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86800000021

第21章 孔子逝世前唱了一首什么歌

曳杖歌

泰山其颓乎?

梁木其坏乎?

哲人其萎乎?

关于孔子作《曳杖歌》前后的情况,在《礼记·檀弓上》《孔子家语·终记解》以及《史记·孔子世家》等书中都有大体相同的记载。兹引《礼记·檀弓上》中的相关文字如下:

孔子蚤作,负手曳杖,逍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

东汉郑玄在上述引文之末注解说:“明圣人知命。”所谓“知命”,是了解自己的命运,也就是依据已知的情况对未来作出预测。孔子唱这首歌时,只是一种预感,接着病倒了,7天后去世,正应验了他预感的正确。活着,活得清醒;临去世时,也不糊涂。大概这就是孔子之所以为孔子,也是这首《曳杖歌》所要昭示世人的意思吧。

从《礼记》的记载中可以知道,孔子在吟唱这首《曳杖歌》之前,心灵上正经历着微妙的变化:夜里他做了一个不祥的梦,梦见自己正坐在两个廊柱之间被人祭奠;他早早地起了床(“蚤作”),或许梦醒后就一直未曾睡着吧;他反背着手,拖着手杖,从屋内走到门口,显出一副放松随便的样子。正是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心态支配之下,孔子这位在二十多年前早已知“天命”的哲人,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也不能不长歌当哭,动情地唱出这首留恋人生、爱惜生命、无奈地直面死亡的悲歌。

《曳杖歌》全文只三句。前两句用比拟,以物比人,以“泰山”、“梁木”拟“哲人”。“泰山”是众山所仰的高山,现在泰山快要崩塌,众山就无可瞻仰了。“梁木”是放置檩条、椽子的地方,现在梁木快要折断,檩条、椽子就无可依托了。紧接着这两个比喻的句子,末句直接说到自身。“哲人”,乃夫子自道;“萎”,原指草木枯死,引申为病危。上述做梦等种种潜意识的以及行为上的异常情况,令孔子自感已经病入膏肓,将不久于人世了。

孔子的弟子子贡,这天早上刚好来看望老师,听了这首歌,由“泰山”、“梁木”的比喻,想到了“哲人其萎”的后果将是“则吾将安放”,意思是他们这些学生就将永远失去孔子这位诲人不倦、可敬可亲的好老师了,不觉心情黯然。孔子从这天起病倒在床上,再也没起来。7天之后,孔子在弟子们的悲痛中离开了人世。后来人们用“泰山其颓”、“哲人其萎”等成语,来比喻圣人的病逝。

古代人对死有哪些避讳的说法

首先,古代根据人的社会地位,对死亡各有其名称。《礼记》谓天子死为“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清代,对于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曰“卒”。其次,根据人的年龄划分,不满20岁死亡的谓之“殇”,此又分为三类:8~11岁死者为“下殇”;12~15岁死者为“中殇”;16~19岁死者为“上殇”。但男子已订婚,女子已许嫁者则不为“殇”。青壮年死者谓之“夭亡”,但于讣告上均写“疾终”,引魂幡、《荐亡文疏》上均写“云终”、“告终”。老年死者谓之“寿终”。如系家族最高长辈,男加“正寝”,女加“内寝”字样。故后世“正寝”二字已成为死的代名词。再次,根据人的死因划分,为某种事情舍命者谓之“殉”,如为职责因公而死谓之“殉职”;战争中死于阵地者谓之“阵亡”,现作“牺牲”。死于外地谓之“客死”。死于非命谓之“凶死”,等等。再其次,根据人的宗教信仰划分,和尚死谓之“圆寂”、“示寂”;喇嘛死谓之“涅盘”;道士死谓之“羽化”;基督教教徒死谓之“归主”;回民伊斯兰教教徒死谓之“无常”。第五,民间对死的敬称(礼貌用语)。有借道家的“仙逝”、“返真”、“登遐”者;有引用阴阳家“就本”、“星殒”者;一般称人死为“辞世”、“与世长辞”、“过世”、“去世”、“逝世”、“作古”;在吊唁时见之于书面的一律称“千古”;灵牌、引魂幡上一律写“已故”。最后,北京民间土语、俏皮话(非礼貌用语)称死者有不同说法。如“见阎王爷去了”、“撂挑子了(言已放下人生重担)”、“听蛐蛐儿叫唤去了(言已入土与秋虫为伴了)”“嗝儿屁着凉了”、“翘辫子”、“踹腿”、“蹬腿儿”,等等。这类词多具有贬义,不能用在丧礼和其他正式场合上。

同类推荐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四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四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生命安宁

    生命安宁

    人生最大的焦虑之一就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在人生的终点我们都有可能发现自己虚耗了生命。而在本书中,威廉·欧文教授运用斯多葛主义深邃的心理探索与有效的实践技巧,为我们描绘新生命的路线图。斯多葛哲学是古罗马最流行、最成功的思想流派,其生活的艺术能让我们减低焦虑,释怀过去,将心力聚焦于生命中能够控制的事务上;能让我们更好地对付羞辱、悲伤、衰老,坦然地面对声名与财富的诱惑。我们从马可·奥勒留那里学会取舍,从爱比克泰德那里学会从有限的生活中获得更大的满足。当然,这种生活的艺术还能彻底治愈折磨现代人的心理慢性病症——对生活无休无止的不满足感,让我们的内心归于从容和安宁。
  •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本书是蔡礼旭老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汕头大学等地的演讲集。按内容分一生圆满的智慧、创造人生好因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几大部分,深入浅出,将圣贤教育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事例讲解出来,深受听众欢迎。本次结集出版,删除了重复部分,保留了每次演讲的精华,是一本针对青年读者进行品德教育的好书。
  • 《道德经》新释

    《道德经》新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漯……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热门推荐
  • 末日积分系统

    末日积分系统

    末日病毒降临,恐惧伴随着死亡,人类文明逐渐崩溃,仅存的人类也苟且偷生,林原手持末日积分系统能否拯救这个崩坏的世界?
  • 墨妃涟

    墨妃涟

    【非不来简介;不坑爹对话参上】她说:“墨闲歌,你丫的闲得没事干了来杀我的人!”他说:“阿涟最忙,我心疼...我来找事干...”她说:“你这是在找麻烦!很麻烦!”他说:“阿涟,你这么辛苦...明天我帮你王府的那群女人都打发走!”她说:“原来你在吃醋啊~快说!你为什么要杀我的男人!”他说:“阿涟,你的男人是我。”
  • 一世为灵女配转运

    一世为灵女配转运

    看炎林儿如何改写女配历史完成女配转运终成大道的事件。。。。
  • 地府执行者

    地府执行者

    徐钰机缘巧合的当上了地府执行者,见识了各种类型的鬼。都说地府执行者不要太多的感情,可是她发现无论是上吊的女鬼,被地铁压死的男鬼还是冤鬼恶鬼他们都有不为人知的事迹所在。心里都有隐隐的触动。成天抓鬼,抓鬼。boss总是无情压榨。哪一天boss突然变的奇怪起来,什么?她是一个人的替身,不要啊,她还不想死。boss,boss,手下留情啊
  • 公子,奴家知错了

    公子,奴家知错了

    “怎么,你把我吃干抹净了就这么走了本公子还有何颜面?”他将她压在树干上,邪魅而又带着威胁地逼视着她,问道。所谓人情债肉来还,那肉债该怎么还,公子答曰:“继续肉还。”于是河边小树林,某地密室,甚至是某人的洞房花烛夜都会留下某两人叠罗汉的小身影。
  • 玄山剑影

    玄山剑影

    玄山南柯,大梦千古。仙魔争锋,大道隐现。百年后,南湾小渔村的孤儿坚定的说着再也不要挨饿,拜别婆婆,毅然远行,寻那修仙之道。甲子修仙,初心不变,且看小小孤儿,如何在时代变迁中挣扎求生。
  • 于是逆夏

    于是逆夏

    这是属于我们的青春。我们也曾美好过。爱过哭过笑过,但我没想过……你们会舍得丢下我。
  • 以恨为名爱着你

    以恨为名爱着你

    庄穆阳被秒了,她追了半天的骗子居然是十年前那个据说是被她骗了初恋的哥哥!囧迫之余她口误喊了一句,难道道歉也要以身相许啊?一语成谶,就那么被他威逼利诱吃干抹净。好他个腹黑汉,小娘可不是好欺负的,带不走他的人,小娘带走他的种……十年前她招惹得他情窦初开便随手弃之,十年后她竟然追着他大喊骗子,既然她自投罗网,他又怎么会高抬贵手让她全身而退?但当他们爱得义无反顾时,却得知她是他花费十年势必要报复的仇人之女。爱恨纠葛,他该如何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步入中医之门:道少斋中医讲稿

    步入中医之门:道少斋中医讲稿

    作者从“中医有用吗”开始,继以如何正确地学习中医,如何打好中医的基本功,如何正确看待西医“病”与中医“证”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中医的灵魂在于辨证施治,并通过大量显示中医药神奇疗效的疑、难、危、重病例的真实记录和诊治分析,对临床常见运用中医药误区的产生原因加以论述,进述个人的治学观点和临床体会,引导中医学子们正确评价的看待中医光明的前景。作者把深奥的中医理论寓于风趣幽默的语言之中,给读者营造一种轻楹的阅读氛围。本书适合中医院校师生、中医业者、中医学好者阅读参考。
  • 嗜血如仇:独孤少女的寻哥之恋

    嗜血如仇:独孤少女的寻哥之恋

    一个温馨的家庭,就在一天晚上因有人背叛而导致毁灭。她;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哥哥为了保护她被那些人抓走。就在那天晚上之后她已经不再是活泼开朗的女孩,为了报仇和寻找哥哥她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知道仇人在一所学院里,她转到了这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