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一代才女林徽因的故事。林徽因曾经与徐志摩有过一段恋情,但后来在梁启超的大力促成下,林徽因嫁给了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成就一段良缘。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建筑上的许多见解都影响深远。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及教育家金岳霖,为了林徽因终生未娶。
梁思成在林徽因死后续娶他的学生林洙,林洙在怀念金岳霖的文集里披露了一段故事:当时梁林夫妇住在总布胡同,金岳霖就住在后院,但另有旁门出入,平时走动得很勤快,就像一家人。1931年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徽因很沮丧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梁思成非常震惊,一种无法形容的痛苦捉住了他,仿佛连血液都凝固了。他一夜无眠翻来覆去地想,他一方面觉得痛苦,一方面也很感谢林没有将他当成一个傻丈夫,她坦白而诚实得好像是个小妹妹招惹了麻烦向哥哥讨主意。他问自己,徽因到底和谁在一起会比较幸福?他虽然自知他在文学、艺术上有一定的修养,但金岳霖那哲学家的头脑,也是自己及不上的。第二天,他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说着说着,两个人都哭了。后来林将这些话转述给金岳霖,金岳霖回答:“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从此他们再不提起这件事,三个人仍旧是好朋友,不但在学问上互相讨论,有时梁思成和林徽因吵架,也是金岳霖作仲裁,把他们糊涂不清楚的问题弄明白。
金岳霖再不动心,终生未娶,待林梁的儿女如己出。
读完这段浪漫的往事,我们不禁对这两个男人博大的胸怀和洒脱的性情,肃然起敬!他们是真正领悟了爱情的真谛:给爱人自由,尊重爱人的选择。当林徽因面临爱情的抉择时,两个男人都从他们的爱人和朋友的幸福出发,作出让步,让所爱的人真正快乐。而作出这样的选择需要何等的勇气!正如有所放弃就会有回报一样,梁恩成的让步使他再次赢得了爱的权力,金岳霖的让步使他们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更加牢固。
我们即使做不到这两位先辈那样的洒脱,但我们也要学会如何去爱我们所爱的人。我们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放手,给对方以追求幸福的机会,同时也成全我们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因为,放手的同时,意想不到的快乐也会悄然降临。
相信大家也都看过电影《廊桥遗梦》。卡洛琳和迈克的母亲弗朗西斯卡,在1965年的一天,认识了摄影记者罗伯特·金凯。两人在曼麦迪桥边一起工作,拍照。夜色陶临,回到弗朗西斯卡的家里,在轻柔的音乐舞曲中,两人情不自禁地相拥共舞。然而弗朗西斯卡却不愿舍弃家庭,两人痛苦地分手了。后来,她得知了罗伯特的死讯。弗朗西斯卡在遗嘱中要求将她的骨灰撒在曼麦迪桥畔。
《廊桥遗梦》之所以感人,也是这种为对方设想的成全之爱。短暂的爱情如何化为真实的永恒?弗朗西斯卡顾及的是比热烈的激情更深沉的责任,不愿为了自己的幸福,且是不确定的幸福,而让她所在意的家人痛苦。而罗伯特·金凯尽管深深爱着弗朗西斯卡,但他仍然尊重了她的离他而去的选择,很少有人不被感动的。选择舍弃,要比选择战斗,需要更大的智慧和勇气。尊重爱人选择的生活方式,是对爱最大的敬意。这也是这个通俗外遇故事之所以动人的部分。
真心地爱一个人不是占有,而是为了对方的幸福可以割舍自己的幸福。如果一段真情可以留住,我们当然尽力去争取,但如果爱已不复存在,我们就要懂得潇洒地舍弃,这是给我们所爱过的人的最珍贵的礼物。