有家务,悉委之于吴夫人。无论丧事、婚嫁、筑屋、置产,丝毫不让文徵明操心,使其专意于文学和艺业。

犹忆到达北京之初,食住不便,生活费用无着。仆夫病倒,愈发使他起居乏人照料。加以政局混乱,满心焦虑……如非吴夫人及时北上,重新稳住他生活的脚步,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吴夫人辞世之初,文徵明心中一片茫然,尤其友人吊唁,或致奠仪,回函答谢时,戚然的心境,随笔墨而俱现:

“……使至辱书,知贤令人遽尔违世,良用惊悼。区区比日,亦抱此戚,情悰愦愦,不能为怀。矧君伉俪之重,悲怛何如!秋深气候未调,惟尊生自广。……”(注五)

文徵明和这位友人,真可谓“同病相怜”,他只能强抑制住内心的悲痛,安慰友人。旧日所求的画卷和画扇,也一并如约付予来人带回。

另一札,则是回复类似画商的信,其人不但吊唁、致赙,且遗以重金,求作卷轴扇面,无计其数。这笔原可济一时之贫的润例,此刻于他,似乎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而且,无论精神和情绪,他都无法荷此重负。他在信中写:

“昨承惠吊亡妻,兼赐厚赙,区区偶出,不获拜辱。方愧念间,再领诲函,重以仪币。情意稠叠,推与过情,潦倒末杀,何以堪此,只自惭悚耳。所委卷轴扇头大多,七十老人,加之病冗,实不能猝办。谨留一卷二扇,稍需数日课上,余且奉还,更伺他日,得为干当;佳币并就纳还。……”(同注五)

像这样,连楮素及预付笔润一并璧还,也正是他洁身自持,分外之财一介不取的个性表现。

除声色犬马不为文徵明所近外,许多爱好和习惯,他与其高徒陈淳,倒极为相像。

归隐后的文徵明,由于停云馆缺乏叠石莳花植木的空间,只好把所好寄托于王献臣的拙政园中。陈淳则以禽鸟花木亭台来点缀陈湖上的农舍;他有时称之为“五湖田舍”,有时称作“姚山田舍”。文徵明不但爱惜朋友远道送来的温兰,到洞庭西山时,对徐缙厅房内外的奇花异卉,流连玩赏之外,更当筵挥毫,为花写容。陈淳一遇奇花,也便如痴如醉,爱不忍离。

例如嘉靖二十年秋天,他到胥口一带访友。佳友、美酒、名花,使他流连忘返。尤其那株盛开的茉莉,清芳四溢,姿态优美。友人知道他的癖好,当陈淳解缆欲返时,赫然发现那盆茉莉已在船上。惊喜中,对主人相知和体贴,生出无限的感激。回到田庄后,迫不及待地秉烛对花。在篱落的衬映下,愈发显得明洁可爱。陈淳呼酒挥毫,写出花的神韵,用以报答友人的深情厚意(注六)。

文徵明尽管爱花,并以“玉兰”为堂名,却不致像其高足那样,连梦中都见到花神。某年,十月廿四夜,陈淳梦见一位仙裾飘飘,姿容美丽的佳人,坐于他书房的东舍。当他走近的时候,美人起身向他拜了四拜,且拜且说:

“余别你门,穿江蹈海。”言下哽咽,仿佛不忍作别。陈淳醒来后,推测梦中人的语意,可能是他自幼爱画的水仙,托梦告别,乃就枕上赋梦水仙七绝一首,以为纪念:

“曾将觞酌对君倾,小圃年来欠合并,最是主人情不极,梦中依约睹轻盈。”——《梦水仙》(注七)

文、陈师生,都善于米氏云山,似乎也都感染了米元章嗜石之癖。

陈淳读书作画的西斋,庭院清静整洁,向少尘氛。偶尔一二只禽鸟,飞鸣而至,仿佛在探慰孤独中的主人。轩前供古石一块,石虽不大,但雄奇多姿。当其淋沐在风雨中时,一种特异的光泽,四面流布;“古石轩”之名,因此而来。陈淳时常轩中独坐,面对着这亘古无言的知友,诗思画意,不知不觉浮现于胸臆。

阅历过“西苑”仙境和无数名园叠石的文徵明,每次莅临之际,也对西斋古石,情有独钟:

“玲珑苍壁太湖姿,浪蚀沙淘四面奇;百穴晴牕通玉女,一拳小石梦仇池。乍逢合下南宫拜,欲咏还输白傅词;使拟高斋题列岫,朝来秀色满檐帷。”《道复西斋古石》(注八)

也许,师生二人性格上的狷介,就很像那块幽斋里的古石似的,在风雨中,别具情韵,陈淳在诗里写:

“晨兴颇闲适,独坐看古石;最怜风雨深,四面流光泽。……”——《古石轩独坐》(注九)

陈淳在嘉靖二十二年八月四日所作《昆山图轴》上题:

“久不入城府,缘有山水之癖。今日偶过龙泉山房,坐玩水石,种种可爱。中有昆山壁景尤奇,主人见余酷嗜,因割赠余;余愧夺人所好,故写此纸答之……”(注十)

这又是陈淳爱石成癖的明证。盆中石壁,苍苔密布,辍以花草卵石,在白阳山人陈淳的笔墨下,别有一种劲挺的气势,堪为其晚岁的力作。

如果比较一下陈淳在文徵明书画后面所作的跋语,也可看出随年齿的增长,有着明显的差异:

“秋日辨之携此卷索余画,既展卷,见吾文师戏墨,不敢援笔,敬书数语归之,丁卯陈淳谨识。”(注十一)正德二年,陈淳书于文徵明《温兰图卷》后面的跋语,对师门尊长之作,表现得恭敬而拘谨。

嘉靖八年二月六日,在文徵明《落花诗图合璧》(注十二)卷后,亦仅书年月及:“白阳山人陈淳观”数字而已。

至嘉靖十年左右,陈淳题文徵明早年山水画时,语气态度,就大有改变:

“余幼入太史门墙,才德倾动海外,书画冠绝古今,日无虚刻,笔无草率。

此卷精妙入神,生平得意作也。珍之,珍之。门下士陈道复。”(注十三)

“嘉靖壬辰春日,石门王子,自海虞访余于湖上,盘桓信宿,别去数年。戊戌之秋,复来过湖上,持吾师衡山先生所图七星桧见示。曰:‘此昔年访君,别后见衡翁,丐得此卷,茲持来欲求赏鉴数语。’余谛观之,不能释手。盖吾师得意作也。其笔法得松雪公三昧,故染勒秀润,若出一手。

当不易畀人,今君乃不烦请谒,遽尔得之;非高标儒雅,有以惬其神情,莫能与也。石门子,其十袭宝藏之,道复谨志。(注十四)

戊戌为嘉靖十六年。回忆陈淳父亲殁后,文徵明不忍见这位世交子弟,入室高足征逐声色,一度当筵拂袖而去。此后,陈淳即于书画路途上,力求脱胎换骨,摆脱文氏的影响。文徵明则对人表示:“我,道复举业师耳,渠书画自有门径,非吾徒也。”从前述文徵明早期山水、七星桧卷后两跋观之,使人不禁联想到,师生间中年的一点心结,早已冰释。随着年龄的增长,陈淳对乃师看似拘谨的性格和书画——实则含蓄醇和,可能有了更深的理解。因而面对作品,发出由衷的赞叹。

陈氏家财,从陈淳父亲逝世后,就已经开始败落,而以陈淳北游太学期间为甚。由于所托非人,家中有童仆偷盗,外面府县吏繇勾结侵凌,田亩一天比一天减少,而官府租稅却并未消除,是家道衰败的主因。陈淳卒业太学南旋之后,只知和名人雅士,文酒欢聚,不事生产。倒是嘉靖初年,知府胡缵宗等,想为他查稽家业,但是,已经无法补救了。

陈淳平日不卖书画,即使流散出去的书画,也不为一般人所重。巡抚都御史陈益盛,知道他精于书法,特别开馆,礼聘陈淳书五经周礼,镂板置之学府,使陈淳一时声名大振。但,依旧无补于家庭生计。

一年,冬至大雪纷飞,满头白发的陈淳,对酒自酌,妻、子饥寒之色,使他心中暗自惭愧,乃吟五古一首:

“……遐思不可举,对酒还自倾。白发满头颠,百事浑无成。家贪愧妻奴,身贱惭虚名。沦落非所耽,聊尔殉闲情。”——《至后值雪作》(注十五)

嘉靖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夫人张氏,在贫病中远离尘嚣,使陈淳进一步陷于孤寂。

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来形容陈淳父亲陈钥遗留的家产,似乎也很恰当。陈淳晚岁,虽然生活日益贫困,唯园产尚有数处。如葑门内,以善书闻名的长子陈枚所居的“城南草堂”。坐落陈湖之上的“五湖田舍”,依旧是他主要的啸歌所在;二子陈树,是否承欢庄中,则不得而知。长孙陈燦,读于塘南吴淞曲的别业;陈淳偶尔扁舟载客,探看长孙,也在嫩竹新荷间,巡视他那没落中的王国。次子陈栝,不仅善写花鸟,他那饮酒放诞的生活习惯,也很像乃父,颇具林下风范。陈淳晚年,陈栝隐于陈氏另一庄园所在的白阳山;山近苏州城西三十余里的灵岩。他能定下心来读《礼》,倒使陈淳颇感欣慰。

陈淳暮岁,当声色之嗜,携妓之癖,像他笔下折枝花卉、米氏云山一般,设色愈来愈淡,墨沈愈来愈多时,他对居处的选择,也随之有所变化。

“城市非吾性,无端住浃旬;交游仍不绝,诗酒复相亲。问齿已垂老,谋生怪益贫,不如速去楫,眠食任天真。”——《城居怀田舍》(注十六)

城居不能适情任性,不若田舍、浩歌亭之自由自在。但,回到田舍之后,遥望西山,在云端隐隐现现,他却又深觉湖居不如山居那么幽深僻静:

“我生寄迹陈湖上,湖水天光相荡漾,朝涵海日暮山月,披揽神情亦夷旷。有时举首见西山,万叠烟云指顾间,对酒令人几惆怅,此身未得常跻攀。……”——《赠山中人》(注十七)

不过,赋这首七古的时候,他已如愿移居山中,和次子陈栝,同栖白阳山的庄园。时为嘉靖二十年冬至二十三年之间,甚至于已迈入他生命中最后的一个“四季”。

同类推荐
  • 安康历代名人录

    安康历代名人录

    本书由李厚之、张会鉴、郑继猛三人合作纂辑。李厚之和张会鉴二位先生是安康文坛上的高产作者,也是出了名的“黄金搭档”。为了编著此书,他们查阅了大量史籍,搜集了很多史料,作了多年的资料准备。
  •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蜚声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林语堂》由厉向君所著,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们阅读。
  • 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

    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

    本书记录了陈独秀传奇人生,内容包括:青年时代、上下求索、辛亥风云、创办《青年杂志》、北大文科学长、五四运动前后、创党、广东教育委员长、加入国民党等。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2)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白衣卿相——柳永

    白衣卿相——柳永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妖孽重生:至尊元素师

    妖孽重生:至尊元素师

    她是神界火族少主,出生背负妖孽之名,隐忍十几年,只为有一天能够站在阳光下。她是被世人称为上官家的绝世废材,天生草包。毫无灵根以致被家族丢弃。当从不安分,且生性略有些残忍的笙血月,以懦弱草包小姐的身体重生的那一刻开始,人界将会发生一场怎样的翻天覆地……一生杀戮为伴,除去废物之称,站在六界巅峰!
  • 战八荒

    战八荒

    破土重生,世间早已历经沧桑!曾经的无上皇族,早已没落在尘埃之中!一颗诡异的心脏,一部无上的功法,一道永恒不灭的灵魂,伴随着他踏出了云海,破入九天苍穹。
  • 古武虐杀

    古武虐杀

    2013年,神,魔,妖三界之门洞开!神族奴役人类的精神信仰,魔族吸食人类的灵魂,妖族吞噬人类的精血!人类从此沦为牲畜,被三族圈养,成为他们餐桌上美味的食物,成为他们变强的养料!历经十年挣扎求存,亲人朋友死绝的林凡,带着神秘的古武系统,重生回了灾难发生前的一天。“你们这群渣渣,等着被我轰杀成渣吧!!!”伸出自己闪耀无比的金手指,林凡状若癫狂的疯狂咆哮道!(本书重口味,虐杀二字绝对不是说说的,不喜者请点右上角的X。本书已签约,请支持的童鞋多多支持。)
  • 武帝重生

    武帝重生

    “你敢把我怎么样?”某位公子叫嚣着。“没怎么样,就废掉你双手双脚而已。”林龙邪邪一笑。“啊……”公子哥的惨叫声响彻天际。“前方就是武圣杨顶遗迹,大家冲啊!”各路强者蜂拥而上。“武圣遗迹么,前世早被我洗劫一空了。”林龙笑而不语。“两女是秘典所述的炉鼎……”几名绝顶强者密谋着。“不好意思,她们已经委身于我几年。”林龙淡然一笑。“怎么可能?”几名绝顶强者尽皆惊讶。武帝林龙遭受围攻,跌落悬崖的他重生回到少年时代。凭借先知先觉他成为了最强者。
  • 华夏耀四方

    华夏耀四方

    只有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才是你唯一的依靠!有位归侨老人说:我多灾多难祖国啊,你的繁荣昌盛,才是我幸福的生活。《华夏耀四方》一部讲述华夏:经历几代人抛头颅、洒热血、奋力拼搏打下坚实基础后,在华夏65年新一届领导人的带领下走上实现华夏强国梦、民族复兴梦,让华夏文明照耀四方的复兴之路。
  • 修罗人皇

    修罗人皇

    吾等地狱浴血归,天下再无阻路人。本是帮助我,给我功法的夏夕,为何会要我性命,我欲弄清全部真相,任何阻我之人,我定要灭之。
  • 皇尊溺宠小狂后

    皇尊溺宠小狂后

    他,是神界最尊贵的王,却甘愿为她束手天下;她,是冥界最强大的公主,却甘愿为他堕入轮回…………“绾绾,我可以不要这天下,不要这六界,不要这神位,我只要你!”“依依,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不会在放开你的手!”“画画,你无法爱上我也没关系,我会用我的方式护你一世无虞!”…………乱世红尘,谁乱了谁的心,谁又动了谁的情。千百年的等待与守候,是否能开花结果……
  • 雏鹰计划二之寻找地球之轴

    雏鹰计划二之寻找地球之轴

    一群素不相识的少年,因为一次集训聚集在了一起。他们中诞生了著名的”三虎七鹰“集训为他们带来前途跟荣誉的同时也让他们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而当中突出的几人更是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迷局中。这个开始于民国时期的迷局一直未被解开,纳粹进入西藏是为了什么,军统十三太保之首为何突然失踪,而被选中的少年们又与此事有何种历史渊源。神秘的生物,削铁如泥利刃,刀枪不入的盔甲,一座隐藏在深山中的超古代遗迹,一个被几十吨黑火药包围的古墓,几个发疯的前辈,这所有的所有到底隐藏着什么?一支由基层军官组成的小组,强大的情报网络,以及暗藏的大国博弈。
  • 暗黑末时代

    暗黑末时代

    尸行大地,末日降临。行善如登,从恶如崩。一个关乎生存的黑暗问答题行尸噬肉,人性诛心当林阳再回末世起点时,他是黑暗中最亮的星辰!而你,也准备好了吗?
  • 农夫凶猛

    农夫凶猛

    最穷不过要饭,不死总会出头。不富贵、不还乡……这一年丁一选择走出大山带着最庸俗的想法初次进城,一切都觉得很新鲜,所以笑料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