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86800000026

第26章 孔子爱吃什么

几千年来的历代学者,只注重孔子的思想和言行,几乎没有人对孔子的饮食嗜好发生兴趣。其实,所谓圣人、英雄,也是饮食男女。我们就从饮食爱好这个角度,来探究圣人孔子生活中的另一面吧。

孔子很爱吃肉。最大的证据就是,“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人们要表明对某一事物的热爱,往往会将其与自己钟爱的其他事物参照对比,从而获得强烈的衬托效果。以“三月不知肉味”,来表明孔子为韶乐打动之深。其潜台词是:那个时代肉食紧缺,肉味诱人而难忘,孔子也是爱吃肉一族;如今连肉味都忘了,可见韶乐之尽善尽美,而孔子对音乐的沉迷也非同一般。正是在孔子爱吃肉的前提下,其对常人难以摆脱的口腹低级欲望的超越,才凸显了他对音乐高级文化的敏感和热爱。

《论语》中多次提到孔子吃肉的事。“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当时的权臣阳货想召见孔子,孔子不去,便赠送给孔子一个蒸熟了的乳猪。一方面,按照当时礼制,大夫送给士礼物,士要亲自拜受,阳货由此想逼孔子见他;另外,专门送孔子蒸乳猪,想来也是投孔子所好。

《礼记》中也记载了孔子吃肉酱的细节。在孔子去世前一年,他的徒弟子路死于卫国,孔子听闻后在房屋前庭哭子路。而后,报丧的人说子路死后被剁成了肉酱,孔子叫人赶快倒掉自己吃的肉酱。此外,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渊先他两年而死,办丧事后,颜家给孔子送来祭肉。孔子到门外去接受了祭肉,回到屋里,弹过琴后才吃。

孔子大概还经常吃鱼,论语中有“子钓而不纲”的记录,即孔子只钓鱼,却不用网打。《孔子家语》说:“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段话说明孔子大概对鱼类很感兴趣,常去卖鱼的集市。

孔子可能也喜欢吃鲁国的特产桃子。《孔子家语》中说:鲁国的鲁哀公专门请孔子去王宫吃桃子。当时桃子是和黍米一起端上来的。孔子却先把洗桃子用的黍米给先吃了,当鲁哀公惊讶,旁观者窃笑时,孔子趁机讲了一段以粮为纲的道理。认为以黍“雪桃”损害了礼教和仁义。不过当时的人为何要用黍米洗桃子呢?因为用水洗桃子,桃子容易变质。汉代的《释名》说:“桃滥水也,水渍而藏之,其味滥滥然酢也。”意思是收藏时如有水渍,桃子就会酸烂。

孔子虽然爱好吃肉,喜欢美食,却非饕餮之徒,他在用餐时是有节制、有品味、注重礼仪和细节的。如此之好,可为现代人镜鉴。

孔府菜及古代食礼

历史沧桑,时光流转。一个个封建王朝兴亡更替。经过历史的淘汰,官府菜真正能够完整流传下来的,实在是凤毛麟角。孔府菜是由于孔府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所处的特殊地位而保全下来,是乾隆时代的官府菜。

在我国著名的文化古城山东省曲阜城内的孔府,又称为衍圣公府。这座坐北朝南、三启六扇的宫殿式府第,门额上高悬蓝底金字“圣府”,它是孔子后裔的府第。

中国封建社会,孔府既是公爵之府,又是圣人之家,是“天下第一家”,比皇帝的家还要显贵。历代统治者,都把孔子的后裔封为“圣人”。直至蒋介石1935年封孔子77代孙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报官”,并以“特任官待遇”,都是加官进爵。

从明清到近代,由于历代“袭封衍圣公”,官列“文臣之首”,权势十分显赫。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孔子的论述,历来作为饮食名言相传。孔府、孔氏子孙在饮食方面较圣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经过千万厨役的劳动,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孔府烹饪。

那么,古代的食礼有哪些呢?

进食的礼节更是有严格的规定:如《礼记·曲礼》载:

1.“共食不饱”。是说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只顾自己吃饱。

2.“饭黍毋以箸,共饭不择手”。吃饭时,从食器里盛饭要用“匕(bi)”(即后代的饭勺),盛出以后放在手里,然后直接送到嘴里。所以在吃饭前一定要洗手,不能搓搓手就去吃饭。

3.“毋扬饭”。饭如果太热,要放在手里等它凉一点再吃,不许挥动手臂扬去热气。

4.“毋咤食”。吃饭时,不许嘴里吧喀吧喀地出声。

5.“毋反鱼肉,毋搏饭,毋啮骨”。不许把已经咬过的鱼和肉放回食器;吃羹时不许不嚼便大口大口地吞下;吃带骨的肉不许翻来覆去啃骨头。

6.“毋放饭,毋流歌”。不要把多余的饭放进锅中,不要喝得满嘴淋漓。

7.“毋固获,毋捉羹,毋刺齿”。不要占据食物,不可以大口囫囵地喝汤,不要当众剔牙齿。

8.“客絮羹,主人辞不能烹。客歉醢,主人辞以篓”。如果有客人在调和菜汤,主人就要道歉,说是烹调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酱类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说是备办的食物不够。

9.“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湿软的肉可以用牙齿咬断,干肉就得用手分食。

同类推荐
  • 庄子全鉴

    庄子全鉴

    本书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庄子》的作者并非庄子一人,据后世学者考证,其中“内篇”出自庄子之手,而“外篇”和“杂篇”就比较复杂了,多是庄子学说的继承者所作。庄子是奇人,《庄子》是奇书。博大精深的《庄子》,对后世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学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相传“内篇”全为庄周所著;“外篇”和“杂篇”有的出自庄周门人或庄子学派之人之手。《庄子》注释本较多,以清末郭庆藩《庄子集释》最为详明。本书即采用该书为底本。注释根据语境用白话解释,力求简明扼要;翻译根据注释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力求保持原意和文句的晓畅。本书在注、译中因本人水平所限,难免出现讹误。恳切地希望有关专家、学者、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一生虚无缥缈,宛若游龙,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在为究竟有无此人而争论不休。他和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一样,留给后人解不尽的谜题。老子的门徒遍布天下,但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之外,其余众人皆因仰慕其学识、思想、人格、品行而自投门下,古往今来,络绎不绝。老子和他的门徒,在两千多年前便布下了一盘棋局。黑白纵横间,天下之势已尽在掌中……不仅描写了那段刀光剑影的乱世,更重要的是要重塑众多原本鲜活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以洞悉人性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统一与分裂的规律。
  • 价值论美学

    价值论美学

    美学不仅是知识学,而且是价值学的建构。基于此,从比较美学方法出发,《价值论美学》先行论证了价值论美学的基本结构。然后,着力探讨了审美价值形态与审美价值体验的内在机制。在确立了价值论美学的基本问题之后,作者从价值论美学的思想渊源与价值论美学的艺术实践两方面,系统地分析价值论美学的文明根性。作者认为:康德与马克思的价值论美学,展示了现代西方文明的价值追求;道家和新儒家的价值论美学,则展示了中国文明生活的诗性价值追求。不过。也应看到,乡土中国生活的悲歌,则突显了现代价值论美学重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全书语言优美生动,富有激情和理性,显现了现代人诗性生活价值的创造意愿。
热门推荐
  • 绝世军皇

    绝世军皇

    特种兵部队战士张山,穿越到一个战火纷飞的异界大陆,重生后所在的国家,被外敌入侵,被周边国家蚕食,其父也被入侵的敌军杀害,真是国家残破家庭破碎,张山发誓要保家卫国,要杀光所有入侵敌军,于是他13岁那年,参军入伍,刻苦习武,最后当上高级军官,带领军队征战沙场,热血豪爽,尽显男儿本事,且看他如何杀敌,如何报仇,如何运筹帷幄与军中派系斗争,最后他的命运又是如何?书中自有揭晓!
  • 错误爱情

    错误爱情

    本是一个简单的帮助别人完成愿望的任务,却喜欢上了委托人,愿望星宿师,听起来一定很讽刺,但是却可以为别人完成任何的愿望。
  • 金色盾牌

    金色盾牌

    中国武警的最高学府特警学院是一所亦兵亦学的学府,可是雪狼突击队却是从实战中一路走来的,一个武警的普通士兵,得到了两所最高学府的青睐,看他是怎样脱胎换骨?从一个农场的猪倌一直走到中国优秀特警“兵王”的行列中来的?普通士兵同样得到尊重?兵王也都是从汗水和血水中重生的,就像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 影响一生的心灵感悟

    影响一生的心灵感悟

    生活永远都是绚丽多彩的,它默默地向芸芸众生昭示着最淳朴和最深刻的生存智慧。受益一生的励志经典丛书以范例及其它方式通过不同的视角给中国的青少年读者点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握做人做事应必备的人生态度;掌握取得成功而应必备的健康心理,让青少年朋友在快乐中读书生活,完美自己的人生,拥有快乐幸福的生活。
  • 让兰辉告诉世界(习近平号召学习的好干部)

    让兰辉告诉世界(习近平号召学习的好干部)

    哲学家叔本华认为:死亡可以结束我们的生命,却无法结束我们的存在。笔者踏上北川大地,多次与兰辉的亲人、朋友和普通老百姓倾心交谈,在山山水水中寻觅兰辉的足迹,能时刻感觉到兰辉的存在。
  • 玄皇

    玄皇

    老子穿越了!穿越过来的都是牛人,所以,别惹我!所有我的对头,我会让你们一个个都倒下去。什么?你是这世界的霸主?滚一边去!老子来了你还敢称霸主?!
  • 战日寇

    战日寇

    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中华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各地抗日力量纷纷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对抗。国难当头良将出,精忠报国战马鸣。日寇侵占中华,中华男儿挺身而战,漫天烽火,血战日寇。逆境之中,反败为胜。万人之敌,所向披靡。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不要与实际人物挂钩。
  • 绝恋重生:总裁大人,请自重

    绝恋重生:总裁大人,请自重

    五年前,她被男友的前任险些害死,后来被自己的未婚夫救下,但是却失忆了,忘掉了他,忘掉了那片薰衣草花海,忘掉了他们在一起的事情,却唯独没有忘掉害过她的人,五年后,她重新回来复仇,害过她的人她一个都不会放过!可傲娇前男友重新求爱,她该再次答应吗?
  • 封魔外传

    封魔外传

    幻梦经过八百八十八年修练终成人,一次偶遇与仙缘、冰月结识,一起修练法术,云游四海。虽然遇到种种坎坷,三人过的十分开心。时间飞逝,一年一年过去,爱的萌芽渐渐发芽,仙缘暗自爱上幻梦,幻梦也对仙缘爱意绵绵。冰月对仙缘一往情深,看不惯自己喜欢的人被别人占去,醋意使自己对幻梦动了杀机,被仙缘阻止后,无奈中的幻梦选择了自己离开,结交了‘医仙’芙蓉雪、‘力士’天奎。魔族‘药师’张义偶遇幻梦,用药物是幻梦魔性发作,想趁此将幻梦以自己修练为用,却被仙缘、冰月机缘巧合制服。事后幻梦知道一切,决议复仇。当时机到来时,却因双方真气力场冲击,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经过种种事物,四人联手才得以回来。。。。。。
  • 好书就是好老师好妈妈.教养卷

    好书就是好老师好妈妈.教养卷

    一本好书和一个好习惯一样,能影响孩子的一生。这里装着30本好书,和30个好习惯。如果每天为孩子讲一个好故事,他就能拥有充实的一个月;如果每个故事能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他就能卓越成长。对好书的精挑细选,对故事的趣味解读,对习惯的专业分析……这无疑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智慧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